《地面工程测量》课程授课教案(讲义)

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案编写指导意见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本依据,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为了规范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制订本指导意见。教案是教师备课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以课次或教学单元为单位对具体的授课过程进行组织和设计的教学方案,一门课的教案由若干课次教案组成。教案不同于教学大纲、讲义(讲稿)、多媒体课件等其它教学材料,也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罗列,教案所承载的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篇幅较短。教学大纲是对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讲义(讲稿)是对讲授内容的具体组织和文字表达,它所承载的是知识信息,要求尽可能详细、全面,篇幅较长:多媒体课件是通过教学软件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教案是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的表达形式,一份合格的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业务水平、教学艺术、教学经验和个性的体现。一、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1.教案的编写是整个课程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案必须围绕教学大纲进行设计,任课教师应通过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并根据社会的发展及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及时增加和补充前沿内容。同时,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便于对讲授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和设计。2.编写教案原则上以教学班为单位由任课教师个人完成,多个教学班且同一任课教师的同一课程,可用同一教案,教师可根据学生专业和层次差异做适当调整:多个教学班且不同任课教师的同一课程,提倡各主讲教师在编写教案过程中进行教学研讨或集体备课。3.编写教案要处理好应该教什么和学什么(教学目标),怎样教和怎样学(教学策略)的关系。4.编写教案要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预见性分析,并形成相应的处理方案。二、教案包括的内容:1:授课题目:应说明课次(本次课在教学日历中的次序)、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章、节标题即该教学单元教案的题目等。2.教学目的和要求:该授课单元预期达到的效果和目标(教学目的和要求应与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一致)。3.重点、难点:应提示本次课的重点、难点,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4.授课内容:授课内容是指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的研究分析,确定课程教学或课堂教学知识信息的总和。授课教师应精心组织并整理教学内容,其中应包含前次授课内容简要回顾,本次课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及分析讨论,必要时围绕教学内容和目标介绍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和相关的新成果。单元教学内容要设置合理,层次清楚,图文并茂,教学目的明确,重点、难点清晰,教学内容的时间分配合理。5.辅助性学习要求:授课教师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数量适当的作业、讨论、实验等辅助性学习任务,同时规定收取作业时间。辅助性学习目的在于通过辅助性的教学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运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参考资料:根据需要给学生推荐课后复习或扩大知识面的学习资料,主要包括课外阅读资料(包括书目、报刊、论文)及网络资源等。7.教学小结:指对教师全部教学工作的分析总结,既包括对课程教学中知识的科学性、完整性及学术观点的分析总结,还包括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处理和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果等情况的分析评价,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素材。教学小结可以根据情况需要随着备课、授课进程写入教师教案,也可以在教案之外单独形成材料。教师在编写教案中可以参考附件的教案实例,也可以根据课程类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不同进行必要的调整,在包含上述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教案的表现形式可以不拘一格,体现各自的特色。三、教学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案编写指导意见 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本依据,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为了规范教学过程,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制订本指导意见。 教案是教师备课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以课次或教学单元为单位对具体的授课过程 进行组织和设计的教学方案,一门课的教案由若干课次教案组成。教案不同于教学大纲、讲 义(讲稿)、多媒体课件等其它教学材料,也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罗列,教案所承载的是课 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篇幅较短。教学大纲是对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讲义(讲稿)是对 讲授内容的具体组织和文字表达,它所承载的是知识信息,要求尽可能详细、全面,篇幅较 长;多媒体课件是通过教学软件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教案是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的表达形式,一份合格的教 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业务水平、教学艺术、教学经验和个性的体现。 