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572课程名称:仪器分析总学时数和学分:本课程计划72学时,4学分实验学时:24学时先修及后续课程要求:是继《分析化学》后开设,又是后续专业技术课程的一门技术核心课程1、课程性质《仪器分析》是为我校生物工程系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所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仪器分析是采用比较复杂和特殊的仪器设备,通过测量能表示物质的某些物理量,如:光、电、热、声、磁等或物理化学性质来确定其化学组成、含量以及化学结构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并初步具有应用此类方法解决环境监测与食品检测相应问题的能力。2、教学目标及意义(1)了解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电位分析法、库仑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各自的特点。(2)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法的使用方法、分析条件的选择、干扰的抑制以及适用范围(3)了解其他仪器分析方法。(4)初步掌握常用仪器的实验操作与正确使用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1)教学内容: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电位分析法、库仑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2)教学要求:使学生们初步掌握常用仪器的实验操作与正确使用。4、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电位分析法、库仑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0572 课程名称:仪器分析 总学时数和学分:本课程计划72学时,4学分 实验学时:24学时 先修及后续课程要求:是继《分析化学》后开设,又是后续专业技术课程的一门技术 核心课程 1、课程性质 《仪器分析》是为我校生物工程系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 所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仪器分析是采用比较复杂和特殊的仪器设备,通过测量 能表示物质的某些物理量,如:光、电、热、声、磁等或物理化学性质来确定其化学 组成、含量以及化学结构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常用 仪器分析方法,并初步具有应用此类方法解决环境监测与食品检测相应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及意义 (1)了解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电位分析 法、库仑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各自的特点。 (2)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法的使用方法、分析条件的选择、干扰的抑制以及适用范围。 (3)了解其他仪器分析方法。 (4)初步掌握常用仪器的实验操作与正确使用。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1)教学内容: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电 位分析法、库仑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 (2)教学要求:使学生们初步掌握常用仪器的实验操作与正确使用。4、教学重点、 难点 (1)教学重点: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电 位分析法、库仑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化学计算、溶液配制、各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5、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等。(2)教学手段:传统黑板式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相结合。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朱明华.仪器分析.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陈培榕.邓勃.现代仪器分析实验与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赵藻藩.仪器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绪论一、教学要求了解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联系与区别;了解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和它的发展情况。二、教学内容知识要点: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仪器分析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重点: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相关系数、检出限。难点: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相关系数、检出限。教学手段:黑板式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四、思考与练习预习第一章五、本章学时数2课时第一章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一、教学要求
(2)教学难点:化学计算、溶液配制、各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5、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等。 (2)教学手段:传统黑板式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朱明华.仪器分析.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陈培榕.邓勃.现代仪器分析实验与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 赵藻藩.仪器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绪 论 一、教学要求 了解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联系与区别;了解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和它的发展情 况。 二、教学内容 知识要点: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仪器分析的特点及发展 趋势。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重点: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相关系数、检出限。 难点: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相关系数、检出限。 教学手段:黑板式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四、思考与练习 预习第一章 五、本章学时数 2课时 第一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一、教学要求

掌握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原理和结构掌握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在有机定性及结构分析中的应用。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基本原理知识要点:光的基本特性;光与物质的作用;光谱吸收曲线;光吸收定律。第二节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知识要点: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三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构造与原理知识要点:主要组成元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第四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知识要点: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其他应用第五节实验技术知识要点:样品的制备;仪器测量条件的选择;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参比溶液的选择;干扰及消除方法。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重点:生色团的共轭作用;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原理及构造;Lambert-Beer定律;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难点:Lambert-Beer定律;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教学手段:讲授法、讲解法、实验法、黑板式教学。四、思考与练习P361-23五、本章学时数10课时第二章红外吸收光谱法一、教学要求掌握红外吸收的基本理论,包括分子振动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了解红外吸收光谱仪结构;掌握简单的红外图谱分析
