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共五十门)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刘俊生?编写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刘俊生 编写

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目录前言5绪论篇,6第1章管理和管理学,.61-1管理概念61-2管理者61-3管理学.6复习与思考题.6拓展阅读书目.第2章管理理论的演进,92-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822西方古代管理思想..82·3西方近代管理理论(一)82-4西方近代管理理论(二)O2-5现代管理理论丛林U复习与思考题9扩展阅读书目10规划篇.1第3章组织环境.113-1环境与管理1132一般环境..113·3特定环境11.11复习与思考题拓展阅读书目12第4章战略管理.134-1战略的本质.1342战略层次.134-3战略管理程序.13复习与思考题.14拓展阅读书目,.14第5章组织目标和计划155·1组织目标.155-2目标管理..155·3计划..155-4现代综合计划方法.16复习与思考题.16拓展阅读书目..16第6章管理决策176-1决策的基本问题.176-2决策行为..176·3系统分析方法.182
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2 目 录 前 言 . 5 绪 论 篇 . 6 第 1 章 管理和管理学 . 6 1·1 管理概念 . 6 1·2 管理者 . 6 1·3 管理学 . 6 复习与思考题 . 6 拓展阅读书目 . 7 第 2 章 管理理论的演进 . 8 2·1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 8 2·2 西方古代管理思想 . 8 2·3 西方近代管理理论(一) . 8 2·4 西方近代管理理论(二) . 9 2·5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 9 复习与思考题 . 9 扩展阅读书目 . 10 规 划 篇 . 11 第 3 章 组织环境 . 11 3·1 环境与管理 . 11 3·2 一般环境 . 11 3·3 特定环境 . 11 复习与思考题 . 11 拓展阅读书目 . 12 第 4 章 战略管理 . 13 4·1 战略的本质 . 13 4·2 战略层次 . 13 4·3 战略管理程序 . 13 复习与思考题 . 14 拓展阅读书目 . 14 第 5 章 组织目标和计划 . 15 5·1 组织目标 . 15 5·2 目标管理 . 15 5·3 计划 . 15 5·4 现代综合计划方法 . 16 复习与思考题 . 16 拓展阅读书目 . 16 第 6 章 管理决策 . 17 6·1 决策的基本问题 . 17 6·2 决策行为 . 17 6·3 系统分析方法 . 18

管理学原理6·4决策技术18复习与思考题..18..18拓展阅读书目组织篇.19第7章组织结构与职务设计.197-1组织结构模式分析.197-2组织结构设计..19.197-3组织一体化7-4职务设计..20复习与思考题.20拓展阅读书目.20第8章人员配备.218-1人员配备..218-2人力资源规划..21E.218-3人员招聘与选拔8-4主管人员的配备.21复习与思考题.22拓展阅读书目...22第9章组织变革.239-1组织变革的相关力量分析..239-2变革内容..239-3变革过程.249·4创新..24复习与思考题.24..25拓展阅读书目激励篇.26第10章行为基础..26...2610-1个体行为10-2群体行为..26.27复习与思考题拓展阅读书目..27第11章激励理论..2811-1人性假设.2811-2激励理论...2811-3从激励理论到激励实践.29复习与思考题..29拓展阅读书目.29第12章领导.3012-1领导影响力...3012-2领导理论.3012-3领导行为.3112-4领导方式..31...31复习与思考题.3
管理学原理 3 6·4 决策技术 . 18 复习与思考题 . 18 拓展阅读书目 . 18 组 织 篇 . 19 第 7 章 组织结构与职务设计 . 19 7·1 组织结构模式分析 . 19 7·2 组织结构设计 . 19 7·3 组织一体化 . 19 7·4 职务设计 . 20 复习与思考题 . 20 拓展阅读书目 . 20 第 8 章 人员配备 . 21 8·1 人员配备 . 21 8·2 人力资源规划 . 21 8·3 人员招聘与选拔 . 21 8·4 主管人员的配备 . 21 复习与思考题 . 22 拓展阅读书目 . 22 第 9 章 组织变革 . 23 9·1 组织变革的相关力量分析 . 23 9·2 变革内容 . 23 9·3 变革过程 . 24 9·4 创新 . 24 复习与思考题 . 24 拓展阅读书目 . 25 激 励 篇 . 26 第 10 章 行为基础 . 26 10·1 个体行为 . 26 10·2 群体行为 . 26 复习与思考题 . 27 拓展阅读书目 . 27 第 11 章 激励理论 . 28 11·1 人性假设 . 28 11·2 激励理论 . 28 11·3 从激励理论到激励实践 . 29 复习与思考题 . 29 拓展阅读书目 . 29 第 12 章 领 导 . 30 12·1 领导影响力 . 30 12·2 领导理论 . 30 12·3 领导行为 . 31 12·4 领导方式 . 31 复习与思考题 . 31

