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54
文件大小:4.64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五章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两干多年 的封建君主制度,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局面,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 共和国。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从此报刊的数量、种类、发行地区都超过 了以往。 很快由于袁世凯的上台而终止

第五章 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 的封建君主制度,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局面,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 共和国。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从此报刊的数量、种类、发行地区都超过 了以往。 很快由于袁世凯的上台而终止

第一节民初新间事业的短暂繁荣 ·一、民初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 武昌起义后的半年内,全国的报纸由100多家猛增到500家 总销数达4200万份,突破了历史的最高纪录。这些报纸的出版 地点多数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长沙等地,其中北 京作为政治中心,发展势头最猛,已有一百多家。这些报纸,大 部分是以刊载时事政治内容为主的日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新 成立的各级政府的机关报。也有些商业性报刊、文艺性报刊、自 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学术性报刊

第一节 民初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 • 一、民初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 武昌起义后的半年内,全国的报纸由100多家猛增到500家, 总销数达4200万份, 突破了历史的最高纪录。这些报纸的出版 地点多数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长沙等地,其中北 京作为政治中心,发展势头最猛,已有一百多家。这些报纸,大 部分是以刊载时事政治内容为主的日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新 成立的各级政府的机关报。也有些商业性报刊、文艺性报刊、自 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学术性报刊

·除报刊数量急增外,民初新闻事业繁荣的另一标志是通讯社 的大量出现。1872年,英国路透社在上海建立了远东分社, 这是中国境内最早的通讯社。 ·中国人自办通讯社开始于20世纪初。 已知最早的国人自办的通讯社是一一 ·1904年,广州成立的中兴通讯社。 ·1908年,比利时创办了远东通讯社。 ·1911年,在广州创办的展民通讯社。 ·辛亥革命前大约只出现过这3家

• 除报刊数量急增外,民初新闻事业繁荣的另一标志是通讯社 的大量出现。1872年,英国路透社在上海建立了远东分社, 这是中国境内最早的通讯社。 • 中国人自办通讯社开始于20世纪初。 • 已知最早的国人自办的通讯社是—— • 1904年,广州成立的中兴通讯社。 • 1908年,比利时创办了远东通讯社。 • 1911年,在广州创办的展民通讯社。 • 辛亥革命前大约只出现过这3家

·从民国初年开始,通讯社大量涌现,从1912年至1918年, 在广州、上海、长沙、武汉、北京以及日本东京陆续出现过 不下20家通讯社。其中,以邵飘萍先后在东京和北京创办 的东京通讯社(1915年)、新闻编译社(1916年)影响最 大

• 从民国初年开始,通讯社大量涌现,从1912年至1918年, 在广州、上海、长沙、武汉、北京以及日本东京陆续出现过 不下20家通讯社。其中,以邵飘萍先后在东京和北京创办 的东京通讯社(1915年)、新闻编译社(1916年)影响最 大

二、民国 《暂行报律》事件 1912年3月2日,南京政府内务部宣布废除《大清报律》,3月4日, 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颁布民国《暂行报律》三章,其主要内容大 意有: (1)出版报刊要向政府登记注册; (2)禁止流言煽动、破坏共和国体,违者除停止出版外,其发行 人、编辑人应受惩处; (3)“调查失实,污毁个人名誉者”应受处罚

二、民国《暂行报律》事件 1912年3月2日,南京政府内务部宣布废除《大清报律》,3月4日, 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颁布民国《暂行报律》三章,其主要内容大 意有: (1)出版报刊要向政府登记注册; (2)禁止流言煽动、破坏共和国体,违者除停止出版外,其发行 人、编辑人应受惩处; (3)“调查失实,污毁个人名誉者”应受处罚

暂行报律颁布后,引起全国新闻界强烈不满,上海报 界俱进会、长沙报联合会等新闻团体,纷纷发表通电, 表示反对。 孙中山知道后,下令撤销《暂行报律》。 “暂行报律”事件反映了孙中山的尊重舆论和办事策 略,也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的矛盾与斗争

暂行报律颁布后,引起全国新闻界强烈不满,上海报 界俱进会、长沙报联合会等新闻团体,纷纷发表通电, 表示反对。 孙中山知道后,下令撤销《暂行报律》。 “暂行报律”事件反映了孙中山的尊重舆论和办事策 略,也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的矛盾与斗争

