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中西医结合妇科学知识点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知识点第一章发展简史1、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史分为十大部分:夏商周时代一萌芽阶段,春秋战国时期一框架阶段,秦汉时期一形阶段,魏晋南北朝及隋代一成熟阶段,唐代一昌盛阶段,宋代一妇产科新貌,金元时期一学术争鸣阶段,明代一学术深化阶段,清代和民国一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一发展提高阶段。2、春秋战国时期一框架阶段,《黄帝内经》记载了中医妇科第一个治疗血枯经闭、调经种子的药方一-一四乌贼骨-茹丸。3、秦汉时期一维形阶段,《金匮要略》内有三篇专门论述妇科疾病,开创了中医妇科外治法的先河。4、魏普南北朝及隋代一成熟阶段,普代王叔和的《脉经》,提出“并月”“居经”“避年”等月经的特殊现象。5、宋代一妇产科新貌,妇产科学已发展成独立的专科。宋陈自明著《妇人大全良方》,为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妇产科综合性专著。6、金元时期一学术争鸣阶段,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提出: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蕨阴论之天葵已绝,乃属太阴经也。成为少年治肾,中年治肝,老年治脾的理论根据。朱丹溪对妊娠安胎提出“产前当清热养血,”“产前安胎,黄芩、白术为妙药也”。7、清代影响较大的妇科学著作有《傅青主女科》《达生篇》《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沈氏女科辑要》第二章发病机制冲任督带损伤与月经的关系P14第三章诊断要点妇科的临床常见症状23第四章治法概要西医常见内治法中,雌激素与孕激素的功能31第七章内生殖器1、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后二者称子宫附件。2、各种阴道炎的鉴别593、成年人子宫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重约50g,长7一8cm,宽4~5cm厚2一3cm,宫腔容量约5ml。宫体与宫颈的比例。婴儿期为1:2.成年妇女为2:1。4、子宫峡部上端因解剖上较狭窄,又称解剖学内口;其下端因牯膜组织在此处由宫腔内膜转变为宫颈粘膜,又称组织学内口。5、子宫肌瘤的定义、分类及临床表现。736、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定义及特点,临床表现及西医治疗。827、子宫腺肌病,对性激素缺乏反应,故孕激素治疗无效。8、宫颈炎的概念及其病理变化。1009、卵巢的体积大小、组织结构及功能105为一对扁椭圆形的性腺。具有生殖功能(产生卵子)和内分泌功能(分泌性激素和多肽激素)。成年妇女的卵巢约4emX3era×lem大,重5一6g,呈灰白色:卵巢表面无腹膜,由单层立方上皮覆盖称生发上皮;其内有一层纤维组织称卵巢白膜。再往内为卵巢组织,分皮质与髓质。皮质在外层,其中有数以万计的原始卵泡(又称始基卵泡)及致密结缔组织;髓质在中心,无卵泡,含疏1
1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知识点 第一章发展简史 1、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史分为十大部分:夏商周时代—萌芽阶段,春秋战国时 期—框架阶段,秦汉时期—雏形阶段,魏晋南北朝及隋代—成熟阶段,唐代 —昌盛阶段,宋代—妇产科新貌,金元时期—学术争鸣阶段,明代—学术深 化阶段,清代和民国—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发展提高阶段。 2、春秋战国时期—框架阶段,《黄帝内经》记载了中医妇科第一个治疗血枯经闭、 调经种子的药方-四乌贼骨-藘茹丸。 3、秦汉时期—雏形阶段,《金匮要略》内有三篇专门论述妇科疾病,开创了中医 妇科外治法的先河。 4、魏晋南北朝及隋代—成熟阶段,晋代王叔和的《脉经》,提出“并月”“居经” “避年”等月经的特殊现象。 5、宋代—妇产科新貌,妇产科学已发展成独立的专科。宋 陈自明著《妇人大全 良方》,为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妇产科综合性专著。 6、金元时期—学术争鸣阶段, 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提出: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 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成为少年治肾,中年 治肝,老年治脾的理论根据。 朱丹溪对妊娠安胎提出“产前当清热养血,”“产前安胎,黄芩、白术为妙药 也”。 7、清代影响较大的妇科学著作有《傅青主女科》《达生篇》《医宗金鉴 妇科心法 要诀》《沈氏女科辑要》 第二章发病机制 冲任督带损伤与月经的关系 P14 第三章诊断要点 妇科的临床常见症状 23 第四章治法概要 西医常见内治法中,雌激素与孕激素的功能 31 第七章 内生殖器 1、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后二者称子宫附件。 2、各种阴道炎的鉴别 59 3、成年人子宫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重约 50g,长 7—8cm,宽 4~5cm 厚 2— 3cm,宫腔容量约 5ml。宫体与宫颈的比例。婴儿期为 1:2.成年妇女为 2:1。 4、子宫峡部上端因解剖上较狭窄,又称解剖学内口;其下端因牯膜组织在此处 由宫腔内膜转变为宫颈粘膜,叉称组织学内口。 5、子宫肌瘤的定义、分类及临床表现。73 6、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定义及特点,临床表现及西医治疗。82 7、子宫腺肌病,对性激素缺乏反应,故孕激素治疗无效。 8、宫颈炎的概念及其病理变化。100 9、卵巢的体积大小、组织结构及功能 105 为一对扁椭圆形的性腺.具有生殖功能(产生卵子)和内分泌功能(分泌 性激素和多肽激素)。成年妇女的卵巢约 4em×3era×lem 大,重 5 一 6g,呈灰 白色; 卵巢表面无腹膜,由单层立方上皮覆盖称生发上皮;其内有一层纤 维组织称卵巢白膜。再往内为卵巢组织,分皮质与髓质。皮质在外层,其中有数 以万计的原始卵泡(又称始基卵泡)及致密结缔组织;髓质在中心,无卵泡,含疏

