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Ground Engineering Surveying

地面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GroundEngineeringSurveying课程编号:721431800学时数:56其中讲授学时数:56实验学时数:0上机学时数:0实践学时数:0课外学时数:0学分数:3.5适用专业:测绘工程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为测绘工程专业的必修课,为主于课。其基本任务是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掌握工程建设在勘测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理阶段的测量内容。掌握各种工程测量放样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工程测量的组织,施测及数据处理的能力。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1、掌握各种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及精度分析,控制网精度的确定和在各类工程建设中的应用。2、掌握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3、学习和了解测量工程新技术。重点:掌握各种工程放样的基本方法及数据处理。难点:平面测设方法及施工测量控制网精度的分析确定。教学内容绪论工程测量的涵义、任务、内容、特点。了解工程测量的任务、内容、特点。第一章: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应用。1.1地形图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作用。1.2地形图比例尺的选择。掌握工程建设各阶段对地形图比例尺的选择。第二章:工程施工测设的基本方法及精度分析。2.1工程施工测设的基本方法与精度分析。2.2不同工程在不同情况如何选用恰当的施测方法。掌握施工测设中常用的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交会法,正倒镜投点法、轴线交会法、方向交会法。掌握高程测设法。第三章: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3.1施工测量控制网的用途和特点及布设形式。3.2工民建、桥梁、隧道、水利板纽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地面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Ground Engineering Surveying 课程编号:721431800 学时数:56 其中讲授学时数:56 实验学时数:0 上机学时数:0 实践学时数:0 课外学时数:0 学分数:3.5 适用专业:测绘工程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为测绘工程专业的必修课,为主干课。其基本任务是让学生在校学习 期间掌握工程建设在勘测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理阶段的测量内容。 掌握各种工程测量放样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工程测量的组 织,施测及数据处理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1、掌握各种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及精度分析,控制网精度的确定和在各类 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2、掌握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 3、学习和了解测量工程新技术。 重点:掌握各种工程放样的基本方法及数据处理。 难点:平面测设方法及施工测量控制网精度的分析确定。 教学内容 绪论 工程测量的涵义、任务、内容、特点。 了解工程测量的任务、内容、特点。 第一章: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应用。 1.1 地形图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作用。 1.2 地形图比例尺的选择。 掌握工程建设各阶段对地形图比例尺的选择。 第二章:工程施工测设的基本方法及精度分析。 2.1 工程施工测设的基本方法与精度分析。 2.2 不同工程在不同情况如何选用恰当的施测方法。 掌握施工测设中常用的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交会法,正倒镜投点法、 轴线交会法、方向交会法。 掌握高程测设法。 第三章: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3.1 施工测量控制网的用途和特点及布设形式。 3.2 工民建、桥梁、隧道、水利枢纽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33GPS在施工测量控制网建立中的应用3.4施工测量控制网精度的确定。了解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原则、特点、形式。了解工民建、桥梁、隧道、水利枢纽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掌握施工测量控制网精度的确定。第四章:工矿企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4.1地平整测量。4.2民用建筑施工测量。4.3工业建筑施工测量。掌握场地平整测量方法,土方量计算。掌握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基本方法,要求。第五章:铁路及公路工程测量5.1铁路及公路工程测量基础知识、内容、要求。5.2线路勘测阶段的测量工作。5.3纵横断面图绘制及土方量计算。5.4铁路与公路线路的测设。掌握线路勘测阶段的测量工作方法、要求。掌握铁路与公路曲线测设的方法。第六章:管线工程测量6.1管线工程测量内容及特点。6.2架空与地下管线施工测量。6.3顶管施工测量。6.4管线工程的竣工测量。掌握架空管线及地下管线施工测量方法。掌握顶管施工测量。掌握管线工程的工测量。第七章:桥梁及水利水电工程测量7.1桥梁及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基本概况。7.2桥梁工程施工测量。7.3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测量。掌握桥梁工程施工测量。掌握水利枢纽工程施工中各种坝轴放样与坝基基础的放样。第八章:水下地形测量8.1水下地形测量特点及内容。8.2水下地形图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与仪器设备。8.3水下地形测量内、外业工作。掌握水下地形图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水下地形测量仪器的使用。掌握水下地形测量外业及水下地形图的绘制。