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拓展阅读书目31.32第13章沟通13-1沟通概述..32..3213-2沟通障碍分析13-3沟通方式..32复习与思考题...33拓展阅读书目..33.34控制篇第14章控制理论与技术.3414-1控制概述..34..3414-2控制过程14-3预算和责任中心..35复习与思考题.35拓展阅读书目..35第15章管理信息系统.3615-1信息..3615-2管理信息系统...3615-3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36复习与思考题..37拓展阅读书目.37
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4 拓展阅读书目 . 31 第 13 章 沟 通 . 32 13·1 沟通概述 . 32 13·2 沟通障碍分析 . 32 13·3 沟通方式 . 32 复习与思考题 . 33 拓展阅读书目 . 33 控 制 篇 . 34 第 14 章 控制理论与技术 . 34 14·1 控制概述 . 34 14·2 控制过程 . 34 14·3 预算和责任中心 . 35 复习与思考题 . 35 拓展阅读书目 . 35 第 15 章 管理信息系统 . 36 15·1 信息 . 36 15·2 管理信息系统 . 36 15·3 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 . 36 复习与思考题 . 37 拓展阅读书目 . 37

管理学原理前言《管理学原理》是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基础性专业课程,本教学大纲是规范《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考核范围的概要性提纲,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大纲是根据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培养方案规定的目标要求而编写的,服从课程结构及教学安排的整体需要,特别注意吸收了管理学课程最新的教学改革成果:大纲明确了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主要内容在安排教学进度时,遵循教学规律,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和难点,避免了重复或者遗漏。管理学原理的课程结构由绪论篇、规划篇、组织篇、激励篇和控制篇五个板块组成,每个板块又分若干章,共有15章。其中,绪论篇包括两章内容,即第1章的管理和管理学和第2章的管理理论的演进:规划篇包括四章内容,即第3章的组织环境、第4章的战略管理、第5章的组织目标和计划和第6章的管理决策;组织篇包括三章内容,即第7章的组织结构与职务设计、第8章的人员配备和第9章的组织变革:激励篇包括四章内容,即第10章的行为基础、第11章的激励理论、第12章的领导和第13章的沟通:控制篇包括两章内容,即第14章的控制理论与技术和第15章的管理信息系统。本大纲由行政管理研究所的刘俊生和梅燕京老师负责撰写,大纲的配套教材是刘俊生老师主编的《管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一书。5
管理学原理 5 前 言 《管理学原理》是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基础性专业课程,本教学大纲是规范《管理学原理》 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考核范围的概要性提纲,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大纲是根据公共管理类 专业的培养方案规定的目标要求而编写的,服从课程结构及教学安排的整体需要,特别注意吸收了 管理学课程最新的教学改革成果;大纲明确了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主要内容, 在安排教学进度时,遵循教学规律,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和难点,避免了重复或者遗漏。 管理学原理的课程结构由绪论篇、规划篇、组织篇、激励篇和控制篇五个板块组成,每个板块 又分若干章,共有 15 章。其中,绪论篇包括两章内容,即第 1 章的管理和管理学和第 2 章的管理 理论的演进;规划篇包括四章内容,即第 3 章的组织环境、第 4 章的战略管理、第 5 章的组织目标 和计划和第 6 章的管理决策;组织篇包括三章内容,即第 7 章的组织结构与职务设计、第 8 章的人 员配备和第 9 章的组织变革;激励篇包括四章内容,即第 10 章的行为基础、第 11 章的激励理论、 第 12 章的领导和第 13 章的沟通;控制篇包括两章内容,即第 14 章的控制理论与技术和第 15 章的 管理信息系统。 本大纲由行政管理研究所的刘俊生和梅燕京老师负责撰写,大纲的配套教材是刘俊生老师主编 的《管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一书