一、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 1.教案的编写是整个课程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案必须围绕教学大纲进行 设计,任课教师应通过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并根据社会的发展及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及时增加和补充前沿内容。同时,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便于对讲授内容 进行合理安排和设计。 2.编写教案原则上以教学班为单位由任课教师个人完成,多个教学班且同一任课教师的 同一课程,可用同一教案,教师可根据学生专业和层次差异做适当调整;多个教学班且不同 任课教师的同一课程,提倡各主讲教师在编写教案过程中进行教学研讨或集体备课。 3.编写教案要处理好应该教什么和学什么(教学目标),怎样教和怎样学(教学策略) 的关系。 4.编写教案要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预见性分析,并形成相应的处理方案。 二、教案包括的内容: 1.授课题目:应说明课次(本次课在教学日历中的次序)、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章、 节标题即该教学单元教案的题目等。 2.教学目的和要求:该授课单元预期达到的效果和目标(教学目的和要求应与教学大纲 的基本要求一致)。 3.重点、难点:应提示本次课的重点、难点,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4.授课内容:授课内容是指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的研究分析,确定课 程教学或课堂教学知识信息的总和。授课教师应精心组织并整理教学内容,其中应包含前次 授课内容简要回顾,本次课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及分析讨论,必要时围绕教学内容和目标 介绍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和相关的新成果。单元教学内容要设置合理,层次清楚,图文并茂, 教学目的明确,重点、难点清晰,教学内容的时间分配合理。 5.辅助性学习要求:授课教师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数量适当的作业、讨论、实验等辅 助性学习任务,同时规定收取作业时间。辅助性学习目的在于通过辅助性的教学训练,帮助 学生掌握、运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参考资料:根据需要给学生推荐课后复习或扩大知识面的学习资料,主要包括课外阅 读资料(包括书目、报刊、论文)及网络资源等。 7.教学小结:指对教师全部教学工作的分析总结,既包括对课程教学中知识的科学性、 完整性及学术观点的分析总结,还包括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教学重点难 点处理和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果等情况的分析评价,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素材。教 学小结可以根据情况需要随着备课、授课进程写入教师教案,也可以在教案之外单独形成材 料。 教师在编写教案中可以参考附件的教案实例,也可以根据课程类别、教学内容、教学方 法的不同进行必要的调整,在包含上述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教案的表现形式可以不拘一格, 体现各自的特色。 三、教学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可通过对前次课程的回顾或恰当的方法(如类比方法)引入本次课程,体现本课次与前次课程内容的有机联系。要按引入新课、讲授、总结与巩固等方面组织教案。通过教学内容的引入、教学内容的适度拓展、实验介绍、教具和多媒体演示、示意图、课堂讨论、师生互动、专题分析、习题课(结合实际应用的例题)、课堂小结等方式、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应采用适当的授课方式和教学手段,力求使其成为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点和兴奋点。四、教案管理要求及其它说明1.教师授课要有完整的教案,建议教师在编写教案的同时,准备配套的授课讲义(讲稿)、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文件。2.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的教师也必须编写教案,同时必须有设备故障或供电中断等情况的应急措施,避免中断教学。3.教师应妥善保存教案书写稿或打印稿,以便今后备课参考和检查。4.教案是评价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之一,各教学单位应对本单位教师的教案进行定期检查,对新教师编写教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附教案实例
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可通过对前次课程的回顾或恰当的方法(如类比方法)引入 本次课程,体现本课次与前次课程内容的有机联系。 要按引入新课、讲授、总结与巩固等方面组织教案。通过教学内容的引入、教学内容的 适度拓展、实验介绍、教具和多媒体演示、示意图、课堂讨论、师生互动、专题分析、习题 课(结合实际应用的例题)、课堂小结等方式、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 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 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应采用适当的授课方式和教学手段,力求使其成为学生探 求新知的兴趣点和兴奋点。 四、教案管理要求及其它说明 1.教师授课要有完整的教案,建议教师在编写教案的同时,准备配套的授课讲义(讲稿)、 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文件。 2.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的教师也必须编写教案,同时必须有设备故障或供电中断等情况 的应急措施,避免中断教学。 3.教师应妥善保存教案书写稿或打印稿,以便今后备课参考和检查。 4.教案是评价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之一,各教学单位应对本单位教师的教案进行定 期检查,对新教师编写教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附教案实例