松结缔组织及丰富血管、神经、淋巴管及少量与卵巢悬韧带相连续、对卵巢运动有作用的平滑肌纤维。10、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功能10611、输卵管为一对自两侧子宫角向外伸展的全长约8一14cm细长而弯曲的管道,一侧与子宫角相连通,外端游离,而与卵巢接近。根据输卵管的形态由内向外可分为4部分:①间质部或壁内部:为通入子宫壁内的部分,狭窄而短。长1cm②峡部:在间质部外周,管腔较窄,长2-3cm;③壶腹部:在峡部外侧,管腔较宽大,长5一8cm;④伞部或漏斗部:为输卵营的末端,开口于腹腔,游离端呈漏斗状,有许多须状组织。伞的长度不一,多为1-1.5cm,有“抬卵”作用。12、输卵管妊娠117第八章盆腔1、急性盆腔炎的病理变化1292、慢性盆腔炎的病理变化130第力章月经的生理及常见疾病1、月经的产生机制1442、为什么说冲脉隶属于阳明?3、功能失调性子营出血的定义、特点、分类。1464、无排卵性功血与排卵性功血的病理变化。1475、功血的治疗: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掌握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分步进行治疗。1506、功血,血热的治疗。实热一清热固经汤。虚热一保阴煎。1507、闭经按解剖部位分类,分为4种:子宫性闭经、卵巢性闭经、垂体性闭经和中枢神经下丘脑性闭经。1548、闭经发生的原因,以下丘脑功能失调最为常见。9、孕激素试验,雌激素试验阳性、阴性提示了什么。15710、闭经治疗中,中医治疗的症状及方剂名称。15811、痛经的定义及西医病因病理,中医辨证要点、论治原则及分型论治(证型及方剂)。161第十章妊娠生理及常见疾病1、受精:成熟的精子和卵子相结合的过程。2、顶体反应:精子与卵子相遇后,精子顶体外膜破裂,释放出顶体酶。3、预产期的计算方法:月份:以末次月经第一日为依据计算。X年X月X日月大于3时,要减3。月份小于9时,要加9。阳历日加7,阴历日加14。4、胎盘的功能:气体交换、营养物质的供应、排泄作用、防御功能及合成功能。1845、羊水的功能。1876、早期妊娠与中期、晚期的判断。1947、胎心音速度为120-160次/min。8、胎产式: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9、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2
2 松结缔组织及丰富血管、神经、淋巴管及少量与卵巢悬韧带相连续、对卵巢运动 有作用的平滑肌纤维。 10、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功能 106 11、输卵管 为一对自两侧子宫角向外伸展的全长约 8—14cm 细长而弯曲的管道,一侧与 子宫角相连通,外端游离,而与卵巢接近。 根据输卵管的形态由内向外可分为 4 部分: ① 间质部或壁内部:为通入子宫壁内的部分,狭窄而短。长 1cm; ② 峡部:在间质部外周,管腔较窄,长 2-3cm; ③ 壶腹部:在峡部外侧,管腔较宽大,长 5—8cm; ④ 伞部或漏斗部:为输卵营的末端,开口于腹腔,游离端呈漏斗状,有许 多须状组织。伞的长度不一,多为 1-1.5cm,有“抬卵”作用。 12、输卵管妊娠 117 第八章 盆腔 1、急性盆腔炎的病理变化 129 2、慢性盆腔炎的病理变化 130 第九章 月经的生理及常见疾病 1、月经的产生机制 144 2、为什么说冲脉隶属于阳明? 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定义、特点、分类。146 4、无排卵性功血与排卵性功血的病理变化。147 5、功血的治疗: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掌握塞流、澄 源、复旧三法,分步进行治疗。150 6、功血,血热的治疗。实热—清热固经汤。虚热—保阴煎。150 7、闭经按解剖部位分类,分为 4 种:子宫性闭经、卵巢性闭经、垂体性闭经和 中枢神经下丘脑性闭经。154 8、闭经发生的原因,以下丘脑功能失调最为常见。 9、孕激素试验,雌激素试验阳性、阴性提示了什么。157 10、闭经治疗中,中医治疗的症状及方剂名称。158 11、痛经的定义及西医病因病理,中医辨证要点、论治原则及分型论治(证型及 方剂)。161 第十章 妊娠生理及常见疾病 1、受精:成熟的精子和卵子相结合的过程。 2、顶体反应:精子与卵子相遇后,精子顶体外膜破裂,释放出顶体酶。 3、预产期的计算方法:月份:以末次月经第一日为依据计算。X 年 X 月 X 日 月 大于 3 时,要减 3。月份小于 9 时,要加 9。阳历日加 7,阴历日加 14。 4、胎盘的功能:气体交换、营养物质的供应、排泄作用、防御功能及合成功能。 184 5、羊水的功能。187 6、早期妊娠与中期、晚期的判断。194 7、胎心音速度为 120-160 次/min。 8、胎产式: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 9、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

10、胎方位(胎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11、妊娠剧吐的定义及中医病理。19812、妊娠剧吐,分型论治的胃虚、肝热、痰滞的症候、治则、方剂及药物。19913、流产的定义及分类。20114、先兆流产的肾虚治疗方剂:寿胎丸。20515、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定义、特点及论治原则、西医治疗。20816、前置胎盘的定义及分类。23317、胎盘早剥的定义、发病时间及临床表现。236第十一章分娩的机制及与分娩有关的疾病1、什么是分娩、早产、足月产、过期产。2512、产力、产道、胎儿及产妇精神心理是导致异常分娩的主要因素。3、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腹肌及胸肌收缩力(统称腹压)和肛提肌收缩力。4、总产程及产程分期。1585、产后出血的定义及病因病理。288第十二章产褥期生理及常见疾病1、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间,称产褥期,一般规定为6周。2、产褥感染的定义、特点病理,中医分型论治的证型、症候和方剂。3023、晚期产后出血的定义: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根据临床症状与体征,本病多属中医“产后血崩”“产后恶露不绝”等病证的范畴。4、晚期产后出血,生化汤的组成: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黄酒童便。5、产后缺乳。308第十三章不孕症1、夫妇同居2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未采用过避孕措施而未曾受孕者,称为不孕症。2、不孕症的西医病因病理。3283、不孕症的治疗:肾气虚一麒麟珠组成:人参白术茯苓芍药川芎甘草当归熟地冤丝子鹿角胶杜仲川椒。4、不孕症的治疗:肾阴虚一养精种玉汤组成:白芍当归享熟地山茱英。5、不孕症的治疗:肝郁--开郁种玉汤组成:白芍当归白术茯苓丹皮香附花粉。6、促排卵药首选氯米芬。第十五章计划生育1、宫内节育器的放置与取出。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3542、人工流产。361第十六章妇产科常用特殊诊断技术1、闭经与多衰的卵巢功能检查。3682、腹腔镜下通液试验为首选,如果没有条件,以碘油造影为金标准。3
