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20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20.1 热力学基本概念 20.2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同学们好

热学发展历史的两大特征: >技术—物理技术模式 >两种研究方法两种理论 1)《统计物理》 物质的微观结构]统计方法确定宏观量与微观量 的联系,描述热现象 粒子的热运动平均效果的规律和本质 由基本假设 构造性理论 微观理论
热学发展历史的两大特征: ➢ 技术——物理——技术模式 ➢ 两种研究方法——两种理论 1)《统计物理》 物质的微观结构 粒子的热运动 统计方法 平均效果 确定宏观量与微观量 的联系,描述热现象 的规律和本质 由基本假设 构造性理论 微观理论

2)《热力学》 观测归纳热现象基本定律,宏观过程进行 实验 的方向和限度,不涉及微观本质 永动机是不可能成功的 自然遵循什么法则 由现象出发—→原理性理论 宏观理论 3)相互关系: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热力学宏观理论,基本结论来自实验事实, 验证解释 普遍可靠,但不能解释其微观本质 其理其理 论论 统计物理微观理论,揭示热现象本质
2)《热力学》 观测 归纳 实验 热现象基本定律,宏观过程进行 的方向和限度,不涉及微观本质 永动机是不可能成功的 自然遵循什么法则 由现象出发 原理性理论 宏观理论 验证 其理 论 解释 其理 论 3) 相互关系: 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统计物理 热力学 宏观理论,基本结论来自实验事实, 普遍可靠,但不能解释其微观本质 微观理论,揭示热现象本质

第二十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结构框图 等值过程 热力学应用 热力学系统功 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绝热过程 内能变化的 两种量度热量 循环过程 热力学 第二定律 卡诺循环 (对热机效率 的研究) 学时:8
第二十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结构框图 热力学系统 内能变化的 两种量度 功 热量 热力学 第一定律 热力学 第二定律 等值过程 绝热过程 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 应用 (理想气体) (对热机效率 的研究) 学时: 8

§20.1热力学基本概念 热力学系统外界 大量粒子组成的宏观、有限的体系。 其比邻环境称为外界 开放系统与外界有m、E交换 系统{封闭系统与外界有E交换,无m交换 孤立系统与外界无E、m交换
§20.1 热力学基本概念 一、热力学系统 外界 大量粒子组成的宏观、有限的体系。 其比邻环境称为外界 与外界有 m、E 交换 与外界有 E 交换,无 m 交换 与外界无 E、m 交换 开放系统 孤立系统 系统 封闭系统

例 绝热 开放系统 封闭系统 孤立系统 热力学:研究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及状态变化 状态参量、热力学过程 1.描述系统宏观性质的物理量:p、T、V、E 广延量∝m,有可加性,如V、E 强度量无可加性,如p、T 状态参量有确定的值——平衡态
二、状态参量、 热力学过程 1. 描述系统宏观性质的物理量:p、T、V、E ... 广延量 强度量 m,有可加性,如 V、E 无可加性,如 p、T 状态参量有确定的值——平衡态 绝 热 例 开放系统 封闭系统 孤立系统 热力学: 研究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及状态变化

2、系统状态变化—一热力学过程 非静态过程:中间状态不是平衡态 准静态过程:过程进行得足够缓慢 (平衡过程) 中间状态平衡态 例:气体自由膨胀 气体等温膨胀 真空 T 驰豫时间<10-s
2、系统状态变化——热力学过程 非静态过程: 中间状态不是平衡态 准静态过程: (平衡过程) 过程进行得足够缓慢 中间状态 ~ 平衡态 气体等温膨胀 10 s −4 驰豫时间 例:气体自由膨胀 T

3.相平面相图 以状态参量为坐标变量 相平面、相空间 平衡态 对应相图中的点 平衡过程—对应相图中的线 例:等温、等压、等体过程的相图 P p2
3. 相平面 相图 以状态参量为坐标变量 —— 相平面、相空间 平衡态 —— 对应相图中的点 平衡过程 —— 对应相图中的线 例: 等温、等压、等体过程的相图 V V V O V1 V2 O V1 V2 O V p p p p p2 p1 p2 p1

