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酸碱滴定法(acid-base titration)

第五章酸碱滴定法 acid-base titration 本章主要内容: 1、酸碱质子理论; 2、酸碱平衡体系中各型体的分布: 3、酸碱平衡体系pH值的计算: 4、酸碱缓冲溶液; 5、酸碱指示剂; 6、酸碱滴定基本原理; 7、终点误差计算; 8、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1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acid-base titration) 本章主要内容: 1、酸碱质子理论; 2、酸碱平衡体系中各型体的分布; 3、酸碱平衡体系pH值的计算; 4、酸碱缓冲溶液; 5、酸碱指示剂; 6、酸碱滴定基本原理; 7、终点误差计算; 8、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概述 酸碱滴定法是基于酸碱反应的滴定分析方法 其理论基础为酸碱平衡理论 §5.1溶液中的酸碱反应与平衡 一、活度与浓度 活度: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有效浓度,通常用α 表示 ai=yi ci 活度系数y:表达实际溶 溶液无限稀时:y=1 液和理想溶液之间的差 中性分子:y=1 异大小 溶剂活度:=1
2 概述 酸碱滴定法是基于酸碱反应的滴定分析方法 其理论基础为酸碱平衡理论 §5.1 溶液中的酸碱反应与平衡 一、 活度与浓度 活度: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有效浓度,通常用a 表示 ai = gi ci 溶液无限稀时: g =1 中性分子: g =1 溶剂活度: a =1 活度系数γi表达实际溶 液和理想溶液之间的差 异大小

Debye-Huickel公式: (稀溶液c<0.1moL1) -lg0.512z2. 1+Ba/I lg=0.512z2/T 极限式 1:离子强度,1-2之c对 :离子电荷, B:常数,(=0.00328@25℃),与温度、介电常数有关 i:离子体积参数(pm,即10-12m,参见附表3)
3 Debye-Hückel公式: (稀溶液c<0.1 mol·L-1) -lgg i=0.512zi 2 I 1+Bå I -lgg i=0.512zi 2 I 极限式 I:离子强度, 2 2 1 1 I i n i i c z = = zi:离子电荷, B: 常数, (=0.00328 @25℃), 与温度、介电常数有关 å:离子体积参数 (pm, 即10-12m,参见附表3)

单选题1分 ⊙设置 在水溶液中加入KC!,则H+的活度 升高 B 降低 不变 无法判断 2025/4/6 提交
2025/4/6 4 在水溶液中加入KCl,则H +的活度 升高 降低 不变 无法判断 A B C D 提交 单选题 1分

单选题1分 可设置 同一溶液中,Fe3+的活度系数小于K+,其 主要原因是 A Fe3+的浓度小于K+ B Fe3+的电荷大于K Fe3+的离子强度大于K+ Fe3+的浓度大于K 2025/4/6 提交
2025/4/6 5 同一溶液中,Fe3+的活度系数小于K +,其 主要原因是 Fe3+的浓度小于K + Fe3+的电荷大于K + Fe3+的离子强度大于K + Fe3+的浓度大于K + A B C D 提交 单选题 1分

酸碱理论简介 1、十七世纪中叶,Boyle)原始酸碱概念; 2、1889年,瑞典S.A.Arrhenius,电离理论; 3、1905年,美国E.C.Franklin,溶剂理论; 4、1923年,丹麦J.N.Bonstead-英T.M. Lowry,质子理论: 5、1923年,美国G.N.Lewis,电子理论 6、其他:正负性理论;给体受体理论;软硬酸 碱理论. 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发 展成为现代酸碱理论
6 二、 酸碱理论简介 1、十七世纪中叶,Boyle原始酸碱概念; 2、1889年,瑞典S. A. Arrhenius,电离理论; 3、1905年,美国E. C. Franklin,溶剂理论; 4、1923年,丹麦J. N. Bonstead-英T. M. Lowry,质子理论; 5、1923年,美国G. N. Lewis,电子理论; 6、其他:正负性理论;给体受体理论;软硬酸 碱理论. . 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发 展成为现代酸碱理论