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绪论篇第1章管理和管理学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管理、管理者、管理职能、管理学等基本概念,深入且准确地理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管理职能,难点是对管理概念的准确理解。本章课时分配:4课时,其中有1课时的课堂讨论。1·1管理概念管理一词的三种汉语语义解释: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保管和料理;照管并约束(人或动物)。管理的定义有多种多样,有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关系的角度进行定义的,有从管理职能的角度给出定义的,有从系统观点的角度作出定义的,也有从马克思管理重性观点的角度下定义的。作者认为,管理(Management)是人们确立组织目标并有效地组织各种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应该从管理与组织、效能与效率、变革与创新、抽象与具体等四个方面深入地理解管理的这一定义。1·2管理者两权分离引发的管理革命(ManagerialRevolution)促进了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和管理人员的职业化。管理者(Managers)是指导监督他人工作的人,他们都有一定的行政职务头衔,即假定他们是有下级的人。管理者角色(Managementroles)理论认为管理者承担如下角色:在决策制定方面承担决策主导角色、排除干扰角色、资源分配角色和谈判人角色:在信息传递方面承担追踪信息角色、传播信息角色和发言人角色:在人际关系方面承担挂名首脑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人角色。管理者的基本技能包括THC三项技能,即技术技能(TechnicalSkill即T技能)、人事技能(HumanSkill即H技能)和观念技能(ConceptualSkill即C技能)。1·3管理学管理职能包括规划、组织、激励和控制四项基本职能。管理学是一门关于规划、组织、激励和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系统化知识之学问。综合性和工具性是其主要特点。管理工作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通过学习管理学,培养现代管理观念、掌握基本的管理原理和方法并为学习其它专业管理课程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复习与思考题1.管理是人类的一项独立活动么,为什么?2.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到底是什么?3你认为管理的价值在于追求效率吗?为什么?6
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6 绪 论 篇 第 1 章 管理和管理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管理、管理者、管理职能、管理学等基本概念,深入且准确地理解管理 学的研究对象。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管理职能,难点是对管理概念的准确理解。 本章课时分配:4 课时,其中有 1 课时的课堂讨论。 1·1 管理概念 管理一词的三种汉语语义解释: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保管和料理;照管并约束(人或动 物)。 管理的定义有多种多样,有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关系的角度进行定义的,有从管理职能的 角度给出定义的,有从系统观点的角度作出定义的,也有从马克思管理二重性观点的角度下定义的。 作者认为,管理(Management)是人们确立组织目标并有效地组织各种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过程。应该从管理与组织、效能与效率、变革与创新、抽象与具体等四个方面深入地理解管理的这 一定义。 1·2 管理者 两权分离引发的管理革命(Managerial Revolution)促进了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和管理人员的职 业化。 管理者(Managers)是指导监督他人工作的人,他们都有一定的行政职务头衔,即假定他们是 有下级的人。 管理者角色(Management roles)理论认为管理者承担如下角色:在决策制定方面承担决策主 导角色、排除干扰角色、资源分配角色和谈判人角色;在信息传递方面承担追踪信息角色、传播信 息角色和发言人角色;在人际关系方面承担挂名首脑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人角色。 管理者的基本技能包括 THC 三项技能,即技术技能(Technical Skill 即 T 技能)、人事技能 (Human Skill 即 H 技能)和观念技能(Conceptual Skill 即 C 技能)。 1·3 管理学 管理职能包括规划、组织、激励和控制四项基本职能。 管理学是一门关于规划、组织、激励和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系统化知识之学问。综合 性和工具性是其主要特点。 管理工作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通过学习管理学,培养现代管理观念、掌握基本的管理原理和方法并为学习其它专业管理课程 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复习与思考题 1.管理是人类的一项独立活动么,为什么? 2.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到底是什么? 3.你认为管理的价值在于追求效率吗?为什么?