第九章:特种工程测量技术仪器9.1特种工程测量概念。9.2特种工程所用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9.3激光技术、平行光技术、垂线和引张线技术、倾斜仪、流体静力水准仪在特种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3.3 GPS 在施工测量控制网建立中的应用。 3.4 施工测量控制网精度的确定。 了解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原则、特点、形式。 了解工民建、桥梁、隧道、水利枢纽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掌握施工测量控制网精度的确定。 第四章:工矿企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4.1 地平整测量。 4.2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4.3 工业建筑施工测量。 掌握场地平整测量方法,土方量计算。 掌握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基本方法,要求。 第五章:铁路及公路工程测量 5.1 铁路及公路工程测量基础知识、内容、要求。 5.2 线路勘测阶段的测量工作。 5.3 纵横断面图绘制及土方量计算。 5.4 铁路与公路线路的测设。 掌握线路勘测阶段的测量工作方法、要求。 掌握铁路与公路曲线测设的方法。 第六章:管线工程测量 6.1 管线工程测量内容及特点。 6.2 架空与地下管线施工测量。 6.3 顶管施工测量。 6.4 管线工程的竣工测量。 掌握架空管线及地下管线施工测量方法。 掌握顶管施工测量。 掌握管线工程的竣工测量。 第七章:桥梁及水利水电工程测量 7.1 桥梁及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基本概况。 7.2 桥梁工程施工测量。 7.3 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测量。 掌握桥梁工程施工测量。 掌握水利枢纽工程施工中各种坝轴放样与坝基基础的放样。 第八章:水下地形测量 8.1 水下地形测量特点及内容。 8.2 水下地形图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与仪器设备。 8.3 水下地形测量内、外业工作。 掌握水下地形图测量的基本原理。 掌握水下地形测量仪器的使用。 掌握水下地形测量外业及水下地形图的绘制。 第九章:特种工程测量技术仪器 9.1 特种工程测量概念。 9.2 特种工程所用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 9.3 激光技术、平行光技术、垂线和引张线技术、倾斜仪、流体静力水准 仪在特种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掌握了解各种仪器的原理、性能及使用方法。掌握激光扫平仪、激光垂直仪、垂线、引张线、测倾仪、流体静力水准等技术在特种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第十章: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10.1变形观测的概念、内容、特点。10.2变形观测的精度与观测周期,变形观测的主要方法。10.3地表沉陷观测;建(构)筑物变形观测,监测网布设。10.4变形观测数据整理与分析。了解变形观测精度与观测周期,主要技术方法。掌握地表沉陷观测,建(构)筑物变形观测,监测网布设。掌握变形观测数据整理与分析。二、教学方式及学时分配序主要内容主要教学方式学时分配辅导答疑比例号01绪论讲授22:1第一章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202讲授2:1应用第二章工程施工测设的基本讲授6032:1方法及精度分析第三章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讲授62:104立第四章工矿企业与民用建筑讲授6052:1施工测量讲授6第五章铁路及公路工程测量2:106讲授62:107第六章管线工程测量第七章桥梁及水利水电工程408讲授2:1测量2讲授09第八章水下地形测量2:1第九章特种工程测量技术仪讲授2102:1器411讲授2:1第十章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实践412工民建建筑轴线放样4实践13线路中线测设地下管线中线与坡度钉的放2实践14线测量四、其它教学环节的要求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准备实验、完成实验内容、书写实验报告:独立完成作业。课后作业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仪器操作应注重经纬仪、水准仪的训练上,每次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按要求书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有三次不合格者不允许参加期未考试
掌握了解各种仪器的原理、性能及使用方法。 掌握激光扫平仪、激光垂直仪、垂线 、 引张线 、 测倾仪 、 流体静 力水准等技术在特种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第十章: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 10.1 变形观测的概念、内容、特点。 10.2 变形观测的精度与观测周期,变形观测的主要方法。 10.3 地表沉陷观测;建(构)筑物变形观测,监测网布设。 10.4 变形观测数据整理与分析。 了解变形观测精度与观测周期,主要技术方法。 掌握地表沉陷观测,建(构)筑物变形观测,监测网布设。 掌握变形观测数据整理与分析。 三、教学方式及学时分配 序 号 主要内容 主要教学方式 学时分配 辅导答疑比例 01 绪论 讲授 2 2:1 02 第一章 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 应用 讲授 2 2:1 03 第二章 工程施工测设的基本 方法及精度分析 讲授 6 2:1 04 第三章 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 立 讲授 6 2:1 05 第四章 工矿企业与民用建筑 施工测量 讲授 6 2:1 06 第五章 铁路及公路工程测量 讲授 6 2:1 07 第六章 管线工程测量 讲授 6 2:1 08 第七章 桥梁及水利水电工程 测量 讲授 4 2:1 09 第八章 水下地形测量 讲授 2 2:1 10 第九章 特种工程测量技术仪 器 讲授 2 2:1 11 第十章 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 讲授 4 2:1 12 工民建建筑轴线放样 实践 4 13 线路中线测设 实践 4 14 地下管线中线与坡度钉的放 线测量 实践 2 四、其它教学环节的要求 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准备实验、完成实验内容、书写实验报告;独立 完成作业。课后作业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仪器操作应注重经纬仪、水准仪的 训练上,每次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按要求书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有三次不合格 者不允许参加期末考试

