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醇 酚 醚 7.2 酚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15
文件大小:489.39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醇 酚 醚 7.2 酚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二节酚 一、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1.苯酚的结构O的杂化状态:sp 2p激发 2p 2p码 2s 杂化、 12s sp2 苯酚是平面分子,C、O均为sp2 杂化,0与苯环形成p-π共轭,同时 共轭效应大于诱导效应。因此: (1)增强了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使C-0O键极性减弱而不易断裂, 所以酚羟基很难像醇羟基那样进行亲核取代反应或消除反应。 (2)增加了羟基上的解离能力,使得酚表现出弱酸性。 (3) 酚中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也比相应的芳环更易进行

1 第二节 酚 1. 苯酚的结构 H O O的杂化状态:sp2 激发 杂化 sp2 2s 2p 2s 2p 2p 苯酚是平面分子,C、O均为sp2 杂化,O与苯环形成 p-π共轭,同时 共轭效应大于诱导效应。因此: (1)增强了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使C-O键极性减弱而不易断裂, 所以酚羟基很难像醇羟基那样进行亲核取代反应或消除反应。 (2)增加了羟基上的解离能力,使得酚表现出弱酸性。 (3)酚中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也比相应的芳环更易进行。 一、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2.分类 (1)按芳环不同可分为:苯酚、萘酚、蒽酚等。 OH OH H 苯酚 萘酚 蒽酚 (2)按羟基数目的不同可分为一元酚、二元酚、三元酚等,二 元酚以上的酚称为多元酚。 OH OH H3C HO 对甲基苯酚 对苯二酚 2

OH H3 C OH HO 2 2. 分类 OH OH OH 苯酚 萘酚 蒽酚 (2)按羟基数目的不同可分为一元酚、二元酚、三元酚等,二 元酚以上的酚称为多元酚。 对甲基苯酚 对苯二酚 (1)按芳环不同可分为:苯酚、萘酚、蒽酚等

3.命名 酚的命名有两种: (1)酚的命名可在“酚”字的前面加上芳环的名称,其余取代 基的编号遵守最低序列原则,将取代基的位次和名称写在 母体前面;不同取代基按照英文字母顺序先后列出。 OH OH CI OH HO- OH NO2 苯酚 对氯苯酚 2,4-二硝基苯酚 5-氯-1,3-苯二酚 OH CI OH NO2 HO OH CH CH 4-甲基-2-硝基苯酚 5-氯苯-1,3-二酚 4-甲基-2萘酚 3

3 3. 命名 酚的命名有两种: (1)酚的命名可在“酚”字的前面加上芳环的名称,其余取代 基的编号遵守最低序列原则,将取代基的位次和名称写在 母体前面;不同取代基按照英文字母顺序先后列出。 苯酚 对氯苯酚 2,4-二硝基苯酚 5-氯-1,3-苯二酚 4-甲基-2-硝基苯酚 5-氯苯-1,3-二酚 4-甲基-2-萘酚

(2)若酚羟基不作为主官能团,酚羟基作为取代基。 CHO COOH OH 6 SO.H H.C 5 OH 间羟基苯甲醛 3羟基5甲基苯甲酸 8羟基-2-萘磺酸 4

4 (2)若酚羟基不作为主官能团,酚羟基作为取代基。 1 2 3 5 4 6 7 1 8 2 3 4 5 6 1 2 3 4 5 6 间羟基苯甲醛 3-羟基-5-甲基苯甲酸 8-羟基-2-萘磺酸

二、物理性质 酚的物理性质与醇相似,由于分子间存在着氢键,其沸点 和熔点都较相应的芳烃或卤代烃高。 一些具有同分异构体的酚,如邻硝基苯酚、邻苯 Q-H0 二酚等,由于存在着分子内氢键,而无法形成分子间 氢键,所以它们的沸点要比其间位和对位异构体低得 多,可用蒸馏法把它们分开。 室温下,除少数烷基酚(如间甲苯酚)是高沸点无色液体 外,多数酚为无色固体。 酚能溶于乙醇、乙醚及苯等有机溶剂,在水 中的溶解度较小。苯酚是有特殊气味的无色固体 ,具有腐蚀性与杀菌性质,能部分溶于水,冷水 中溶解度为6.7g,在热水中溶解度增大,易溶于 醇、醚等有机溶剂中。酚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羟基 数目的增加而增大。 china.cn

