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_理念_挑战与应对_黄河

第36卷第1期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20年2月 Vol.36 No.1 Journal of Sports Adult Edueation Feh.2020 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理念、挑战与应对 黄河,程传银,赵富学2 (1.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6:2.或汉体育学院体有教有学院,湖北或汉430079) 摘要:对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的理念和内酒进行了深究。研究认为,当前推行核心素养导向 的体育教师教育面临的挑战如下:高等院校体育师范专业建设能否符合核心素养导向需求,体育教师是 否具备在核心素养上的知行统一,体育教师专业发辰能否具备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主动性,以及教师和 学生能否有效共创提升核心素恭的课堂文化,提出以下策路,建文核心素养导向的体有教师教有框架, 充实高等院校体有师范专业教师的核心素养知识与技能,强化体育师资培育的实习课程,注重标准建设 和操作工具的开发。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教师教育:核心素养导向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20)01-0067-05 黄河,程传银,赵富学.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理念、提战与应对[J门.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20,36(1):67-71. D0L:10.16419/.cnki.42-1684/g8.2020.01.013 2014年,敦有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核心素养”的认知正在走向统一。“核心素养”是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到 个全面发展、终身学习、面向未米的人应该具备的最 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 关键的知识,能力与品格。 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 核心素养可以是教师的、是学生的,也可以是学 关键能力”可。当前,体有核心素养不仅仅是一个热门 科的。虽然这些不同范畴的核心素养略有差别,但其 的学术话题,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 基本要义是相通的,其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基 部分,而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体有教师要能担负起 面,也是本文探讨体育教师教育的基础。美国的体育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体育教育教学重任,因为唯有在 学科核心素养是顺应“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提出的, 教学一线的体有师才是学生体有核心素养有效落 “技能导向”特点突出:英国则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直 实的关键 因此,从核心素养导向教育的源头来看 接指向学生的认知能力,具有较强的成果导向特 体有教师教有是关键所在,也就是说,具有体有核心 点:加拿大、澳大利亚与英国类似,但加拿大格外强调 素养的教师,才能培有出具有体有核心素养的学生。 对学生未来生活的影响,澳大利亚则更注重体育教学 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是新时代教有发展的 的创新和多样化的推进策略。我国则更加注重体有 新命题,其理念、内涵和做法尚在发展之中,不可避免 学科核心素养的完整结构以及该结构的实际工作推 地也要面临一些挑战,也史需要进一步的理论研究。 进抓手和成效回,无论是“体育品德与修养、运动兴起 与能力、健康行为与习惯、运动品质与意志的结构 】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的意义价值 要素,还是“勇于探究、珍爱生命、健全人格、社会责 核心素养导向的体有教师教有,包含两个重要棉 任"的优势达成核心素养要点,都有着结构化的理论 念,一是核心素养导向:二是体育教师牧育。自20世 建构以及相对应的数有数学手段设计。 纪90年代以米,美国、澳大利亚等纷纷提出“核心素 敦师敦有,则是教有改革的必然需要,“教师教有 养”的教育策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学界和业界对 课程标准”“师范生免费教有”“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 收稿日期:2019121 基金项日:图家社会科学蒸金项日14CTY014,淘光省高较省级教学革研完项日(2018115),2018湖北省普通本科高“利中 越人才”协网育人计划项日,2020淘省天学者”特聘教授计划项日 第一作者简介:黄河(199 丝,研究方向:体有谋程与教学论 通讯作者简介:越学(198公),博士,教授,研完方向:体有课程与教学论,体有社会学。 .67 C)1994-2020 China Academic Joumal Electronie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enki.net
第36卷 第1期 Vol.36 No.1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JournalofSportsAdultEducation 2020年2月 Feb.2020 收稿日期:2019-12-1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CTY014),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8415),2018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 楚 卓 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2020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计划项目。 第一作者简介:黄河(1992-),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通讯作者简介:赵富学(1982-),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体育社会学。 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理念、挑战与应对 黄 河1,程传银1,赵富学2 (1.南京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2.武汉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对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的理念和内涵进行了探究。研究认为,当前推行核心素养导向 的体育教师教育面临的挑战如下:高等院校体育师范专业建设能否符合核心素养导向需求,体育教师是 否具备在核心素养上的知行统一,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能否具备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主动性,以及教师和 学生能否有效共创提升核心素养的课堂文化。提出以下策略:建立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框架, 充实高等院校体育师范专业教师的核心素养知识与技能,强化体育师资培育的实习课程,注重标准建设 和操作工具的开发。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教师教育;核心素养导向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20)01-0067-05 黄河,程传银,赵富学.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理念、挑战与应对[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20,36(1):67-71.