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3章 免疫耐受(含答案)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4
文件大小:165.5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3章 免疫耐受(含答案)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13章免疫耐受一、单选题1.高剂量的TD抗原()A.只能诱导T细胞产生免疫耐受B.只能诱导B细胞产生免疫耐受C.可诱导T细胞和B细胞产生免疫耐受D.不能诱导T细胞和B细胞产生免疫耐受2.最易诱导免疫耐受的抗原免疫途径是()A.腹腔注射B.皮下注射C.静脉注射D.肌肉注射3.最易诱导免疫耐受的时期是()A.胚胎期B.新生期C.青年期D.老年期4.自身反应性T细胞通过哪种机制被排除?()A.阳性选择B.阴性选择C.MHC限制性D.免疫忽视5.关于免疫耐受描述错误的是()A.具有免疫特异性,只对特定抗原不应答B.一般会影响到整体免疫应答功能C.不同于免疫缺陷D.按形成时期不同分为中枢耐受和外周耐受6.免疫耐受的形成与下列哪些因素无关()A.抗原类型

第 13 章 免疫耐受 一、单选题 1.高剂量的 TD 抗原( ) A.只能诱导 T 细胞产生免疫耐受 B.只能诱导 B 细胞产生免疫耐受 C.可诱导 T 细胞和 B 细胞产生免疫耐受 D.不能诱导 T 细胞和 B 细胞产生免疫耐受 2.最易诱导免疫耐受的抗原免疫途径是( ) A.腹腔注射 B.皮下注射 C.静脉注射 D.肌肉注射 3.最易诱导免疫耐受的时期是( ) A.胚胎期 B.新生期 C.青年期 D.老年期 4.自身反应性 T 细胞通过哪种机制被排除?( ) A.阳性选择 B.阴性选择 C.MHC 限制性 D.免疫忽视 5.关于免疫耐受描述错误的是( ) A.具有免疫特异性,只对特定抗原不应答 B.一般会影响到整体免疫应答功能 C.不同于免疫缺陷 D.按形成时期不同分为中枢耐受和外周耐受 6.免疫耐受的形成与下列哪些因素无关( ) A.抗原类型

B.抗原剂量C.消化系统D.机体生理状态7.易被诱导形成免疫耐受的细胞是()A.B细胞B.巨噬细胞C.T细胞D.单核细胞二、多选题1.下述哪些情况应建立免疫耐受()A.类风湿性关节炎B.I型超敏反应肿瘤C.D.骨髓移植E.感染2.下述哪些情况应打破免疫耐受()A.肿瘤B.I型超敏反应C.自身免疫病D.骨髓移植E.病毒性肝炎3.中枢耐受是指()A.在中枢神经系统遇到Ag所形成的耐受B.在胚胎期T、B细胞发直过程中遇自身Ag所形成的耐受在出生后T、B细胞发育过程中遇自身Ag所形成的耐受C.D.成熟的T、B细胞,遇内源性抗原不应答所形成的耐受E.成熟的T、B细胞,遇外源性抗原不应答所形成的耐受4.免疫耐受的机制有()A.克隆清除B.免疫忽视

B.抗原剂量 C.消化系统 D.机体生理状态 7. 易被诱导形成免疫耐受的细胞是( ) A.B 细胞 B.巨噬细胞 C.T 细胞 D.单核细胞 二、多选题 1.下述哪些情况应建立免疫耐受( ) A.类风湿性关节炎 B.Ⅰ型超敏反应 C.肿瘤 D.骨髓移植 E.感染 2.下述哪些情况应打破免疫耐受( ) A.肿瘤 B.Ⅰ型超敏反应 C.自身免疫病 D.骨髓移植 E.病毒性肝炎 3.中枢耐受是指( ) A.在中枢神经系统遇到 Ag 所形成的耐受 B.在胚胎期 T、B 细胞发育过程中遇自身 Ag 所形成的耐受 C.在出生后 T、B 细胞发育过程中遇自身 Ag 所形成的耐受 D.成熟的 T、B 细胞,遇内源性抗原不应答所形成的耐受 E.成熟的 T、B 细胞,遇外源性抗原不应答所形成的耐受 4.免疫耐受的机制有( ) A.克隆清除 B.免疫忽视

