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技大学:《植物纤维化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共八个实验)

植物纤维化学实验指导书轻化工程实验室2011. 41
1 植物纤维化学实验 指导书 轻化工程实验室 2011.4

实验规则学生必须严格做好如下事项:1.实验前,认真预习《制浆造纸分析与检测》课本的有关部分和本讲义的该项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所用试剂、仪器装置和操作要点,并写预习报告后方可进行实验。2.实验前检验仪器设备是否完备可用,所需试剂是否齐全,要在完全了解仪器、器械的使用方法后方可使用。3.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认真进行实验操作,详细记录实验中所发生的现象和各项实验数据。4.公用仪器、试剂用完后放回原处,以利他人使用,取用试剂时应看清楚试剂瓶上标签所示试剂名称、规格等是否与所需相符。5.准时到达实验室,遵守实验室纪律,实验进行时不准在实验室抽烟,高声谈笑,打闹和看小说杂志等。6:爱护实验仪器设备,节约使用各种化学药剂。损坏仪器设备应立即报告指导老师。7: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废酸、废碱等不要直接倒入水槽,以免腐蚀下水道及污染坏境,应倒入污水桶集中处理。8.实验结束,将所用仪器设备清洗干净,实验台清理整齐,经教师检查后方可离开。9.认真整理实验记录和数据,按时完成实验报告。10.实验报告内容: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所用仪器和试剂、实验简单操作、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结果、实验误差分析、回答思考。2
2 实验规则 学生必须严格做好如下事项: 1.实验前,认真预习《制浆造纸分析与检测》课本的有关部分和本讲义的该项 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所用试剂、仪器装置和操作要点,并写预 习报告后方可进行实验。 2.实验前检验仪器设备是否完备可用,所需试剂是否齐全,要在完全了解仪器、 器械的使用方法后方可使用。 3.严恪遵守实验操作规程,认真进行实验操作,详细记录实验中所发生的现象 和各项实验数据。 4.公用仪器、试剂用完后放回原处,以利他人使用,取用试剂时应看清楚试剂 瓶上标签所示试剂名称、规格等是否与所需相符。 5.准时到达实验室,遵守实验室纪律,实验进行时不准在实验室抽烟,高声谈 笑,打闹和看小说杂志等。 6.爱护实验仪器设备,节约使用各种化学药剂。损坏仪器设备应立即报告指导 老师。 7.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废酸、废碱等不要直接倒入水槽,以免腐蚀下水道及污染 坏境,应倒入污水桶集中处理。 8.实验结束,将所用仪器设备清洗干净,实验台清理整齐,经教师检查后方可 离开。 9.认真整理实验记录和数据,按时完成实验报告。 10.实验报告内容: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所用仪器和试剂、实 验简单操作、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结果、实验误差分析、回答思考

造纸原料和纸浆分析用试样的制备一、原料分析用试样的制备:1、仪器和设备1)粉碎机2)、40目和60目标准铜丝筛(带底、盖)3)吸铁石4)具有磨砂玻璃塞的广口瓶。2、试样的制备造纸原料分析用试样,不论是木材原料,还是草类原料,关键在于采取有代表性的试样。根据国标GB/T2677、1-1993造纸原料分析用试样的采取规定,将所采取的有代表性的试样用四分法缩分至约500g,风干、于粉碎机中粉碎至全部通过40目筛,截取能通过40目但不能通过60目筛的粉末,用吸铁性杂质后,储于具有磨砂玻璃的广口瓶中备用。二:纸浆分析试样的制备(根据GB/T740-一1989)1、仪器和设备A、湿浆解离器(或其他离散设备)B、抄纸器(或真空泵和布氏漏斗)C、白布、瓷盘D、具有磨砂玻璃塞的广口瓶2、试样的制备具有代表性的浆板样品,撕碎,用水浸泡4小时。(若是湿浆样则不用浸泡),在湿浆解离器中分散成单根纤维(不得有浆块或纤维束)。然后用洁净白布盖在铜网上(或布氏漏斗上),用手抄(或真空泵抽滤)将其抄成约40g/m的浆片,取下,不用挤压,连同白布一同置于瓷盘里于空气中风干,将浆片从白布上取下,撕成5X5mm的小块,贮于广口试样瓶中放置24小时使其水分达到平衡、备用。3
