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改进跑类体育游戏方法_提高_体育弱势学生_参与热情_李国庆

YI XIAN HUA TI 点击游戏:研究适用方法休现游戏价佳 改进跑类体育游戏方法 提高“体育弱势学生”参与热情 李国庆(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巾第三小学,41540) 美回学者戴安·荷克丝 是比较不受欢迎的对象,并且还 、游戏:字接力 (Diane Heacox)在所著的 受到了其他学生的邮笑。在 游戏方法:在场地上画一个直径为 《差异教学:帮助每个 游戏过程中,这此学生也 12~15m的圆圈,将学生分成男女各2队, 学生获得成功》 确实影到本的比赛 分别在圆圈内织队面向4个圆外方向站立。 中指出:“实施差异教 成绩。于是,教师将游戏 形成“十 字形的4条垂直半径。游戏于 学意指教师改变教学 做了相应的方法改进: 始,各队第1人同时沿逆时针方向绕圆外 的束度、水平或类型,以 学生还是醒原来分 跑1圈后把接力棒传给本队第2人,这样依 适应学习者的雷要学习风格 成4队依次编号游发开始后 次接力进行,先跑完的队为胜. 或兴趣,”教师组织学生玩体有游戏,最 教师把“叫号改为宜读简单算式(如 游戏规则: 清要注意的是“公平原则”,但是有时看化 “1+2”12÷3”等),让大家算出应该 1.发令或接棒后才能出发 “很公平”的游戏方法与规则,却使部分 出学生的编号,再跑出(图1)。其他方法 2.跑图时不得跨进圈内或踩线: “体育弱势学生”失去了获胜机会,他们 与规则不变 3.超越别人时须从右侧绕过,不得推 在这种游戏方法与规则下玩起来非常吃 人撞人 力,这对这部分学生来说反面是不公 4.交棒后要站在队尾(即往圆中心位 的,他们会在玩的过程中渐新对体育游戏 置站)。 比赛失去积极性。如何通过改变体育游戏 在组织游戏过程中,由于男生反应灵 方法与规则来调动“体育弱势学生”的 敏,堡发力强,速度快,女生明显处于为 与激情呢?笔者在六年级跑类体有游戏的 势,这样的游戏,实力悬殊较大,女生在 教学中进行了实践与思考, 开始不久就没有了比赛的热情,失去 这样一来,有些“体育弱势学生”跑 夺取胜刊的信。怎样改变这一现状呢 ·、游戏:曲线往板跑接力 得不快。但运算迅速。通过角逐,最终还 由于平时上课时通常是男女生分别列队 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四队,每队按 是算得快跑得努力的学生取得冠军。这 此时如果将男女生穿插混合分组,势必会 照前后顺序依次编号。游戏开始后,教师 时,教师大力表扬这几名学生,其他学生 就误课堂时间,而且这些高年级的学生 报出一个编号,各队该编号学生开始朝前 党得再也不好意思明笑他们了,这几名学 不愿意男女合组。于是,教师采取了另 方绕标志物呈S形曲线跑动,到达终点后 生对体育课也由棋怕变为喜欢,真是 种方案,即要求每个队员在起跑前,男 直线返回,璃一队的洗手先返回,该队就 举两得 先完成10次举小阿修的动作(图2),女队 可得1分,然后教师再报下一个编号(约 这是一个出较平常的胞类体游戏 先完成10次跳绳的动作,才能胞出.这样 报8 0次),依次进行。最后得分多的队 敬师只是稍稍改变 下游戏方法,便收 来,既提高了这个体有游戏的趣味 胜 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在胞类体育游 还适当加大了男生取胜的难度,使男女 薄戏规则 或中,教师适时安排差异性教学,往往更 实力旗放相当,竞争开始激烈起来,极力 1.只有藏判员报出编号的学生才可以 能激发学生,特别是“体有弱势学生”参 地提高了学生们参与比赛的积极性 跑出,其他编号的学生结误胞出队伍时 与体育游戏比赛的热情。如,在进行接力 超出第1个标志物侧扣分,几个人跑错则打 跑比赛时,肥胖学生是不受欢迎的对 几分。 而在负重或者设延比赛和访守类呼戏中 2队伍必须保持整齐,为后面的学生 他们又是各队争抢的对象。因此,在跑类 留出通道。 体有游戏教学活动中,适时加入有利于 在开展游戏分组时,因学生体质、 体有弱势学生“的方法与规则,能起到 瘦、高矮的不同,肥胖学生和小个子学生 合理调剂、公平竞争的作用, 图2 (C)1994-2019 China Acade emic Journal 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www.cnk
YI XIAN HUA TI 90 2018 - 10 2018 - 10|CHINA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91 点击游戏:研究运用方法 体现游戏价值 改进跑类体育游戏方法 提高“体育弱势学生”参与热情 美国学 者戴 安·荷 克 丝 (Diane Heacox)在所著的 《差异教学:帮助每个 学生获得成功》一书 中指出:“实施差异教 学意指教师改变教学 的速度、水平或类型,以 适应学习者的需要、学习风格 或兴趣。”教师组织学生玩体育游戏,最 需要注意的是“公平原则”,但是有时看似 “很公平”的游戏方法与规则,却使部分 “体育弱势学生”失去了获胜机会,他们 在这种游戏方法与规则下玩起来非常吃 力,这对这部分学生来说反而是不公平 的,他们会在玩的过程中渐渐对体育游戏 比赛失去积极性。如何通过改变体育游戏 方法与规则来调动“体育弱势学生”的参 与激情呢?笔者在六年级跑类体育游戏的 教学中进行了实践与思考。 一、游戏:曲线往返跑接力 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四队,每队按 照前后顺序依次编号。游戏开始后,教师 报出一个编号,各队该编号学生开始朝前 方绕标志物呈S形曲线跑动,到达终点后 直线返回,哪一队的选手先返回,该队就 可得1分,然后教师再报下一个编号(约定 报8~10次),依次进行。最后得分多的队 获胜。 游戏规则: 1.