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课程教学大纲 Photography Composition

《电视摄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Photography Composition 课程编码:Z215379 总学分:3总学时:48理论学时:24实验学时:24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课单位:广播电视新闻系 大纲制定者:马晓亮 电视摄像既是一门技术课,也是一门艺术课,它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电视画面 的造型元素、摄像技术、拍摄技巧,并结合实践训练,熟悉摄像的原理、掌握摄 像的技术,并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为今后的工作打牢基础。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广播电视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占据着极为重 要的地位。是注重理论性,知识性,更强调实践性的应用型课程,具有很强的实 用性和操作性,为学生进行电视新闻、影视、广告作品创作提供支持。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电视摄像的原理和技巧,熟练电视摄像的技能,并培 养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能够独立承担并完成电视新闻、微电影和广告的摄像工 作。 2.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课程体系结构,掌握本门课程包含的基 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国内外摄像活动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 (2)本课程应重视结合实例讲授。对典型的新闻案例及优秀影视片断进行搜 集和分析,课堂教学与行业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白学有所依、学为何用。 (3)本课程强调实践环节。要求学生通过实践训练掌握电视摄像的技术和艺 术手段,能够独立完成电视新闻的拍摄,并能够分组完成微电影和广告的拍 摄。 三、课程知识单元与知识点 1电视摄像概论 1.1影视制作分类 1.2摄像涉及领域 1.3摄像器材 1.4摄像师的素质与摄像要求
《电视摄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Photography Composition 课程编码:Z215379 总学分:3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24 实验学时:24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课单位:广播电视新闻系 大纲制定者:马晓亮 电视摄像既是一门技术课,也是一门艺术课,它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电视画面 的造型元素、摄像技术、拍摄技巧,并结合实践训练,熟悉摄像的原理、掌握摄 像的技术,并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为今后的工作打牢基础。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广播电视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占据着极为重 要的地位。是注重理论性,知识性,更强调实践性的应用型课程,具有很强的实 用性和操作性,为学生进行电视新闻、影视、广告作品创作提供支持。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电视摄像的原理和技巧,熟练电视摄像的技能,并培 养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能够独立承担并完成电视新闻、微电影和广告的摄像工 作。 2. 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课程体系结构,掌握本门课程包含的基 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国内外摄像活动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 (2)本课程应重视结合实例讲授。对典型的新闻案例及优秀影视片断进行搜 集和分析,课堂教学与行业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白学有所依、学为何用。 (3)本课程强调实践环节。要求学生通过实践训练掌握电视摄像的技术和艺 术手段,能够独立完成电视新闻的拍摄,并能够分组完成微电影和广告的拍 摄。 三、课程知识单元与知识点 1电视摄像概论 1.1影视制作分类 1.2摄像涉及领域 1.3摄像器材 1.4摄像师的素质与摄像要求

2电视摄像操作技术 2.1持机 2.2机位 21.3取景 2.4聚焦 3电视摄像的构图 3.1构图要领 3.2构图方法 3.3构图形式 3.4透视关系 4固定镜头的拍摄 4.1视觉效果 4.2镜头特性 4.3摄录要领 5运动镜头的拍摄 5.1推镜头 5.2拉镜头 5.3摇镜头 5.4移镜头 5.5跟镜头 5.6复合运动镜头 6光影与色彩(一) 6.1光的简介 6.2光线的分类及表现特点 6.3光线的造型艺术 6.4自然光的特点及运用 7光影与色彩(二) 7.1色彩的物理性质 7.2色温与白平衡 7.3色彩的控制与运用 8新闻摄像(一) 8.1新闻摄像的要求 8.2新闻摄像语言的特点与本质 8.3摄像语言的组织 9新闻摄像(二) 9.1艺术性的思维表达方式
2电视摄像操作技术 2.1持机 2.2机位 21.3取景 2.4聚焦 3电视摄像的构图 3.1构图要领 3.2构图方法 3.3构图形式 3.4透视关系 4固定镜头的拍摄 4.1视觉效果 4.2镜头特性 4.3摄录要领 5 运动镜头的拍摄 5.1推镜头 5.2拉镜头 5.3摇镜头 5.4移镜头 5.5跟镜头 5.6复合运动镜头 6 光影与色彩(一) 6.1光的简介 6.2光线的分类及表现特点 6.3光线的造型艺术 6.4自然光的特点及运用 7 光影与色彩(二) 7.1色彩的物理性质 7.2色温与白平衡 7.3色彩的控制与运用 8 新闻摄像(一) 8.1新闻摄像的要求 8.2新闻摄像语言的特点与本质 8.3摄像语言的组织 9 新闻摄像(二) 9.1艺术性的思维表达方式

