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五章 机械波(15.5)波的干涉

15-5浪的干涉 第十五章机械浪 波的叠加原理 几列波相遇之后,仍然保持它们各自原有的特征 (频率、波长、振幅、振动方向等)不变,并按照原来 的方向继续前进,好象没有遇到过其他波一样 在相遇区域内任一点的振动,为各列波单独存在 时在该点所引起的振动位移的矢量和
15 – 5 波的干涉 第十五章 机械波 一 波的叠加原理 几列波相遇之后, 仍然保持它们各自原有的特征 (频率、波长、振幅、振动方向等)不变,并按照原来 的方向继续前进,好象没有遇到过其他波一样. 在相遇区域内任一点的振动,为各列波单独存在 时在该点所引起的振动位移的矢量和

15-5浪的干涉 第十五章机械浪 波的干涉 频率相同 振动方向平行、 相位相同或相位 差恒定的两列波 相遇时,使某些 波源 地方振动始终加 强,而使另一些 地方振动始终减 弱的现象,称为 波的干涉现象
15 – 5 波的干涉 第十五章 机械波 频率相同、 振动方向平行、 相位相同或相位 差恒定的两列波 相遇时,使某些 地方振动始终加 强,而使另一些 地方振动始终减 弱的现象,称为 波的干涉现象 . 二 波的干涉

15-5浪的干涉 第十五章机械浪 波的相干条件 1)频率相同; 2)振动方向平行; 20 3)相位相同或相位差恒定 波源振动 ∫=4oan+) A coS( at yn=A1co(ot+1-2兀 点P的两个分振动 y2p=a2 cos(at+- 2
15 – 5 波的干涉 第十五章 机械波 1 s 2 s P * 1 r 2 r 波源振动 cos( ) 1 = 1 +1 y A t cos( ) 2 = 2 +2 y A t cos( 2π ) 1 1 1 1 r y A t p = + − cos( 2π ) 2 2 2 2 r y A t p = + − 点P 的两个分振动 1)频率相同; 2)振动方向平行; 3)相位相同或相位差恒定. ➢ 波的相干条件

15-5浪的干涉 第十五章机械浪 点P的两个分振动 n=A1coot+2-2兀 2 y2n=A2cos(Ot+2-2兀 2 =Dip +y2,= acos(at +p) 兀h 2兀 Sin(1 -1 )+ A sin(o 2 tan 2兀 2 A1cos1元 )+A cos(o2 A=√42+12+24142os△p △q=2-1-2兀 常量
15 – 5 波的干涉 第十五章 机械波 cos( ) y p = y1 p + y2 p = A t + ) 2π ) cos( 2π cos( ) 2π ) sin( 2π sin( tan 1 2 2 1 1 1 2 2 2 1 1 1 r A r A r A r A − + − − + − = = + + 2 1 2 cos 2 2 2 A A1 A A A 1 s 2 s P * 1 r 2 r cos( 2π ) 1 1 1 1 r y A t p = + − cos( 2π ) 2 2 2 2 r y A t p = + − 点P 的两个分振动 2 1 2 1 2π r − r = − − 常量

15-5浪的干涉 第十五章机械浪 2+A2+2A1A2cos△o 讨论 △q=2-01-2兀 1)合振动的振幅(波的强度)在空间各点的分 布随位置而变,但是稳定的 △q=+2kπk=O,1,2 A=A1+A2振动始终加强 2)△=+(2k+1)兀k=0,1,2, A=A1-A2振动始终减弱 △=其他A-A1<A<A+A2
15 – 5 波的干涉 第十五章 机械波 讨 论 1 ) 合振动的振幅(波的强度)在空间各点的分 布随位置而变,但是稳定的. = 2k π k = 0,1,2, = (2k +1)π k = 0,1,2, A1 − A2 A A1 + A2 = 其他 A = A1 + A2 振动始终加强 A = A1 − A2 振动始终减弱 2 ) = + + 2 1 2 cos 2 2 2 A A1 A A A 2 1 2 1 2π r − r = − −