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 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 具备的适应 终 身 发 展 和 社 会 发 展 需 要 的 必 备 品 格 和 关键能力”[1]。当前,体育核心素养不仅仅是一个热门 的学术话题,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 部分,而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体育教师要能担负起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体育教育教学重任,因为唯有在 教学一线的 体 育 教 师 才 是 学 生 体 育 核 心 素 养 有 效 落 实的关键。因 此,从核心素养导向教育的源头来看, 体育教师教 育 是 关 键 所 在,也 就 是 说,具 有 体 育 核 心 素养的教师,才能培育出具有体育核心素养的学生。 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 新命题,其理念、内涵和做法尚在发展之中,不可避免 地也要面临一些挑战,也更需要进一步的理论研究。 1 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的意义价值 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包含两个重要概 念,一是核心素养导向;二是体育教师教育。自20世 纪90年代以 来,美 国、澳 大 利 亚 等 纷 纷 提 出“核 心 素 养”的教育 策 略,经 过20多 年 的 发 展,学 界 和 业 界 对 “核心素养”的认知正在走向统一。“核 心 素 养”是 一 个全面发展、终 身 学 习、面 向 未 来 的 人 应 该 具 备 的 最 关键的知识、能力与品格。 核心素养 可 以 是 教 师 的、是 学 生 的,也 可 以 是 学 科的。虽然这些不同范畴的核心素养略有差别,但其 基本要义是 相 通 的,其 中,体 育 学 科 核 心 素 养 是 基 本 面,也是本文探讨体育教师教育的基础。美国的体育 学科核心素养是顺应“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提出的, “技能导向”特点突出;英国则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直 接指向学 生 的 认 知 能 力,具 有 较 强 的 “成 果 导 向”特 点;加拿大、澳大利亚与英国类似,但加拿大格外强调 对学生未来生活的影响,澳大利亚则更注重体育教学 的创新和多样化的推进策 略。我 国 则 更 加 注 重 体 育 学科核心素养的完整结构以及该结构的实际工作推 进抓手和成效[2],无论是“体育品德与修养、运动兴趣 与能力、健康行为与习惯、运动品质与意志”[3]的结构 要素,还是 “勇 于 探 究、珍 爱 生 命、健 全 人 格、社 会 责 任”[4]的优势达成核心素养要点,都有着结构化的理论 建构以及相对应的教育教学手段设计。 教师教育,则是教育改革的必然需要,“教师教育 课程标准”“师 范 生 免 费 教 育”“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 · 76 · DOI:10.16419/j.cnki.42-1684/g8.2020.01.013

第1期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第36卷 调计制”“教师资格标准”等政笛与工作是我国数师教 意志品质、健康习惯等方面胜任未米社会的要求。核 育的时代主题,针对的主要是中小学教师。理论上 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导的是培育具有核。 师教有是指“正式的教师职前培有或在职进修, 素养的体有教师,并能够教导具有体有核心素养的 在使教师具备有关教学所需的知识,态度,行为和技 ·代,符合未来社会的需求。体有教师不是运动技能 能”。基本上,师资职前培有的数育学程必须经过系 的培训师那么简单,要数好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特 统的规划并有效执行,因面都在高等教有机构实施 质,合作,沟通、创新、融合和反思等,这些特质都与 至于教师在职进修,则不仅限于高等教育机构,其他 养具有密切关系 体有教师具有这些特质,必然成为 具有协助教师专业成长能力的民间机构或团体,亦可 位有效能的教师。高等院校体育师范专业能够落 作为教师在职进修的场所。因而在职进修的范围和 实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师范教有,就能培有出具有体 场所,要比职前培育更为宽广,但不管职前培有和在 有核心,麦芸的压节生.同型在职数而如若且客了体 职进修,最重要的功能,仍在于提升教师素质。 体育 有核心素养观,就会通过进修方式,积极增进自己的 教师教有是教师教育的 个分支 《国务院办公厅转 核心素养 心素养导向的体有教师教有, 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 :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 于顺应教育改苹、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效能具有一定的 意见的通知》曾专门提到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培养体 效益。 系、拓宽体育教师培训渠道,加大“国培”力度等重点 二县童影显休有努师的专权成。在高老指悬下 任条,体有教师数育品补齐我国体有教师数量和质量 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处于弱势,体育教师的地位难免出 短板的重要工作 现边缘化,但从敦有的有人功能看,学科地位不是 结合“核心素养导向”和“体有教师教有”的意涵 考决定的,是自身专业发展获得的,依靠的是教师素 核心素养导向的体有教师教有可界定如下:在体有师 养的提升,教师以时去所学的知识,数导现在的学 范数有和在职体有教师进修阶段中,通过系统的学历 生,去适应未来的社会,显然效果有限,更令人稀瞎的 教有和进修活动,将体有教师培养为具备体有品德与 是,社会对体育课的误读,让体有教师的专业权成逐 修养、运动兴趣 与能力,健康行为与习惯,运动品质 渐消弭 ,要想改变 谁都可以来上体育课”的社会误 意志,且具备足够的适宜教学、辅导和研究的知识,技 读,彰显体有数师的专业权威,首先要从体有教师内 能,态度和品格的专业人才 在层面若手,不断吸收新观令和培养新能力,议更加 核心素养导向的体教师教,不仅对体有教们 符合核心素养导向的体合教师教的目标。体育教 个人和学校体有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力 师理解核心素养的精髓,也就可以发现自己哪些素养 统学校体有现状的突破和创新 甘 不足,以便确立自己专业成长的重点领域,并加以 下几个方面 化,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更可以形塑体育教 一是强化有人功能,教有最大的功能在于培有 师专业形象,彰显体有教师专业权威 人才,而人才培有的关键在于教师。体有教师直接 响学生的体有知识和技能、健康行为和习惯、运动品 2 核心素养导向的体音教师教音的核心理今 格和修养,好的体有教师能够激起学生学习体有的动 2.1 人的全面发展 机,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运动态度和意志品质,让学 林崇德的课题成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 生享受体育的乐趣,进而促使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 究》将“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核心,以其为核心素养的 式和行为习惯。学生在具有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的 出发点和归宿点[),人的全而发展理论则是马克思教 教导之下,有形和无形之中可以学到必备的知识,技 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向生产劳动、体育,智 能、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由此可见核心素养导向的 有的紧密结合。我国教有发展与教有改革的根本 体育敦师敦有对于实现育人功能的重要性和价值性。 据就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可。人的全面发 二是顷应新时代体音教音教学改革的新要求 展有广泛和深入的内通,是人的体质,智力、品德,审 敦有发展是与时俱进的过程,它必须考虑社会、经济 美等全方位的发展核心素养导向体有数师数有,不 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变迁,进行有效的应对与调 是要培养圣人般的体育教师,也不是培养竞技能力突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未来教自 出的运动员,而是要培育身心人格健全且具有教学能 的发展导向,不能停留在知识或技能的层次,而必须 力的体有良师,通过体有师资培养课程和体育教师专 考虑更高层次的态度和价值,我们所要培育的人才 业发展,感受和体验良师风范,见贤思齐,成为一位具 不能只是掌休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在体有品德 有内在修为与涵养的体有教师。方中雄(2005)曾提 ,68 C1994-2020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www.cnki.ne
