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病虫害测报》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3
文件大小:238.32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病虫害测报》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农业病虫害测报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病害部分)课程名称:农业病虫害测报实验总学时:12实验类别:(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专业开课实验室名称:植物病理实验室适用专业:植物保护、植物保护(农药方向)开课学院:农学院开课学期:7一、实验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由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和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两部分组成。植物病害部分以1-2种流行病害为监测对象,对导致流行的各组分,包括寄主、病原物、环境和人类的耕作活动等。的实际状态和变化进行全面、持续、定性和定量的观察、表述和记录。并以前面或前人收集、调查的数据为分析对象,通过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和计算机软件,在计算机上完成数理统计模型的构建,并将获得的模型进一步的检验。二、实验课性质、目的及任务1.性质:(必修/选修)必修2.自的: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同学们认识病害预测预报的重要性,掌握重要病害的流行特点和预测预报方法,掌握流行病害管理的战略和策略。3.任务:研究重要作物的流行病害的时空变化规律、学习病害预测预报的方法。三、 实验教学基本要求1.学习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基本过程和方法,重点学会植物病害调查和初侵染源调查的基本方法。2.了解病害预测预报数据分析的方法,重点学会建立病害时间流行动态增长方程和植物病害预测模型。四、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情况每组序号学时类型主要内容提要实验项目名称人数掌握取样单位、取样量、取样方式331植物病害调查综合性实验及小麦赤霉病初的基本含义及特点。学习病害调查的基本方法。为病害的预测预报和侵染源的调查防治奠定基础。学习病害初侵染来源调查方法,查明病害初侵染源存在的状态(分生孢子、子囊壳、菌核、菌丝体等)、场所(土壤、寄主组织、病残体等)、数量及其存活率等,以加深对初侵染来源的理解。病害时间流行动学习病害的系统调查方法。掌握病323综合性实验害时间动态模型及植物病害预测模态增长方程及植型的建立过程。以易感白粉病品种物病害预测模型川农26发生小麦白粉病情况为例建的建立立增长方程,以小麦条锈病经验预测模型的建立为例建立病害预测模型。说明:1.类型: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或创新性。a.演示性实验:指为便于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以直观演示的形式,使学生了解其事物的形态结构和相互关系、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教学过程

农业病虫害测报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病害部分) 课程名称:农业病虫害测报 实验总学时: 12 实验类别:(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专业 开课实验室名称:植物病理实验室 适用专业:植物保护、植物保护(农药方向) 开课学院:农学院 开课学期:7 一、实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由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和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两部分组成。植物病害部分以1-2种流 行病害为监测对象,对导致流行的各组分,包括寄主、病原物、环境和人类的耕作活动等。的实际 状态和变化进行全面、持续、定性和定量的观察、表述和记录。并以前面或前人收集、调查的数据 为分析对象,通过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和计算机软件,在计算机上完成数理统计模型的构建,并将 获得的模型进一步的检验。 二、实验课性质、目的及任务 1.性质:(必修/选修)必修 2.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同学们认识病害预测预报的重要性,掌握重要病害的流行特点和预 测预报方法,掌握流行病害管理的战略和策略。 3.任务:研究重要作物的流行病害的时空变化规律、学习病害预测预报的方法。 三、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1. 学习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基本过程和方法,重点学会植物病害调查和初侵染源调查的基本方 法 。 2. 了解病害预测预报数据分析的方法,重点学会建立病害时间流行动态增长方程和植物病害预 测模型。 四、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情况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提要 学时 类型 每组 人数 1 植物病害调查 及小麦赤霉病初 侵染源的调查 掌握取样单位、取样量、取样方式 的基本含义及特点。学习病害调查 的基本方法。为病害的预测预报和 防治奠定基础。学习病害初侵染来 源调查方法,查明病害初侵染源存 在的状态(分生孢子、子囊壳、菌 核、菌丝体等)、场所(土壤、寄 主组织、病残体等)、数量及其存 活率等,以加深对初侵染来源的理 解。 3 综合性实验 3 2 病害时间流行动 态增长方程及植 物病害预测模型 的建立 学习病害的系统调查方法。掌握病 害时间动态模型及植物病害预测模 型的建立过程。以易感白粉病品种 川农26发生小麦白粉病情况为例建 立增长方程,以小麦条锈病经验预 测模型的建立为例建立病害预测模 型。 3 综合性实验 3 说明: 1.类型: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或创新性。 a. 演示性实验:指为便于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以直观演示的形式,使学生了解其事物的形 态结构和相互关系、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教学过程