掌握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原理和结构; 掌握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在有机定性及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基本原理 知识要点:光的基本特性;光与物质的作用;光谱吸收曲线;光吸收定律。 第二节 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知识要点: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构造与原理 知识要点:主要组成元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第四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知识要点: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其他应用。 第五节 实验技术 知识要点:样品的制备;仪器测量条件的选择;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参比溶液 的选择;干扰及消除方法。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重点:生色团的共轭作用;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原理及构造;Lambert-Beer定律;定 性、定量分析方法。 难点:Lambert-Beer定律;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教学手段:讲授法、讲解法、实验法、黑板式教学。 四、思考与练习 P36 1-23 五、本章学时数 10课时 第二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 一、教学要求 掌握红外吸收的基本理论,包括分子振动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了解红外吸收光 谱仪结构;掌握简单的红外图谱分析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知识要点:双原子分子的振动;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第二节基团频率和特征吸收峰知识要点:基团频率;红外吸收光谱区的划分;常见官能团的特征吸收频率;基团频率的影响因素第三节红外光谱仪知识要点:色散型红外光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第四节红外光谱法的应用知识要点: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第五节实验技术知识要点:红外光谱法对样品的要求;制样的方法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重点: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吸收池、检测器。难点: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定性及定量测定。教学手段:讲授法、举例法、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四、思考与练习P72-741-26五、本章学时数4课时第三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一、教学要求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理解干扰及其抑制方法;掌握测定方法;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二、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知识要点:双原子分子的振动;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 第二节 基团频率和特征吸收峰 知识要点:基团频率;红外吸收光谱区的划分;常见官能团的特征吸收频率;基 团频率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红外光谱仪 知识要点:色散型红外光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第四节 红外光谱法的应用 知识要点: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第五节 实验技术 知识要点:红外光谱法对样品的要求;制样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重点: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吸收池、检测器。 难点: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定性及定量测定。 教学手段:讲授法、举例法、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四、思考与练习 P72-74 1-26 五、本章学时数 4课时 第三章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一、教学要求 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 度计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理解干扰及其抑制方法;掌握测定方法;掌握原子 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知识要点: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原子吸收光谱的特征;原子吸收值与元素浓度的关系。第二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和原理知识要点: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检测器。第三节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定量方法知识要点: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第四节实验技术知识要点:样品处理技术;测定条件的选择;干扰及其消除。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重点:共振线与吸收线;影响谱线变宽的因素;测定条件的选择;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干扰及其抑制法。难点:共振线;积分吸收;灵敏度、检测极限;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干扰及其抑制法。教学手段: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四、思考与练习P101 1-17五、本章学时数4课时第四章电位分析法一、教学要求了解电位分析法的应用、玻璃电极和氟电极的结构;理解膜电位的产生过程;掌握一般离子选择性电极(玻璃电极、氟电极)的膜电位的计算、选择性系数含义和测定离子浓(活)度的方法;掌握电位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和指示电极的选择;掌握定量分析方法。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电位分析基本原理
第一节 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 知识要点: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原子吸收光谱的特征;原子吸收值与元素浓度 的关系。 第二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和原理 知识要点: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检测器。 第三节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定量方法 知识要点: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 第四节 实验技术 知识要点: 样品处理技术;测定条件的选择;干扰及其消除。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重点:共振线与吸收线;影响谱线变宽的因素;测定条件的选择;原子吸收光谱 法的干扰及其抑制法。 难点:共振线;积分吸收;灵敏度、检测极限;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干扰及其抑制 法。 教学手段: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四、思考与练习 P101 1-17 五、本章学时数 4课时 第四章 电位分析法 一、教学要求 了解电位分析法的应用、玻璃电极和氟电极的结构;理解膜电位的产生过程;掌 握一般离子选择性电极(玻璃电极、氟电极)的膜电位的计算、选择性系数含义和测 定离子浓(活)度的方法;掌握电位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和指示电极的选择;掌握定 量分析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电位分析基本原理

知识要点:电位分析的理论依据;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电位分析的分类及特点。第二节离子选择性电极知识要点: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基本结构;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极电位;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几种常见的离子选择性电极。第三节直接电位法知识要点:直接比较法;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第四节电位滴定法知识要点:基本原理;滴定终点的确定方法;滴定类型及指示电极的选择。第五节仪器结构与原理知识要点:直接电位法常用仪器;电位滴定法常用仪器。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重点: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膜电位;pH值的测定;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系数;定量分析方法。难点:膜电位;选择性系数。教学手段:讲授法、实验法、举例法、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四、思考与练习P1331-9五、本章学时数4课时第五章库仑分析法一、教学要求了解库仑分析法的应用、恒电流库仑分析法的原理滴定终点的指示方法;理解恒电流电解法的方法原理、特点和适用性以及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的原理;掌握法拉第电解定律、电流效率。二、教学内容