第1期 体 育 成 人 教 育 学 刊 第36卷 训计划”“教师资格标准”等政策与工作是我国教师教 育的时代 主 题,针 对 的 主 要 是 中 小 学 教 师。理 论 上, 教师教育是 指“正 式 的 教 师 职 前 培 育 或 在 职 进 修,旨 在使教师具 备 有 关 教 学 所 需 的 知 识,态 度,行 为 和 技 能”。基本上,师资职前培育的教育学程必须经过系 统的规划并 有 效 执 行,因而都在高等教育机构实施; 至于教师在 职 进 修,则 不 仅 限 于 高 等 教 育 机 构,其 他 具有协助教师专业成长能力的民间机构或团体,亦可 作为教师 在 职 进 修 的 场 所。因而在职进修的范围和 场所,要比职前培育更为宽 广,但不管职前培育和在 职进修,最 重 要 的 功 能,仍在于提升教师素质。体 育 教师教育是教师教育的一个分 支,《国 务 院 办 公 厅 转 发教育部等 部 门 关 于 进 一 步 加 强 学 校 体 育 工 作 若 干 意见的通 知》曾专门提到建立健 全体育教师培养体 系、拓 宽 体 育 教 师 培 训 渠 道,加 大“国 培”力 度 等 重 点 任务,体育教师教育是补齐我国体育教师数量和质量 短板的重要工作。 结合“核心素养导向”和“体育教师教育”的意涵, 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可界定如下:在体育师 范教育和在职体育教师进修阶段中,通过系统的学历 教育和进修活动,将体育教师培养为具备体育品德与 修养、运动兴趣与能力、健康行为与习惯、运动品质与 意志,且具备足够的适宜教学、辅导和研究的知识、技 能、态度和品格的专业人才。 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不仅对体育教师 个人和学校体育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力,而且也是对传 统学校体育现状的突破和创新,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化育 人 功 能。教育最大的功能在于培育 人才,而人才培育的关键在于教师。体育教师直接影 响学生的体 育 知 识 和 技 能、健 康 行 为 和 习 惯、运 动 品 格和修养,好的体育教师能够激起学生学习体育的动 机、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运动态度和意志品质,让 学 生享受体育的乐趣,进而促使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 式和行为 习 惯。学生在具有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的 教导之下,有形和无形之中可以学到必备的知识、技 能、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由此可见核心素养导向的 体育教师教育对于实现育人功能的重要性和价值性。 二是顺应新时代体育教育教 学改革的新要求。 教育发展是与时俱进的过程,它必须考虑社会、经济、 科技和文化 等 方 面 的 变 迁,进 行 有 效 的 应 对 与 调 整。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未来教育 的发展导向,不 能 停 留 在 知 识 或 技 能 的 层 次,而 必 须 考虑更高层 次 的 态 度 和 价 值,我 们 所 要 培 育 的 人 才, 不能只是掌 握 体 育 知 识 和 技 能,更 需 要 在 体 育 品 德、 意志品质、健康习惯等方面胜任未来社会的要求。核 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倡导的是培育具有核心 素养的体育教师,并能够教导具有体育核心素养的下 一代,符合未来社会的需求。体育教师不是运动技能 的培训师那 么 简 单,要 教 好 学 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特 质,合作、沟通、创新、融合和反思等,这些特质都与素 养具有密切关系。体育教师具有这些特质,必然成为 一位有效 能 的 教 师。高 等 院 校 体 育 师 范 专 业 能 够 落 实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师范教育,就能培育出具有体 育核心素养 的 师 范 生;同 理,在 职 教 师 如 若 具 备 了 体 育核心素养 观,就 会 通 过 进 修 方 式,积极增进自己的 核心素养。因 此,核 心 素 养 导 向 的 体 育 教 师 教 育,对 于顺应教育改革、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效能具有一定的 效益。 三是彰显体育教师 的 专 业 权 威。在 高 考 背 景 下, 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处于弱势,体育教师的地位难免出 现边缘化,但 从 教 育 的 育 人 功 能 看,学科地位不是高 考决定的,是 自 身 专 业 发 展 获 得 的,依靠的是教师素 养的提 升。教 师 以 过 去 所 学 的 知 识,教 导 现 在 的 学 生,去适应未来的社会,显然效果有限,更令人唏嘘的 是,社会对体 育 课 的 误 读,让 体 育 教 师 的 专 业 权 威 逐 渐消弭。要 想 改 变“谁都可以来上体育 课”的 社 会 误 读,彰显体育教师的专业权威,首 先 要 从 体 育 教 师 内 在层面着手,不断吸收新观念和培养新能力,这 更 加 符合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的目标。体 育 教 师理解核心素养的精髓,也就可以发现自己哪些素养 不足,以便确立自己专业成长的重点领域,并 加 以 强 化,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学效 果,更可以形塑体育教 师专业形象,彰显体育教师专业权威。 2 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的核心理念 2.1 人的全面发展 林崇德 的 课 题 成 果 《中 国 学 生 发 展 核 心 素 养 研 究》将“全面 发 展 的 人”作 为 核 心,以 其 为 核 心 素 养 的 出发点和归宿点[5],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则是马克思教 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向生产劳动、体育、智 育的紧密 结 合。我 国 教 育 发 展 与 教 育 改 革 的 根 本 依 据就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6]。人的全面发 展有广泛和 深 入 的 内 涵,是 人 的 体 质、智 力、品 德、审 美等全方位的发展。核心素养导向体育教师教育,不 是要培养圣人般的体育教师,也不是培养竞技能力突 出的运动员,而是要培育身心人格健全且具有教学能 力的体育良师,通过体育师资培养课程和体育教师专 业发展,感受和体验良师风范,见贤思齐,成为一位具 有内在修为与涵养的体育教师。方 中 雄(2005)曾 提 · 86 ·

第1期 黄河,程传银,等:核心素养导向的体有牧师数育:理念、挑战与应对 第36粉 到“改革呼唤教师的全面发展,教师的全面发展是 教师专业成长的观察与研究,提出了能更清楚阐释教 专业成长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核心素养 师专业学习与信念改变之关系的理论,并认为“行为 向的体有教师教有,既要重视体有教师身心的平衡发 的改变应先于信念的改变”,且依循以下四个关键步 展,关注知识,情意和技能学习三合一,也要强调“知 要来进行.①专业发展,即教师参加培训进修课程:@ 行思”的数学或学习过程,达到体有数师全面发展的 教师教学实务的改变,试探性地尝试所学到的新知 目的,以彰显全面发展的人格特质,并表现出“人的全 识:③学生学习效果的改变,教师亲眼见证此改变对 面发展”的精神与态度。 自身教学有帮助:④教师信念与态度的改变 2.2学以致用 具有一定的核心素养,会展现出知识的追求、能力的 在体有师范生的培养过得中,学生常被反映“不 增进态度的良善价值的追寻和意志的坚持,心,中始 会上体有课”,即无法学以致用。体有师范生在校所 终以学生的福扯,学生的成长学生的培有为意念,他 学,难以在一线的体有教有教学现场所用,这种学用 们在扮演人师角色的同时,还会通过更高层次的自我 落差的现象,在于偏重于知识学习和课堂经验不足所 实现,成就和造就每 个学生。基于这 理念,核心 致。