只有裁判员报出编号的学生才可以 跑出,其他编号的学生错误跑出队伍时, 超出第1个标志物则扣分,几个人跑错则扣 几分。 2.队伍必须保持整齐,为后面的学生 留出通道。 在开展游戏分组时,因学生体质、胖 瘦、高矮的不同,肥胖学生和小个子学生 是比较不受欢迎的对象,并且还 受到了其他学生的嘲笑。在 游戏过程中,这些学生也 确实影响到本队的比赛 成绩。于是,教师将游戏 做了相应的方法改进: 学生还是照原来分 成4队依次编号,游戏开始后, 教师把“叫号”改为宣读简单算式(如 “1+2”“12÷3”等),让大家算出应该跑 出学生的编号,再跑出(图1)。其他方法 与规则不变。 图1 这样一来,有些“体育弱势学生”跑 得不快,但运算迅速。通过角逐,最终还 是算得快、跑得努力的学生取得冠军。这 时,教师大力表扬这几名学生,其他学生 觉得再也不好意思嘲笑他们了,这几名学 生对体育课也由惧怕变为喜欢,真是一 举两得。 这是一个比较平常的跑类体育游戏, 教师只是稍稍改变了一下游戏方法,便收 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在跑类体育游 戏中,教师适时安排差异性教学,往往更 能激发学生,特别是“体育弱势学生”参 与体育游戏比赛的热情。如,在进行接力 跑比赛时,肥胖学生是不受欢迎的对象, 而在负重或者投远比赛和防守类游戏中, 他们又是各队争抢的对象。因此,在跑类 体育游戏教学活动中,适时加入有利于 “体育弱势学生”的方法与规则,能起到 合理调剂、公平竞争的作用。 李国庆 (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市第三小学,415400) 湖南李国庆 二、游戏:十字接力 游戏方法:在场地上画一个直径为 12~15m的圆圈,将学生分成男女各2队, 分别在圆圈内纵队面向4个圆外方向站立, 形成“十”字形的4条垂直半径。游戏开 始,各队第1人同时沿逆时针方向绕圆外 跑1圈后把接力棒传给本队第2人,这样依 次接力进行,先跑完的队为胜。 游戏规则: 1.发令或接棒后才能出发; 2.跑圈时不得跨进圈内或踩线; 3.超越别人时须从右侧绕过,不得推 人、撞人; 4.交棒后要站在队尾(即往圆中心位 置站)。 在组织游戏过程中,由于男生反应灵 敏、爆发力强、速度快,女生明显处于劣 势,这样的游戏,实力悬殊较大,女生在比 赛开始不久就没有了比赛的热情,失去了 夺取胜利的信心。怎样改变这一现状呢? 由于平时上课时通常是男女生分别列队, 此时如果将男女生穿插混合分组,势必会 耽误课堂时间,而且这些高年级的学生也 不愿意男女合组。于是,教师采取了另一 种方案,即要求每个队员在起跑前,男队 先完成10次举小哑铃的动作(图2),女队 先完成10次跳绳的动作,才能跑出。这样 一来,既提高了这个体育游戏的趣味性, 还适当加大了男生取胜的难度,使男女队 实力旗鼓相当,竞争开始激烈起来,极大 地提高了学生们参与比赛的积极性。 图2

一线话题:让体有教学成为师生共同的享受! 点子控索:搜索妙计高招共享教育智 第10期温馨告知 ·.2018年第12期征稿主题 等)教学方法组织手段.评价技巧等。 室内大课同体有酒动的内容等 (收稿载止时间:2018年10月23日) 3.点击游戏:跳类或投掷类体育薄戏的 5.各抒己见:对本刊上的文章(特别足 1,为师之道:“第三届全回学校体有优常用教法:体育游戏教学研究系列专题-1 一线话题”栏目)直面点评,对体育课改 秀数育教学案例专集”《参与有乐》版块,专 如何创编实用的体育教学游戏。 和近期操场热点问题,发表个人观点,达 门刊发获奖作者的参与感悟与有趣故事,未 4.阳光操场:校内体育竞赛系列。如,足 到相互交流.商榷研讨.答疑解感.共同提 获奖教师的疑或失误教训,读者的学习 球运动会、排球运动会、跳绳运动会,左手 高之自的 会与不同观点:一节值得推广的公开课,观 运动会、亲子运动会、趣味游戏运动会,轮 度公开课教学?于每个数而来道都经历过, 滑运动会、室内运动会、达标运动会、文化 ·特别致 什么样的公开课值得推广?欢迎发表你的高 体有节等。大课间活动系列。如本校组织的 本期我 特别邀请了广东王礼盛、江苏 见,与大家共同研 操的方法适合大课间活动的电操形式。组 离兵老师参与了件的校对工作,栏目组对 2.教学有招:初中室内体育课单元计 织全校微操的方法,适合大课同活动的特色 他们的辛勒付出,表示表心的感谢 划.教学内容(含体育与健康常识室内操。 操、分班活动的方法,适合大课间分班活动 《中国学校体有》杂志“一线话题”烂目年 室内体育游戏和室外数材的辅助性练习 的内容,组织室内大课间活动的方法,适合 2018年10月1日 在这个达省常戏中。举亚参属干力量 趣。当关注到这个现象并努力了解到这些 设计中,笔者只注重完成教材的教学任 型运动,具有挑战性,男生大多喜欢。而 “体育弱势学生”的心理变化后,笔者果 务。因为要巩固曲线跑学练的效果,所以 女生柔韧、协调性好,对跳绳项目普遍比 断改进游戏方法与规则,然后惊奇地发 设计的体育游戏只是在练习的难度和 男生更有优势,而且10次跳绳比10次举哑 现,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 样上做了简单升级。并且为了达到这样 铃所用时间稍少,这样,既院补了女生在 们故来越喜欢体育果了 巩固性效果,或者说是为了快速地完成教 奔跑上的劣势,又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 2要转变思考角度。在组织体育游戏 学任务,在设计上就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 在性别特点上反陕出来的还有:男生主 过程中,遇到“瓶到式“困难时,笔者对以 异,缺乏整体考虑,从面使个体影响到整 动 大胆,好动但自控能力较差:女生 上两个体有游戏反复思考 “怎样组织教 本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应该统等兼 静、细致.自控力强,但胆小,怕累等。基 学才能尽可能地少学生的体能差异和 在设计每个环节时要多问自己几句:“这 于以上特点,教师在跑类游戏教学时,注 性别差异所产生的负面效果?