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课程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使同学了解统计的概念,统计的产生与发展,统计学的性质与特点,掌握总体与 总体单位、标志与指标、变量与变量值等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统计学中的常用概念。 教学难点:指标与标志的区别,标志的两种类型。 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统计 二、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统计学的性质与特点 四、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学习这一章,将使你对统计这门课程整体上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第一节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什么是统计(三种涵义、两重关系) 1.统计工作:调查研究。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 2.统计资料:包括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 3.统计学:研究事物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 统计学 工作与工作成果关系 实践与理论关系 二、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原始社会后期:统计萌芽于计数活动: △奴隶制国家产生:使统计日显重要: △封建社会时期:统计已略具规模: △资本主义的兴起:统计扩展到社会经济各方面。 由此,统计学应运而生。 三、统计学发展的三个时期

(一)古典统计学(17世纪中一18世纪中) 1.德国的记述学派(国势学派) 康令(1606-1681) 阿痕瓦尔(1719一1772):1764年首创统计学一词。 2.政治算术学派 威廉·配第 (1623一1687):《政治算术》 约翰·格朗特(1620一1674):《关于死亡表的自然和政治的考察 (二)近代统计学(18世纪末一19世纪末) 1.数理统计学派 凯特勒(1796一1874):《社会物理学》 《论人类》 《概率论书简》 2.社会统计学派 克尼斯(1821一1898) 恩格尔(1821一1986):著名的《恩格尔定律》 梅尔(1821一1896)《人口统计学》 《伦理统计学》 《社会生活中的规律性》 (三)现代统计学(20世纪) 1.数理统计学派 哥塞特(1876一1936):首创小样本t-分布理论 费希尔(1890一1962):提出实验设计等 尼曼(1894一):提出统计假设理论 (此外,毕尔生、瓦尔德、科克伦等) 2.社会统计学派 弗拉斯卡姆波(1886一):《一般统计学》 史密斯 (1854一1901):《统计学原理》 高野岩山郎(1871一1949):《社会统计史研究》 3.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斯特鲁米林(1877 )发展了社会经济统计理论 廖佐夫(1905一 )与方法 列昂捷夫(1906 4、当代中国的统计学(1949 新中国成立前主要介绍欧美统计学派。 改革开放前主要参照前苏联统计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学习世界各国统计之长,创有中国特色统计之新。 第二节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一、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1、统计总体(总体) 指统计研究所确定的客观对象,它是由具有共同性质的许多单位组成的整 体。 2、总体单位(单位) 指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或元素),是各项统计数字的原始承担者。 二、标志和标志表现 1,标志: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 品质标志一只能用文字表示的属性 (1)按表现形式分类 数量标志一可用数值表示的特征。 不变标志一各单位具体表现相同。 (2)按有无差异分类 可变标志一各单位具体表现不同。 三、指标和指标体系 1,指标:综合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 指标=指标名称+指标数值 一①具体性:有具体对象、时间、地点、条件。 特点<国综合性:说明总休特征是综合全部单位具体标志表现的结果 2.指标体系: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系列指标构成的整体。 (1)基本统计指标体系: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沉。包括社会指

标体系、经济指标休系、科技指标休系等。 (2)专业统计指标体系:针对某项社会经济问题的专项指标体系。 四、变量和变量值 1.变量: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都是变量。 (广义的变量也包括可变的品质标志,称为定性变量) (1)按影响因素不同分类 一确定性变量 一随机变量 (2)按数值形式不同分类 一离散型变量 一连续型变量 社会经济现象中许多变量,既受确定性因素影响,又受随机因素影 响。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认定。 2.变量值:即变量的具体数值,包括标志值和指标数值。 变 量 确定性变量一离散型变量 随机性变量入连续型变量 统计指标 标 志 参数 统计量可变数量标志 可变品质标志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打印版)Statistics.pdf
- 吉林大学:《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经济统计学步进教学.docx
- 石河子大学:《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2014)第11章 线性相关与回归.pdf
- 石河子大学:《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2014)第10章 非参数检验.pdf
- 石河子大学:《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2014)第09章 卡方检验.pdf
- 石河子大学:《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2014)第08章 方差分析.pdf
- 石河子大学:《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2014)第07章 t检验(主讲:芮东升).pdf
- 石河子大学:《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2014)第06章 抽样误差与假设检验.pdf
- 石河子大学:《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2014)第05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pdf
- 石河子大学:《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2014)第04章 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pdf
- 石河子大学:《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2014)第03章 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围.pdf
- 石河子大学:《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2014)第02章 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pdf
- 石河子大学:《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2014)第01章 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pdf
- 石河子大学:《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马斌荣,第6版)第11章 线性相关与回归.pdf
- 石河子大学:《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马斌荣,第6版)第10章 非参数检验.pdf
- 石河子大学:《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马斌荣,第6版)第09章 卡方检验.pdf
- 石河子大学:《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马斌荣,第6版)第08章 方差分析.pdf
- 石河子大学:《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马斌荣,第6版)第07章 t检验.pdf
- 石河子大学:《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马斌荣,第6版)第06章 抽样误差与假设检验.pdf
- 石河子大学:《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马斌荣,第6版)第05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pdf
- 《统计学原理》课程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二章 统计调查.pdf
- 《统计学原理》课程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三章 统计整理.pdf
- 《统计学原理》课程教案讲义(打印版)第四章 综合指标.pdf
- 《统计学原理》课程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五章 时间数列.pdf
- 《统计学原理》课程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七章 抽样调查.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一章 统计学绪论及混合教学简介.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二章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2.1 常用相对数.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二章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2.2 率的标准化.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三章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3.1 频数分布.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三章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3.2 平均数.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三章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3.3 百分位数及中位数.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三章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3.4 离散趋势描述.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四章 正态分布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4.1 正态分布.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四章 正态分布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4.2 医学参考值范围.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四章 正态分布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4.3 t分布和单样本的t检验.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四章 正态分布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4.4 参数估计.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五章 假设检验 5.1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五章 假设检验 5.2 应用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六章 t检验 6.1 t分布和单样本的t检验.pdf
-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六章 t检验 6.2 配对资料的t检验.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