与此同时,另一种困境则是如何理解和看待“学 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敦育,鼓励体有教师不要满足于 以致用”的“用”,在职体有物师在培加和讲终中经常 现状,要主动学习,持续不断地追求体育专业发展,以 会有这样的声音,“不点欢所理论,出较喜欢实例,其 深化体有教师专业修为,精进体有教学实务,成为一 至是可以立即带回使用的东西” 。然而,体育教师如 位优秀的、有效能的体育教师 果过度强调自己的技能性科目属性,对实务性、操作 性的培训、进修活动抱有过度的偏好,也可能在某利 3核心素养导向的体有教师教育面临的挑战 程度上限制白身的专业发居Haer与Hodkinso 31高等院拉你有师荒表业建设变否持合核心去表 曾指出,职场上的“学以致用”并非如“迁移”般可将 学向富求 个场域中学到的东西搬运到另 个相似的场域中使 师资培养机构的教育目标,在于培有高素质的 用,如将在培训学到的内容直接带到教学现场使用 育教师,会引导教学内容的规划与执行。由于教育政 相反的,他们认为“学以致用”其实是一种将知积“审 策经常会随着社会发展有所调整,高等院校体有师范 新脉络化”的复杂历程[)。核心素养导向的体有教厅 专业也应该关注整个教育走向,尤其当前世界各国彩 教,应该是一种体教师教式的转移,在让 极推进中小学核心素养导向敦育,更会影响到体育教 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够有效转化为体有敦学实务, 师教有未来发展 然而,目前的体有师资培养机构 不会只流于知识的学习或打高空的理论知识,也不会 课程设置和敦学历程上能不能顺应中小学的体有 只流于技巧性的操作和可复制的实务,强调的是知识 育政策,及时调整课程和数学,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 和技能的创新转化与适宜应用,真正对实际体有教学 题,当前所培养的体有师范生在进入职场后,是否能 发挥效用,这种学以致用的理念,将有助于调整和改 够成为一位有效能且胜任的体育教师,也需要时间的 进目前体有师范生培养 及在职 有敦师培议 检验 缺尖。 32体有教师是否具备在核心素养上的知行统 2.3专业成长 Fullan曾指出,教有上的变革涉及教师在数材、教 在内容视角,教师专业成长主要是知识、技能,信 法还有信念等多方面的改变,因而教师若只使用新的 念以及价值观的提升,在阶段视角,教师专业成长是 教材但却未改李教学方法和教学信今,并不能算是有 个从新手到专 ,从不成熟向成熟 从非专业向专 效的改革 rSmith也在其研究中发现“折 业的转换和过渡,强调的是与时俱进和不断增进。体 型教师”,即宜称赞同课程改革的理含,但却维持旧有 育教师专业成长在提升体育教师素养中扮演若关键 教学方式[),上述观点和研究发现,都突显了“知”与 性的力量,Hovle曾经提到教师的工作是一种专业性 “行”之间的复杂关系。中小学核心素养导向教有,已 工作,其本质也是一种学习。当学生的体有知识和 经成为当前重要的教有政策之 。在职体有教师作 技能、运动品德与意志、健康行为和习惯等逐渐成为 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体,其本身就必须具备足 体有教师的共识时,我们却极容易忽视体有教有教号 的核心素养,不管是在知识和技能、情感和态度、信急 的另一端,即体有教师的核心素养提升,或者说专 和价值等方而都要具有一定的素养,才能运用所学教 成长间题。教师的专业成长乃至其信念与行为的 导学生。然而,从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于核心素养 变是一段缓慢且复杂的历程。Guskey根据他长期对 的认知,以及核心素养转换为课程、教学和评价的现 69 C)1994-2020 China Academie Journal Electronic Publ 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
第1期 黄河,程传银,等: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理念、挑战与应对 第36卷 到“改革呼唤教师的全面发展”[7],教师的全面发展是 专业成长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核心素养导 向的体育教师教育,既要重视体育教师身心的平衡发 展,关注知识、情意和技能学习三合一,也 要 强 调“知 行思”的教学或学习过程,达 到 体 育 教 师 全 面 发 展 的 目的,以彰显全面发展的人格特质,并表现出“人的全 面发展”的精神与态度。 2.2 学以致用 在体育师范 生 的 培 养 过 程 中,学 生 常 被 反 映“不 会上体育 课”,即 无 法 学 以 致 用。体育师范生在校所 学,难以在一线的体育教育教学现场所用,这 种 学 用 落差的现象,在于偏重于知识学习和课堂经验不足所 致。与此同时,另 一 种 困 境 则 是 如 何 理 解 和 看 待“学 以致用”的“用”,在职体育教师在培训和进修中经常 会有这样的 声 音,“不 喜 欢 听 理 论,比 较 喜 欢 实 例,甚 至是可以 立 即 带 回 使 用 的 东 西”。然 而,体 育 教 师 如 果过度强调 自 己 的 技 能 性 科 目 属 性,对 实 务 性、操 作 性的培训、进修活动抱有过度的偏好,也 可 能 在 某 种 程度上 限 制 自 身 的 专 业 发 展。Hager与 Hodkinson 曾指出,职场上的“学以致用”并非如“迁移”般可将一 个场域中学 到 的 东 西 搬 运 到 另 一 个 相 似 的 场 域 中 使 用,如将在培训学到的内容直接带到教学现场使用。 相反的,他们 认 为“学 以 致 用”其 实 是 一 种 将 知 识“重 新脉络化”的复杂历程[8]。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 教育,应该是一种体育教师教育范式的转移,旨 在 让 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够有效转化为体育教学实务,它 不会只流于知识的学习或打高空的理论知识,也不会 只流于技巧性的操作和可复制的实务,强调的是知识 和技能的创新转化与适宜应用,真正对实际体育教学 发挥效用,这种学以致用的理念,将有助于调整和改 进目前 体 育 师 范 生 培 养 以 及 在 职 体 育 教 师 培 训 的 缺失。 2.3 专业成长 在内容视角,教师专业成长主要是知识、技能、信 念以及价值 观 的 提 升,在 阶 段 视 角,教师专业成长是 一个从新手 到 专 家,从 不 成 熟 向 成 熟,从 非 专 业 向 专 业的转换和过渡,强调的是与时俱进和不断增进。体 育教师专业 成 长 在 提 升 体 育 教 师 素 养 中 扮 演 着 关 键 性的力量,Hoyle曾经提到教师的工作是一种专业性 工作,其本质也是一种学习[9]。当学生的体育知识和 技能、运动品 德 与 意 志、健康行为和习惯等逐渐成为 体育教师的共识时,我们却极容易忽视体育教育教学 的另一端,即体育教师的核心素养提升,或 者 说 专 业 成长问题。教师的专业成长乃至其信念与行为的改 变是一段缓慢且复杂的历程。Guskey根 据 他 长 期 对 教师专业成长的观察与研究,提出了能更清楚阐释教 师专业学习与信念改变之关系的理论,并 认 为“行 为 的改变应先 于 信 念 的 改 变”,且依循以下四个关键步 骤来进行:①专业发展,即教师参加培训进修课程;② 教师教学实务的改变,试探性地尝试所学到的新 知 识;③学生学习效果的改变,教 师 亲 眼 见 证 此 改 变 对 自身教学有帮助;④教师信念与态度的改变[10]。教师 具有一定的 核 心 素 养,会 展 现 出 知 识 的 追 求、能 力 的 增进、态度的良善、价值的追寻和意志的坚持,心中始 终以学生的福祉、学生的成长、学生的培育为意念,他 们在扮演人师角色的同时,还会通过更高层次的自我 实现,成就 和 造 就 每 一 个 学 生。基 于 这 一 理 念,核 心 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鼓励体育教师不要满足于 现状,要主动学习,持续不断地追求体育专业发展,以 深化体育教 师 专 业 修 为,精 进 体 育 教 学 实 务,成 为 一 位优秀的、有效能的体育教师。 3 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面临的挑战 3.1 高等院校体育师范专业建设能否符合核心素养 导向需求 师资培养机构的教育目标,在于培育高素质的体 育教师,会引导教学内容的规划与执行。由于教育政 策经常会随着社会发展有所调整,高等院校体育师范 专业也应该关注整个教育走向,尤其当前世界各国积 极推进中小学核心素养导向教育,更会影响到体育教 师教育未来发展。然而,目前的体育师资培养机构在 课程设置和教学历程上能不能顺应中小学的体育教 育政策,及时调整课程和教学,是 一 个 充 满 争 议 的 话 题,当前所培养的体育师范生在进入职场后,是 否 能 够成为一位有效能且胜任的体育教师,也需要时间的 检验。 3.2 体育教师是否具备在核心素养上的知行统一 Fullan曾指出,教育上的变革涉及教师在教材、教 法还有信念等多方面的改变,因而教师若只使用新的 教材但却未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信念,并不能算是有 效的改革[11]。CurtnerSmith 也在其研究中发现“折中 型教师”,即宣称赞同课程改革的理念,但却维持旧有 教学方式[12]。上述观点和研究发现,都突显了“知”与 “行”之间的复杂关系。中小学核心素养导向教育,已 经成为当前重要的教育政策之一。在职体育教师作 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体,其本身就必须具备足够 的核心素养,不管是在知识和技能、情感和态度、信念 和价值等方面都要具有一定的素养,才能运用所学教 导学生。然而,从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于核心素养 的认知,以及核心素养转换为课程、教学和评价的现 · 96 ·