3 造纸原料和纸浆分析用试样的制备 一、原料分析用试样的制备: l、仪器和设备 1)粉碎机 2)、40 目和 60 目标准铜丝筛(带底、盖) 3)吸铁石 4)具有 磨砂玻璃塞的广□瓶。 2、试样的制备 造纸原料分析用试样,不论是木材原料,还是草类原料,关键在于采取有代 表性的试样。根据国标 GB/T2677、1-1993 造纸原料分析用试样的采取规定,将 所采取的有代表性的试样用四分法缩分至约 500g,风干、于粉碎机中粉碎至全 部通过 40 目筛,截取能通过 40 目但不能通过 60 目筛的粉末,用吸铁性杂质后, 储于具有磨砂玻璃的广口瓶中备用。 二.纸浆分析试样的制备 (根据 GB/T740-一 1989)] 1、仪器和设备 A、湿浆解离器 (或其他离散设备) B、抄纸器 (或真空泵和布氏漏斗) C、白布、瓷盘 D、具有磨砂玻璃塞的广□瓶 2、试样的制备 具有代表性的浆板样品,撕碎,用水浸泡 4 小时。(若是湿浆样则不用浸泡), 在湿浆解离器中分散成单根纤维(不得有浆块或纤维束)。然后用洁净白布盖在铜 网上(或布氏漏斗上),用手抄(或真空泵抽滤)将其抄成约 40g/㎡的浆片,取下, 不用挤压,连同白布一同置于瓷盘里于空气中风干,将浆片从白布上取下,撕成 5X5 ㎜的小块,贮于广口试样瓶中放置 24 小时使其水分达到平衡、备用

实验一植物纤维原料细胞形态的观察一、观察前的准备(一)纤维原料中细胞的分离硝酸-氯酸钾分离法:该方法为实验室较常用的方法。将原料切成火柴杆大小的细条,放在盛有水的小烧杯中煮约半小时后,将水滤去,加入硝酸(商品浓硝酸:水为1:1)至刚浸没原料,然后加一小撮氯酸钾,放在60℃左右的水浴中进行反应。氯酸钾的加入量可控制反应的速度和程度。试样变自时,分离基本完成。取出烧杯,滤去酸液,用水洗至无酸性后备用。(二)染色剂的制备赫兹别格染色剂简称赫氏染色剂:该试剂由A和B两种溶液混合而成。A溶液是将20g无水氯化锌溶于10mL蒸馏水中形成的饱和氯化锌溶液。B溶液是将2.1g碘化钾与0.1g碘溶于5mL蒸馏水中配成。在不断搅拌下将已冷却的B液滴入已冷却的A液中,并在暗处放置一昼夜后,慢慢倾出部分清液,将一小片碘加入清液中。置人棕色瓶中,放在暗处2日后备用。对于不同的原料用该试剂染色后可能获得的颜色深浅度不同,若过浅或过深可加几滴碘液或加水稀释来调节。(三)试片的制备用解剖针从分离的纤维试样瓶中取少许浆料,放入试管中,加入1/3的水。用塞子塞住或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剧烈摇动,使之全部离解成单根纤维。用40目铜网过滤,从铜网不同位置,用解剖针取少量纤维,放在载玻片的一端。载玻片要预先用于布擦净,放在白纸上或专门的台板上。将滤纸条小心地放在载玻片上浆料的边缘处,尽量地把水吸干,然后在载玻片的中间滴一滴赫氏染色剂,立即用解部针挑取少量浆料到染色剂中,用一对解部针,仔细地将已染色的浆分解成单根纤维,并均匀分布在载玻片上。然后,左手持一解部针使盖玻片左边接触载玻片的合适位置,右手持另一解剖针支撑盖玻片的右边,慢慢放下,并使解部针慢慢离开盖玻片,以避免试片中产生汽泡。将盖好的盖玻片四周挤出的染色剂用滤纸条吸去,备用。不同的浆料对赫氏等染色剂呈现不同的颜色,据此不仅可帮助鉴别纤维的种类,还可以辨别制浆方法和纸浆的蒸解程度。赫氏染色剂对各种纤维的呈色反应如下:破布浆纤维(棉纤维)呈酒红色,韧皮纤维(亚麻、大麻)呈暗酒红色,化学浆纤维(针叶木、阔叶木、芦苇、蔗渣、稻草、麦草、高梁秆、龙须草)呈4