结课后集中安排四周实习。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安排在现场进行。要求学生在现场师傅和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各种工程测量工作,目的在于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同时对理论知识加以巩固并得以深化,以期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该课程是在学完《测绘学基础》、《平差平差基础》、《建设工程概论》、《大地测量学基础》、《数字化成图》之后开设的。六、考核方式以理论考试为主,占70%,实验占20%,平时成绩和作业占10%。七、教学参考书目1.《工程测量》,主编高井祥,煤炭工业出版社;。2.《工程测量》,主编陈龙飞、金其坤,同济大学出版社。课程负责人:张会战执笔:张会战审核:张会站
结课后集中安排四周实习。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安排在现场进行。要求学 生在现场师 傅和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各种工程测量工作,目的在于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 实践,同时对理论知识加以巩固并得以深化,以期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该课程是在学完《测绘学基础》、《平差平差基础》、《建设工程概论》、《大地 测量学基础》、《数字化成图》之后开设的。 六、考核方式 以理论考试为主,占 70%,实验占 20%,平时成绩和作业占 10%。 七、教学参考书目 1.《工程测量》,主编高井祥,煤炭工业出版社;。 2.《工程测量》,主编陈龙飞、金其坤,同济大学出版社。 课程负责人:张会战 执笔:张会战 审核:张会站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实验一 尺寸测量.pdf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实验三 表面粗糙度.pdf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实验二 形位误差测量.pdf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实验四 齿轮综合误差测量.pdf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章 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二章 尺寸链.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一章 键和花键的公差与配合.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圆柱螺纹的公差与检测.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圆锥公差与检测.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孔与轴的检测.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几何公差与几何误差检测.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轮廓及检测.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孔、轴公差与配合.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几何量测量基础.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绪论(内蒙古农业大学:张丽春).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Interchangeability and Technology of Measurement.pdf
- 《数字测图原理》课程实验实习指导书.doc
- 《数字测图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Principle of Digital Mapping.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doc
- 《地面工程测量》课程授课教案(讲义).doc
- 《地面工程测量》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内蒙古科技大学:张会战,共五章).ppt
- 《测量学》课程授课教案(石河子大学电子教案讲义,共十六章).doc
- 《测量学》课程实验实习指导书.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合肥工业大学测量学B(题目).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合肥工业大学测量学试卷A(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合肥工业大学测量学B(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合肥工业大学测量学试卷A(题目).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徕卡GPS智能超站仪.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教案.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喜利得激光测量产品介绍.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徕卡TPS1200全站仪和GPS1200测量系统新产品介绍.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Z-MaxGPS展示.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GPS测量学综合教案.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GPS测量的原理与应用.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975年首次珠峰高程测量.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2005年珠峰高程复测.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地形图的应用.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地形图测量测绘.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