在绕标志 种数学设计究章是有利干教师的教,环是 意合理分组和区别标准的练习,可以取得 物接力赛跑时肥胖学生和小个子学生的 有利于学生的学?这样设计行吗?还有没 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进行障碍跑游戏 优势在哪里?如果笔者只是关注少部分的 有更适合的设计呢?这样的设计意图是 时,可以合理设置 一些需要细心和耐 “体育弱势学生”,或只关注某个游戏环 么?这样设计,万一课堂中出现不同的预 能通过的章碍,或者将男女生搭配分组, 节的细节不够完善,整堂课的目标任务还 明该怎么处理?所以,教帅需受来人思 以减弱性别差异带来的不公平,这样的 是会模不清。于是笔者换了一个角度思 考,事前做好精心准备,备课溉要备好教 改变,就会把处在写势一方的积极性话 考,“体育优势学生“和“体有弱势学生 林,还要备好学情。 动幸 怎样才能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曲线 作为体有教师 在教学的同时也在写 跑的动作要领?有了这样一个解决问题的 导学生:体育游戏不能过于看重胜负评 三、改变游戏方法与规则得到的3 思考,教学思路就豁然开朗了,通过游戏 而忽视了同学间的团结互助精神:体育 点启发 方法与规则的改变,所有学生参与的积极 戏不能为了体现活动乐趣,而忽视了重在 要了钢学生广态在试教时第去 性提高了,教师强调的技术动作会更容易 参与的银练价值,适时采用差异竞赛的方 发现不少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们有的 贯穿于学生的行动中。当时,笔者还适时 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 体育游戏的无 因为电不过别人而心情祖丧,有的因为自 地补充讲解了弯道跑的知识,学生比较自 极性 己的失误,“拖了本队的后眼”造成本队 然地就会把曲线南的动作要领应用到弯 「本文暴湖南省教“十三五" 没能获胜,觉得对不起大家而心里过登不 道跑的技术中,这样,可以让每一名学生 划2017年度 去:多次游戏失败后,渐渐地失去了竞争 都快乐地参与到体有游戏活动中 (项目编号:X灯L17CZX0047) 的欲望,甚至对体有游戏活动也失去兴 3.要兼顾教材和学情。在原来的教学 的阶段 (C)1994-201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一线话题:让体育教学成为师生共同的享受! 92 2018 - 10 2018 - 10|CHINA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93 在这个体育游戏中,举哑铃属于力量 型运动,具有挑战性,男生大多喜欢。而 女生柔韧、协调性好,对跳绳项目普遍比 男生更有优势,而且10次跳绳比10次举哑 铃所用时间稍少,这样,既弥补了女生在 奔跑上的劣势,又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 在性别特点上反映出来的还有:男生主 动、大胆、好动,但自控能力较差;女生娴 静、细致、自控力强,但胆小、怕累等。基 于以上特点,教师在跑类游戏教学时,注 意合理分组和区别标准的练习,可以取得 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进行障碍跑游戏 时,可以合理设置一些需要细心和耐心才 能通过的障碍,或者将男女生搭配分组, 以减弱性别差异带来的不公平,这样的 改变,就会把处在弱势一方的积极性调 动起来。 三、改变游戏方法与规则得到的3 点启发 1.要了解学生心态。在试教时,笔者 发现不少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有的 因为跑不过别人而心情沮丧;有的因为自 己的失误,“拖了本队的后腿”造成本队 没能获胜,觉得对不起大家而心里过意不 去;多次游戏失败后,渐渐地失去了竞争 的欲望,甚至对体育游戏活动也失去兴 趣。当关注到这个现象并努力了解到这些 “体育弱势学生”的心理变化后,笔者果 断改进游戏方法与规则,然后惊奇地发 现,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 们越来越喜欢体育课了。 2.要转变思考角度。在组织体育游戏 过程中,遇到“瓶颈式”困难时,笔者对以 上两个体育游戏反复思考:“怎样组织教 学才能尽可能地减少学生的体能差异和 性别差异所产生的负面效果?在绕标志 物接力赛跑时肥胖学生和小个子学生的 优势在哪里?如果笔者只是关注少部分的 “体育弱势学生”,或只关注某个游戏环 节的细节不够完善,整堂课的目标任务还 是会模糊不清。于是笔者换了一个角度思 考,“体育优势学生”和“体育弱势学生” 怎样才能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曲线 跑的动作要领?有了这样一个解决问题的 思考,教学思路就豁然开朗了。通过游戏 方法与规则的改变,所有学生参与的积极 性提高了,教师强调的技术动作会更容易 贯穿于学生的行动中。当时,笔者还适时 地补充讲解了弯道跑的知识,学生比较自 然地就会把曲线跑的动作要领应用到弯 道跑的技术中。这样,可以让每一名学生 都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游戏活动中。 3.要兼顾教材和学情。在原来的教学 设计中,笔者只注重完成教材的教学任 务。因为要巩固曲线跑学练的效果,所以 设计的体育游戏只是在练习的难度和花 样上做了简单升级。并且为了达到这样的 巩固性效果,或者说是为了快速地完成教 学任务,在设计上就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 异,缺乏整体考虑,从而使个体影响到整 体。