管理学原理4.你同意本书给管理者所下定义吗?拓展阅读书目刘俊生.管理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刘俊生.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美]W·H·纽曼/小C·E·萨默.管理过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美]F·E·卡斯特/J·D·罗森茨韦克.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7
管理学原理 7 4.你同意本书给管理者所下定义吗? 拓展阅读书目 刘俊生.管理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刘俊生.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美]W·H·纽曼/小 C·E·萨默.管理过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美]F·E·卡斯特/J·D·罗森茨韦克.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第2章管理理论的演进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把握西方近现代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古典管理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难点是分析前述两种理论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本章课时分配:3课时。2·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国古代在政治领域的管理思想包括:民本思想、分层治理的思想、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治国策略、“为政在人”与选贤任能的思想。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有两个基本取向:一是从整个国家、社会宏观角度出发,形成了“富国之学”;二是从私人经济活动的微观角度出发,形成了“治生之学”,但“富国之学”比“治生之学”要兴盛得多。2·2西方古代管理思想古埃及的宰相制度和“以十为限”的管理跨度思想,《圣经》中的组织等级思想,古巴比伦王国的法治管理思想,古希腊罗马共和国的政治民主管理实践,苏格拉底区分公共事务与私人事务格拉底、柏拉图关于“哲学王”等主张,亚里土多德、西塞罗等关于政体类型的主张等,都蕴含着重要的管理思想。威尼斯兵工厂的有序管理突出地代表了欧洲在中世纪末期的管理水平。在17一19世纪产业革命时期,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管理是生产的第四个要素、经济人假设、根据劳动表现付酬等思想,工厂化形态的经济组织在管理实践中对上述思想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使管理理论呼之欲出。2·3西方近代管理理论(一)威尔逊的公共行政理论。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行政学研究》论文中,提出了政治与行政分离,阐述了政治与行政的各自职能,提出建立一门独立的公共行政学科的主张,使公共行政研究摆脱政治学科的束缚。这使他成为公共行政理论的奠基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泰罗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他在动作-时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差别计件工资制。另外,泰罗主张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坚持例外管理原则。但泰罗同时指出,科学管理的实质是实现伟大的思想革命而非仅是提高效率的技术。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根据自己长期从事企业领导与管理的经验,创立了一般管理理论,其要点如下:首先,经营与管理不同,管理是经营的六种活动之一:其次,每种活动对应一种专门能力,领导人需要的是管理能力,并提出管理教育的观点;再次,管理依据14条原则,即劳动分工原则、权责一致原则、纪律原则、统一指挥原则、统一领导原则、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原则、人员报酬原则、集中原则、等级原则、秩序原则、公平原则、人员稳定原则、首创精神原则人员团结原则。但他认为,“原则是灵活的,可以适应于一切需要,问题在于懂得使用它”。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理论。韦伯在社会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和宗教学等方面都有研究,但他在管理理论方面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理想行政组织理论:第一,区分三种权威类型,即法理权威、传统权威和超凡权威;第二,揭示了理想行政组织的基本特征:(1)有一个按规则履行正式职能的持续性组织,(2)有明确的权限分工,(3)按等级系列原则组织机构,(4)官8
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8 第 2 章 管理理论的演进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把握西方近现代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 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古典管理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难点是分析前述两种理论各自的优 势和不足之处。 本章课时分配:3 课时。 2·1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在政治领域的管理思想包括:民本思想、分层治理的思想、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治国 策略、“为政在人”与选贤任能的思想。 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有两个基本取向:一是从整个国家、社会宏观角度出发,形成了“富国 之学”;二是从私人经济活动的微观角度出发,形成了“治生之学”,但“富国之学”比“治生之 学”要兴盛得多。 2·2 西方古代管理思想 古埃及的宰相制度和“以十为限”的管理跨度思想,《圣经》中的组织等级思想,古巴比伦王 国的法治管理思想,古希腊罗马共和国的政治民主管理实践,苏格拉底区分公共事务与私人事务, 格拉底、柏拉图关于“哲学王”等主张,亚里土多德、西塞罗等关于政体类型的主张等,都蕴含着 重要的管理思想。 