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大纲教案)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学教学大纲 the Basic Skill of Nursing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21
文件大小:143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大纲教案)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学教学大纲 the Basic Skill of Nursing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学the Basic Skill of Nursing教学大纲护理学基础教研室2006年11月10日

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学 the Basic Skill of Nursing 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教研室 2006 年 11 月 10 日

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学the Basic Skill of Nursing【供护理专业本科学生(4年制)使用]课程编号:1034450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本课程课内总学时:150(理论60、实验90)本课程课外总学时实习周(天)数:2周(10天)学分:8.5教学对象:护理专业本科学生教学目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学是护理学范畴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主课。它包括护理病人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专科护理的基础。通过学习本门程的内容,使学生掌握有关操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最新发展情况。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和再现常用的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并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满足服务对象对健康的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教学要求(一)基本理论知识1.掌握护理学概念、护理目标2.掌握如何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以及如何满足病人舒适与安全的需要3.掌握疼痛病人的护理和常用的几种卧位及卧位的适应范围4.掌握清洁、消毒、灭菌的意义和方法5.掌握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6.掌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与护理7.掌握体温异常病人的护理9掌握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措施10.氧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1.掌握冷、热疗法的基本知识12.掌握管喂饮食的目的、适应症及操作方法13.掌握对呕吐病人的观察和护理14.洗胃的适应症和禁总症15.便秘病人的护理16.掌握排尿异常的护理17.掌握给药原则、注射原则18.掌握皮试液的配制浓度19.掌握药物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理20.掌握临床补液的原则2

2 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学 the Basic Skill of Nursing [供护理专业本科学生(4 年制)使用] 课程编号:1034450 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本课程课内总学时:150(理论 60、实验 90) 本课程课外总学时 实习周(天)数:2 周(10 天) 学分:8.5 教学对象:护理专业本科学生 教学目的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学是护理学范畴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主课。它包 括护理病人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专科护理的基础。通过学习本门程的内容, 使学生掌握有关操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最新发展情况。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和 再现常用的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并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满足服务 对象对健康的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 教学要求 (一) 基本理论知识 1.掌握护理学概念、护理目标 2.掌握如何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以及如何满足病人舒适与安全的需要 3.掌握疼痛病人的护理和常用的几种卧位及卧位的适应范围 4.掌握清洁、消毒、灭菌的意义和方法 5.掌握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6.掌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7.掌握体温异常病人的护理 9.掌握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措施 10.氧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1.掌握冷、热疗法的基本知识 12.掌握管喂饮食的目的、适应症及操作方法 13.掌握对呕吐病人的观察和护理 14.洗胃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5.便秘病人的护理 16.掌握排尿异常的护理 17.掌握给药原则、注射原则 18.掌握皮试液的配制浓度 19.掌握药物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20.掌握临床补液的原则

21.掌握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输液故障的排除、输液速度与时间的计算22.掌握输液微粒污染、输液反应及防治23.掌握输血前的准备、输血反应与防治措施24.掌握各种标本采集的方法25.掌握呼吸、心跳停止的急救措施26.掌握临终病人的身心护理(二)基本技能1.掌握对病人的一般生活护理技术2.掌握对病人的一般基本治疗技术3.掌握对病人的病情观察技能4.掌握对病人的一般急救技术5.掌握医疗文件记录方法6.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三)基本素质1.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2.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3.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4.培养学生的体态素质5.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内容及课时安排章节内容总学时理论实验绪论2212214 12病人环境2423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4624舒适与安全54812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46106病人的清洁卫生227休息与活动86814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包括氧气吸入疗法)9844冷、热疗法84104饮食与营养21164对胃肠道活动的评估和护理82612满足病人泌尿系统排泄的需要816813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461410静脉输液、输血法3

3 21.掌握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输液故障的排除、输液速度与时间的计算 22.掌握输液微粒污染、输液反应及防治 23.掌握输血前的准备、输血反应与防治措施 24.掌握各种标本采集的方法 25.掌握呼吸、心跳停止的 急救措施 26.掌握临终病人的身心护理 (二) 基本技能 1.掌握对病人的一般生活护理技术 2.掌握对病人的一般基本治疗技术 3.掌握对病人的病情观察技能 4.掌握对病人的一般急救技术 5.掌握医疗文件记录方法 6.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 基本素质 1.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3.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 4.培养学生的体态素质 5.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内容及课时安排 章节 内 容 总学时 理论 实验 1 绪论 2 2 2 病人环境 14 2 12 3 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4 2 2 4 舒适与安全 6 2 4 5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12 4 8 6 病人的清洁卫生 10 4 6 7 休息与活动 2 2 8 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包括氧气吸 入疗法) 14 6 8 9 冷、热疗法 8 4 4 10 饮食与营养 8 4 4 11 对胃肠道活动的评估和护理 6 4 2 12 满足病人泌尿系统排泄的需要 8 2 6 13 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 16 8 8 14 静脉输液、输血法 10 4 6

