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0章 光栅 光栅夫琅和费衍射 晶格衍射(X光衍射)

nd-order I st-order Sp ectrum oestrum Screen Grating Entrance ight So ource
同学们好

三.光栅夫琅和费衍射 2 单缝衍射:A中央 △q其它 a:△O↑;/↓ 解决办法:采用一系列平行单缝 光栅( grating):大量等宽的平行狭缝等距离地排列 而形成的光学器件 透射光栅:刻痕玻璃 d 光栅常数: 一刻痕,遮光 未刻,缝, d=atb 透光 (103~10cm)
光栅常数: N l d = a + b = (10 ~10 cm) −3 −4 透射光栅: 刻痕玻璃 a b d 刻痕,遮光 未刻,缝, 透光 N l ▲ 三. 光栅夫琅和费衍射 单缝衍射: a 2 中央 = a 其它 = a : ;I 解决办法:采用一系列平行单缝 光栅(grating):大量等宽的平行狭缝等距离地排列 而形成的光学器件

1、装置: 实验装置 光栅衍射成象特点 光栅衍射成象是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合成的结果 各缝相同衍射角的光线在成象屏上汇聚于同一点 ①先不计缝宽,将每缝光强各集中于一线光源 讨论N个几何线光源的干涉 思路 ②计及缝宽:加上N个单缝衍射的影响
讨论N个几何线光源的干涉 思路 计及缝宽:加上N个单缝衍射的影响 先不计缝宽,将每缝光强各集中于一线光源 1、装置: 光栅衍射成象特点 • 光栅衍射成象是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合成的结果 • 各缝相同衍射角的光线在成象屏上汇聚于同一点

2.N缝干涉 这N条光线是同振幅、 入 同频率、相位依次相差δ 的相干光。 它们在P点的合成的合振幅为 A=4 sin(NS/2) sin(6/2) 式中A为每一缝在P点的振幅,δ为相邻两束光在P点 的相位差
2. N 缝干涉 sin( / 2) sin( / 2) N A = Ai 式中Ai为每一缝在P点的振幅,为相邻两束光在P点 的相位差 它们在P点的合成的合振幅为 这N条光线是同振幅、 同频率、相位依次相差 的相干光

用多边形法则进行N个大小相等、 两两依次相差为δ的光振动的叠加 A=2R sin Ns A=2Rsin 2 No SIn SIn 282 sin B (1)光强分布 △=dsiqδ 2nd sin R. 8 d sin pp sin NB sIn
2 1 2 sin A = R 2 2 sin N A = R sin sin 2 sin 2 sin 1 1 N A N A = A = A1 AN A2 O x R C N A 用多边形法则进行N个大小相等、 两两依次相差为 的光振动的叠加 2 1 ) sin sin ( N I = I (1)光强分布 = d sin 2 d sin = sin 2 d = =

般情况 明纹中心(主明纹、主极大) sin NB =N1 SIn A=NA 少/以 暗纹中 I=0 A、,A=0
暗纹中心 I = 0 A1 A = 0 AN A2 一般情况 2 1 ) sin sin ( N I = I 1 a n a 2 a O M P x R n A 明纹中心(主明纹、主极大) 1 2 I = N I A = NA1 A1 A2 AN A

(2)条纹特点(半定量讨论) ①明纹中心(主明纹、主极大)条件 △=dsn=k (k=0,±1,±2…) A=NA 位置:sing=k :-2-10 亮度:I=N2 2=0422sing 最高级次: siok1∴k< m 3(例 4·2,kn=4;=4,kn=3)
(2) 条纹特点(半定量讨论) 明纹中心(主明纹、主极大)条件 = d sin = k (k = 0,1, 2) A = NA1 A1 A2 AN A 位置: d k sin = 亮度: 1 2 I = N I 最高级次: |sin |1 d k m ( 4 2, 4; 4, 3) = m = = k m = d k d 例: k: -2 -1 0 1 2 sin 0 a a − a −2 a 2

②暗纹条件 N=2 N 2nd sin ( p=2nck' 位置:s9=Na (k≠N) A、A=0 k为不等于M的整数,否则为主极大不是暗纹 k取值: kk ≠0,1,2,…N-1,≠N,N+1,N+2…2N-1,≠2N,2N+1,… 相邻两条主明纹间有N-1条暗纹
位置: N d k sin = (k Nk) k为不等于Nk的整数,否则为主极大,不是暗纹 k取值: k: 0 1 2 k: 0, 1, 2, N −1, N, N +1, N + 2, 2N −1, 2N, 2N +1, 相邻两条主明纹间有N-1条暗纹 暗纹条件 N = 2k k d N = 2 2 sin A1 A = 0 AN A2