威尼斯兵工厂的有序管理突出地代表了欧洲在中世纪末期的管理水平。 在 17—19 世纪产业革命时期,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管理是生产的第四个要素、 经济人假设、根 据劳动表现付酬等思想,工厂化形态的经济组织在管理实践中对上述思想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使管 理理论呼之欲出。 2·3 西方近代管理理论(一) 威尔逊的公共行政理论。威尔逊在 1887 年发表的《行政学研究》论文中,提出了政治与行政 分离,阐述了政治与行政的各自职能,提出建立一门独立的公共行政学科的主张,使公共行政研究 摆脱政治学科的束缚。这使他成为公共行政理论的奠基人。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泰罗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他在动作-时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作 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差别计件工资制。另外,泰罗主张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 工长制、坚持例外管理原则。但泰罗同时指出,科学管理的实质是实现伟大的思想革命而非仅是提 高效率的技术。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根据自己长期从事企业领导与管理的经验,创立了一般管理理 论,其要点如下:首先,经营与管理不同,管理是经营的六种活动之一;其次,每种活动对应一种 专门能力,领导人需要的是管理能力,并提出管理教育的观点;再次,管理依据 14 条原则,即劳 动分工原则、权责一致原则、纪律原则、统一指挥原则、统一领导原则、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原 则、人员报酬原则、集中原则、等级原则、秩序原则、公平原则、人员稳定原则、首创精神原则、 人员团结原则。但他认为,“原则是灵活的,可以适应于一切需要,问题在于懂得使用它”。 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理论。韦伯在社会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和宗教学等方面都 有研究,但他在管理理论方面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理想行政组织理论:第一,区分三种权威类型, 即法理权威、传统权威和超凡权威;第二,揭示了理想行政组织的基本特征:(1)有一个按规则 履行正式职能的持续性组织,(2)有明确的权限分工,(3)按等级系列原则组织机构,(4)官

管理学原理员按照议事规则照章办事,(5)行政管理班子同行政管理物资和生产物资完全分开,(6)任职人员不能将职位占为已有,(7)行政管理档案制度化,(8)合法型统治主要借助于官僚体制进行统治;第三,官僚体制的行政管理班子的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如下:(1)个人是自由的,仅在事务上有服从官职的义务,(2)处于固定的职务等级制度中,(3)拥有固定的职务权限,(4)根据契约受命,(5)根据专业资格任命,(6)采用固定的货币薪金支付报酬,(7)把职务视为唯一的或主要的职业,(8)职务“升迁”根据年资或政绩,(9)个人不得把职位占为已有,(10)接受严格的、统一的职务纪律和监督。2·4西方近代管理理论(二)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梅奥是人际关系学派的创始人。人际关系理论较前述理论有如下突破:(1)工人并不是把金钱当作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的“经济人”,而是在物质之外还有社会的和心理的因素的“社会人”:(2)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新型的领导能力表现在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激励职工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马斯洛的需要层级论。需要层次论是马斯洛首创,他把人的需要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归纳为五大类,组成一个需要层级:第一级是生理上的需要,第二级是安全上的需要,第三级是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第四级是地位或受人尊敬的需要,第五级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一般股是从低级到高级的次序来追求各项需要的。卢因的团体动力学。卢因的团体动力学研究的团体是指非正式组织,是关于团体的结构、目标、领导方式、内聚力等的主张。莫雷诺社会关系计量学。社会关系计量学是莫雷诺创立的,又叫团体成员关系分析法,是一种分析和计量团体中人际关系的学说和方法。该学说研究的是团体中各个成员对其同事的选择过程,通过对这种选择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团体成员间的相互关系结构,并使各个成员适应于工作任务。2·5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经济领域管理理论诸学派:以巴纳德为代表的社会协作系统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人们的协作意愿、共同目标和信息交流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协作体: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人为管理在本质上就是决策:以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为代表的系统管理学派则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研究组织结构和管理工作:以特里斯特等为代表的社会一技术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是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的统一体管理就是要保持二者之间的均衡与协调;以布莱克特等为代表的管理科学理论则运用数量模式来定量地分析管理决策;以明兹伯格为代表的经理角色学派的管理理论则从经理所担任的角色为中心全面地研究管理工作:以劳伦斯等为代表的权变管理理论认为管理成功与否取决于组织与环境关系的实现状态;以德鲁克为代表的经理主义学派则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研究对象。公共行政领域诸学派:以里格斯为代表的行政生态理论试图揭示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德罗尔等为代表的政策科学则以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沃尔多等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从社会公平而非效率之上的角度研究行政管理:以奥斯本等为代表的企业家政府理论则将企业精神和企业管理方法引入公营部门。复习与思考题1:如何理解人类的管理活动历史悠久,但管理理论只有百年历史?2.古典管理理论与人际关系理论的区别点是什么?3.现代管理理论各学派的区别点何在?9