第1期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第36卷 状看,并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在于过夫中小学体有 动技能与知识的传授[。相较于学习成套的新知识 教学是以基本能力为主,教师们已经习惯了以往的载 越来越多的研究和政策开始注意到,只有促使教师 学模式,对核心素养的了解相当有限,如今推动中小 变既有观念,才有助于教有变革的推行,只有促使付 学体有核心素养教有,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育教师接受核心素养的教有理念,才有助于发展学生 3.3体有教师专业发展能否具备落实核心素养孚向 的体育核心素养。然而,要通过什么方式来促使体育 的主动姓 师观念或行为的改变,却也是教改推动者最大的挑 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专业成长和改进教学实务 战。 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立足于社会建构 最有效的作为。当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活动越来越 学习理论的专业发展策略,它需要相关的制度,资 多样化,不仅有静态的学习,还有动态的学习,重视专 及社会文化等条件来配合,而无法仅仅通过由上而下 业发展成果的分享与应用。此外,体有教师专业发展 的方式快速句角制 4.1 建立核心素养导向的体有教师教育框架 社范围内都有其活动的身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有框架,在世界重要组织(如 展活动比以往热路,然而,是否有系统和全面性的规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各个国家的重视下,逐 划,是否满足中小学推动体育核心素养牧育需求,还 渐成形。然而,目前体有教师教百的核心素养导向拒 有待考证:而且大多数的体有教师专业发展是否顺应 架仍在发展之中,离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体有教师教 核心素养导向,主动充实核心素养教学相关知识与能 育的实务推动尚有一段距离,未米有必要集合高等院 力,恐怕仍然需要更多的解答和实践 校体有师范专业人员、相关领域学者专家和中小学 3.4教师和学生能否有效共创提升核心素养的课堂 育教有教学实务工作者的力量共同研议。教有行政 文化 机关可以老虑秀托成立研究小组,建立核心,素养导向 随着社会变迁的加速和社会结构的改变,中小等 的体育教师教有框架,就其目标、内容结构和相关 班级特性和学生的体有与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样化 套等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对适立的核心素养导向的体 并且和诸多其他领域间题相 交叉, 这都是对体育彰 育教师教育举措 ,以供高等院校体育师范专业体育师 师教学能力的考验,无形之中增加了体有教师的工作 资培养和在职体有教师专业发展参考 压力。体有数学需要课壹文化的营浩,而误堂文化建 42充实高等院拉体有师范专业教师的核素卷 设的关键便是数师作为主体的文化身份如何球构以 识与技能 及如何体现。在核心素养导向体有教学模式下, 面对核心素养导向教有时代的来临,高等院校体 教师需要有强 有师范专业不能存有“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 。既名 传统的体育教师教育所培养的体育师资,偏重于集体 施行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已势在必行,就必 式教学和制度化教学,理论上较难话应多样化班级管 须以雨积极的本度面对和接受,高等院妙体育而范专 理和解决学生个别问题的需求,无法与学生形成合力 业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和评价,都要扣紧核心素养 共创课堂文化。未来,核心素养导向的体有教师教 导向理念和核心价值 在这个层面上,高等院校体 是否能够突破传统的体有教师教有,采取更为弹性 师范专业的教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需要理解核心 化、个性化的师资培养模式,让体育教师和学生有效 素养导向教有的内涵和精神,而且能够有效转化在自 共创体有里堂文化,实现休有深度数学,这都需要付 已的实际果程、数学与平价之中,才能有效培有休百 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进行前脆性和宏观性 师范生的核心素养。因此.面对核心素养导向的教有 的规划并严格执行 潮流,高等院校体有师范专业的教师应做好心理准 4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有的发展策略 并积极作为,充实核心素养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成为 “具有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的教师”」 体有教师教有关系到体有师资素质的高低,体台 4.3强化体育师资培育的实习课程 师资素质又关系到学生身心健康和国家未来优质 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习,是建立在知识学习基础 的体育教师教育,是确保整体体育教育质量和学生 上,深化其能力和态度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于注重运 质的关键力量。世界各国积极致力于体育教师教有 动技能与技术本身,忽略了学生运动技能学习背后的 的革新,以培有优质的体有师资,其原因也在于此。 价值,发展学生体有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就是重新发 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新 现和注重运动技能背后的价值,更关注学生学习背后 的理念引领的背景下,体育教学需要超越单方面的运 的思维、逻辑和方法。高等院校体育师范专业学生 70 C)1994-2020 China Academie Joumal Eleetronie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
第1期 体 育 成 人 教 育 学 刊 第36卷 状看,并不尽 如 人 意,主要原因在于过去中小学体育 教学是以基本能力为主,教师们已经习惯了以往的教 学模式,对核心素养的了解相当有限,如 今 推 动 中 小 学体育核心素养教育,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3.3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能否具备落实核心素养导向 的主动性 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专业成长和改进教学实务 最有效的作为。当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活动越来越 多样化,不仅有静态的学习,还有动态的学习,重视专 业发展成果的分享与应用。此外,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的场域,早已跳脱出学校,在校内外、跨校际以及家校 社范围内 都 有 其 活 动 的 身 影。虽然体育教师专业发 展活动比以 往 热 络,然 而,是否有系统和全面性的规 划,是否满足中小学推动体育核心素养教育需求,还 有待考证;而且大多数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是否顺应 核心素养导向,主动充实核心素养教学相关知识与能 力,恐怕仍然需要更多的解答和实践。 3.4 教师和学生能否有效共创提升核心素养的课堂 文化 随着社会变迁的加速和社会结构的改变,中小学 班级特性和学生的体育与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样化, 并且和诸多其他领域问题相互交叉,这都是对体育教 师教学能力的考验,无形之中增加了体育教师的工作 压力。体育教学需要课堂文化的营造,而课堂文化建 设的关键便 是 教 师 作 为 主 体 的 文 化 身 份 如 何 建 构 以 及如何体现。在核心素养导向体育教学模式下,体育 教师需要有强烈的体育文化意识、观念、行为表达[13]。 传统的体育教师教育所培养的体育师资,偏重于集体 式教学和制度化教学,理论上较难适应多样化班级管 理和解决学生个别问题的需求,无法与学生形成合力 共创课堂文化。