三、系统内能 热力学主要研究系统能量转换规律 系统内能E 广义:系统内所有粒子各种能量总和 平动、转动、振动能量、化学能、原子能、核能. 不包括系统整体机械能 狭义:所有分子热运动能量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 例:实际气体E=E(7,V) Mi 理想气体E=-R7=E(7) 2
三、系统内能 热力学主要研究系统能量转换规律 1.系统内能 E 广义: 系统内所有粒子各种能量总和 平动、转动、振动能量、化学能、原子能、核能... 不包括系统整体机械能 狭义:所有分子热运动能量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 例:实际气体 E = E(T,V) 理想气体 ( ) 2 RT E T M i E = =

2.内能E是状态函数 内能变化△E只与初末状态有关,与所经过的过程 无关,可以在初、末态间任选最简便的过程进行计算。 做功 3.内能变化方式 l热传递 四、功和热量 =0 1.准静态过程的体积功 S dA=Fd=pSdz= pdv d dl a=pdr 注意:非静态过程不适用
2. 内能 是状态函数 内能变化 只与初末状态有关,与所经过的过程 无关,可以在初、末态间任选最简便的过程进行计算。 E △E 四、功和热量 = 2 1 d V V A p V 注意:非静态过程不适用 3. 内能变化方式 做功 热传递 1. 准静态过程的体积功 dA = F dl = p Sdl = pdV = 0 p F s dV dl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20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20.3 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9章 近独立子系的统计规律 19.2 近独立子系的统计规律 19.3 M-B 统计在理想气体中的应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六篇 多粒子体系的热运动 第19章 近独立子系的统计规律 19.1 统计方法的一般概念.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势垒 隧道效应.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18.2 固体能带理论基础 18.3 超导物理基础.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7章 量子力学基本原理 17.3 波函数 薛定谔方程 17.4 薛定谔方程应用举例(一维问题).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7章 量子力学基本原理 17.1 物质波假设及其实验验证 17.2 不确定关系.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0章 光栅 光栅夫琅和费衍射 晶格衍射(X光衍射).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五篇 量子现象和量子规律 第16章 场的量子性 16.1 热辐射 普朗克能量子假说 16.2 爱因斯坦光子理论.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5章 光的衍射 diffraction 15.5 光的偏振.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6章 场的量子性 16.3 氢原子光谱 玻尔理论 激光.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4章 波的产生和传播——波的能量、声波、超声、次声、多普勒效应、非线性波简介、波动方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2章 偏振及综合.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5章 光的衍射 diffraction 15.3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15.4 光的夫琅和费衍射.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4章 波的产生和传播——有关机械波的基本概念、波动过程的描述.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分波面两束光的干涉,空间相干性、分振幅两束光的干涉、时间相干性.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5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波的叠加原理 干涉.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复习光的干涉.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波的干涉作业.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3章 振动 13.1 简谐振动 13.2 13.2 摆动 混沌现象.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20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20.4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21章 熵 21.1 玻尔兹曼熵公式 熵增加原理 20.2 克劳修斯熵公式 热力学第三定律.ppt
- 《固体物理》PPT课程讲义:第一章 半导体材料——晶体的特征.ppt
- 《物理学的进化》电子书.pdf
- 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气体动理论(7.4)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内能.ppt
- 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气体动理论(7.5)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ppt
- 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气体动理论(7.7)分子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ppt
- 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气体动理论(7.8)气体的迁移现象.ppt
- 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气体动理论(7.10)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ppt
- 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静电场(教学要求).ppt
- 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静电场(8.1)电荷.ppt
- 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静电场(8.2)库仑定律.ppt
- 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静电场(8.3)电场强度.ppt
- 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静电场(8.4)高斯定理.ppt
- 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静电场(8.6)电势能.ppt
- 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静电场(8.7)电势.ppt
- 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静电场(8.8)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ppt
- 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静电场(8.9)静电场中的电偶极子.ppt
- 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教学要求).ppt
- 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9.1)静电场中的导体.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