2215标本采集81644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42172临终护理24186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4综合练习466操作考核总计1506090150学时教学目标与内容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使学生明确护理学的概念,熟悉护理道德的重要性,护士素质的培养。二、教学要求掌握:护理学概念、护理目标。熟悉:护理道德的重要性,护理的基本任务了解:护理工作方法、护士素质的培养。三、.教学内容1、护理学基础的基本任务2、护理工作方法3、护理学基础在临床护理中的意义。4、护理学基础的教学目的和范畴。5、护士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护理学概念、护理目标。五、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单班理论授课、小组讨论六、需注意的问题七、测试内容与方式2方式:1内容:护理学的目标理论测试,笔试护理学基础的基本任务理论测试,笔试护理工作方法理论测试,笔试第二章病人环境一、教学目的4

4 15 标本采集 2 2 16 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 8 4 4 17 临终护理 4 2 2 18 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 6 2 4 综合练习 4 4 操作考核 6 6 总计 150学时 150 60 90 教学目标与内容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明确护理学的概念,熟悉护理道德的重要性,护士素质的培养。 二、教学要求 掌握:护理学概念、护理目标。 熟悉:护理道德的重要性,护理的基本任务。 了解:护理工作方法、护士素质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 1、护理学基础的基本任务 2、护理工作方法 3、护理学基础在临床护理中的意义。 4 、护理学基础的教学目的和范畴。 5、护士的素质和能力培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护理学概念、护理目标。 五、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单班理论授课、小组讨论 六、需注意的问题 七、测试内容与方式 1 内容: 2 方式: 护理学的目标 理论测试,笔试 护理学基础的基本任务 理论测试,笔试 护理工作方法 理论测试,笔试 第二章 病人环境 一、教学目的

掌握如何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整洁、和谐的住院环境二、教学要求掌握:各种铺床法,病人的医疗环境。熟悉: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了解:环境与健康三、教学内容1、环境与健康2、医疗环境3、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4、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5、各种铺床法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医疗环境2各种铺床法难点:各种铺床法五、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单班理论授课,操作分两个组在示教室练习1、讲授法: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讲授2、录像或VCD:各种铺床法3、示教:各种铺床法4、分组练习:各种铺床法5、小考核:各种铺床法六、需注意的问题铺床时注意节力原则七、测试内容与方式1内容:2方式:病人的医疗环境和社会环境理论测试,笔试理论测试,笔试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各种铺床方法示教课阶段考核抽测,期末考核第三章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一、教学目的:正确掌握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安全、有效的为病人变换卧位,搬运和移动病人二、教学要求:掌握:1、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2、分级护理3、搬运病人的方法熟悉:入院程序5

5 掌握如何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整洁、和谐的住院环境 二、教学要求 掌握:各种铺床法,病人的医疗环境。 熟悉: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了解:环境与健康 三、教学内容 1、环境与健康 2、医疗环境 3、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4、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5、各种铺床法 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 医疗环境 2 各种铺床法 难点:各种铺床法 五、 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单班理论授课,操作分两个组在示教室练习 1、讲授法: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讲授 2、录像或 VCD:各种铺床法 3、示教:各种铺床法 4、分组练习:各种铺床法 5、小考核:各种铺床法 六、 需注意的问题 铺床时注意节力原则 七、 测试内容与方式 1 内容: 2 方式: 病人的医疗环境和社会环境 理论测试,笔试 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理论测试,笔试 各种铺床方法 示教课阶段考核抽测,期末考核 第三章 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一、教学目的:正确掌握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安全、有效的为病人变换卧位,搬运和移动病人 二、教学要求: 掌握: 1、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2、分级护理 3、搬运病人的方法 熟悉:入院程序