4 实验一 植物纤维原料细胞形态的观察 一、观察前的准备 (一)纤维原料中细胞的分离 硝酸-氯酸钾分离法: 该方法为实验室较常用的方法。将原料切成火柴杆大小的细条,放在盛 有水的小烧杯中煮约半小时后,将水滤去,加入硝酸(商品浓硝酸:水为1:1) 至刚浸没原料,然后加一小撮氯酸钾,放在60℃左右的水浴中进行反应。氯 酸钾的加入量可控制反应的速度和程度。试样变自时,分离基本完成。取出 烧杯,滤去酸液,用水洗至无酸性后备用。 (二)染色剂的制备 赫兹别格染色剂简称赫氏染色剂:该试剂由A和B两种溶液混合而成。A溶 液是将20g无水氯化锌溶于lOmL蒸馏水中形成的饱和氯化锌溶液。B溶液是将 2.1g碘化钾与0.1g碘溶于5mL蒸馏水中配成。 在不断搅拌下将已冷却的B液滴入已冷却的A液中,并在暗处放置一昼夜 后,慢慢倾出部分清液,将一小片碘加入清液中。置人棕色瓶中,放在暗处2 日后备用。对于不同的原料用该试剂染色后可能获得的颜色深浅度不同,若 过浅或过深可加几滴碘液或加水稀释来调节。 (三)试片的制备 用解剖针从分离的纤维试样瓶中取少许浆料,放入试管中,加入1/3的水。 用塞子塞住或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剧烈摇动,使之全部离解成单根纤维。用 40目铜网过滤,从铜网不同位置,用解剖针取少量纤维,放在载玻片的一端。 载玻片要预先用于布擦净,放在白纸上或专门的台板上。 将滤纸条小心地放在载玻片上浆料的边缘处,尽量地把水吸干,然后在 载玻片的中间滴一滴赫氏染色剂,立即用解剖针挑取少量浆料到染色剂中, 用一对解剖针,仔细地将已染色的浆分解成单根纤维,并均匀分布在载玻片 上。然后,左手持一解剖针使盖玻片左边接触载玻片的合适位置,右手持另 一解剖针支撑盖玻片的右边,慢慢放下,并使解剖针慢慢离开盖玻片,以避 免试片中产生汽泡。将盖好的盖玻片四周挤出的染色剂用滤纸条吸去,备用。 不同的浆料对赫氏等染色剂呈现不同的颜色,据此不仅可帮助鉴别纤维 的种类,还可以辨别制浆方法和纸浆的蒸解程度。 赫氏染色剂对各种纤维的呈色反应如下: 破布浆纤维(棉纤维)呈酒红色,韧皮纤维(亚麻、大麻)呈暗酒红色,化 学浆纤维(针叶木、阔叶木、芦苇、蔗渣、稻草、麦草、高粱秆、龙须草)呈

蓝紫色,机械浆纤维呈鲜黄色,预热木片磨木浆纤维呈黄绿色,半化学浆呈黄绿色。(四)试验仪器光学显微镜或投影仪。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1.显微镜的构造粗调价器戴物台反光镜微调节器1、光源部分:包括光源、反射镜、聚光镜及可变光栏等。光源:电灯光做光源。a.b.反光镜:一面为平面镜,一面为凹面镜,观察时可根据光源强弱方向、放大倍数等进行转动调节,以获得明亮的视场,一般低放大倍数时用平面反射镜,高放大倍数时用凹面反射镜。聚光镜:由聚光透镜与可变光栏组成。聚光透镜的作用是把反射C.镜反射来的光聚成一股亮度较高的光束,以提高视场的亮度,可5
5 蓝紫色,机械浆纤维呈鲜黄色,预热木片磨木浆纤维呈黄绿色,半化学浆呈 黄绿色。 (四)试验仪器 光学显微镜或投影仪。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 1.显微镜的构造 1、光源部分:包括光源、反射镜、聚光镜及可变光栏等。 a. 光源: 电灯光做光源。 b. 反光镜: 一面为平面镜,一面为凹面镜,观察时可根据光源强弱、 方向、放大倍数等进行转动调节,以获得明亮的视场,一般低放 大倍数时用平面反射镜,高放大倍数时用凹面反射镜。 c. 聚光镜: 由聚光透镜与可变光栏组成。聚光透镜的作用是把反射 镜反射来的光聚成一股亮度较高的光束,以提高视场的亮度,可

变光栏则可调节视场亮度,以满足观察需要。2、成像部分:包括样品台、物镜、物镜转换台、镜筒、目镜及其相应的支承调节机构。i:工作台:放置观察用载玻片的小平台,为便于观察,辅有前后左右移动载玻片的装置。i,物镜:面对着被观察样品形成第一个像的光学装置,使用时安装在镜筒下端的物镜转换台上。物镜的外壳刻有放大倍数、数值孔径、镜筒的长度、盖玻片的厚度等数字。例如外壳上刻有100x/1.25160/0.17说明这只物镜的放大倍数为100倍,数值孔径为1.25,镜筒长度为160mm,使用厚0.17mm的盖玻片,物镜通常有10、40、60、100等放大倍数。.目镜:目镜把物镜所形成的像进一步放大,目镜的放大倍数直接刻在其塑料镜盖上,通常有5x/10x/12.5x等放大倍数。生物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为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iv.微、粗调机构:为了得到清晰的物像,必须调节物镜与被观察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调节时先将粗调旋钮调节看到图像,再用微调至图像清晰为止。