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应该统筹兼顾, 在设计每个环节时要多问自己几句:“这 种教学设计究竟是有利于教师的教,还是 有利于学生的学?这样设计行吗?还有没 有更适合的设计呢?这样的设计意图是什 么?这样设计,万一课堂中出现不同的预 期该怎么处理?”所以,教师需要深入思 考,事前做好精心准备,备课既要备好教 材,还要备好学情。 作为体育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在引 导学生:体育游戏不能过于看重胜负评价 而忽视了同学间的团结互助精神;体育游 戏不能为了体现活动乐趣,而忽视了重在 参与的锻炼价值;适时采用差异竞赛的方 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积 极性。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 划2017年度一般项目“小学‘趣智’课堂教 学策略研究”(项目编号:XJL17CZXX047) 的阶段性成果] 一、2018年第12期征稿主题 (收稿截止时间:2018年10月23日) 1.为师之道:“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优 秀教育教学案例专集”《参与有乐》版块,专 门刊发获奖作者的参与感悟与有趣故事,未 获奖教师的疑惑或失误教训,读者的学习体 会与不同观点;一节值得推广的公开课,观 摩公开课教学对于每个教师来说都经历过, 什么样的公开课值得推广?欢迎发表你的高 见,与大家共同研讨。 2.教学有招:初中室内体育课单元计 划、教学内容(含体育与健康常识、室内操、 室内体育游戏和室外教材的辅助性练习 等)、教学方法、组织手段、评价技巧等。 3.点击游戏:跳类或投掷类体育游戏的 常用教法;体育游戏教学研究系列专题-11 如何创编实用的体育教学游戏。 4.阳光操场:校内体育竞赛系列。如,足 球运动会、排球运动会、跳绳运动会、左手 运动会、亲子运动会、趣味游戏运动会、轮 滑运动会、室内运动会、达标运动会、文化 体育节等。大课间活动系列。如本校组织跑 操的方法、适合大课间活动的跑操形式、组 织全校做操的方法、适合大课间活动的特色 操、分班活动的方法、适合大课间分班活动 的内容、组织室内大课间活动的方法、适合 第10期温馨告知 点子搜索:搜索妙计高招 共享教育智慧 室内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等。 5.各抒己见:对本刊上的文章(特别是 “一线话题”栏目)直面点评,对体育课改 和近期操场热点问题,发表个人观点,达 到相互交流、商榷研讨、答疑解惑、共同提 高之目的。 二、特别致谢 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广东王礼盛、江苏 高兵老师参与了稿件的校对工作,栏目组对 他们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一线话题”栏目组 2018年10月1日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策略分析_孙凤.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民族游戏与小学体育教学的融合_朱艳燕.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浅论趣味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创新运用_孙晖.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抉择和组织方式_刘育明.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巧用游戏教学法构建_四有_新课堂_省略_小学低段体育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探究_张汉良.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体育教学中游戏的选择和实施探讨_李银冰.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体育游戏对小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_季谢云.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体育游戏教学策略的变化研究_以_乐趣绳障碍_游戏为例_顾红云.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体育游戏兴趣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有利影响探析_魏冉.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影响_沈诚康.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玩中学学中玩_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究_杨甲.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雾霾天气下的小学室内体育游戏六则_梅黎明.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小学阶段以游戏角度结合补偿性体能练习策略探析_张贤杰.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_胡雅春.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运用_师生同乐法_教师适时参与游戏的方法与技巧_曹卫民.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运用_要素置换法_创编体育教学游戏的方法与技巧_曹卫民.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在跑类体育游戏教学中发挥速度快学_省略_招_基于水平二跑类体育游戏的教学_刘洋.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游戏——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可行性分析_张平.pdf