知识要点:电位分析的理论依据;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电位分析的分类及特 点。 第二节 离子选择性电极 知识要点: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基本结构;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极电位;离子选择 性电极的性能;几种常见的离子选择性电极。 第三节 直接电位法 知识要点:直接比较法;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 第四节 电位滴定法 知识要点:基本原理;滴定终点的确定方法;滴定类型及指示电极的选择。 第五节 仪器结构与原理 知识要点:直接电位法常用仪器;电位滴定法常用仪器。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重点: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膜电位;pH值的测定;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系 数;定量分析方法。 难点:膜电位;选择性系数。 教学手段:讲授法、实验法、举例法、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四、思考与练习 P133 1-9 五、本章学时数 4课时 第五章 库仑分析法 一、教学要求 了解库仑分析法的应用、恒电流库仑分析法的原理滴定终点的指示方法;理解恒 电流电解法的方法原理、特点和适用性以及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的原理;掌握法拉第 电解定律、电流效率。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库仑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知识要点:电解现象和电解电荷量;法拉第电解定律(库仑定律);电流效率的影响因素。第二节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知识要点:方法原理及装置;电荷量的测定;特点及应用。第三节控制电流库仑分析法知识要点:方法原理及装置;库仑滴定剂的产生方法;滴定终点的指示方法;特点及应用。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重点、难点:分解电压与析出电位;法拉第电解定律;库仑滴定教学手段:讲授法、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四、思考与练习JP1561-13五、本章学时数4课时第六章色谱分析法导论一、教学要求熟悉色谱分析中的基本术语;了解色谱分析中的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熟悉影响色谱柱柱效能、分离度的因素;熟悉色谱分析中的定性和定量方法。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色谱法及其分类知识要点:色谱法;分类。第二节色谱流出曲线和术语知识要点:色谱流出曲线;术语。第三节色谱分析基本原理
第一节 库仑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知识要点:电解现象和电解电荷量;法拉第电解定律(库仑定律);电流效率的 影响因素。 第二节 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 知识要点:方法原理及装置;电荷量的测定;特点及应用。 第三节 控制电流库仑分析法 知识要点:方法原理及装置;库仑滴定剂的产生方法;滴定终点的指示方法;特 点及应用。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重点、难点:分解电压与析出电位;法拉第电解定律;库仑滴定。 教学手段:讲授法、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四、思考与练习 P156 1-13 五、本章学时数 4课时 第六章 色谱分析法导论 一、教学要求 熟悉色谱分析中的基本术语;了解色谱分析中的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熟悉影响 色谱柱柱效能、分离度的因素;熟悉色谱分析中的定性和定量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色谱法及其分类 知识要点:色谱法;分类。 第二节 色谱流出曲线和术语 知识要点:色谱流出曲线;术语。 第三节 色谱分析基本原理

知识要点:塔板理论;速率理论;分离度;基本色谱分离方程;基本色谱分离方程的应用。第四节定性和定量分析知识要点: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重点:色谱法的分类;塔板理论;速率理论;总分离效能指标;定量分析方法。难点:塔板理论;速率理论教学手段:讲授法、举例法、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四、思考与练习P1781-12五、本章学时数4课时第七章气相色谱法一、教学要求熟悉气相色谱仪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作用;熟悉各种检测器的应用范围;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用色谱分析时固定相的选择;了解气相色谱在化工、环境、食品、质检等行业的应用。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气相色谱仪知识要点:气相色谱仪的工作过程;气相色谱仪。第二节气相色谱的固定相知识要点:固体固定相;液体固定相;合成固定相。第三节气相色谱的检测器知识要点:热导池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器性能指标。第四节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
知识要点:塔板理论;速率理论;分离度;基本色谱分离方程;基本色谱分离方 程的应用。 第四节 定性和定量分析 知识要点: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重点:色谱法的分类;塔板理论;速率理论;总分离效能指标;定量分析方法。 难点:塔板理论;速率理论。 教学手段:讲授法、举例法、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四、思考与练习 P178 1-12 五、本章学时数 4课时 第七章 气相色谱法 一、教学要求 熟悉气相色谱仪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作用;熟悉各种检测器的应用范围;掌握常 见有机化合物用色谱分析时固定相的选择;了解气相色谱在化工、环境、食品、质检 等行业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气相色谱仪 知识要点:气相色谱仪的工作过程;气相色谱仪。 第二节 气相色谱的固定相 知识要点:固体固定相;液体固定相;合成固定相。 第三节 气相色谱的检测器 知识要点:热导池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火焰光度检 测器;检测器性能指标。 第四节 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

知识要点:载气及其线速的选择;柱温的选择;进样量和进样时间。第五节气相色谱法应用知识要点:气相色谱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气相色谱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气相色谱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气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气相色谱在农药分析中的应用。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重点:气相色谱仪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作用;各种检测器的应用范围;固定相的选择。难点:各种检测器的应用范围;固定相的选择。教学手段:讲授法、举例法、实验法、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四、思考与练习P2041-19五、本章学时数4课时第八章高效液相色谱法一、教学要求熟悉液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和分析对象;熟悉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构造;熟悉液相色谱中的固定相、流动相类型,掌握其选择方法;了解液相色谱法中常用的检测器类型和结构。二、教学内容第一节高效液相色谱仪知识要点: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一一色谱柱;检测系统。第二节液相色谱中的固定相和流动相知识要点:固定相;流动相第三节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知识要点:液液分配色谱;液固吸附色谱;键和相色谱法