3、使用显微镜应注意的事项i据被观察样品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放大倍数,一般原料的细胞形态观察总放大倍数为100倍即可,细胞形态的测定则需要400一600倍。i:打开镜头盒、装镜头时防止镜头掉下损坏。ii为了保护物镜及载玻片,观察时,特别是使用高倍数观察时,应先把物镜调至离载玻片最近的位置(眼睛从侧面看着),然后用粗、微调机构逐渐往上调至清晰的图像出现。iv所有光学镜片,如有灰尘或其他脏物,要用擦镜纸,切不可用手、普通纸片和布擦,以免磨损镜头,影响观察效果。V,观察完毕,小心取下镜头,放回镜头盒并将显微镜复原,放回显微镜箱。二细胞形态的观察(一)细胞形态观察前准备6
6 变光栏则可调节视场亮度,以满足观察需要。 2、成像部分:包括样品台、物镜、物镜转换台、镜筒、目镜及其相应的支承调 节机构。 ⅰ.工作台: 放置观察用载玻片的小平台,为便于观察,辅有前后左 右移动载玻片的装置。 ⅱ. 物镜: 面对着被观察样品形成第一个像的光学装置,使用时安装 在镜筒下端的物镜转换台上。物镜的外壳刻有放大倍数、数值孔 径、镜筒的长度、盖玻片的厚度等数字。例如外壳上刻有 100x/1.25 160/0.17 说明这只物镜的放大倍数为 100 倍,数值孔径为 1.25,镜筒长度 为 160mm,使用厚 0.17mm 的盖玻片,物镜通常有 10、40、60、100 等放大倍数。 ⅲ.目镜: 目镜把物镜所形成的像进一步放大,目镜的放大倍数直接刻在 其塑料镜盖上,通常有 5x/10x/12.5x 等放大倍数。生物显微镜的总 放大倍数为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ⅳ.微、粗调机构: 为了得到清晰的物像,必须调节物镜与被观察载玻片 之间的距离。调节时先将粗调旋钮调节看到图像,再用微调至图像清 晰为止。 3、使用显微镜应注意的事项 i. 据被观察样品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放大倍数,一般原料的细胞形态观察 总放大倍数为 100 倍即可,细胞形态的测定则需要 400 一 600 倍。 ⅱ. 打开镜头盒、装镜头时防止镜头掉下损坏。 ⅲ. 为了保护物镜及载玻片,观察时,特别是使用高倍数观察时,应先把 物镜调至离载玻片最近的位置(眼睛从侧面看着),然后用粗、微调机 构逐渐往上调至清晰的图像出现。 ⅳ. 所有光学镜片,如有灰尘或其他脏物,要用擦镜纸,切不可用手、普 通纸片和布擦,以免磨损镜头,影响观察效果。 ⅴ. 观察完毕,小心取下镜头,放回镜头盒并将显微镜复原,放回显微镜 箱。 二 细胞形态的观察 (一)细胞形态观察前准备

1、选取合适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一般为40-100倍,当需要观察局部时,可选用更大的倍数。2、将准备好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固定好,调好焦距,进行观察。(二)植物纤维原料的细胞形态观察组成各种植物纤维原料的细胞类型是不同的,这些不同类型的细胞在形态上有很大差异。7
7 1、选取合适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一般为40-100倍,当需要观察局部时,可选 用更大的倍数。 2、将准备好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固定好,调好焦距,进行观察。 (二)植物纤维原料的细胞形态观察 组成各种植物纤维原料的细胞类型是不同的,这些不同类型的细胞在形态 上有很大差异

实验二植物纤维原料的纤维形态测定造纸原料的纤维形态主要指纤维的长度、宽度、长度和宽度的均一性、长宽比、壁厚、壁腔比及非纤维细胞含量等。它是评价造纸原料的优劣、确定工艺条件的重要依据之一。纤维长度、宽度的测定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普通光学显微镜测定法及投影仪测定法(GB/T10336一1989)、下面主要介绍普通光学显微镜测定法。一、试样的制备用于分析的试样可能是原料、纸浆或纸,无论是哪种试样都需作适当分散处理后才能进行测定。1、原料的处理:选取有代表性的纤维原料试样,将其沿纵向切成火柴棍大小(约为lmmx2mmx30mm),放在水中多次煮沸,并换水数次,以排除试样中的空气,使试样条下沉。