9.2报道性思维表达方式 10新闻摄像(三) 10.1不同场景的新闻摄像 11影视摄像(一) 11.1镜头语言 11.2常见影视镜头的拍摄方式 11.3影视拍摄流程 11.4影视拍摄的场面调度 12影视摄像(二) 12.1新闻片摄像 12.2专题片摄像与纪录片摄像 12.3宣传片摄像 四、时间分配 教学环节(学时) 知 单元 知识点 鑫 1 电视摄像概论 2 餐夜用、珀丽 2 电视摄像操作技术 2 取景、聚焦训练 2 3 电视摄像的构图 2 2 构图训练 2 2 4 固定镜头拍摄 2 2 固定镜头拍摄训练 2 2 5 运动镜头拍摄 2 2 运动镜头拍摄训练 6 光影与色彩(一) 7 光影与色彩(二) 2 白平衡调整、影调拍摄训练 2 2 8新闻摄像(一) 2 9新闻摄像(二) 2 2 10新闻摄像(三) 2 新闻摄像训练(一) 2 新闻摄像训练(二) 2 2 11影视摄像(一) 2 2
9.2报道性思维表达方式 10 新闻摄像(三) 10.1不同场景的新闻摄像 11 影视摄像(一) 11.1镜头语言 11.2常见影视镜头的拍摄方式 11.3影视拍摄流程 11.4影视拍摄的场面调度 12 影视摄像(二) 12.1新闻片摄像 12.2专题片摄像与纪录片摄像 12.3宣传片摄像 四、时间分配 知识 单元 知 识 点 教学环节(学时) 讲 课 研 讨 课 实 验 上 机 课 外 小 计 1 电视摄像概论 2 2 摄像机原理与使用、持机、拍摄 角度训练 2 2 2 电视摄像操作技术 2 2 取景、聚焦训练 2 2 3 电视摄像的构图 2 2 构图训练 2 2 4 固定镜头拍摄 2 2 固定镜头拍摄训练 2 2 5 运动镜头拍摄 2 2 运动镜头拍摄训练 2 2 6 光影与色彩(一) 2 2 7 光影与色彩(二) 2 2 白平衡调整、影调拍摄训练 2 2 8 新闻摄像(一) 2 2 9 新闻摄像(二) 2 2 10 新闻摄像(三) 2 2 新闻摄像训练(一) 2 2 新闻摄像训练(二) 2 2 11 影视摄像(一) 2 2

影视拍摄场面调度训练(一) 2 2 影视摄像(二) 2 12 影视拍摄场面调度训练(二) 2 2 考试 2 2 考试 2 总计 24 24 48 五、课程其他说明(黑体小四,表格内为五号宋体) 1、主要先修课程:新闻摄影与图片编辑 2、适用专业类别: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新闻学 3、主要教材:任金州.电视摄像.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4、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平时30%;考试70% 六、实验项目及要求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学时实验类型 摄像机原理与使用、持 1 摄像机持机、拍摄 角度训练 机、拍摄角度训练 2 专项实验 2取景、聚焦训练 取景、聚焦 2 专项实验 3 构图训练 构图方式训练 2 专项实验 4 固定镜头拍摄训练 拍摄不同类型的固定镜头 2 专项实验 5 运动镜头拍摄训练 推、拉、摇、移、跟镜头 2 练习 专项实验 6 白平衡调整、影调 调整白平衡、拍摄不同影 2 拍摄训练 调 专项实验 7 新闻摄像训练 出镜采访拍摄 2 专项实验 8 新闻摄像训练 会议新闻拍摄 2 专项实验 9 影视拍摄场面调度 训练(一) 双人对话、轴线拍摄 专项实验 10 影视拍摄场面调度 2 训练(二) 三人对话、常见动作拍摄 专项实验 11 考试 当堂考试 2 考试 12 考试 当堂考试 2 考试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类型 1 摄像机持机、拍摄 角度训练 摄像机原理与使用、持 机、拍摄角度训练 2 专项实验 2 取景、聚焦训练 取景、聚焦 2 专项实验 3 构图训练 构图方式训练 2 专项实验 4 固定镜头拍摄训练 拍摄不同类型的固定镜头 2 专项实验 5 运动镜头拍摄训练 推、拉、摇、移、跟镜头 练习 2 专项实验 6 白平衡调整、影调 拍摄训练 调整白平衡、拍摄不同影 调 2 专项实验 7 新闻摄像训练 (一) 出镜采访拍摄 2 专项实验 8 新闻摄像训练 (二) 会议新闻拍摄 2 专项实验 9 影视拍摄场面调度 训练(一) 双人对话、轴线拍摄 2 专项实验 10 影视拍摄场面调度 训练(二) 三人对话、常见动作拍摄 2 专项实验 11 考试 当堂考试 2 考试 12 考试 当堂考试 2 考试 影视拍摄场面调度训练(一) 2 2 影视摄像(二) 2 2 12 影视拍摄场面调度训练(二) 2 2 考试 2 2 考试 2 2 总 计 24 24 48 五、课程其他说明(黑体小四,表格内为五号宋体) 1、主要先修课程:新闻摄影与图片编辑 2、适用专业类别: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新闻学 3、主要教材:任金州.电视摄像.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4、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平时30%;考试70% 六、实验项目及要求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革命改良双重奏和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ppt
-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ppt
-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ppt
-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ppt
-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ppt
-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业的产生与初步发展.ppt
-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ppt
-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ppt
-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的开端与维新派的办报活动.pptx
-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事业的原始阶段——古代报纸.ppt
-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章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docx
-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docx
-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docx
-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docx
-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docx
-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docx
-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docx
-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业的产生与初步发展.docx
-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的开端与维新派的办报活动.docx
-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事业.docx
- 《广告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厦门大学:《广告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共四篇十三章).doc
- 《广告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广告概论、第二章 广告的起源与发展.ppt
- 《广告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广告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第四章 现代广告业.ppt
- 《广告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广告基本原理.ppt
- 《广告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广告运作规律、第七章 广告主体.ppt
- 《广告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广告信息.ppt
- 《广告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广告传播的通道——广告媒体.ppt
- 《广告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广告客体(广告受众与消费者).ppt
- 《广告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广告效果及其测定.ppt
- 《广告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二章 广告管理.ppt
- 《广告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国际广告及海外广告业.ppt
- 安徽大学:《当代媒介素养》课程教学大纲(主讲:姜红、刘勇).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