3月6日,上海报界俱进会及《申报》、《新闻报》、《时 报》、《民立报》、《时事新报》、《神州日报》、《天铎 报》、《大共和日报》、《民声日报》等报联名致电临时大 总统孙中山,反对内务部颁布的暂行报律。 这个报律,从加强政府对报业的管理来说,很有必要;其中关 于不得破坏共和国体的规定更有积极意义

3月6日,上海报界俱进会及《申报》、《新闻报》、《时 报》、《民立报》、《时事新报》、《神州日报》、《天铎 报》、《大共和日报》、《民声日报》等报联名致电临时大 总统孙中山,反对内务部颁布的暂行报律。 这个报律,从加强政府对报业的管理来说,很有必要;其中关 于不得破坏共和国体的规定更有积极意义

·但是,这个报律颁布的时候,《临时约法》尚未颁布,其 他法规也多未制定,在这种情况下来擅自制颁法律,不符 合法律程序,没有法律效率。因此,报律电文发至上海报 界俱进会,令其转饬全国报馆遵照执行之后,立即遭到新 闻界的普遍反对,这也是暂行报律公布的必然结果。 ·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明文规定:“人民有言论著 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从此新闻工作有了真正的法 律保护

• 但是,这个报律颁布的时候,《临时约法》尚未颁布,其 他法规也多未制定,在这种情况下来擅自制颁法律,不符 合法律程序,没有法律效率。因此,报律电文发至上海报 界俱进会,令其转饬全国报馆遵照执行之后,立即遭到新 闻界的普遍反对,这也是暂行报律公布的必然结果。 • 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明文规定:“人民有言论著 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从此新闻工作有了真正的法 律保护

三、民国初年的政党报纸 ·民国成立前后,在“政党政治”观念的影响下,出现的大大小小的政 党、政团达300多个。这些政党,大都创办了自己的报纸作为喉舌。 这些报纸,大多部分属于两大党团,一是同盟会-国民党,一是共和 党-进步党。 ·同盟会于1912年8月改组成国民党后,失去了原有的革命性质。由于 历史的原因,《民立报》是同盟会-国民党系统的机关报。除《民立 报》外,这一系统的重要报纸还有北京的《国风日报》、《亚东新 报》,天津的《民意报》,上海的《天铎报》、《太平洋报》、《国 民》等

三、民国初年的政党报纸 • 民国成立前后,在“政党政治”观念的影响下,出现的大大小小的政 党、政团达300多个。这些政党,大都创办了自己的报纸作为喉舌。 这些报纸,大多部分属于两大党团,一是同盟会-国民党,一是共和 党-进步党。 • 同盟会于1912年8月改组成国民党后,失去了原有的革命性质。由于 历史的原因,《民立报》是同盟会-国民党系统的机关报。除《民立 报》外,这一系统的重要报纸还有北京的《国风日报》、《亚东新 报》,天津的《民意报》,上海的《天铎报》、《太平洋报》、《国 民》等

·共和党-进步党系一一 ·天津的《庸言》,上海的《时事新报》、《时报》共和党是立宪 派分子、官僚和一部分从同盟会分化出来的人于1912年5月成立 的在政治上拥护袁世凯的政党。为与同盟会-国民党抗衡, ·1913年5月,它联合另外几个小党,组成进步党。进步党无革命 性可言,进步党的报刊主要集中于京、津、沪、汉和湖南、四川、 广东、广西等省市。主要有北京的《国民公报》、《神州日报》、 《大共和日报》等报刊

• 共和党-进步党系—— • 天津的《庸言》,上海的《时事新报》、《时报》共和党是立宪 派分子、官僚和一部分从同盟会分化出来的人于1912年5月成立 的在政治上拥护袁世凯的政党。为与同盟会-国民党抗衡, • 1913年5月,它联合另外几个小党,组成进步党。进步党无革命 性可言,进步党的报刊主要集中于京、津、沪、汉和湖南、四川、 广东、广西等省市。主要有北京的《国民公报》、《神州日报》、 《大共和日报》等报刊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