3 10、胎方位(胎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 11、妊娠剧吐的定义及中医病理。198 12、妊娠剧吐,分型论治的胃虚、肝热、痰滞的症候、治则、方剂及药物。199 13、流产的定义及分类。201 14、先兆流产的肾虚治疗方剂:寿胎丸。205 15、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定义、特点及论治原则、西医治疗。208 16、前置胎盘的定义及分类。233 17、胎盘早剥的定义、发病时间及临床表现。236 第十一章 分娩的机制及与分娩有关的疾病 1、什么是分娩、早产、足月产、过期产。251 2、产力、产道、胎儿及产妇精神心理是导致异常分娩的主要因素。 3、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腹肌及胸肌收缩力(统称腹压)和肛提肌 收缩力。 4、总产程及产程分期。158 5、产后出血的定义及病因病理。288 第十二章 产褥期生理及常见疾病 1、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 时间,称产褥期,一般规定为 6 周。 2、产褥感染的定义、特点病理,中医分型论治的证型、症候和方剂。302 3、晚期产后出血的定义:分娩 24 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根 据临床症状与体征,本病多属中医“产后血崩”“产后恶露不绝”等病证的范 畴。 4、晚期产后出血,生化汤的组成:当归 川芎 桃仁 炮姜 炙甘草 黄酒 童 便 。 5、产后缺乳。308 第十三章 不孕症 1、夫妇同居 2 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未采用过避孕措施而未曾受孕者,称为不 孕症。 2、不孕症的西医病因病理。328 3、不孕症的治疗:肾气虚—麒麟珠 组成:人参 白术 茯苓 芍药 川芎 甘 草 当归 熟地 菟丝子 鹿角胶 杜仲 川椒 。 4、不孕症的治疗:肾阴虚—养精种玉汤 组成:白芍 当归 熟地 山茱萸 。 5、不孕症的治疗:肝郁-开郁种玉汤 组成:白芍 当归 白术 茯苓 丹皮 香附 花粉。 6、促排卵药首选氯米芬。 第十五章 计划生育 1、宫内节育器的放置与取出。适应症 禁忌症 注意事项。354 2、人工流产。361 第十六章 妇产科常用特殊诊断技术 1、闭经与多衰的卵巢功能检查。368 2、腹腔镜下通液试验为首选,如果没有条件,以碘油造影为金标准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预测题名词解释:1、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2、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而引起的病症。因其病变绝大多数出现在盆腔内生殖器官及其邻近器官的腹膜面,故临床常称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3、宫颈炎:是指宫颈阴道部炎症及宫颈管黏膜炎症,为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4、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于调节月经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而非全身或生殖系统局部的各种器质性病变。5、痛经:妇女在月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伴腰骶部疼痛及其他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呕吐、面色苍白、手足厥冷等症,影响工作及生活者,称为“痛经。6、受精:精子和卵子相结合的过程。7、顶体反应:精子与卵子相遇后,精子顶体外膜破裂,释放出顶体酶。8、胎产式: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9、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10、胎方位(胎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11、妊娠剧吐:少数孕妇早孕反应严重,频繁恶心呕吐,不能进食,以致发生体液失衡及新陈代谢障碍,甚至危及孕妇生命。12、流产:妊娠在28周前终止,胎儿体重<1000g者,称为流产。其中发生在妊娠12周前者,称为早期流产;发生在妊娠12一28周者,称为晚期流产。1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指生育年龄妇女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症状。14、前置胎盘:妊娠时胎盘正常附着于在子宫体部的后壁、前壁或侧壁。孕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其下缘甚至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15、胎盘早剥:妊娠20周后或分期,正常位置的胎盘于胎儿娩出前,全部或部分从子宫壁剥离。本病属中医“妊娠腹痛”范畴。16、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中医称产后血晕,产后血崩。17、产褥期: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间,称产褥期,一般规定为6周。18、产褥感染: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属中医产后发热的感染邪毒型。19、晚期产后出血:分娩24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属中医产后血崩,产后恶露不绝。20、产后缺乳: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不能满足哺乳的需要,中医称产后乳汁不行、无乳、乳难。21、不孕症:夫妇同居2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未采用过避孕措施而未曾受孕者,称为不孕症。22、异位妊娠:临床上将受精卵在宫体腔以外着床的妊娠称为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4