C.免疫隔离D.阳性选择E.阴性选择5.T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特点是()A.抗原剂量小B.抗原剂量大C.维持时间长D.维持时间短E.容易形成三、简答题1.简述抗原剂量与免疫耐受的关系?2.比较T细胞耐受与B细胞耐受的区别。3.简述免疫耐受与临床医学的关系如何?4.简述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主要因素?第13章免疫耐受答案与题解一、单选题1.C2.C3.A4.B5.B6.C7.C二、多选题1.ABD2. AE3.BC4.ABCE5.ACE三、简答题1.答:(1)抗原剂量太低引起的免疫耐受称为低带耐受,这是由于抗原剂量过低,不足以激活T、B细胞,故不能诱导免疫应答。(2)抗原剂量太高引起的免疫应答称为高带耐受,这是由于抗原剂量过高,可诱导相应的淋巴细胞调亡,或诱导抑制性T细胞活化,抑制免疫应答。2.答:(1)T细胞耐受容易诱导,所需的抗原剂量低,发生快,持续时间长。2)B细胞耐受不容易诱导,所需的抗原剂量高,发生缓慢,持续时间短。3.答:(1)诱导免疫耐受,可使移植物存活:恢复对自身抗原耐受,可治疗自身免疫病、预防移植排斥反应。(2)打破免疫耐受,可恢复免疫应答,在抗感染,抗肿瘤免疫中有重要作用

C.免疫隔离 D.阳性选择 E.阴性选择 5.T 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特点是( ) A.抗原剂量小 B.抗原剂量大 C.维持时间长 D.维持时间短 E.容易形成 三、简答题 1.简述抗原剂量与免疫耐受的关系? 2.比较 T 细胞耐受与 B 细胞耐受的区别。 3.简述免疫耐受与临床医学的关系如何? 4.简述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主要因素? 第 13 章 免疫耐受答案与题解 一、单选题 1.C 2.C 3.A 4.B 5.B 6.C 7.C 二、多选题 1.ABD 2.AE 3.BC 4.ABCE 5.ACE 三、简答题 1.答:⑴抗原剂量太低引起的免疫耐受称为低带耐受,这是由于抗原剂量过低,不足以激 活 T、B 细胞,故不能诱导免疫应答。⑵抗原剂量太高引起的免疫应答称为高带耐受,这是 由于抗原剂量过高,可诱导相应的淋巴细胞凋亡,或诱导抑制性 T 细胞活化,抑制免疫应 答。 2.答:⑴T 细胞耐受容易诱导,所需的抗原剂量低,发生快,持续时间长。⑵B 细胞耐受 不容易诱导,所需的抗原剂量高,发生缓慢,持续时间短。 3.答:⑴诱导免疫耐受,可使移植物存活;恢复对自身抗原耐受,可治疗自身免疫病、预 防移植排斥反应。⑵打破免疫耐受,可恢复免疫应答,在抗感染,抗肿瘤免疫中有重要作用

4.答:包括抗原和机体两方面因素的影响。(1)抗原因素包括抗原的剂量(过低或过高)、抗原类别及剂型(单体分子,不加佐剂)、抗原免疫途径(口服>静脉注射腹腔注射>肌内及皮下注射)、抗原持续存在、抗原表位特点。(2)机体因素包括年龄及发育阶段(胚胎期>新生期)、生理状态(免疫抑制药物)、遗传背景

4.答:包括抗原和机体两方面因素的影响。⑴抗原因素包括抗原的剂量(过低或过高)、抗 原类别及剂型(单体分子,不加佐剂)、抗原免疫途径(口服>静脉注射>腹腔注射>肌内 及皮下注射)、抗原持续存在、抗原表位特点。⑵机体因素包括年龄及发育阶段(胚胎期> 新生期)、生理状态(免疫抑制药物)、遗传背景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