- 山东理工学院:《体育管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一章 绪论——体育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内页).doc
- 山东理工学院:《体育管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二章 体育管理原理(内页).doc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_朱亚成.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核心素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问题及其破解之道_赵富学.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核心素养——体育核心素养主要构成要素间相互关系的辩证研究_吴向宁.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核心素养——基于扎根理论的我国中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结构模型构建_李承伟.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核心素养——基于学生健康素养生成的体育教师教育范式转变_程传银.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核心素养——基于初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即时性评价改进_李卫红.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视角下我国学校体育政策及_省略_4年以来的11份政策文本量化分析_贺新家.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_理念_挑战与应对_黄河.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核心素养——关于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的文献综述_朱亚成.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核心素养——多重课程实施模式中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研究_杨宗友.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学校体育研究——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是我国学校体育发_省略_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精神_季浏.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学校体育研究——新时代中国学校体育落实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的发展战略研究_董翠香.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学校体育研究——日本_义务教育体育科学习指导要领_省略_运动技能课程内容设置对我国的启示_刘世磊.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学校体育研究——近30年美国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现_省略_体育教育发展现状报告_的文本分析_胡小清.pdf
- 《体育教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学校体育研究——对我国20年基础教育体育新课改若干认识问题的澄清与分析_季浏.pdf
-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体育发展趋势.ppt
-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体育体制.ppt
-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中国参加奥运会.ppt
-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现代奥林匹克运动.ppt
-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奥林匹克——古代奥运.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