管理学原理 9 员按照议事规则照章办事,(5)行政管理班子同行政管理物资和生产物资完全分开,(6)任职人 员不能将职位占为已有,(7)行政管理档案制度化,(8)合法型统治主要借助于官僚体制进行统 治;第三,官僚体制的行政管理班子的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如下:(1)个人是自由的,仅在事务 上有服从官职的义务,(2)处于固定的职务等级制度中,(3)拥有固定的职务权限,(4)根据 契约受命,(5)根据专业资格任命,(6)采用固定的货币薪金支付报酬,(7)把职务视为唯一 的或主要的职业,(8)职务“升迁”根据年资或政绩,(9)个人不得把职位占为己有,(10)接 受严格的、统一的职务纪律和监督。 2·4 西方近代管理理论(二) 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梅奥是人际关系学派的创始人。人际关系理论较前述理论有如下突破: (1)工人并不是把金钱当作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的“经济人”,而是在物质之外还有社会的和 心理的因素的“社会人”;(2)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新 型的领导能力表现在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激励职工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马斯洛的需要层级论。需要层次论是马斯洛首创,他把人的需要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 归纳为五大类,组成一个需要层级:第一级是生理上的需要,第二级是安全上的需要,第三级是感 情和归属上的需要,第四级是地位或受人尊敬的需要,第五级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一般是从低 级到高级的次序来追求各项需要的。 卢因的团体动力学。卢因的团体动力学研究的团体是指非正式组织,是关于团体的结构、目标、 领导方式、内聚力等的主张。 莫雷诺社会关系计量学。社会关系计量学是莫雷诺创立的,又叫团体成员关系分析法,是一种 分析和计量团体中人际关系的学说和方法。该学说研究的是团体中各个成员对其同事的选择过程, 通过对这种选择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团体成员间的相互关系结构,并使各个成员适应于工作任务。 2·5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经济领域管理理论诸学派:以巴纳德为代表的社会协作系统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人们的协作意 愿、共同目标和信息交流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协作体;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人为管理在本 质上就是决策;以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为代表的系统管理学派则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研究组织结构和 管理工作;以特里斯特等为代表的社会—技术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是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的统一体, 管理就是要保持二者之间的均衡与协调;以布莱克特等为代表的管理科学理论则运用数量模式来定 量地分析管理决策;以明兹伯格为代表的经理角色学派的管理理论则从经理所担任的角色为中心全 面地研究管理工作;以劳伦斯等为代表的权变管理理论认为管理成功与否取决于组织与环境关系的 实现状态;以德鲁克为代表的经理主义学派则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研究对象。 公共行政领域诸学派:以里格斯为代表的行政生态理论试图揭示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 动关系;以德罗尔等为代表的政策科学则以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沃 尔多等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从社会公平而非效率之上的角度研究行政管理;以奥斯本等为代表的 企业家政府理论则将企业精神和企业管理方法引入公营部门。 复习与思考题 1.如何理解人类的管理活动历史悠久,但管理理论只有百年历史? 2.古典管理理论与人际关系理论的区别点是什么? 3.现代管理理论各学派的区别点何在?

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扩展阅读书目刘俊生.管理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刘俊生.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美]伍德罗·威尔逊.行政学研究[].国外政治学,1987(6[美]泰罗.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法]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美]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0
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0 扩展阅读书目 刘俊生.管理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刘俊生.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美]伍德罗·威尔逊.行政学研究[J].国外政治学,1987(6). [美]泰罗.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法]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美]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共五十六门).pdf