未来,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 是 否 能 够 突 破 传 统 的 体 育 教 师 教 育,采 取 更 为 弹 性 化、个性化的师资培养模式,让体育教师和学生有效 共创体育课 堂 文 化,实 现 体 育 深 度 教 学,这 都 需 要 对 核心素养导 向 的 体 育 教 师 教 育 进 行 前 瞻 性 和 宏 观 性 的规划并严格执行。 4 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的发展策略 体育教师教育关系到体育师资素质的高低,体育 师资素质 又 关 系 到 学 生 身 心 健 康 和 国 家 未 来。优 质 的体育教师教育,是确保整体体育教育质量和学生素 质的关键 力 量。世界各国积极致力于体育教师教育 的革新,以 培 育 优 质 的 体 育 师 资,其 原 因 也 在 于 此。 在发展学生 核 心 素 养 已 成 为 体 育 课 程 与 教 学 改 革 新 的理念引领的背景下,体育教学需要超越单方面的运 动技能与知识的传授[14]。相较于学习成套的新知识, 越来越多的研究和政策开始注意到,只有促使教师改 变既有观念,才有助于教育变革的推行,只 有 促 使 体 育教师接受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才有助于发展学生 的体育核心素养。然而,要通过什么方式来促使体育 教师观念或行为的改变,却也是教改推动者最大的挑 战。核心素养 导 向 的 体 育 教 师 教 育 立 足 于 社 会 建 构 学习理论的 专 业 发 展 策 略,它 需 要 相 关 的 制 度、资 源 及社会文化等条件来配合,而无法仅仅通过由上而下 的方式快速复制。 4.1 建立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框架 核心素养导 向 的 教 育 框 架,在 世 界 重 要 组 织(如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和各个国家的重视下,逐 渐成形。然而,目前体育教师教育的核心素养导向框 架仍在发展之中,离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 育的实务推动尚有一段距离,未来有必要集合高等院 校体育师范专业人员、相关领域学者专家和中小学体 育教育教学实务工作者的力量共同研议。教 育 行 政 机关可以考虑委托成立研究小组,建立核心素养导向 的体育教师 教 育 框 架,就 其 目 标、内容结构和相关配 套等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对适宜的核心素养导向的体 育教师教育举措,以供高等院校体育师范专业体育师 资培养和在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参考。 4.2 充实高等院校体育师范专业教师的核心素养知 识与技能 面对核心素养导向教育时代的来临,高等院校体 育师范专 业 不 能 存 有“以 不 变 应 万 变”的 心 态。既 然 施行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已势在必行,就必 须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和接受,高等院校体育师范专 业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和评价,都要扣紧核心素养 导向理念和核心价值。在这个层面上,高等院校体育 师范专业的教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需要理解核心 素养导向教育的内涵和精神,而且能够有效转化在自 己的实际课 程、教 学 与 评 价 之 中,才能有效培育体育 师范生的核心素养。因此,面对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 潮流,高等院校体育师范专业的教师应做好心理准备 并积极作为,充实核心素养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成 为 “具有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的教师”。 4.3 强化体育师资培育的实习课程 核心素 养 导 向 的 学 习,是 建 立 在 知 识 学 习 基 础 上,深化其能力和态度。传统的体育教学过于注重运 动技能与技术本身,忽略了学生运动技能学习背后的 价值,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就是重新发 现和注重运动技能背后的价值,更关注学生学习背后 的思维、逻辑和方法[15]。高等院校体育师范专业学生 · 07 ·

第1期 黄河,程传银,等:核心素养导向的体有牧师数育:理念、挑战与应对 第36粉 所修的实习课程,对于提升体有师范生的素养具有 [3]赵富学,程传银体有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基础及结构要素 定的效果,尤其在实操能力和人格熏陶方面,效果更 院学报.2018(6):104-112 加突出。为了提升体育师范生的教学实务能力,学校 [4们尚力沛·程传银.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体育单元教学设 课程规划和教学实施需要进行系绕的调整,以据助体 +「11体自学刊.2018(1).98-10 [5]林崇德,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A们/中国心理学会,第十八 有师范生从传统的体有教学转向深度数学。要与实 理学与社会发 习合作学校建立紧密联系,让学生能够在实习中直正 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要集 获益。此外,提供师范生服务课程,鼓励体有师范 [6]蛮宏保,高涵,谈丰铭,从“全人教育”到“人的全面发爬”辨 参与支教活动,有助于体有师范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的 析U].中小学德,2018(12):-1 培养,发现和注重运动技能背后的价值,增进师范生 [门方中雄,课程改革呼唤教师的全面发展,基础教有参考 的核心素养」 0521.1 注重标准遮设和操作工具的开发 [8]Hager.P.&Hodkin 任何教有政策的执行,标准建设都是 把双刀 剑,统一的标准难免造成工作推进的千篇一律,但对 009(4).619-638 [9]Hoyle.E Prof nd der 于教育政策来说,标准建设又是一个必要的门槛,同 n in edu .In Eric Hovle (Eds).World ve 时也是一个快速普及,扩大人们对教有政策认知的途 Ko Page.1980 径。建立体有教师核心素养标准,在体育学科核心着 [10]Guskey.T.R.Pmfessional do 养尚未成为普遍共识的情况下,就是很好的政策执行 选项。此外,为了让高等院校体有师范专业教有工作 281-201 者体有师范生和在职体有数师对于核心素养导向的 [11]Fullan.M.The p 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4th ed) 体有教师敦有有更多的认知与理解,可以制定工作手 [M.New York.NY:Teachers Colleue.2007. 册,涵盖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学的理念介绍、实 [121Cu -Smith.M.D.The mor change the mor 运作和实践应用等内容,帮助体育师范生或在职体育 s influencin 教师了解体育核心素养,了解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和 and delivery of national cur iculum Physical Edu 学生评价,进而应用在自已的教学之中。 [13】王.深堂文化氛围营造与教师文化身份建构[U],教育理 参考文献 6与.201341.57-6 [4们尚力沛,程传银,超越技能:燕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体育 []教有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 深度学厂11.计体有学院学报,2018(3).96-10 意见[Z幻.2014. [15]程传银发展学生休有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论解读[门.沈 [2]赵富学,程传银,储志东.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国际经 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3),1-7 验与启示[1门.