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5章 光的衍射 diffraction 15.3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15.4 光的夫琅和费衍射

光的衍射 diffraction 88c●◎
光的衍射 diffraction

§153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波的叠加原理→干涉现象 二者关系?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一→衍射现象 衍射现象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 时,将偏离直线方向传播, 绕过障碍物进入几何阴影区 并产生光强的重新分布(光 强非均匀稳定分布)的现象, 称为光的衍射现象 缝宽a~入
波的叠加原理 干涉现象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衍射现象 二者关系? 一. 衍射现象 §15.3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 时,将偏离直线方向传播, 绕过障碍物进入几何阴影区。 并产生光强的重新分布(光 强非均匀稳定分布)的现象, 称为光的衍射现象 缝宽 a ~

指缝的衍射现象 剥须刀片的衍射现象 圆孔衍射现象
-10 -5 0 5 10 -10 -5 0 5 10 -10 -5 0 5 10 -10 -5 0 5 10 圆孔衍射现象

二.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波动光学的基本原理) 1、惠更斯原理 波面上的每一点均为发 射子波的波源,这些子波的入射波 包络面即新的波阵面 障碎多衍射波 成功:可解释衍射成因,用几何法作出新的波面, 推导反射、折射定律 不足:不能定量说明衍射波的强度分布
二.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成功:可解释衍射成因,用几何法作出新的波面, 推导反射、折射定律 不足:不能定量说明衍射波的强度分布 1、惠更斯原理 波面上的每一点均为发 射子波的波源,这些子波的 包络面即新的波阵面 障碍物 入射波 衍射波 (波动光学的基本原理)

2、菲涅耳原理 ①对子波的振幅和相位作了定量描述 波面上各面元—子波源 P 各子波初相相同q) n 子波在P点相位:ox+9n-2z 子波在P点振幅: C OC (1+ cos 0)ds
2、菲涅耳原理 对子波的振幅和相位作了定量描述 波面上各面元——子波源 r P S dS n 各子波初相相同(0 ) 子波在P点相位: r t + 0 − 2 子波在P点振幅: A (1 cos )ds 2 1 ; + 1 r A

(6=0 倾斜因子:f(O)=(+cos)=1/2(O=n/2) 2 子菠:dv-2 (1+Cos 0)coS(O t+Po-2It)ds ②空间任一点振动为所有子波在该点相干叠加的结果 合振动: d 衍射本质:子波的相干叠加 有限个分立相干波叠加—千涉( nterference) 无限多个连续分布子波源相干叠加—衍射 diffraction
空间任一点振动为所有子波在该点相干叠加的结果 合振动: = d 衍射本质: 子波的相干叠加 有限个分立相干波叠加 —— 干涉(Interference) 无限多个连续分布子波源相干叠加—— 衍射(diffraction) 倾斜因子: = (1+ cos ) = 2 1 f ( ) 1 ( = 0) 1 2 ( = 2) 0 ( = ) 子波: s r t r c (1 cos ) cos( 2 ) d 2 d 0 = + + −

衍射分类 菲涅耳衍射(近场衍射) 波源有限距离 有限距离 障碍物 屏 (或二者之一有限远) 夫琅和费衍射(远场衍射): 波源 屏 无限远 障碍物一无限 远 即平行光衍射 信息光学(现代光学分支)
三. 衍射分类 菲涅耳衍射(近场衍射): 夫琅和费衍射(远场衍射): L1 L2 波源 ———— 障碍物 ———— 屏 无限远 无限远 即平行光衍射 信息光学(现代光学分支) (或二者之一有限远) 波源 ———— 障碍物 ———— 屏 有限 距离 有限 距离

§154光的夫琅和费衍射 一.单缝夫琅和费衍射 装置 P△≠0 S △=0 f 透镜 单缝透镜 屏 缝宽a:其上每一点均为子波源,发出衍射光 行射角:衍射光线与波面法线夹角
§15.4 光的夫琅和费衍射 一. 单缝夫琅和费衍射 1. 装置: 衍射角: 缝宽a: 其上每一点均为子波源,发出衍射光 衍射光线与波面法线夹角

q=0衍射光线汇集2焦点F △=0中央明纹中心 ≠0衍射光线汇集2焦平面上某点P △≠0P处光强可由菲涅耳公式计算 L P△≠0 S 屏置于L2的 fr 焦平面上 透镜 单缝透镜 屏 介绍确定P光强的两种简便方法
焦平面上 屏置于L2 的 = 0 衍射光线汇集于L2 焦点F = 0 中央明纹中心 0 衍射光线汇集于L2 焦平面上某点P 0 P处光强可由菲涅耳公式计算 介绍确定P光强的两种简便方法

2.菲涅耳波带法(半定量方法) 符射角为的一平行B 光线的最大光程差: △=BC=asiq 用去分△,设△=n 234 2 对应的单缝a被分为 n个半波带 f
2. 菲涅耳波带法(半定量方法) 2 2 用 去分,设 = n 对应的单缝a被分为 n个半波带 光线的最大光程差: 衍射角为的一束平行 = BC = a sin . A2 A1 . . . A3 . . C A B a x f P A4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4章 波的产生和传播——有关机械波的基本概念、波动过程的描述.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分波面两束光的干涉,空间相干性、分振幅两束光的干涉、时间相干性.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5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波的叠加原理 干涉.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复习光的干涉.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波的干涉作业.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3章 振动 13.1 简谐振动 13.2 13.2 摆动 混沌现象.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四篇 振动和波动 第13章 振动.ppt
- 北京大学:《量子力学》课程教学资源(各章知识点精讲,PPT课件讲稿,共八章).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五章 机械波(15.5)波的干涉.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五章 机械波(15.4)惠更斯原理.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五章 机械波(15.3)波的能量.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五章 机械波(15.2)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五章 机械波(15.1)机械波的几个概念.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五章 机械波(教学基本要求).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14.7)阻尼振动 受迫振动 共振.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14.6)简谐运动的合成.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14.5)简谐运动能量.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14.4)单摆和复摆.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14.3)旋转矢量.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14.2)简谐运动中的振幅 周期 频率和相位.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2章 偏振及综合.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4章 波的产生和传播——波的能量、声波、超声、次声、多普勒效应、非线性波简介、波动方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6章 场的量子性 16.3 氢原子光谱 玻尔理论 激光.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5章 光的衍射 diffraction 15.5 光的偏振.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五篇 量子现象和量子规律 第16章 场的量子性 16.1 热辐射 普朗克能量子假说 16.2 爱因斯坦光子理论.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0章 光栅 光栅夫琅和费衍射 晶格衍射(X光衍射).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7章 量子力学基本原理 17.1 物质波假设及其实验验证 17.2 不确定关系.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7章 量子力学基本原理 17.3 波函数 薛定谔方程 17.4 薛定谔方程应用举例(一维问题).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18.2 固体能带理论基础 18.3 超导物理基础.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势垒 隧道效应.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六篇 多粒子体系的热运动 第19章 近独立子系的统计规律 19.1 统计方法的一般概念.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9章 近独立子系的统计规律 19.2 近独立子系的统计规律 19.3 M-B 统计在理想气体中的应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20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20.3 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20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20.1 热力学基本概念 20.2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20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20.4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21章 熵 21.1 玻尔兹曼熵公式 熵增加原理 20.2 克劳修斯熵公式 热力学第三定律.ppt
- 《固体物理》PPT课程讲义:第一章 半导体材料——晶体的特征.ppt
- 《物理学的进化》电子书.pdf
- 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气体动理论(7.4)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内能.ppt
- 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气体动理论(7.5)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