4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预测题 名词解释: 1、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成, 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 2、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 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而引起的病症。因其病变绝大多数出现在盆腔内生殖器 官及其邻近器官的腹膜面,故临床常称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3、宫颈炎:是指宫颈阴道部炎症及宫颈管黏膜炎症,为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 4、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于调节月经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 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而非全身或生殖系统局部的各种器质性病变。 5、痛经:妇女在月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伴腰骶部疼痛及其他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呕吐、面色苍白、手足厥冷等症,影响工作及生活者,称为“痛 经。 6、受精:精子和卵子相结合的过程。 7、顶体反应:精子与卵子相遇后,精子顶体外膜破裂,释放出顶体酶。 8、胎产式: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 9、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 10、胎方位(胎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 11、妊娠剧吐:少数孕妇早孕反应严重,频繁恶心呕吐,不能进食,以致发生体 液失衡及新陈代谢障碍,甚至危及孕妇生命。 12、流产:妊娠在 28 周前终止,胎儿体重<1000g 者,称为流产。其中发生在 妊娠 12 周前者,称为早期流产;发生在妊娠 12—28 周者,称为晚期流产。 1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指生育年龄妇女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症状。 14、前置胎盘:妊娠时胎盘正常附着于在子宫体部的后壁、前壁或侧壁。孕 28 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其下缘甚至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 露部,称为前置胎盘。 15、胎盘早剥:妊娠 20 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于胎儿娩出前,全部或 部分从子宫壁剥离。本病属中医“妊娠腹痛”范畴。 16、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 24h 内出血量超过 500ml 者。中医称产后血晕,产后 血崩。 17、产褥期: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 的一段时间,称产褥期,一般规定为 6 周。 18、产褥感染: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属 中医产后发热的感染邪毒型。 19、晚期产后出血:分娩 24h 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属中医产后 血崩,产后恶露不绝。 20、产后缺乳: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不能满足哺乳的需要,中医称产后乳汁 不行、无乳、乳难。 21、不孕症:夫妇同居 2 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未采用过避孕措施而未曾受孕者, 称为不孕症。 22、异位妊娠:临床上将受精卵在宫体腔以外着床的妊娠称为异位妊娠。俗称宫 外孕

填空1、春秋战国时期一框架阶段,《黄帝内经》记载了中医妇科第一个治疗血枯经闭、调经种子的药方---四乌贼骨-麓茹丸。2、魏晋南北朝及代一成熟阶段,晋代王叔和的《脉经》,提出“并月”“居经”“避年”等月经的特殊现象。3、金元时期一学术争鸣阶段,朱丹溪对妊娠安胎提出“产前当清热养血,”“产前安胎,黄芩、白术为妙药也”。4、妇科常见的临床症状有血证(阴道出血)、带下(异常白带)、痛证(下腹疼痛)、热证、盆腔肿块。5、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后二者称子宫附件。6、子宫内膜对性激素缺乏反应,故子宫腺肌病孕激素治疗无效。7、肾虚型先兆流产,方用寿胎丸。8、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腹肌及胸肌收缩力(统称腹压)和肛提肌收缩力。9、根据子宫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将子宫肌瘤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10、卵巢为女性的内分泌腺,主要生理功能有生殖功能(产生卵子)和内分泌功能(分泌性激素和多肽激素)。11、继发性闭经病因复杂,根据控制月经周期的4个环节,以下丘脑闭经最常见,其次为垂体性闭经、卵巢性闭经和子宫性闭经。