体有学刊.2019(1):84100 Core Quality-Oriented PE Teacher Education HUANG He'.CHENG Chuanyin'.ZHAO Fuxue? (1 Sports Science Dent.Naniing Normal Univ.Naniing 210046.China 2.Sports Education Dept.Wuhan Sports Univ.Wuhan 430079.China) Abstract.The paper prob search holds that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P.E.teacher education are as follo whether the construction of P.E.teach ers special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meet the needs of core quality ori tation.whether P.E.teachers have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in core quality.whether P.E.teachers profes onal developme the initiative to imple ment core quality onentation and whether teachers and studen culture to improve co quality.The paper prop o establish a framework of P.E. quality.enrich the quality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teachers majoring in physical ed ollege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se training of P.E.teacher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ard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operating tools Key words: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E.teacher education:core quality orientation 71 (C)1994-2020 China Academie Joumal Eleetronie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p://www.enki.net
第1期 黄河,程传银,等: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理念、挑战与应对 第36卷 所修的实习课程,对于提升体育师范生的素养具有一 定的效果,尤其在实操能力和人格熏陶方面,效 果 更 加突出。为了提升体育师范生的教学实务能力,学校 课程规划和教学实施需要进行系统的调整,以帮助体 育师范生 从 传 统 的 体 育 教 学 转 向 深 度 教 学。要 与 实 习合作学校建立紧密联系,让学生能够在实习中真正 获益。此外,提 供 师 范 生 服 务 课 程,鼓励体育师范生 参与支教活动,有助于体育师范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的 培养,发现和注重运动技能背后的价值,增 进 师 范 生 的核心素养。 4.4 注重标准建设和操作工具的开发 任何教 育 政 策 的 执 行,标 准 建 设 都 是 一 把 双 刃 剑,统一的标准难免造成工作推进的千篇一律,但 对 于教育政策 来 说,标 准 建 设 又 是 一 个 必 要 的 门 槛,同 时也是一个快速普及,扩大人们对教育政策认知的途 径。建立体育教师核心素养标准,在体育学科核心素 养尚未成为普遍共识的情况下,就是很好的政策执行 选项。此外,为了让高等院校体育师范专业教育工作 者、体育师范生和在职体育教师对于核心素养导向的 体育教师教育有更多的认知与理解,可以制定工作手 册,涵盖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学的理念介绍、实 务 运作和实践应用等内容,帮助体育师范生或在职体育 教师了解体 育 核 心 素 养,了 解 课 程 设 计、教 学 实 施 和 学生评价,进而应用在自己的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 意见[Z].2014. [2]赵富学,程传银,储 志 东.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国际经 验与启示[J].体育学刊,2019(1):89-100. [3]赵富学,程传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基础及结构要素 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8(6):104-112. [4]尚力沛,程传银.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体育单元教学设 计[J].体育学刊,2018(1):98-103. [5]林崇德.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A]//中 国 心 理 学 会.第 十 八 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 理 学 与 社 会 发 展 [C].中国心理学会,2015:2. [6]童宏保,高涵,谈 丰 铭.从“全 人 教 育”到“人 的 全 面 发 展”辨 析[J].中小学德育,2018(12):8-13. [7]方中雄.课程改革呼唤教师的全面发展[J].基 础 教 育 参 考, 2005(2):1. [8]Hager,P.& Hodkinson,P.Movingbeyondthemetaphorof transferoflearning[J].BritishEducationalResearchJournal, 2009(4):619-638. [9]Hoyle,E.Professionalizationanddeprofessionalizationinedu- cation.InEricHoyle&JacquettaMegarry(Eds),Worldyear- bookofeducation[M].London:KoganPage,1980. [10]Guskey,T.R.Professionaldevelopmentandteacherchange [J].TeachersandTeaching:TheoryandPractice,2002(8): 381-391. [11]Fullan,M.Thenew meaningofeducationalchange(4thed) [M].NewYork,NY:TeachersCollege,2007. [12]Curtner-Smith,M.D.Themorethingschangethemore theystaythesame:factorsinfluencingteachers’interpre- tationsanddeliveryofNationalCurriculumPhysicalEdu- cation[J].Sport,EducationandSociety,1999(1):75-97. [13]王娜.课堂文化氛围营造与教师文化身份建构[J].教 育 理 论与实践,2018(34):57-60. [14]尚力沛,程传银.超越技能: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体育 深度教学[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8(3):96-103. [15]程传银.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论解读[J].沈 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3):1-7. CoreQuality-OrientedPETeacherEducation HUANG He1,CHENGChuanyin1,ZHAOFuxue2 (1.SportsScienceDept.,NanjingNormalUniv.,Nanjing210046,China; 2.SportsEducationDept.,WuhanSportsUniv.,Wuhan430079,China) Abstract:ThepaperprobesintotheconceptandconnotationofP.E.teachereducationorientedwithcorequality.There- searchholdsthatthechallengesfacedbyP.E.teachereducationareasfollows,i.e.,whethertheconstructionofP.E.teach- ers'specialty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canmeettheneedsofcorequalityorientation,whetherP.E.teachershavetheunity