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六章 t检验 6.4 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

安慰剂 65 安慰剂 63 试验药 51 试验药 54 安慰剂 53 安慰剂 53 试验药 65 试验药 68 安慰剂 80 安慰剂 75 试验药 76 试验药 70 安慰剂 60 安慰剂 79 试验药 78 试验药 51 安慰剂 80 安慰剂 62 试验药 80 试验药 75 安慰剂 58 安慰剂 74 试验药 67 试验药 74 安慰剂 65 安慰剂 72 试验药 65 试验药 75 安慰剂 70 安慰剂 50 试验药 68 试验药 80 安慰剂 70 安慰剂 66 试验药 70 试验药 64 安慰剂 62 安慰剂 65 试验药 57 试验药 63 安慰剂 64 安慰剂 68 试验药 82 试验药 73 安慰剂 78 安慰剂 75 试验药 72 试验药 62 安慰剂 78 安慰剂 65 试验药 60 试验药 55 安慰剂 67 安慰剂 74 试验药 77 试验药 66 安慰剂 58 安慰剂 72 试验药 74 试验药 66
安慰剂 65 安慰剂 63 试验药 51 试验药 54 安慰剂 53 安慰剂 53 试验药 65 试验药 68 安慰剂 80 安慰剂 75 试验药 76 试验药 70 安慰剂 60 安慰剂 79 试验药 78 试验药 51 安慰剂 80 安慰剂 62 试验药 80 试验药 75 安慰剂 58 安慰剂 74 试验药 67 试验药 74 安慰剂 65 安慰剂 72 试验药 65 试验药 75 安慰剂 70 安慰剂 50 试验药 68 试验药 80 安慰剂 70 安慰剂 66 试验药 70 试验药 64 安慰剂 62 安慰剂 65 试验药 57 试验药 63 安慰剂 64 安慰剂 68 试验药 82 试验药 73 安慰剂 78 安慰剂 75 试验药 72 试验药 62 安慰剂 78 安慰剂 65 试验药 60 试验药 55 安慰剂 67 安慰剂 74 试验药 77 试验药 66 安慰剂 58 安慰剂 72 试验药 74 试验药 66

正态性检验 ● 正态分布的两个特征:1.正态对称性 2.正态峰:偏度、峰度 方法:1.图示法Q-Q图,P-P图 2.计算法 f(x)
正态分布的两个特征:1. 正态对称性 2. 正态峰:偏度、峰度 方法: 1. 图示法 Q-Q图,P-P图 2. 计算法 x f (x) 正态性检验

Normal Q-QPlot of体平 for分组-试验药 000 Normal Q-Q Plot of体重 for分组=安慰剂 Observed Value a 60 Observed Value

检验的寇用条件 ◆ 1.随机性 2.正态性一一样本量较小,要求样本是来自正 态分布总体的随机样本 3.方差齐性一一两小样本均数比较,要求两总 体方差相等 4
1. 随机性 2. 正态性--样本量较小,要求样本是来自正 态分布总体的随机样本 3. 方差齐性--两小样本均数比较,要求两总 体方差相等 4 t检验的应用条件

两独立样本方差齐性检验 方差齐性(homoscedasticity) 建立假设 Ho:o1-022 (两总体方差相等) H:O2≠o2 (两总体方差不等) 检验统计量 S2(较大) U1=n1-1,U2=n2-1 S(较小 5
方差齐性(homoscedasticity) 建立假设 H0: s1 2=s2 2 (两总体方差相等) H1: s1 2≠s2 2 (两总体方差不等) 检验统计量 , 1 1 ( ) ( ) 2 1 1 2 2 2 2 1 = = n - = n - S S F u ,u 较小 较大 5 两独立样本方差齐性检验

例题4:方差齐性检验 解:1.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σ2=o2(两总体方差相等) Hσ≠o,2(两总体方差不等) ou=0.05(双侧检验) 2.计算统计量 F=了=75.16 S 0=29 02=29 68.930 =1.09, 6
解:1. 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0: s1 2=s2 2 (两总体方差相等) H1: s1 2≠s2 2 (两总体方差不等) a=0.05(双侧检验) 2. 计算统计量 1.09 , 30 30 68.930 75.168 2 1 2 2 2 1 = = = u = ,u = S S F 6 例题4:方差齐性检验 29 29

例题4:方差齐性检验 3.确定P值,作出统计决策 P>0.05,按=0.05检验水准不拒绝H,两组 总体方差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故尚不能认为 两组总体方差不等。 7
3. 确定P值,作出统计决策 P>0.05,按a=0.05检验水准不拒绝H0 ,两组 总体方差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故尚不能认为 两组总体方差不等。 7 例题4:方差齐性检验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六章 t检验 6.3 两独立样本t检验.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六章 t检验 6.2 配对资料的t检验.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六章 t检验 6.1 t分布和单样本的t检验.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五章 假设检验 5.2 应用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五章 假设检验 5.1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四章 正态分布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4.4 参数估计.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四章 正态分布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4.3 t分布和单样本的t检验.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四章 正态分布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4.2 医学参考值范围.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四章 正态分布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4.1 正态分布.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三章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3.4 离散趋势描述.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三章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3.3 百分位数及中位数.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三章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3.2 平均数.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三章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3.1 频数分布.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二章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2.2 率的标准化.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二章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2.1 常用相对数.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一章 统计学绪论及混合教学简介.pdf
- 《统计学原理》课程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七章 抽样调查.pdf
- 《统计学原理》课程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五章 时间数列.pdf
- 《统计学原理》课程教案讲义(打印版)第四章 综合指标.pdf
- 《统计学原理》课程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三章 统计整理.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七章 方差分析 7.1 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七章 方差分析 7.2 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方差不齐).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七章 方差分析 7.3 随机区组设计.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七章 方差分析 7.4 均数的多重比较.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八章 卡方检验 8.1 四格表的卡方检验.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八章 卡方检验 8.2 配对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八章 卡方检验 8.3 FISHER确切概率检验.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八章 卡方检验 8.4 RXC卡方检验.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八章 卡方检验 8.5 卡方检验独立性检验.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九章 非参数秩和检验 9.1 配对资料秩和检验.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九章 非参数秩和检验 9.2 独立样本资料的秩和检验.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九章 非参数秩和检验 9.3 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九章 非参数秩和检验 9.4 多个样本的秩和检验.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十章 直线相关与回归 10.1 简单线性回归.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十章 直线相关与回归 10.2 简单线性相关.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十章 直线相关与回归 10.3 秩相关.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教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doc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临床医学本科理论教学大纲.docx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临床医学本科实验教学大纲.docx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1章 绪论(授课教师:程琮).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