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二章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2.2 率的标准化

例题 ● 表1某病两种疗法的治愈率比较 甲疗法 乙疗法 病型 病例数 治愈数 治愈率 治愈率 (%) 病例数 治愈数 (%) 普通型 60 36 60 20 13 65 重型 20 8 40 60 27 45 暴发型 20 4 20 20 5 25 合计 100 48 48 100 45 45 1
病型 甲疗法 乙疗法 病例数 治愈数 治愈率 (%) 病例数 治愈数 治愈率 (%) 普通型 60 36 60 20 13 65 重型 20 8 40 60 27 45 暴发型 20 4 20 20 5 25 合计 100 48 48 100 45 45 表1 某病两种疗法的治愈率比较 例题 1

率的标准化 标准化法的意义和基本思想 率的标准化法:就是在一个指定的标准构成条件下进行率的 对比的方法。 标准化率:用标准化法加以校正后的率称为标准化率,简称 标化率(standardized rate)
标准化法的意义和基本思想 率的标准化法:就是在一个指定的标准构成条件下进行率的 对比的方法。 标准化率:用标准化法加以校正后的率称为标准化率,简称 标化率(standardized rate) 率的标准化 2

标准的选裤 1 任选要比较的两组资料中任何一组的内 部构成,作为两组的共同标准 2将两组资料内部构成的各相应小组人数 相加,成为两组共同标准 o 3选择具有代表性、内部构成较稳定、数 量较大的人群作为构成标准 3
1 任选要比较的两组资料中任何一组的内 部构成,作为两组的共同标准 。 2 将两组资料内部构成的各相应小组人数 相加,成为两组共同标准 。 3 选择具有代表性、内部构成较稳定、数 量较大的人群作为构成标准 3 标准的选择

直接标准化 已知条件:已知样本各年龄组(各年龄别) 的率(发病率或死亡率)。P 标准:取标准人口构成比或标准人口数加 以调整。N, 求:预期发病数或死亡数 标化率计算公式P ∑N2 p=∑(N,INp N
已知条件:已知样本各年龄组(各年龄别) 的率(发病率或死亡率)。Pi 标准:取标准人口构成比或标准人口数加 以调整。 Ni 求:预期发病数或死亡数 标化率计算公式 P’ N N p p å i i = ' ( ) i i p = å N / N p ' 直接标准化 4

甲疗法 乙疗法 病型 标准组人 口数 原治愈率 预期治愈 原治愈率 预期治愈 (%)p: 数Np (%)p1 数Npi 普通型 80 60 48 65 52 重型 80 40 32 45 36 暴发型 40 20 8 25 10 合计 200 48 88 45 98 ∑Np, 甲疗法标化后治愈率p'=88/200=44.0% W 乙疗法标化后治愈率p'=98/200=49.0%
病型 标准组人 口数 甲疗法 乙疗法 原治愈率 (%)pi 预期治愈 数Nipi 原治愈率 (%)pi 预期治愈 数Nipi 普通型 80 60 48 65 52 重型 80 40 32 45 36 暴发型 40 20 8 25 10 合计 200 48 88 45 98 甲疗法标化后治愈率p’=88/200=44.0% N 乙疗法标化后治愈率p’=98/200=49.0% N p p å i i = ' 5

甲疗法 乙疗法 分配治 分配治 病型 标准人口构成(2) 原治愈 愈率 原治愈 愈率 率(%)(3) (4) 率(%)(5)(6) =(2)x(3) =(2)x(5) 普通型 (60+20)/200=0.4 60 24 65 26 重型 (20+60)/200=0.4 40 16 45 18 暴发型 (20+20)/200=0.2 20 4 25 5 合计 1 44 49
6 病型 标准人口构成(2) 甲疗法 乙疗法 原治愈 率(%)(3) 分配治 愈率 (4) =(2)x(3) 原治愈 率(%)(5) 分配治 愈率 (6) =(2)x(5) 普通型 (60+20)/200=0.4 60 24 65 26 重型 (20+60)/200=0.4 40 16 45 18 暴发型 (20+20)/200=0.2 20 4 25 5 合计 1 44 49

标准率 ● ·标准化率仅用于相互比较,不代表实际水平 当标准构成不同时,标准化率一般也不相同 7
7 标准率 •标准化率仅用于相互比较,不代表实际水平 •当标准构成不同时,标准化率一般也不相同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二章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2.1 常用相对数.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一章 统计学绪论及混合教学简介.pdf
- 《统计学原理》课程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七章 抽样调查.pdf
- 《统计学原理》课程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五章 时间数列.pdf
- 《统计学原理》课程教案讲义(打印版)第四章 综合指标.pdf
- 《统计学原理》课程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三章 统计整理.pdf
- 《统计学原理》课程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二章 统计调查.pdf
- 《统计学原理》课程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一章 绪论.pdf
- 《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打印版)Statistics.pdf
- 吉林大学:《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经济统计学步进教学.docx
- 石河子大学:《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2014)第11章 线性相关与回归.pdf
- 石河子大学:《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2014)第10章 非参数检验.pdf
- 石河子大学:《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2014)第09章 卡方检验.pdf
- 石河子大学:《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2014)第08章 方差分析.pdf
- 石河子大学:《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2014)第07章 t检验(主讲:芮东升).pdf
- 石河子大学:《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2014)第06章 抽样误差与假设检验.pdf
- 石河子大学:《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2014)第05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pdf
- 石河子大学:《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2014)第04章 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pdf
- 石河子大学:《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2014)第03章 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围.pdf
- 石河子大学:《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2014)第02章 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三章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3.1 频数分布.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三章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3.2 平均数.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三章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3.3 百分位数及中位数.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三章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3.4 离散趋势描述.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四章 正态分布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4.1 正态分布.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四章 正态分布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4.2 医学参考值范围.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四章 正态分布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4.3 t分布和单样本的t检验.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四章 正态分布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4.4 参数估计.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五章 假设检验 5.1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五章 假设检验 5.2 应用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六章 t检验 6.1 t分布和单样本的t检验.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六章 t检验 6.2 配对资料的t检验.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六章 t检验 6.3 两独立样本t检验.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六章 t检验 6.4 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七章 方差分析 7.1 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七章 方差分析 7.2 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方差不齐).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七章 方差分析 7.3 随机区组设计.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七章 方差分析 7.4 均数的多重比较.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八章 卡方检验 8.1 四格表的卡方检验.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八章 卡方检验 8.2 配对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