知识要点:载气及其线速的选择;柱温的选择;进样量和进样时间。 第五节 气相色谱法应用 知识要点:气相色谱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气相色谱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气相 色谱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气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气相色谱在农药分析中的 应用。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重点:气相色谱仪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作用;各种检测器的应用范围;固定相的 选择。 难点:各种检测器的应用范围;固定相的选择。 教学手段:讲授法、举例法、实验法、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四、思考与练习 P204 1-19 五、本章学时数 4课时 第八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教学要求 熟悉液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和分析对象;熟悉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构造;熟悉液相 色谱中的固定相、流动相类型,掌握其选择方法;了解液相色谱法中常用的检测器类 型和结构。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高效液相色谱仪 知识要点: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色谱柱;检测系统。 第二节 液相色谱中的固定相和流动相 知识要点:固定相;流动相。 第三节 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 知识要点:液液分配色谱;液固吸附色谱;键和相色谱法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重点: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构造;液相色谱中的固定相和流动相。难点:液相色谱中的固定相和流动相;定量分析方法。教学手段:讲授法、举例法、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四、思考与练习P231 1-14五、本章学时数女4课时第九章质谱法一、教学要求了解质谱仪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作用;了解质谱仪的应用;了解EI、CI电离过程。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质谱法原理知识要点:质谱法原理第二节质谱仪知识要点:真空系统;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记录系统。第三节质谱分析的应用知识要点: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分子式确定;结构鉴定。第四节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知识要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重点:质谱法原理;质谱分析的应用难点:质谱法原理教学手段:讲授法、举例法、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四、思考与练习P249 1-4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重点: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构造;液相色谱中的固定相和流动相。 难点:液相色谱中的固定相和流动相;定量分析方法。 教学手段:讲授法、举例法、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四、思考与练习 P231 1-14 五、本章学时数 4课时 第九章 质谱法 一、教学要求 了解质谱仪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作用;了解质谱仪的应用;了解EI、CI电离过 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质谱法原理 知识要点:质谱法原理。 第二节 质谱仪 知识要点:真空系统;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记录系统。 第三节 质谱分析的应用 知识要点: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分子式确定;结构鉴定。 第四节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知识要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重点:质谱法原理;质谱分析的应用。 难点:质谱法原理。 教学手段:讲授法、举例法、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四、思考与练习 P249 1-4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人民卫生出版社:《药物化学》课程书籍教材PDF电子版(第8版,彩色扫描,共十四章,主编:尤启冬).pdf
- 《药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药物化学复习资料.doc
- 石河子大学:《药物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理论教案.doc
- 石河子大学:《药物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理论教案.doc
- 石河子大学:《药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Medicinal Chemistry.pdf
-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生物农药》课程教学大纲.pdf
-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农药分析实验》课程教学大纲.pdf
-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农产品品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大纲.pdf
-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农产品品质分析理论课程》课程教学大纲.pdf
-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科研设计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pdf
-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精细化工概论》课程教学大纲.pdf
-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基础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环境检测》课程教学大纲.pdf
-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环境监测实验》课程教学大纲.pdf
-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环境化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pdf
-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pdf
-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pdf
-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高锰酸钾的吸收曲线的绘制和含量测定.doc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pdf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pdf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pdf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PH3-10缓冲溶液配制方法.pdf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电位分析法.pdf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库仑分析法.pdf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质谱法.pdf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气相色谱法.pdf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色谱分析法导论.pdf
- 资源与生态环境(文献资料)添加循环利用的有机生物质后的土壤腐殖质分子结构特征(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soil humic acids after recycled organic biomass addition).pdf
- 资源与生态环境(文献资料)运用现代光谱、色谱和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土壤腐殖质结构变化(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soil humic acids after recycled organic biomass addition - Spectroscopic analyses).pdf
- 资源与生态环境(文献资料)土壤有机质动态研究:同位素标记与热裂解分析(Soil Organic Matter dynamics - 13Clabelled organic material and TMAH thermochemolysis).pdf
- 资源与生态环境(文献资料)天然有机质的构造结构(The conformational structure of natural organic matter).pdf
- 资源与生态环境(文献资料)Model–data synthesis in terrestrial carbon observation - methods, data requirements and data uncertainty specifications.pdf
- 资源与生态环境(文献资料)IGBP Science 4 - Global Change and the Earth System,A planet under pressure.pdf
- 周口师范学院: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化工原理基础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化工).doc
- 周口师范学院: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化工原理基础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应化、化学、材化).doc
- 周口师范学院: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材料化学专业).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