 - 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国际政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共四十三门).pdf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商务数据分析》课程授课教案.pdf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意识》课程授课教案.pdf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视觉营销》课程授课教案.pdf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新媒体运营技能及工具》课程授课教案.pdf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市场营销》课程授课教案.pdf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网店运营与推广》课程授课教案.pdf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消费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pdf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职业规划与核心能力》课程授课教案.pdf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组织行为学》课程授课教案.pdf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商品选品与采购》课程授课教案.pdf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岗位实践课》课程授课教案.pdf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互联网+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教案.pdf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新零售实务》课程授课教案.pdf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跨境电商》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共七章,授课教师:刘娇).pdf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授课教案.pdf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授课教案.pdf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意识》课程授课教案.pdf
 - 沈阳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二章 人力资源获取前的准备.pdf
 - 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政治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共四十一门).pdf
 - 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共四十八门).pdf
 - 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共五十六门).pdf
 - 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共六十二门).pdf
 - 中国政法大学:2012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课程教学大纲汇编.pdf
 - 中国政法大学:2012版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共六门).pdf
 - 中国政法大学:2012版商学院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共九门).pdf
 - 沈阳师范大学:《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大纲 Science of Public Policy(二).pdf
 - 沈阳师范大学:《公共政策学》课程授课教案(共十一章,授课教师:郭蕊).pdf
 - 北京交通大学:《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绪论(主讲:华国伟).pdf
 - 北京交通大学:《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8章 动态规划 Dynamic Programming.pdf
 - 北京交通大学:《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存贮论(Inventory Theory).pdf
 - 北京交通大学:《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整数规划 Integer Programming.pdf
 - 北京交通大学:《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1章 网络计划 Network Planning.pdf
 - 北京交通大学:《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0章 图与网络分析 Graph Theory and Network Optimization 第三节 最短路问题 第四节 网络最大流问题 第五节 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pdf
 - 北京交通大学:《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灵敏度分析 Sensitivity Analysis.pdf
 - 北京交通大学:《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0章 图与网络优化 Graph Theory and Network Optimization 第一节 图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最小树问题.pdf
 - 北京交通大学:《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LP).pdf
 - 北京交通大学:《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对偶理论(1/2).pdf
 - 北京交通大学:《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对偶理论(2/2).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