12、胎盘的主要功能包括:气体交换、营养物质的供应、排泄作用、防御功能及合成功能。13、产力、产道、胎儿及产妇精神心理是导致异常分娩的主要因素。14、输卵管妊娠应与流产、急性输卵管炎、急性阑尾炎、黄体破裂和卵巢囊肿蒂扭转相鉴别。15、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解治疗:硫酸镁中毒应用葡萄糖酸钙解毒。简答题:1、各种阴道炎的鉴别病名白带特点检查其他症状细菌性阴道炎灰白色白带,薄而均质,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pH>4.5,氨臭味试验黏度很低,有时有泡沫阳性,阴道分泌涂片有线索细胞阴道黏膜充血,可散滴虫性阴道炎灰黄色泡沫状,质稀薄,外阴瘙痒,有时尿频尿痛有臭味在红色斑点,镜检见滴虫念珠菌阴道炎白带呈白色凝乳状或豆外阴奇痒伴尿频尿急性交痛阴道壁附一层白色膜腐渣样状物,不易擦去,镜检见芽孢和假菌丝老年性阴道炎黄色,稀或黏,甚或呈外阴瘙痒、烧灼感阴道黏膜菲薄、平滑,血样脓性白带可见小出血点或小溃疡5
5 填空 1、春秋战国时期—框架阶段,《黄帝内经》记载了中医妇科第一个治疗血枯经闭、 调经种子的药方-四乌贼骨-藘茹丸。 2、魏晋南北朝及隋代—成熟阶段,晋代王叔和的《脉经》,提出“并月”“居经” “避年”等月经的特殊现象。 3、金元时期—学术争鸣阶段,朱丹溪对妊娠安胎提出“产前当清热养血,”“产 前安胎,黄芩、白术为妙药也”。 4、妇科常见的临床症状有血证(阴道出血)、带下(异常白带)、痛证(下腹疼 痛)、热证、盆腔肿块。 5、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后二者称子宫附件。 6、子宫内膜对性激素缺乏反应,故子宫腺肌病孕激素治疗无效。 7、肾虚型先兆流产,方用寿胎丸。 8、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腹肌及胸肌收缩力(统称腹压)和肛提肌 收缩力。 9、根据子宫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将子宫肌瘤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 瘤和黏膜下肌瘤。 10、卵巢为女性的内分泌腺,主要生理功能有生殖功能(产生卵子)和内分泌功 能(分泌性激素和多肽激素)。 11、继发性闭经病因复杂,根据控制月经周期的 4 个环节,以下丘脑闭经最常见, 其次为垂体性闭经、卵巢性闭经和子宫性闭经。 12、胎盘的主要功能包括:气体交换、营养物质的供应、排泄作用、防御功能及 合成功能。 13、产力、产道、胎儿及产妇精神心理是导致异常分娩的主要因素。 14、输卵管妊娠应与流产、急性输卵管炎、急性阑尾炎、黄体破裂和卵巢囊肿蒂 扭转相鉴别。 15、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解痉治疗:硫酸镁中毒应用葡萄糖酸钙解毒。 简答题: 1、各种阴道炎的鉴别 病名 白带特点 其他症状 检查 细菌性阴道炎 灰白色白带,薄而均质, 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 pH>4.5,氨臭味试验 黏度很低,有时有泡沫 阳性,阴道分泌涂片有 线索细胞 滴虫性阴道炎 灰黄色泡沫状,质稀薄, 外阴瘙痒,有时尿频尿痛 阴道黏膜充血,可散 有臭味 在红色斑点,镜检见 滴虫 念珠菌阴道炎 白带呈白色凝乳状或豆 外阴奇痒伴尿频尿急性交痛 阴道壁附一层白色膜 腐渣样 状物,不易擦去,镜 检见芽孢和假菌丝 老年性阴道炎 黄色,稀或黏,甚或呈 外阴瘙痒、烧灼感 阴道黏膜菲薄、平滑, 血样脓性白带 可见小出血点或小溃疡

2、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1)病史:可有家族史、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史、尿急尿频史、排便困难史和不孕不育史。(2)症状:月经异常一子宫肌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表现为月经量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出血;下腹正中实性、不活动、无压痛包块;出现压迫症状,有尿频尿急尿潴留或便秘;阴道排液增多,下腹疼痛,阴道出血,不孕等。(3)体征:妇科检查可扪及与子宫相连的实质性肿块,或整个子宫增大,不规则突起而质硬。若超过孕3个月大小可在下腹部及增大的包块。(4)实验室检查:B超检查明确肿瘤的大小、数目和部位;诊断性刮宫若为黏膜下肌瘤可有宫腔内凸凹不平感;宫腔镜检查可用于鉴别。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1)病史:育龄期妇女有多次人工流产史:人工流产同时放置宫内节育器:中期妊娠剖宫取胎;生殖道畸形梗阻;经期常用阴道栓,使经血排出不畅,逆流而致病。(2)症状:症状因人而异,且可因病变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症状。约20%患者无明显不适。痛经和持续下腹痛:继发性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症状,表现为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射至阴遭、会阴、肛门或大腿。月经失调: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经前点滴出血。不孕,性交痛及肛门坠胀,急性腹痛等。(3)体征:典型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盆腔检查时,可发现子宫多后倾固定,直肠子宫陷凹、富骶韧带或子宫后壁下段等部位及触痛性结节。在子宫的一侧或双侧附件处扪到与子宫相连的囊性偏实不活动包块,往往有轻压痛。著病变累及直肠阴道隔,可在阴道后穹隆部扪及甚至可看到隆起的紫蓝色斑点、小结节或包块。(4)实验室检查:CA125值测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B超检查和腹腔镜检查。4、雌激素的生理作用(1卵巢:促进卵泡发育,支持黄体生成素调节卵泡的分泌功能,有助于卵巢积储胆固醇。(2子宫:增加子宫血液循环,促进子宫发育及肌层增厚,提高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使子宫内膜呈增生性变化,宫颈口松弛,宫颈黏液分泌量增加,质变稀薄,易拉成丝状,以利精子通过。(3输卵管:促进输卵管发育,使输卵管蠕动增强和纤毛生长,有利于输送卵子。(4阴道: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角化,黏膜变厚,增加细胞内糖原含量,在乳酸杆菌的作用下使阴道呈酸性,不利细胞繁殖。(5外生殖器:使大小阴唇增大丰满,并有脂肪和色素沉着。(6乳腺:使乳腺管增生,并与孕激素、生乳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协同,促进乳腺的发育,增加乳头、乳晕的着色。(7第二性征: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6