三、教学内容:1、病人入院的护理2、病人出院的护理3、运送病人法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2、分级护理3、搬运病人的方法难点:搬运病人的方法五、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单班理论授课,操作分两个组在示教室练习1讲授法: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讲授2录像或VCD: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搬运病人的法、3示教:协助病人更换卧位法、搬运病人的法4分组练习:协助病人更换卧位法、搬运病人的法5回示:协助病人更换卧位法、搬运病人的法、六、需注意的问题注意给病人保暖、安全,使用节力原则七、测试内容与方式1内容:2方式:理论测试:笔试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理论测试:笔试,分级护理理论测试:笔试,搬运病人的要求及注意事项理论测试:笔试,更换卧位法的要求及注意事项理论测试:笔试常用病人更换卧位法操作考核时口试,阶段考核抽测,期末考核搬运病人的方法操作考核时口试,阶段考核抽测,期末考核第四章舒适与安全一、教学目的:病人在住院期间保证其舒适、安全。二、教学要求:掌握:1、疼痛病人的护理2、常用的几种卧位及卧位的适应范围熟悉:保护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了解:导致不舒适的原因三、.教学内容1、舒适与不舒适2、导致不舒适的原因6

6 三、教学内容: 1、病人入院的护理 2、病人出院的护理 3、运送病人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2、分级护理 3、搬运病人的方法 难点:搬运病人的方法 五、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单班理论授课,操作分两个组在示教室练习 1 讲授法: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讲授 2 录像或 VCD: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搬运病人的法、 3 示教:协助病人更换卧位法、搬运病人的法 4 分组练习:协助病人更换卧位法、搬运病人的法 5 回示:协助病人更换卧位法、搬运病人的法、 六、需注意的问题 注意给病人保暖、安全,使用节力原则 七、测试内容与方式 1 内容: 2 方式:理论测试:笔试 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理论测试:笔试, 分级护理 理论测试:笔试, 搬运病人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理论测试:笔试, 更换卧位法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理论测试:笔试 常用病人更换卧位法 操作考核时口试,阶段考核抽测,期末考核 搬运病人的方法 操作考核时口试,阶段考核抽测,期末考核 第四章 舒适与安全 一、教学目的:病人在住院期间保证其舒适、安全。 二、教学要求: 掌握:1、疼痛病人的护理 2、常用的几种卧位及卧位的适应范围 熟悉:保护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了解:导致不舒适的原因 三、.教学内容 1、舒适与不舒适 2、导致不舒适的原因

3、疼痛4、常用的几种卧位及卧位的适应范围5、影响安全的因素6、保护病人安全的护理措施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各种卧位的适应范围,疼痛病人的护理难点:卧位的临床应用,保护具的应用五、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单班理论授课,操作分两个组在示教室练习1、讲授法: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讲授2、录像:各种卧位、保护具的应用3、示教:各种卧位、保护具的应用4、分组练习:各种卧位、保护具的应用、5、回示:、各种卧位、保护具的应用、六、需注意的问题应用各种卧位和保护具时应注意病人安全七、测试内容与方式1内容:2方式:导致不舒适的原因,疼痛病人的护理理论测试:笔试卧位的性质、重要性与功能,目的理论测试:笔试理论测试:笔试运用保护具时的注意事项运用保护具的方法阶段考核抽测,期末考核第五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一、教学目的:运用无菌技术和隔离技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二、教学要求:掌握:1清洁、消毒、灭菌的意义和方法2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及基本操作方法3隔离原则,穿脱隔离衣的方法熟悉:1常用的化学消毒剂的浓度、作用2各类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的方法了解:医院感染的形成和类型三、教学内容:1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2清洁、消毒、灭菌3洗手与手的消毒4无菌技术7

7 3、疼痛 4、常用的几种卧位及卧位的适应范围 5、影响安全的因素 6、保护病人安全的护理措施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各种卧位的适应范围,疼痛病人的护理 难点:卧位的临床应用,保护具的应用 五、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单班理论授课,操作分两个组在示教室练习 1、讲授法: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讲授 2、录像:各种卧位、保护具的应用 3、示教:各种卧位、保护具的应用 4、分组练习:各种卧位、保护具的应用、 5、回示:、各种卧位、保护具的应用、 六、需注意的问题 应用各种卧位和保护具时应注意病人安全 七、测试内容与方式 1 内容: 2 方式: 导致不舒适的原因,疼痛病人的护理 理论测试:笔试 卧位的性质、重要性与功能,目的 理论测试:笔试 运用保护具时的注意事项 理论测试:笔试 运用保护具的方法 阶段考核抽测,期末考核 第五章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一、教学目的:运用无菌技术和隔离技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二、教学要求: 掌握:1 清洁、消毒、灭菌的意义和方法 2 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及基本操作方法 3 隔离原则,穿脱隔离衣的方法 熟悉:1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的浓度、作用 2 各类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的方法 了解:医院感染的形成和类型 三、教学内容: 1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 2 清洁、消毒、灭菌 3 洗手与手的消毒 4 无菌技术