ofknowledgeandpracticeincorequality,whetherP.E.teachers'professionaldevelopmentcanhavetheinitiativetoimple- mentcorequalityorientation,andwhetherteachersandstudentscaneffectivelycreateclassroomculturetoimprovecore quality.ThepaperproposestoestablishaframeworkofP.E.teachereducationorientedwithcorequality,enrichthecore qualityknowledgeandskillsofteachersmajoringinphysic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strengthenthepractice coursetrainingofP.E.teachersandpayattentiontotheconstructionofstandardsandthedevelopmentofoperatingtools. Keywords:schoolphysicaleducation;P.E.teachereducation;corequalityorientation · 17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视角下我国学校体育政策及_省略_4年以来的11份政策文本量化分析_贺新家.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核心素养——基于初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即时性评价改进_李卫红.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核心素养——基于学生健康素养生成的体育教师教育范式转变_程传银.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核心素养——基于扎根理论的我国中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结构模型构建_李承伟.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核心素养——体育核心素养主要构成要素间相互关系的辩证研究_吴向宁.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核心素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问题及其破解之道_赵富学.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_朱亚成.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改进跑类体育游戏方法_提高_体育弱势学生_参与热情_李国庆.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策略分析_孙凤.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民族游戏与小学体育教学的融合_朱艳燕.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浅论趣味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创新运用_孙晖.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抉择和组织方式_刘育明.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巧用游戏教学法构建_四有_新课堂_省略_小学低段体育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探究_张汉良.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体育教学中游戏的选择和实施探讨_李银冰.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体育游戏对小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_季谢云.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体育游戏教学策略的变化研究_以_乐趣绳障碍_游戏为例_顾红云.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体育游戏兴趣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有利影响探析_魏冉.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影响_沈诚康.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玩中学学中玩_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究_杨甲.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雾霾天气下的小学室内体育游戏六则_梅黎明.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核心素养——关于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的文献综述_朱亚成.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核心素养——多重课程实施模式中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研究_杨宗友.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学校体育研究——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是我国学校体育发_省略_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精神_季浏.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学校体育研究——新时代中国学校体育落实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的发展战略研究_董翠香.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学校体育研究——日本_义务教育体育科学习指导要领_省略_运动技能课程内容设置对我国的启示_刘世磊.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学校体育研究——近30年美国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现_省略_体育教育发展现状报告_的文本分析_胡小清.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学校体育研究——对我国20年基础教育体育新课改若干认识问题的澄清与分析_季浏.pdf
-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体育发展趋势.ppt
-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体育体制.ppt
-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中国参加奥运会.ppt
-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现代奥林匹克运动.ppt
-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奥林匹克——古代奥运.ppt
-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体育文化.ppt
-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体育科学.ppt
-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体育手段.ppt
-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体育过程.ppt
-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体育目的.ppt
-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体育概念.ppt
- 山东理工大学:《体育概论》课程授课教案(讲义,32学时,主讲:王化冰).doc
- 山东理工大学:《体育史》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7次课 第六章现代体育的形成(内页).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