美#精内素古科技大学INNERMONGOLIA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教案课程名称地面工程测量56 学 时总学时数测绘2012使用班级任课学期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任课教师张会战编制时间2015年3月**日
教 案 课程名称 地面工程测量 总学时数 56 学 时 使用班级 测绘 2012 任课学期 2014/2015 学年第二学期 任课教师 张会战 编制时间 2015 年 3 月**日

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案课程名称:地面工程测量绪论授课章节81工程放样的基本方法81.1工程放样概迷目的要求掌握间接平差基本向量的协因数阵,通过推导直接平差熟悉基本公式,工程测量学定义和学习目的;重点难点工程放样的基本原则、内容、分类点名绪论(约5分钟)(约10分钟)、工程测量和工程测量学由工程建设中测量的工作需要引出工程测量和工程测量学的定义(约15分钟)二、工程测量学的主要内容按工程建设顺序把工程项目划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工程测量的任务不同勘察设计阶段施工放样阶段运营管理阶段刻(约5分钟)(约8分钟)三、工程测量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测绘学基础、测量平差、控制测量学是工程测量学的基础,GPS、摄影测量学、工程数学、计算机语言与工程测量学密切相关。还要求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的有关知识。(约40分钟)81工程放样的基本方法工程四阶段:“设计一一施工一一验收一一运营管理”。引出工程测量的工作流程。81-1 工程放样概述一、施工放样的定义二、工程测量的原则第1次第1页
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地面工程测量 授课章节 绪论 §1 工程放样的基本方法 §1.1 工程放样概述 目的要求 掌握间接平差基本向量的协因数阵,通过推导直接平差熟悉基本公式, 重点难点 工程测量学定义和学习目的; 工程放样的基本原则、内容、分类 绪论 一、工程测量和工程测量学 由工程建设中测量的工作需要引出工程测量和工程测量学的定义 二、工程测量学的主要内容 按工程建设顺序把工程项目划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工程测量的任务不同 三、工程测量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测绘学基础、测量平差、控制测量学是工程测量学的基础,GPS、摄影测量学、工程数学、 计算机语言与工程测量学密切相关。还要求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的有关知识。 §1 工程放样的基本方法 工程四阶段:“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管理”。引出工程测量的工作流程。 §1-1 工程放样概述 一、施工放样的定义 二、工程测量的原则 点名 (约 5 分钟) (约 10 分钟) (约 15 分钟) (约 5 分钟) (约 8 分钟) (约 40 分钟) 第 1 次 第 1 页 勘察设计阶段 施工放样阶段 运营管理阶段

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案三、施工放样的基本要素及其定义四、施工放样的一般精度要求小结(约5分钟)五、施工放样的一般准备工作课堂教学小结:1、由工程建设的需求引出工程测量的相关概念。2.工程放样的基本原则。3,工程放样的定义、分类和内容。第1 次第2页
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案 三、施工放样的基本要素及其定义 四、施工放样的一般精度要求 五、施工放样的一般准备工作 小结(约 5 分钟) 课堂教学小结: 1、由工程建设的需求引出工程测量的相关概念。 2.工程放样的基本原则。 3.工程放样的定义、分类和内容。 第 1 次 第 2 页

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案授课章节81.2角度概述目的要求掌握角度放样方法、精度:角度测量误差分析和放样方法设计重点难点角度测量误差分析点名,复习$1-1 :(约10分钟)工程放祥概述角度放样定义。直接放样和、角度放样方法归化放样步骤直接放样和归化放样。(约15分钟)1、直接放样2、归化放样由归化放样的步骤分析二、角度放样精度归化放样精度(约15分归化放样精度由测角误差和改化误差决定,钟)具体讲,将角度放样分解成规范的操作步骤,分析每一步可能包含的误差,它们的综合影响就是角度放样的最终精度。(约25分钟)改化误差分析。第2次第3页福
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案 授课章节 §1.2 角度概述 目的要求 掌握角度放样方法、精度;角度测量误差分析和放样方法设计 重点难点 角度测量误差分析 §1-1 工程放样概述 角度放样定义。 一、角度放样方法 直接放样和归化放样。 1、 直接放样 2、 归化放样 二、角度放样精度 归化放样精度由测角误差和改化误差决定。 具体讲,将角度放样分解成规范的操作步骤,分析每一步可能包含的误差,它们的综合影响 就是角度放样的最终精度。 改化误差分析。 点名,复习 (约 10 分钟) 直 接 放 样 和 归 化 放 样 步 骤 (约 15 分钟) 由 归 化 放 样 的 步 骤 分 析 归 化 放 样 精 度(约 15 分 钟) (约 25 分钟) 第 2 次 第 3 页 P B A β

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案三、角度测量误差(约20分钟直接放样和归化放样。直接放样四、水平角放样方法设计直接放样和归化放样。直接放样课堂教学小结:1.学握角度放样方法。2.有角度放样的步赚分析角度效样精度,学习精度分析思路。3思考雕离在角度放样精度中的影响。第2次第4页
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案 三、角度测量误差 直接放样和归化放样。 直接放样 四、水平角放样方法设计 直接放样和归化放样。 直接放样 (约 20 分 钟 ) 课堂教学小结: 1.掌握角度放样方法。 2.有角度放样的步骤分析角度放样精度,学习精度分析思路。 3.思考距离在角度放样精度中的影响。 第 2 次 第 4 页