5隔离技术6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程序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隔离原则、无菌技术操作法、穿脱隔离衣法难点:无菌技术操作法、穿脱隔离衣法五、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单班理论授课,操作分两个组在示教室练习1、理论讲授法: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讲授2、录像或VCD:无菌技术、隔离技术3、示教:无菌技术、隔离技术4、分组练习:无菌技术、隔离技术5、回示:无菌技术、隔离技术六、需注意的问题操作时的无菌概念七、测试内容与方式1内容:2方式:清洁、消毒、灭菌的基本知识及方法理论测试:笔试隔离的目的、种类及措施理论测试:笔试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连贯操作):理论测试:笔试:阶段考核抽测,期末考核穿脱隔离衣理论测试:笔试:阶段考核抽测,期末考核第六章病人的清洁卫生一、教学目的做好病人的清洁卫生和晨晚间护理。二、教学要求掌握:1、口腔护理2、压疮的预防、分期、表现及处理。熟悉:1、床上浴、皮肤的护理2、晨、晚间护理的工作内容了解:清洁卫生的重要性三、教学内容1、清洁卫生与健康的关系2、口腔护理3、皮肤的护理:皮肤的清洁卫生、床上浴4、晨晚间护理的内容包括:口腔护理、眼耳鼻的护理、头发的护理、指(趾)甲及手脚的护理、会阴部的护理。四、教学重点、难点8

8 5 隔离技术 6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程序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隔离原则、无菌技术操作法、穿脱隔离衣法 难点:无菌技术操作法、穿脱隔离衣法 五、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单班理论授课,操作分两个组在示教室练习 1、理论讲授法: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讲授 2 、录像或 VCD:无菌技术、隔离技术 3、示教:无菌技术、隔离技术 4、分组练习:无菌技术、隔离技术 5、回示:无菌技术、隔离技术 六、需注意的问题 操作时的无菌概念 七、测试内容与方式 1 内容: 2 方式: 清洁、消毒、灭菌的基本知识及方法 理论测试:笔试 隔离的目的、种类及措施 理论测试:笔试 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连贯操作): 理论测试:笔试:阶段考核抽测, 期末考核 穿脱隔离衣 理论测试:笔试:阶段考核抽测,期末考核 第六章 病人的清洁卫生 一、 教学目的 做好病人的清洁卫生和晨晚间护理。 二、 教学要求 掌握:1、口腔护理 2、压疮的预防、分期、表现及处理。 熟悉:1、床上浴、皮肤的护理 2、晨、晚间护理的工作内容 了解: 清洁卫生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 1、清洁卫生与健康的关系 2、口腔护理 3、皮肤的护理: 皮肤的清洁卫生、床上浴 4、晨晚间护理的内容包括: 口腔护理、眼耳鼻的护理、头发的护理、指(趾)甲及手脚的护 理、会阴部的护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压疮的预防、分期、表现及护理难点:口腔护理的操作方法、适应症五、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理论单班授课,操作分两个组在示教室练立1、讲授法: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讲授2、录像或VCD:病人的清洁卫生(口腔护理、床上浴、床上洗头法、晨晚间护理)3、示教、分组练习:病人的清洁卫生(口腔护理、床上浴、床上洗头法、晨晚间护理)4、真人操作:口腔护理、床上洗头法、六、需要注意的问题讲解清楚压疮产生的基本原因及危害;口腔护理的基本顺序:晨晚间护理和基础护理的关系。七、测试内容与方式内容1、压疮的定义、好发部位、分期及表现、预防及处理方法。2、口腔护理的目的、适应症、注意事项、常用漱口溶液的选择。3、口腔护理的操作方法。方法理论考试:笔试考核操作考试:理论考核,考核时口试操作考核,操作节段考核及期末考核第七章休息与活动一、教学目的:正确有效地指导病人在住院期间的休息与活动二、教学要求:掌握:1、协助病人休息的护理措施2、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3、对病人活动的指导熟悉:1、睡眠的需要与评估2、病人活动受限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3、对病人活动的评估和护理了解:1、休息的意义与条件2、睡眠的生理3、活动的重要性三、教学内容:1、休息2、睡眠3、活动四、教学重点与难点9