然后,将1:1的冰醋酸:过氧化氢(30%-35%)溶液及试样放人带螺口盖的耐热塑料瓶中,并在保温箱中,在60℃的温度下,浸泡试样约30-48h,以使试样变自、纤维分散。分散好的试样经过充分洗涤后,制成滤片或0.05%浓度的纤维悬浮液备用。2、纸浆的处理:将浆片润湿后,选有代表性的部位,分别取边长约1-2cm的浆片3-5片,总质量约相当于绝干浆0.1g。用手将湿浆揉搓成小球,然后放人试管,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或摇动,使纤维分散。再稀释至大约0.05-0.1%的浓度备用,或者将分散的纤维倒在滤网上,做成湿滤片备用。3、成纸的处理(参见GB/T4688一1984):成纸试样要根据其耐水性能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具体方法参见第四章第四节。二、普通光学显微镜测定法(GB/T10336一1989)该方法是最基本的、较为原始的测定方法。1、实验仪器(1)普通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20-500,具有测量目镜及带推进器的载物台等。(②)目镜测微尺:是一个圆形玻片,其中部有一个均分成50格的刻度尺。(3)物镜测微尺:是一个长方形的玻片,其中部有一个1mm长的被平均分成100格的刻度尺。2、测量方法(1)显微试片的制备:首先取出制备好的相当手于绝于0.1g量的浆样,置于试管中,加半试管蒸馏水,充分摇动分散,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0.05-0.1%左8
8 实验二 植物纤维原料的纤维形态测定 造纸原料的纤维形态主要指纤维的长度、宽度、长度和宽度的均一性、 长宽比、壁厚、壁腔比及非纤维细胞含量等。它是评价造纸原料的优劣、确 定工艺条件的重要依据之一。 纤维长度、宽度的测定 目 前 主要 采用 的方 法有 普通 光 学显 微镜 测定 法及 投影 仪测 定 法 (GB/T10336一1989)、下面主要介绍普通光学显微镜测定法。 一、试样的制备 用于分析的试样可能是原料、纸浆或纸,无论是哪种试样都需作适当分 散处理后才能进行测定。 1、原料的处理:选取有代表性的纤维原料试样,将其沿纵向切成火柴棍大小 (约为lmmx2mmx3Omm),放在水中多次煮沸,并换水数次,以排除试样中的 空气,使试样条下沉。然后,将1:1的冰醋酸:过氧化氢(30%-35%)溶液及 试样放人带螺口盖的耐热塑料瓶中,并在保温箱中,在60℃的温度下,浸 泡试样约30-48h,以使试样变自、纤维分散。分散好的试样经过充分洗涤 后,制成滤片或0.05%浓度的纤维悬浮液备用。 2、纸浆的处理:将浆片润湿后,选有代表性的部位,分别取边长约1-2cm的浆 片3-5片,总质量约相当于绝干浆0.1g。用手将湿浆揉搓成小球,然后放 人试管,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或摇动,使纤维分散。再稀释至大约 0.05-0.1%的浓度备用,或者将分散的纤维倒在滤网上,做成湿滤片备用。 3、成纸的处理(参见GB/T4688一1984):成纸试样要根据其耐水性能的不同, 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具体方法参见第四章第四节。 二、普通光学显微镜测定法(GB/T10336一1989) 该方法是最基本的、较为原始的测定方法。 1、实验仪器 (1)普通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20-500,具有测量目镜及带推进器的载物台等。 (2)目镜测微尺:是一个圆形玻片,其中部有一个均分成50格的刻度尺。 (3)物镜测微尺:是一个长方形的玻片,其中部有一个lmm长的被平均分成100 格的刻度尺。 2、测量方法 (1)显微试片的制备:首先取出制备好的相当于绝干0.1 g量的浆样,置于试管 中,加半试管蒸馏水,充分摇动分散,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0.05-0.1%左