每条主明纹的角宽度:在kN-1和kN+两条暗纹之间, 对应 =2 ③次极大条件: 对应按多边形法则叠加, 不正好为直线,也不正 好闭合的其余位置 N-1条暗纹由N2个 (N-1)个极小 次极大隔开 (N-2)次极小 sin p 0 相邻两条主明纹 间有N1条暗纹和 N-2个次极大
每条主明纹的角宽度:在kN-1和kN+1两条暗纹之间, 对应 k = 2 次极大条件: 对应按多边形法则叠加, 不正好为直线,也不正 好闭合的其余位置 N-1条暗纹由N-2个 次极大隔开 相邻两条主明纹 间有N-1条暗纹和 N-2个次极大。 sin 0 a a − A1 A2 AN A (N-1)个极小 (N-2)次极小

④主明纹角宽度 每条主明纹的角宽度:在N-1和kN+1两条暗纹之间, 对应 △=2 由暗纹条件 k SIn n d cOSq·△q= NaK 22 2 △=2△9= Nd cos p Nd (用于低级次→>O,cos→1) N个主明纹越细窄明亮,分辨本领越高
由暗纹条件 N d k sin = k Nd = cos k = 2 Nd Nd 2 cos 2 = N 主明纹越细窄明亮,光栅分辨本领越高 主明纹角宽度 每条主明纹的角宽度:在kN-1和kN+1两条暗纹之间, 对应 k = 2 (用于低级次 →0,cos →1)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五篇 量子现象和量子规律 第16章 场的量子性 16.1 热辐射 普朗克能量子假说 16.2 爱因斯坦光子理论.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5章 光的衍射 diffraction 15.5 光的偏振.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6章 场的量子性 16.3 氢原子光谱 玻尔理论 激光.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4章 波的产生和传播——波的能量、声波、超声、次声、多普勒效应、非线性波简介、波动方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2章 偏振及综合.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5章 光的衍射 diffraction 15.3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15.4 光的夫琅和费衍射.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4章 波的产生和传播——有关机械波的基本概念、波动过程的描述.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分波面两束光的干涉,空间相干性、分振幅两束光的干涉、时间相干性.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5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波的叠加原理 干涉.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复习光的干涉.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波的干涉作业.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3章 振动 13.1 简谐振动 13.2 13.2 摆动 混沌现象.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四篇 振动和波动 第13章 振动.ppt
- 北京大学:《量子力学》课程教学资源(各章知识点精讲,PPT课件讲稿,共八章).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五章 机械波(15.5)波的干涉.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五章 机械波(15.4)惠更斯原理.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五章 机械波(15.3)波的能量.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五章 机械波(15.2)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五章 机械波(15.1)机械波的几个概念.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五章 机械波(教学基本要求).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7章 量子力学基本原理 17.1 物质波假设及其实验验证 17.2 不确定关系.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7章 量子力学基本原理 17.3 波函数 薛定谔方程 17.4 薛定谔方程应用举例(一维问题).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18.2 固体能带理论基础 18.3 超导物理基础.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势垒 隧道效应.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六篇 多粒子体系的热运动 第19章 近独立子系的统计规律 19.1 统计方法的一般概念.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9章 近独立子系的统计规律 19.2 近独立子系的统计规律 19.3 M-B 统计在理想气体中的应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20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20.3 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20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20.1 热力学基本概念 20.2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20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20.4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21章 熵 21.1 玻尔兹曼熵公式 熵增加原理 20.2 克劳修斯熵公式 热力学第三定律.ppt
- 《固体物理》PPT课程讲义:第一章 半导体材料——晶体的特征.ppt
- 《物理学的进化》电子书.pdf
- 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气体动理论(7.4)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内能.ppt
- 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气体动理论(7.5)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ppt
- 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气体动理论(7.7)分子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ppt
- 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气体动理论(7.8)气体的迁移现象.ppt
- 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气体动理论(7.10)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ppt
- 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静电场(教学要求).ppt
- 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静电场(8.1)电荷.ppt
- 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静电场(8.2)库仑定律.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