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12章 胶体化学(2/3)

复习与回顾ZHEIANGUNIVERSTYOSCIENCE&TECHNOLOGY分散系统丁铎尔效应胶体的光学性质溶胶胶体布朗运动高分子溶液扩散胶体的动力性质缔合胶体沉降平衡溶胶的电学性质电泳1.亥姆霍兹模型电渗电动现象双电层理论2.古依-查普曼模型流动电势3.斯特恩(Sterm)模型沉降电势2Zhang Li-qing2020/4/29

复习与回顾ZHEIANGUNIVERSTYOSCIENCE&TECHNOLOGY四种电动现象的相互关系:液体静止,固体粒子运动)沉降电势电泳外加电场引起在外力下引相对运动起相对运动产生电位差(固相不动,液体移动)流动电势电渗3Zhang Li-qing2020/4/29

复习与回顾ZHEIANGUNIVERSTYOSCIENCE&TECHNOLOGYStern面表面电势o:也称为热力学电势P称为斯特恩电势Ag电势的大小,反映了胶粒带电的程度ARAgAgAglAgAgAgAgp=Psexp(-kx)距离8Stern模型:固定层十扩散层为滑动面与溶液本体之间的电位差Zhang Li-qing2020/4/29

问题一一溶胶结构ZHEIANGUNIVERSTYOSCIENCE&TECHNOLOGY分散系统丁铎尔效应胶体的光学性质溶胶胶体布朗运动高分子溶液扩散胶体的动力性质缔合胶体沉降平衡溶胶的电学性质电泳亥姆霍兹模型电渗古依-查普曼模型双电层理论电动现象流动电势斯特恩模型沉降电势溶胶结构5Zhang Li-qing2020/4/29

812.4溶胶系统的电学性质ZHEILANGUNIVERSITYSCIENCE&TECHNO3.溶胶的胶团结构由吸附及扩散双电层理论可以想象溶胶的结构为(1)由具有晶体结构,吸附构晶离子的固态微粒一胶核。(2)反离子,一部分在滑动面内,一部分在滑动面外Ag呈扩散状态分布于分散介质中。(3)被包围在滑动面内的(胶核+反离子)=胶体粒子(4)整个扩散层+被包围的胶体粒子=胶团(电中性)Zhang Li-qing2020/4/29

812.4溶胶系统的电学性质ZHEIANGUNIVERSTYOSCIENCE&TECHNOLOGY例:AgNOs(稀aq)+KI(稀aq)→ Agl +KNO)AEAgNO,为过量:AgI溶胶吸附Ag+带正电,NO,为反离子AalEASAgNO,为稳定剂。胶团结构表示:例:Ag+过量,生成带正电的胶粒,NO,为反离子可滑动面胶粒[[Ag]]m nAg* . (n -x)NO,-] x+ : x NO3m及n对每个胶粒可以大小不等胶核胶团7Zhang Li-qing2020/4/29

812.4溶胶系统的电学性质ZHEIANGUNIVERSTYOSCIENCE&TECHNOLOGYKI(稀ag)+AgNO,(稀aq)→Agl+KNOKI过量:AgI溶胶吸附I-带负电,K+为反离子:KI为稳定剂。胶团结构表示:例:I-过量,生成带负电的胶粒,K+为反离子胶粒可滑动面(n-x)K+) x-xK+[[Ag]mnlm及n对每个胶粒可胶核以大小不等胶团8Zhang Li-qing2020/4/29

812.4溶胶系统的电学性质ZHEIANGUNIVERSTYOSCIENCE&TECHNOLOGYKI为稳定剂的胶团部面图:胶核(1)胶核:具有晶体结构,吸附构晶1天[Ag]]m大离子的固态微粒。?(2)胶粒:包在滑动层内。(3)胶团:在扩散层内。整体为电中性。扩散层边缘滑动面(整个胶团)(内部为胶粒)UZhang Li-qing2020/4/29

812.4溶胶系统的电学性质ZHEIANGUNIVERSTSCIENCE&TECHNOLOG(1)吸附离子使胶核带电。(2)产生电离产物使胶核带电当 SiO,微粒与水接触时,生成H,SiO;H,SiO,的电离产物SiO,2-有一部分仍固定在SiO,上,就形成了带负电的胶核。反离子是H+SiO,+H,O→H,SiO,2H++SiOSiOz溶胶的胶团结构为:([SiO,]m nSiO,2--2(n-x)H+)2x-2x H+10Zhang Li-qing2020/4/29

问题ZHEIANGUNIVERSITYSCIENATECHNC写出由FeCl,水解制得的Fe(OH)溶胶的胶团结构,已知稳定剂是FeCl3[Fe(OH ), . nFe'.3(n - x)CI-pr3xcl11Zhang Li-qing2020/4/29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12章 胶体化学(1/3).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11章 化学动力学(4/4).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11章 化学动力学(3/4).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11章 化学动力学(2/4).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11章 化学动力学(1/4).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10章 界面现象(3/3).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10章 界面现象(2/3).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10章 界面现象(1/3).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09章 统计热力学(4/4).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09章 统计热力学(1/4).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07章 电化学(5/5).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07章 电化学(4/5).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07章 电化学(3/5).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07章 电化学(2/5).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07章 电化学(1/5).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06章 相平衡(3/3).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06章 相平衡(2/3).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06章 相平衡(1/3).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05章 化学平衡(2/2).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05章 化学平衡(1/2).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12章 胶体化学(3/3).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09章 统计热力学(2/4).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绪论.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气体的PVT行为.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化学平衡.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相平衡.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电化学.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界面现象.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章 化学动力学.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一章 特殊反应动力学.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二章 胶体化学.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重点与难点.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09章 统计热力学(3/4).pdf
- 浙江科技大学:《植物纤维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轻化工程造纸方向专业).doc
- 浙江科技大学:《植物纤维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标准版(二).doc
- 浙江科技大学:《植物纤维化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共八个实验).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