5 二、物理性质 O H N O O 酚的物理性质与醇相似,由于分子间存在着氢键,其沸点 和熔点都较相应的芳烃或卤代烃高。 一些具有同分异构体的酚,如邻硝基苯酚、邻苯 二酚等,由于存在着分子内氢键,而无法形成分子间 氢键,所以它们的沸点要比其间位和对位异构体低得 多,可用蒸馏法把它们分开。 酚能溶于乙醇、乙醚及苯等有机溶剂,在水 中的溶解度较小。苯酚是有特殊气味的无色固体 ,具有腐蚀性与杀菌性质,能部分溶于水,冷水 中溶解度为6.7g,在热水中溶解度增大,易溶于 醇、醚等有机溶剂中。酚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羟基 数目的增加而增大。 室温下,除少数烷基酚(如间甲苯酚)是高沸点无色液体 外,多数酚为无色固体

三、化学性质 结构决定性质! 结构分析: OH 尖 C、O均为sp杂化,O与苯环形成p-π共轭体系: (1)增强了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使C-O键极性减弱而不易断 裂,所以酚羟基很难像醇羟基那样进行亲核取代反应或消 除反应。 (2)增加了羟基上的解离能力,使得酚表现出弱酸性。 (3)酚中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也比相应的芳环更易进行。 ①酸性 ②显色 ③亲电取代④氧化 6

6 三、化学性质 结构决定性质! 结构分析: (1)增强了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使C-O键极性减弱而不易断 裂,所以酚羟基很难像醇羟基那样进行亲核取代反应或消 除反应。 (2)增加了羟基上的解离能力,使得酚表现出弱酸性。 (3)酚中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也比相应的芳环更易进行。 OH C、O均为sp2杂化,O与苯环形成 p-π共轭体系: ①酸性 ②显色 ③亲电取代 ④氧化 H O

酚与醇的不同之处: C-0键结合较为牢固,所以 H 苯酚不易进行亲核取代反应。 OH HBr 而醇却可以 OH Br H2S04 HBr 消除 取代 >

7 酚与醇的不同之处: OH C-O键结合较为牢固,所以 苯酚不易进行亲核取代反应

1.酚的弱酸性 OH +HtpK=9.95 OH O Na" +NaOH +H20 根据pK值,酚与其它化合物的酸性排列如下: OH OH RCOOH HCO: H20 ROH pKa 5 ~6.35 9.65 9.95 15.7 16~19 ONa CO2 H20 OH NaHCO3 8

8 ONa + CO2 OH + NaHCO3 H2 O 根据pKa值,酚与其它化合物的酸性排列如下: RCOOH H2CO3 H2O ROH OH NaOH O Na H2 O 1. 酚的弱酸性 OH O H pKa=9.95 pKa ~5 ~6.35 9.65 9.95 15.7 16~19

苯环上的取代基对酚酸性强弱的影响: OCH; CH NO -I+C -I(+)-C 给电子 弱给电子 吸电子强吸电子 上述顺序的详细解释如下: 苯环上如果连有卤原子、甲氧基等基团时,吸电子诱导效应 ()使它们从苯环吸电子;同时氧原子和卤原子上的未共用电 子对与苯环的π电子构成p-π共轭体系,给电子共轭效应(+C) 又使它们向苯环斥电子。 9

9 苯环上的取代基对酚酸性强弱的影响: OH CH3 OH OH Cl OH NO2 OH NO2 NO2 OH NO2 NO2 NO2 OH OCH3 +C -I (+) -C 给电子 弱给电子 吸电子 强吸电子 上述顺序的详细解释如下: 苯环上如果连有卤原子、甲氧基等基团时,吸电子诱导效应 (-I)使它们从苯环吸电子;同时氧原子和卤原子上的未共用电 子对与苯环的π电子构成p-π共轭体系,给电子共轭效应(+C) 又使它们向苯环斥电子

甲氧基(-OCH3):对苯环影响的结果是向苯环给电子(+C>- ),苯环再向羟基给电子,所以酸性减弱。 甲基(-CH3):给电子诱导效应(+)和超共轭效应(+C), 两种效应的方向一致,是向苯环给电子,使酸 性减弱。 氯(-C):对苯环影响的结果是从苯环吸电子(-I>+C),苯 环再向羟基吸电子,所以酸性增强。 硝基(-NO2):吸电子诱导效应(-)和吸电子共轭效应(-C) 对苯环影响的总结果是从苯环吸电子,使酸性 增强。 10

10 甲氧基(-OCH3):对苯环影响的结果是向苯环给电子(+C > - I),苯环再向羟基给电子,所以酸性减弱。 甲基(-CH3):给电子诱导效应(+I)和超共轭效应(+C), 两种效应的方向一致,是向苯环给电子,使酸 性减弱。 氯(-Cl):对苯环影响的结果是从苯环吸电子(-I > +C),苯 环再向羟基吸电子,所以酸性增强。 硝基(-NO2):吸电子诱导效应(-I)和吸电子共轭效应(-C) 对苯环影响的总结果是从苯环吸电子,使酸性 增强

共15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