6 2、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 ⑴病史:可有家族史、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史、尿急尿频史、排便困难史和不 孕不育史。 ⑵症状:月经异常—子宫肌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表现为月经量多、经期延 长,或不规则阴道出血;下腹正中实性、不活动、无压痛包块;出现压迫症 状,有尿频尿急尿潴留或便秘;阴道排液增多,下腹疼痛,阴道出血,不孕 等。 ⑶体征:妇科检查可扪及与子宫相连的实质性肿块,或整个子宫增大,不规 则突起而质硬。若超过孕 3 个月大小可在下腹部扪及增大的包块。 ⑷实验室检查:B 超检查明确肿瘤的大小、数目和部位;诊断性刮宫若为黏 膜下肌瘤可有宫腔内凸凹不平感;宫腔镜检查可用于鉴别。 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 ⑴病史:育龄期妇女有多次人工流产史;人工流产同时放置宫内节育器;中 期妊娠剖宫取胎;生殖道畸形梗阻;经期常用阴道栓,使经血排出不畅,逆 流而致病。 ⑵症状:症状因人而异,且可因病变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症状。约 20%患者 无明显不适。 痛经和持续下腹痛:继发性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症状,表现为继发 性痛经、进行性加重。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射至阴遭、会阴、肛门 或大腿。 月经失调: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经前点滴出血。 不孕,性交痛及肛门坠胀,急性腹痛等。 ⑶体征:典型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盆腔检查时,可发现子宫多后倾固定, 直肠子宫陷凹、富骶韧带或子宫后壁下段等部位扪及触痛性结节。在子宫的一侧 或双侧附件处扪到与子宫相连的囊性偏实不活动包块,往往有轻压痛。著病变累 及直肠阴道隔,可在阴道后穹隆部扪及甚至可看到隆起的紫蓝色斑点、小结节或 包块。 ⑷实验室检查:CA125 值测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B 超检查和腹腔镜检查。 4、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1 卵巢:促进卵泡发育,支持黄体生成素调节卵泡的分泌功能,有助于卵 巢积储胆固醇。 (2 子宫:增加子宫血液循环,促进子宫发育及肌层增厚,提高子宫平滑肌 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使子宫内膜呈增生性变化,宫颈口松弛,宫颈黏液分泌量增 加,质变稀薄,易拉成丝状,以利精子通过。 (3 输卵管:促进输卵管发育,使输卵管蠕动增强和纤毛生长,有利于输送 卵子。 (4 阴道: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角化,黏膜变厚,增加细胞内糖原含量, 在乳酸杆菌的作用下使阴道呈酸性,不利细胞繁殖。 (5 外生殖器:使大小阴唇增大丰满,并有脂肪和色素沉着。 (6 乳腺:使乳腺管增生,并与孕激素、生乳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协同,促 进乳腺的发育,增加乳头、乳晕的着色。 (7 第二性征: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

(8下丘脑及脑垂体:对丘脑及垂体下部产生反馈调节,间接对卵巢功能产生调节作用。(9新陈代谢:促进水钠的潴留;降低血液胆固醇和磷脂的比例,对防止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硬化有一定的作用。(10骨骼:促进骨中钙的沉积,青春期后加速骨闭合。5、孕激素的生理作用(1子宫:抑制子宫肌收缩,降低妊娠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利于孕卵的种植、生长、发育:使增殖期子宫内膜转变为分泌期子宫内膜,为孕卵着床做准备;使宫颈口闭合,黏液分泌减少、粘稠度增加、拉丝度减少,不利精子穿透。(2输卵管:抑制输卵管的收缩及纤毛生长,调节孕卵的运行。(3阴道:使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4乳腺:与雌激素和生乳素的协同作用,促使乳腺腺泡发育,大剂量孕激素抑制乳汁分泌。(5体温: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有升温作用。(6丘脑下部和垂体:通过对丘脑下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负反馈作用,抑制垂体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的分泌。(7肾上腺皮质: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者,孕激素和促进水钠排泄。(8新陈代谢:促进蛋白分解,增加尿素氮排出量,促进肝脏某些酶的合成。6、输卵管妊娠7、为什么说冲脉隶属于阳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统血之脏:胃为水谷之海,乃多起气多血之腑,妇人经水与乳,俱由脾胃所生。又阳明胃经下行,与冲脉会于气街,故有“冲脉利于阳明之说”。8、羊水的功能1.保护胎儿胎儿在羊水中自由活动,不致受到挤压,防止胎体畸形及胎肢连:保持羊膜腔内恒温;适量羊水避免子宫肌壁或胎儿对脐带直接压迫所致的胎儿窘迫;有利于胎儿体液平衡,若胎儿体内水分过多可采取胎屎方式排至羊水中;临产宫缩时,尤在第一产程初期,羊水直接受宫缩压力能使压力均匀分布,避免胎儿局部受压。2.保护母体妊娠期减少因胎动所致的不适感;临产后,前羊水囊扩张子宫颈口及阴道:破膜后羊水冲洗阴道减少感染机会。病案分析1、娠剧吐主要病机:冲气上逆,胃失和降1)胃虚一妊娠早期,恶心呕吐,吐出食物,甚至食入即吐。皖腹胀闷,不思饮食,头晕体倦,面色苍白,倦怠嗜睡。舌淡苔白,脉缓滑无力。-一治则:健脾和胃降逆止呕-香砂六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木香砂仁生姜大枣2)肝热一妊娠早期,呕吐酸水或苦水。暖气叹息,胸胁满闷,口苦咽干,渴喜冷饮,便秘漫赤。舌红,苔黄燥,脉弦滑数。--治则:清肝和胃降逆止呕7