右的浓度,混合均匀。用滴管吸取悬浮液3-4滴,置于载玻片上。将玻片放在50-60℃电热板上烘干。当烘干试片冷却后,用碘氯化锌试剂染色一分钟,盖上盖玻片,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备用。(2)测微尺比值的确定:将物镜标准测微尺置于载物台上,将目镜装上目镜测微尺。调焦,并将两测微尺开始的刻度重合,分别记下两测微尺重叠区间的格数,按下式求出测微尺比值K(mm):K=物镜测微尺格数/目镜测微尺格数*0.01例:目镜的50格与物镜的80格相重合,则K=80/50*0.01=0.016(mm)由以上计算可知K值实际上是目镜测微尺在该状态下每一格表示的长度(mm)。由于该值与镜筒的长度及显微镜放大倍数等因素有关,所以当条件变化时,应该重新确定K值。3)纤维长度、宽度的测量:将试片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使纤维的一端与显微镜的目镜测微尺的零点对齐,并使物镜测微尺与要测的方向平行,量至纤维的另一端,记下测微尺的刻度。由于一般纤维原料的纤维长度和宽度都具有不均一性,所以每种样品需测量200-300根纤维,测量结果才较为准确。测量纤维长度时,一般选取40-70的放大倍数;测量纤维的宽度时,一般选取300-400的放大倍数,并以纤维的中段为测量宽度的部位。非纤维细胞一律不测,小于0.1mm的纤维及断损的纤维不测。棉花及韧皮等纤维,由于纤维长不需用显微镜观测,而用刷子将纤维疏理整齐,分散在黑色绒布上,用10倍的放大镜测量。放大倍数:纤维测定长纤维测定长「纤维测定长纤维测定长纤维测定长编号度(mm)编号度(mm)编号度(mm)编号度(mm)编号度(mm)19172533218263410192731135412202836529371321622303814715233139321624408纤维长度最大值:9
9 右的浓度,混合均匀。用滴管吸取悬浮液3-4滴,置于载玻片上。将玻片 放在50-60℃电热板上烘干。当烘干试片冷却后,用碘氯化锌试剂染色一 分钟,盖上盖玻片,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备用。 (2)测微尺比值的确定:将物镜标准测微尺置于载物台上,将目镜装上目镜测 微尺。调焦,并将两测微尺开始的刻度重合,分别记下两测微尺重叠区间 的格数,按下式求出测微尺比值K(mm): K= 物镜测微尺格数/目镜测微尺格数*O.01 例:目镜的50格与物镜的80格相重合,则 K=80/50*0.01=0.016(mm) 由以上计算可知K值实际上是目镜测微尺在该状态下每一格表示的长度 (mm)。由于该值与镜筒的长度及显微镜放大倍数等因素有关,所以当条件变 化时,应该重新确定K值。 (3)纤维长度、宽度的测量:将试片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使纤维的一端与显 微镜的目镜测微尺的零点对齐,并使物镜测微尺与要测的方向平行,量至 纤维的另一端,记下测微尺的刻度。 由于一般纤维原料的纤维长度和宽度都具有不均一性,所以每种样品需测 量200-300根纤维,测量结果才较为准确。 测量纤维长度时,一般选取40-70的放大倍数;测量纤维的宽度时,一般选 取300-400的放大倍数,并以纤维的中段为测量宽度的部位。非纤维细胞一律 不测,小于0.lmm的纤维及断损的纤维不测。 棉花及韧皮等纤维,由于纤维长不需用显微镜观测,而用刷子将纤维疏理 整齐,分散在黑色绒布上,用10倍的放大镜测量。 放大倍数: 纤维 编号 测定长 度(mm) 纤维 编号 测定长 度(mm) 纤维 编号 测定长 度(mm) 纤维 编号 测定长 度(mm) 纤维 编号 测定长 度(mm) 1 9 17 25 33 2 10 18 26 34 3 11 19 27 35 4 12 20 28 36 5 13 21 29 37 6 14 22 30 38 7 15 23 31 39 8 16 24 32 40 纤维长度最大值:

最小值:平均值:纤维纤维测定宽纤维测定宽纤维测定宽纤维测定宽测定宽编号度(mm)编号编号度(mm)编号度(mm)编号度(mm)度(mm)91733125218263410327111935420283612521293713614223038715233139162432408纤维宽度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长宽比=三、实验注意事项1.用硝酸一氯酸钾离析原料样品时,硝酸不可倒的太多,以浸没样品为宜。因离析过程有氯气放出,故应在通风橱内进行;硝酸对纤维的降解作用较强烈,离析的终点应很好掌握。2.硝酸为强酸,故离析结束倾倒离析废液时,不要直接倒入水槽,以免腐蚀水槽,可倒入抽滤瓶中,利用洗涤水稀释之。3.校正目镜测微尺时,物镜测微尺有刻度的一面朝上,校正完后,立即将物镜测微尺包好收入盒中,以免打烂。四、思考题植物纤维原料用硝酸一氯酸钾法离析时,为保证分离纤维的完整,在操作中应注意些什么?10