b.验证性实验: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验方法与技能为目的,验证课堂所讲某一原理、理论或结论,以学生为具体实验操作主体,通过现象衍变观察、数据记录、计算、分析直至得出被验证的原理、理论或结论的实验过程。c.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d.设计或创新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2.每组人数:指分组实验时每组学生人数,原则上每组人数不应超过5人。五、实验成绩考核办法实验报告60%+实验表现40%六、实验指导书和参考书植病流行学、马占鸿、科学出版社、2010农业病虫害测报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虫害部分)课程名称:农业病虫害测报实验总学时:12(虫害部分占6学时)实验类别:必修课/植保专业开课实验室名称:昆虫试验室适用专业:植保开课学院:农学院开课学期:2012-2013-2一、实验课程简介农业病虫害测波,是植物保护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植物病虫害发生规律、病虫害预测和管理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的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主要研究重要作物的病虫害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方法和预测预报。二、实验课性质、目的及任务1.性质:必修2.目的:农业病虫害测波,是植物保护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植物病虫害发生规律、病虫害预测和管理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的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主要研究重要作物的病虫害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方法和预测预报。3.任务: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同学们认识病害预测预报的重要性,掌握重要病害的流行特点和预测预报方法,掌握流行病害管理的战略和策略三、实验教学基本要求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掌握病虫害主要测报方法。3.学习、掌握农业病虫害的田间调查和预测预报的技能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情况四、每组学时类型序号实验项目名称主要内容提要人数35验证性1主要农业害虫水稻害虫田间调查,用萍乡跳田间调察跃法调查水稻二化田间发生量、用盘拍法调查稻飞虱田间发生量。523验证性害虫测报收集二化、玉米螺、稻飞虱田间发生历史记录、灯下诱虫量,气象历史记录等,用数理统计方法做出预报模型并试报检验说明:1.类型: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或创新性

b. 验证性实验: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验方法与技能为目的,验证课堂所讲某 一原理、理论或结论,以学生为具体实验操作主体,通过现象衍变观察、数据记录、计算、分析直 至得出被验证的原理、理论或结论的实验过程。 c.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d. 设计或创新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 实现的实验。 2.每组人数:指分组实验时每组学生人数,原则上每组人数不应超过5人。 五、实验成绩考核办法 实验报告60%+实验表现40% 六、实验指导书和参考书 植病流行学、马占鸿、科学出版社、2010 农业病虫害测报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虫害部分) 课程名称:农业病虫害测报 实验总学时: 12(虫害部分占6学时) 实验类别:必修课/植保专业 开课实验室名称:昆虫试验室 适用专业:植保 开课学院:农学院 开课学期:2012-2013-2 一、实验课程简介 农业病虫害测波,是植物保护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植物病虫害发生规律、病虫害预测和 管理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的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主要研究 重要作物的病虫害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方法和预测预报。 二、实验课性质、目的及任务 1.性质:必修 2.目的:农业病虫害测波,是植物保护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植物病虫害发生规律、病虫害 预测和管理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的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主 要研究重要作物的病虫害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方法和预测预报。 3.任务: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同学们认识病害预测预报的重要性,掌握重要病害的流行特点和预 测预报方法,掌握流行病害管理的战略和策略。 三、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1.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掌握病虫害主要测报方法。 3. 学习、掌握农业病虫害的田间调查和预测预报的技能。 四、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情况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提要 学时 类型 每组 人数 1 主要农业害虫 田间调察 水稻害虫田间调查,用萍乡跳 跃法调查水稻二化螟田间发生量、 用盘拍法调查稻飞虱田间发生量。 3 验证性 5 2 害虫测报 收集二化螟、玉米螟、稻飞虱田 间发生历史记录、灯下诱虫量,气 象历史记录等,用数理统计方法做 出预报模型并试报检验。 3 验证性 5 说明: 1.类型: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或创新性

a.演示性实验:指为便于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以直观演示的形式,使学生了解其事物的形态结构和相互关系、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教学过程。b.验证性实验: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验方法与技能为自的,验证课堂所讲某一原理、理论或结论,以学生为具体实验操作主体,通过现象衍变观察、数据记录、计算、分析直至得出被验证的原理、理论或结论的实验过程。C.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d.设计或创新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2.每组人数:指分组实验时每组学生人数,原则上每组人数不应超过5人。五、实验成绩考核办法农业病虫害测报实验考核方法不进行卷面考试,以平时成绩作为实验成绩,试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30%。成绩评定分为:1.出勤10%2.课堂表现10%3.实验报告80%六、实验指导书和参考书教材名称、作者(译者)、出版社、出版时间《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第三版)张孝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大纲执笔人:龚国淑、王海建大纲审定人:龚国淑、李庆

a. 演示性实验:指为便于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以直观演示的形式,使学生了解其事物的形 态结构和相互关系、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教学过程。 b. 验证性实验: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验方法与技能为目的,验证课堂所讲某 一原理、理论或结论,以学生为具体实验操作主体,通过现象衍变观察、数据记录、计算、分析直 至得出被验证的原理、理论或结论的实验过程。 c.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d. 设计或创新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 实现的实验。 2.每组人数:指分组实验时每组学生人数,原则上每组人数不应超过5人。 五、实验成绩考核办法 农业病虫害测报实验考核方法不进行卷面考试,以平时成绩作为实验成绩,试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 30%。 成绩评定分为: 1. 出勤 10% 2. 课堂表现 10% 3. 实验报告 80% 六、实验指导书和参考书 教材名称、作者(译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第三版)张孝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大纲执笔人:龚国淑、王海建 大纲审定人:龚国淑、李庆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