7 (8 下丘脑及脑垂体:对丘脑及垂体下部产生反馈调节,间接对卵巢功能产 生调节作用。 (9 新陈代谢:促进水钠的潴留;降低血液胆固醇和磷脂的比例,对防止高 血压和冠状动脉硬化有一定的作用。 (10 骨骼:促进骨中钙的沉积,青春期后加速骨骺闭合。 5、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1 子宫:抑制子宫肌收缩,降低妊娠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利于孕卵的 种植、生长、发育;使增殖期子宫内膜转变为分泌期子宫内膜,为孕卵着床做准 备;使宫颈口闭合,黏液分泌减少、粘稠度增加、拉丝度减少,不利精子穿透。 (2 输卵管:抑制输卵管的收缩及纤毛生长,调节孕卵的运行。 (3 阴道:使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 (4 乳腺:与雌激素和生乳素的协同作用,促使乳腺腺泡发育,大剂量孕激 素抑制乳汁分泌。 (5 体温: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有升温作用。 (6 丘脑下部和垂体:通过对丘脑下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负反馈作用, 抑制垂体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的分泌。 (7 肾上腺皮质: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者,孕激素和促进水钠排泄。 (8 新陈代谢:促进蛋白分解,增加尿素氮排出量,促进肝脏某些酶的合成。 6、输卵管妊娠 7、为什么说冲脉隶属于阳明?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统血之脏;胃为水谷之海,乃多起气多血之腑,妇人经 水与乳,俱由脾胃所生。又阳明胃经下行,与冲脉会于气街,故有“冲脉利于阳 明之说”。 8、羊水的功能 1.保护胎儿胎儿在羊水中自由活动,不致受到挤压,防止胎体畸形及胎 肢牯连;保持羊膜腔内恒温;适量羊水避免子宫肌壁或胎儿对脐带直接压迫所致 的胎儿窘迫;有利于胎儿体液平衡,若胎儿体内水分过多可采取胎屎方式排至羊 水中;临产宫缩时,尤在第一产程初期,羊水直接受宫缩压力能使压力均匀分布, 避免胎儿局部受压。 2.保护母体妊娠期减少因胎动所致的不适感;临产后,前羊水囊扩张子 宫颈口及阴道;破膜后羊水冲洗阴道减少感染机会。 病案分析 1、妊娠剧吐 主要病机:冲气上逆,胃失和降 1) 胃虚—妊娠早期,恶心呕吐,吐出食物,甚至食入即吐。脘腹胀闷,不 思饮食,头晕体倦,面色苍白,倦怠嗜睡。舌淡苔白,脉缓滑无力。 -治则:健脾和胃 降逆止呕 -香砂六君子汤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半夏 陈皮 木香 砂仁 生姜 大枣 2)肝热—妊娠早期,呕吐酸水或苦水。嗳气叹息,胸胁满闷,口苦咽干, 渴喜冷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燥,脉弦滑数。 -治则:清肝和胃 降逆止呕

一加味温胆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积实竹茹黄芩黄连麦冬芦根生姜3)痰滞一妊娠早期,呕吐痰涎。胸膈满闷,不思饮食,口中淡腻,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舌淡胖,苔白腻,脉滑。一-治则:化痰除湿降逆止呕-青竹茹汤鲜竹茹橘皮白茯苓半夏生姜2、产后缺乳主要病机:气血虚弱生乳不足,肝气郁结乳脉塞,均致无乳可下,乳不得下或下亦甚少。1)气血虚弱一产后乳少甚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感。面色少华,神疲乏力,纳少便糖。舌淡少苔,脉虚细。一治则:补气养血佐以通乳一通乳丹人参黄芪当归麦冬桔梗通草(木通)猪蹄2)肝气郁结一-产后乳少甚或全无,乳汁较稠,乳房胀硬痛。精神抑郁不乐,胸肋胀闷不舒,食少微热。舌质正常或黯红,苔薄黄,脉弦细或数。一治则:疏肝解通络下乳-下乳涌泉散当归川芎白芍生地花粉青皮柴胡甘草桔梗通草漏芦穿山甲王不留行3)痰浊内阻一产后乳汁稀少,或点滴或全无,乳房丰满,柔软无胀感。形体肥胖,胸闷泛恶,或纳差食少,大便糖薄。舌体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一一治则:健脾化痰佐以通乳苍附导痰丸去神曲苍术香附茯苓半夏陈皮甘草胆南星积壳生姜8
8 -加味温胆汤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枳实 竹茹 黄芩 黄连 麦冬 芦根 生姜 3)痰滞—妊娠早期,呕吐痰涎。胸膈满闷,不思饮食,口中淡腻,头晕目眩, 心悸气短。舌淡胖,苔白腻,脉滑。 -治则:化痰除湿 降逆止呕 -青竹茹汤 鲜竹茹 橘皮 白茯苓 半夏 生姜 2、产后缺乳 主要病机:气血虚弱生乳不足,肝气郁结乳脉壅塞,均致无乳可下,乳不得 下或下亦甚少。 1)气血虚弱—产后乳少甚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感。面色少华, 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淡少苔,脉虚细。 -治则:补气养血 佐以通乳 -通乳丹 人参 黄芪 当归 麦冬 桔梗 通草(木通) 猪蹄 2)肝气郁结-产后乳少甚或全无,乳汁较稠,乳房胀硬痛。精神抑郁不乐, 胸胁胀闷不舒,食少微热。舌质正常或黯红,苔薄黄,脉弦细或 数。 -治则:疏肝解郁 通络下乳 -下乳涌泉散 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 花粉 青皮 柴胡 甘草 桔梗 通草 漏芦 穿山甲 王不留行 3)痰浊内阻—产后乳汁稀少,或点滴或全无,乳房丰满,柔软无胀感。形 体肥胖,胸闷泛恶,或纳差食少,大便溏薄。舌体胖,有齿痕, 苔白腻,脉沉细。 -治则:健脾化痰 佐以通乳 -苍附导痰丸去神曲 苍术 香附 茯苓 半夏 陈皮 甘草 胆南星 枳壳 生姜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五章 妊娠诊断(答案).pdf