10 最小值: 平均值: 纤维 编号 测 定 宽 度(mm) 纤维 编号 测 定 宽 度(mm) 纤维 编号 测 定 宽 度(mm) 纤维 编号 测 定 宽 度(mm) 纤维 编号 测 定 宽 度(mm) 1 9 17 25 33 2 10 18 26 34 3 11 19 27 35 4 12 20 28 36 5 13 21 29 37 6 14 22 30 38 7 15 23 31 39 8 16 24 32 40 纤维宽度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长宽比= 三、实验注意事项 1.用硝酸—氯酸钾离析原料样品时,硝酸不可倒的太多,以浸没样品为宜。因 离析过程有氯气放出,故应在通风橱内进行;硝酸对纤维的降解作用较强烈, 离析的终点应很好掌握。 2.硝酸为强酸,故离析结束倾倒离析废液时,不要直接倒入水槽,以免腐蚀水 槽,可倒入抽滤瓶中,利用洗涤水稀释之。 3.校正目镜测微尺时,物镜测微尺有刻度的一面朝上,校正完后,立即将物镜 测微尺包好收入盒中,以免打烂。 四、思考题 植物纤维原料用硝酸-氯酸钾法离析时,为保证分离纤维的完整,在操作中 应注意些什么?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浙江科技大学:《植物纤维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标准版(二).doc
- 浙江科技大学:《植物纤维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轻化工程造纸方向专业).doc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09章 统计热力学(3/4).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重点与难点.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二章 胶体化学.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一章 特殊反应动力学.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章 化学动力学.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界面现象.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电化学.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相平衡.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化学平衡.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气体的PVT行为.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绪论.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09章 统计热力学(2/4).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12章 胶体化学(3/3).pdf
- 浙江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12章 胶体化学(2/3).pdf
- 浙江科技大学:《植物纤维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标准版(一).doc