9 重点: 压疮的预防、分期、表现及护理 难点: 口腔护理的操作方法、适应症 五、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理论单班授课,操作分两个组在示教室练习 1、讲授法: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讲授 2、录像或 VCD: 病人的清洁卫生(口腔护理、床上浴、床上洗头法、晨晚间护理) 3、示教、分组练习: 病人的清洁卫生(口腔护理、床上浴、床上洗头法、晨晚间护理) 4、真人操作:口腔护理、床上洗头法、 六、需要注意的问题 讲解清楚压疮产生的基本原因及危害;口腔护理的基本顺序;晨晚间护理和基础护理的关 系。 七、测试内容与方式 内容 1、 压疮的定义、好发部位、分期及表现、预防及处理方法。 2、 口腔护理的目的、适应症、注意事项、常用漱口溶液的选择。 3、 口腔护理的操作方法。 方法 理论考试: 笔试考核 操作考试: 理论考核,考核时口试 操作考核,操作节段考核及期末考核 第七章 休息与活动 一、教学目的:正确有效地指导病人在住院期间的休息与活动 二、教学要求: 掌握:1、协助病人休息的护理措施 2、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 3、对病人活动的指导 熟悉:1、睡眠的需要与评估 2、病人活动受限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 3、对病人活动的评估和护理 了解:1、休息的意义与条件 2、睡眠的生理 3、活动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 1、休息 2、睡眠 3、活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协助病人休息的护理措施2、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3、对病人活动的指导难点:1、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2、对病人活动的指导五、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单班理论授课,六、需注意的问题七、测试内容与方式1内容:1、协助病人休息的护理措施2、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3、对病人活动的指导4、睡眠的需要与评估5、病人活动受限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6、对病人活动的评估和护理2方式:理论测试:笔试第八章生命体征的测量一、教学目的正确掌握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的观察与测量方法。二、教学要求掌握: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与测量。2、体温异常病人的护理。3、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措施。熟悉:1、影响T、P、R、BP变化的因素及临床意义。2、体温计的消毒方法及核对方法。3、Kpa与mmHg的换算方法。了解:1、T、P、R、BP调节的生理。2、体温计的种类及构造。3、血压计的种类及构造。三、教学内容1、体温体温的生理;发热的热型及意义;体温的测量、绘制方法:体温过高、过低的护理措施。2、脉搏脉搏评估及意义;测量脉搏的方法。3、血压血压的产生及生理变化;血压的评估;血压的测量方法及影响因素。4、呼吸呼吸的生理;呼吸的评估及意义;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措施。四、教学重点、难点10

10 重点:1、协助病人休息的护理措施 2、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 3、对病人活动的指导 难点:1、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 2、对病人活动的指导 五、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单班理论授课, 六、需注意的问题 七、测试内容与方式 1 内容: 1、协助病人休息的护理措施 2、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 3、对病人活动的指导 4、睡眠的需要与评估 5、病人活动受限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 6、对病人活动的评估和护理 2 方式:理论测试:笔试 第八章 生命体征的测量 一、教学目的 正确掌握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的观察与测量方法。 二、教学要求 掌握: 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与测量。 2、体温异常病人的护理。 3、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措施。 熟悉: 1、影响 T、P、R、BP 变化的因素及临床意义。 2、体温计的消毒方法及核对方法。 3、Kpa 与 mmHg 的换算方法。 了解: 1、T、P、R、BP 调节的生理。 2、体温计的种类及构造。 3、血压计的种类及构造。 三、教学内容 1、体温 体温的生理;发热的热型及意义;体温的测量、绘制方法;体温过高、过 低的护理措施。 2、脉搏 脉搏评估及意义;测量脉搏的方法。 3、血压 血压的产生及生理变化;血压的评估;血压的测量方法及影响因素。 4、呼吸 呼吸的生理;呼吸的评估及意义;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措施。 四、教学重点、难点

共21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