-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五章 妊娠诊断(题目).pdf
-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四章 妊娠生理(答案).pdf
-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四章 妊娠生理(题目).pdf
-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答案).pdf
-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题目).pdf
-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答案).pdf
-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题目).pdf
-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妇产科学讲稿(共二十五章).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护理学发展简史.ppt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护理学的定义、性质和任务.ppt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健康、疾病与保健.ppt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舒适与安全(Comfort and Safety).ppt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临床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学(静脉输液与输血).ppt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心理社会评估(共六章).ppt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医学模式与护理思想的转变.ppt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大纲教案)护理学理论基础教案.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大纲教案)护理技术操作学教案.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大纲教案)健康评估与诊断教案.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大纲教案)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学教学大纲 the Basic Skill of Nursing.doc
-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产科超声诊断(产科B超,PPT课件).ppt
-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异位妊娠 Ectopic pregnancy(PPT课件).ppt
-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五章 常见产时并发症(产后出血).ppt
-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妇科疾病的治法概要.ppt
-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孕期的监护及保健.ppt
-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七章 常见产后并发症.ppt
-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妊娠生理.ppt
-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四章 胎儿窘迫与胎膜早破 FETAL DISTRESS &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pt
-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晚期产后出血 Late puerperal hemorrhage.ppt
-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三章 产时病.ppt
-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产后缺乳.ppt
-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产褥期抑郁症 post-natal depression.ppt
-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二章 妊娠合并疾病.ppt
-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产褥感染(puerperal infection).ppt
-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八章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第十九章 妇科炎症.pdf
-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生理.ppt
-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正常产褥 Normal puerperium.ppt
-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正常分娩 nomal labor.ppt
-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妇科疾病的诊断概要.ppt
-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十一章 卵巢肿瘤 ovarian tumor.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