- 浙江科技大学:《植物纤维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第一章 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成分及生物结构 第一节 植物纤维原料概述.ppt
- 浙江科技大学:《植物纤维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成分及生物结构 第二节 植物纤维原料化学组成.ppt
- 浙江科技大学:《植物纤维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成分及生物结构 第三节 木材纤维原料的生物结构及细胞形态、第四节 非木材纤维原料的生物结构及细胞形态.ppt
- 浙江科技大学:《植物纤维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成分及生物结构 第五节 主要植物细胞的构造、第六节 我国的制浆造纸植物纤维原料.ppt
- 浙江科技大学:《植物纤维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成分及生物结构(习题,主讲教师:赵会芳).ppt
- 浙江科技大学:《植物纤维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木素 第一节 木素的存在及木素的生物合成、第二节 木素的分离与研究.ppt
- 浙江科技大学:《植物纤维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木素 第三节 木素的化学构造.ppt
- 浙江科技大学:《植物纤维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木素 第五节 木素的物理性质及其利用.ppt
- 浙江科技大学:《植物纤维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木素 第四节 木素的化学反应.ppt
- 浙江科技大学:《植物纤维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木素(习题,主讲教师:赵会芳).ppt
- 浙江科技大学:《植物纤维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 第三节 纤维素的物理结构.ppt
- 浙江科技大学:《植物纤维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 第一节 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及生物合成 第二节 纤维素的分子量和聚合度.ppt
- 浙江科技大学:《植物纤维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 第四节 纤维素的物理及物理化学性质 第五节 纤维素化学性质.ppt
- 浙江科技大学:《植物纤维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习题).ppt
- 浙江科技大学:《植物纤维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半纤维素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半纤维素的化学结构.ppt
- 浙江科技大学:《植物纤维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半纤维素 第三节 半纤维素的化学性质 第四节 半纤维素的物理性质.ppt
- 浙江科技大学:《植物纤维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半纤维素(习题).ppt
- 沈阳师范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八章 糖代谢.pdf
- 《通用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General Polymer Materials.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