15-5浪的干涉 第十五章机械浪 A=√42+42+241412cos△g 讨论 △q=2-1-2兀 若m1=2则△=-2 2波程差δ=12- 6=±kk=0,1,2, A=A1+A2振动始终加强 3)=士(k+1/2)k=01,2, A=|A1-A2振动始终减弱 δ=其他4-4<4<A+A
15 – 5 波的干涉 第十五章 机械波 波程差 2 1 若 1 = 2 则 = r − r = −2π A = A1 − A2 振动始终减弱 A = A1 + A2 振动始终加强 = (k +1 2) k = 0,1,2, = 其他 A1 − A2 A A1 + A2 = k k = 0,1,2, 3 ) 讨 论 = + + 2 1 2 cos 2 2 2 A A1 A A A 2 1 2 1 2π r − r = − −

15-5浪的干涉 第十五章机械浪 例如图所示,A、B两点为同一介质中两相干波 源其振幅皆为5cm,频率皆为100Hz,但当点A为波 峰时,点B适为波谷设波速为10m/s,试写出由A、B 发出的两列波传到点P时干涉的结果 T° 解BP=√152+202m=25m u 10 15m m=0.10m v100 B 20m 设A的相位较B超 前,则4-qB=兀 BP-AP 25-15 B 2兀 =-兀-2丌 -201兀 点P合振幅 A 0
15 – 5 波的干涉 第十五章 机械波 例 如图所示,A、B 两点为同一介质中两相干波 源.其振幅皆为5cm,频率皆为100Hz,但当点 A 为波 峰时,点B 适为波谷.设波速为10m/s,试写出由A、B 发出的两列波传到点P 时干涉的结果. 解 15m 20m A B P 15 20 m 25 m 2 2 BP = + = m 0.10 m 100 10 = = = u 设 A 的相位较 B 超 前,则 − =π . A B 201π 0.1 25 15 2π π 2π = − − = − − − = − − BP AP B A 点P 合振幅 A = A1 − A2 = 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五章 机械波(15.4)惠更斯原理.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五章 机械波(15.3)波的能量.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五章 机械波(15.2)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五章 机械波(15.1)机械波的几个概念.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五章 机械波(教学基本要求).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14.7)阻尼振动 受迫振动 共振.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14.6)简谐运动的合成.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14.5)简谐运动能量.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14.4)单摆和复摆.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14.3)旋转矢量.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14.2)简谐运动中的振幅 周期 频率和相位.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教学基本要求).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九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9.5)静电场的能量和能量密度.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九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9.4)电位移 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九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9.3)静电场中的电介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九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9.2)电容 电容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九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9.1)静电场中的导体.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九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教学基本要求).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静电场(8.9)静电场中的电偶极子.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静电场(8.8)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ppt
- 北京大学:《量子力学》课程教学资源(各章知识点精讲,PPT课件讲稿,共八章).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四篇 振动和波动 第13章 振动.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3章 振动 13.1 简谐振动 13.2 13.2 摆动 混沌现象.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波的干涉作业.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复习光的干涉.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5章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波的叠加原理 干涉.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分波面两束光的干涉,空间相干性、分振幅两束光的干涉、时间相干性.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4章 波的产生和传播——有关机械波的基本概念、波动过程的描述.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5章 光的衍射 diffraction 15.3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15.4 光的夫琅和费衍射.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2章 偏振及综合.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4章 波的产生和传播——波的能量、声波、超声、次声、多普勒效应、非线性波简介、波动方程.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6章 场的量子性 16.3 氢原子光谱 玻尔理论 激光.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5章 光的衍射 diffraction 15.5 光的偏振.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五篇 量子现象和量子规律 第16章 场的量子性 16.1 热辐射 普朗克能量子假说 16.2 爱因斯坦光子理论.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0章 光栅 光栅夫琅和费衍射 晶格衍射(X光衍射).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7章 量子力学基本原理 17.1 物质波假设及其实验验证 17.2 不确定关系.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17章 量子力学基本原理 17.3 波函数 薛定谔方程 17.4 薛定谔方程应用举例(一维问题).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18.2 固体能带理论基础 18.3 超导物理基础.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势垒 隧道效应.ppt
- 《大学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二)第六篇 多粒子体系的热运动 第19章 近独立子系的统计规律 19.1 统计方法的一般概念.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