三、酸碱质子理论 1、布劳酸碱定义: 酸:凡是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质子给予体)。 碱:凡是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质子接受体)。 布劳酸碱可为分子,也可为阴阳离子。 如HAc;PO43-;NH4;Al(H,0)63+。 2、两性物质: 1)两性物质是既能放出质子(作酸)又能接受质 子(作碱)的物质。 如:H2PO4、HPO42、NH4Ac、NH2CH2COOH
7 三、酸碱质子理论 1、布-劳酸碱定义: 酸:凡是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质子给予体)。 碱:凡是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质子接受体)。 布-劳酸碱可为分子,也可为阴阳离子。 如 HAc; PO4 3-;NH4 +;Al(H2O)6 3+ 。 2、两性物质: 1)两性物质是既能放出质子(作酸)又能接受质 子(作碱)的物质。 如:H2PO4 -、 HPO4 2-、NH4Ac、NH2CH2COOH

2)两性物质的类型: 电离理论的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 电离理论的弱酸弱碱盐; 两性溶剂; 氨基酸类。 3、共轭酸碱对和酸碱半反应: 1)共轭酸碱对:组成仅相差一个质子的两种酸碱 如:NH4+-NH3,HAc-Ac等 2)酸碱半反应:共轭酸碱对相互转化的反应 HAc =Ac-+H 酸=碱+H十
8 3、共轭酸碱对和酸碱半反应: 1) 共轭酸碱对: 组成仅相差一个质子的两种酸碱 如: NH4 + -NH3 , HAc-Ac-等 2) 酸碱半反应:共轭酸碱对相互转化的反应 HAc =Ac-+H+ 酸 =碱 + H+ 2) 两性物质的类型: ——电离理论的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 ——电离理论的弱酸弱碱盐; ——两性溶剂; ——氨基酸类

同一物质在不同的共轭酸碱对中,可表 现出不同的酸碱性 酸碱是相对的: H2POA→H++HPO HPOH*+H2PO
9 同一物质在不同的共轭酸碱对中,可表 现出不同的酸碱性 ❖酸碱是相对的:

多选题2分 ⊙设置 下列物质不属于两性的是 A NH4AC NH4* C032- D H2O 2025/4/6 提交
2025/4/6 10 下列物质不属于两性的是 NH4Ac NH4 + CO3 2- H2O A B C D 提交 多选题 2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重量分析法(Gravimetry).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acid-base equilibrium and titration).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误差及数据处理.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络合滴定法(Complexmetric Titrations).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沉淀滴定.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氧化还原滴定法(Oxidation-Reduction Titration).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吸光光度法法(Absorptiometry).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氧化还原滴定法.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分光光度法.pdf
- 《分析化学》课程课堂练习(含答案)第7章 课堂练习答案.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堂练习(含答案)第6章 课堂练习答案.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堂练习(含答案)第4章 课堂练习答案.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堂练习(含答案)第2章 课堂练习答案.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7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第3部分.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第2部分.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第1部分.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第3部分.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分析化学中的误差.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氧化还原滴定法 Oxidation-Reduction Titration.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沉淀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滴定分析法概述.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络合滴定1/2.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络合滴定2/2.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酸碱滴定法(acid-base titration).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重量分析1/2.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重量分析2/2.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英文)Chapter 2 Errors and data treatment in quantitative analysis.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英文)Chapter 4 Acid-base equilibria.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英文)Chapter 6 Oxidation-reduction titration.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 Analytical chemistry(化学分析部分).ppt
- 《分析化学》课程各章 思考题(含答案)第七章.doc
- 《分析化学》课程各章 思考题(含答案)第九章.doc
- 《分析化学》课程各章 思考题(含答案)第八章.doc
- 《分析化学》课程各章 思考题(含答案)第十章.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各章知识点)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各章知识点)第一章 概论、第三章 误差及数据处理、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doc
- 重庆医科大学:《分析化学》课程理论教学大纲 Analytic Chemistry.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