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案授课章节$1.3长度放样目的要求掌握长度放样方法、精度:长度测量误差分析和放样方法设计重点难点长度测量误差分析点名,复习81-3长度放样(约10分钟)长度放样定义。直接放样和、测距仪放样长度归化放样步骤1、直接放样(约15分钟)P'△S60APS2、归化放样放样的步骤二、钢尺直接放样长度分析归化放如图1.6,钢尺从A点起在AB方向放样一段长度S,S的长度分解为n个整尺段长SO和一个样精度(约10零尺段S'0。分钟)(约10分钟)三、钢尺归化放样长度直接放样—一精确测量一—差值计算一—位置改化。第3次第5页
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案 授课章节 §1.3 长度放样 目的要求 掌握长度放样方法、精度;长度测量误差分析和放样方法设计 重点难点 长度测量误差分析 §1-3 长度放样 长度放样定义。 一、测距仪放样长度 1、直接放样 2、归化放样 二、钢尺直接放样长度 如图 1.6,钢尺从 A 点起在 AB 方向放样一段长度 S,S 的长度分解为 n 个整尺段长 S0 和一个 零尺段 S’0。 三、钢尺归化放样长度 直接放样——精确测量——差值计算——位置改化。 点名,复习 (约 10 分钟) 直 接 放 样 和 归 化 放 样 步 骤 (约 15 分钟) 放 样 的 步 骤 分 析 归 化 放 样精度(约 10 分钟) (约 10 分钟) 第 3 次 第 5 页 A S P’ P ΔS

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案四、钢尺放样长度精度(约15分钟)由工程归化放样过程分析放样精度五、钢尺量距精度分析及方法预计根据量边的相对精度要求来预计各钢尺放样长度方法预计,就是根据量边的相对精度要求来预计各项改正的充许误差。项改正的允许误差(约25分钟)课堂教学小结:1.掌握长度放样方法。2,由长度放样的步赚分析长度效样精度,学习精度分析恩路。3钢天效样长度方法预计。第3次第6页
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案 四、钢尺放样长度精度 由工程归化放样过程分析放样精度 五、钢尺量距精度分析及方法预计 钢尺放样长度方法预计,就是根据量边的相对精度要求来预计各项改正的允许误差。 (约 15 分 钟) 根据量边的 相对精度要 求来预计各 项改正的允 许误差(约 25 分钟) 课堂教学小结: 1.掌握长度放样方法。 2.由长度放样的步骤分析长度放样精度,学习精度分析思路。 3.钢尺放样长度方法预计。 第 3 次 第 6 页

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案授课章节81.4点位放样目的要求掌握各种点位放样方法、精度:能够根据具体施工条件设计放样方法1、极坐标法放样的精度分析;2、直角坐标法放样的精度分析;3、轴线法放样的精度分析:重点难点4、角度前方交会法的膜片改正方法;5、长度前方交会法的膜片改正方法。点名,复习(约10分钟)81-4点位放样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交会法、轴线法。放样步骤极坐标法放样(约5分钟)1、放样方法BPSBA2、放样精度分析放样精度(约由放样步骤:测角度、量边长、点位标定三个方面分析放样精度。10分钟)第4次第7页
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案 授课章节 §1.4 点位放样 目的要求 掌握各种点位放样方法、精度;能够根据具体施工条件设计放样方法 重点难点 1、极坐标法放样的精度分析;2、直角坐标法放样的精度分析;3 、轴线法放样的精度分析; 4、角度前方交会法的膜片改正方法;5、长度前方交会法的膜片改正方法。 §1-4 点位放样 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交会法、轴线法。 一、极坐标法放样 1、放样方法 2、放样精度分析 由放样步骤:测角度、量边长、点位标定三个方面分析放样精度。 点名,复习 (约 10 分钟) 放样步骤 (约 5 分钟) 放样精度(约 10 分钟) 第 4 次 第 7 页 B A P S β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地面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Ground Engineering Surveying.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实验一 尺寸测量.pdf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实验三 表面粗糙度.pdf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实验二 形位误差测量.pdf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实验四 齿轮综合误差测量.pdf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章 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二章 尺寸链.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一章 键和花键的公差与配合.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圆柱螺纹的公差与检测.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圆锥公差与检测.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孔与轴的检测.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几何公差与几何误差检测.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轮廓及检测.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孔、轴公差与配合.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几何量测量基础.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绪论(内蒙古农业大学:张丽春).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Interchangeability and Technology of Measurement.pdf
- 《数字测图原理》课程实验实习指导书.doc
- 《数字测图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Principle of Digital Mapping.doc
- 《地面工程测量》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内蒙古科技大学:张会战,共五章).ppt
- 《测量学》课程授课教案(石河子大学电子教案讲义,共十六章).doc
- 《测量学》课程实验实习指导书.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合肥工业大学测量学B(题目).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合肥工业大学测量学试卷A(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合肥工业大学测量学B(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合肥工业大学测量学试卷A(题目).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徕卡GPS智能超站仪.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教案.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喜利得激光测量产品介绍.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徕卡TPS1200全站仪和GPS1200测量系统新产品介绍.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Z-MaxGPS展示.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GPS测量学综合教案.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GPS测量的原理与应用.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975年首次珠峰高程测量.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2005年珠峰高程复测.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地形图的应用.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地形图测量测绘.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直线方向的测量.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