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6 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

教学案例6: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 【案例呈现】 能月手为意成天之是。家贺贺厨资三十大成,苏京把,住 历历在目。唯长年未通音问。以诚憾事。近闻政躬违和,深为悬念。人过七旬,多有病痛, 至盼善自珍摄。. 孙先生手创之中闲国民党,历尽艰辛,无先列前仆后珠,终于推翻帝制,光辉业结已 成定论。国共两度合 均对四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首次合作, 孙先生主持领导,吾辈虽 幼,亦知 。再次合 ,老先生其事 ,吾辈其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 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 双方领导,同窗挚友,彼此相知,谈之更易,所谓“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之说, 实难苟同,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 至于“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云云,识者皆以为太不现实,未免自欺欺人。三民主义之真谛, 吾辈深知,毋须争辩。所谓台湾 经济繁 社会民主 民生乐利 在台诸公, 心中 有数,亦毋赘言。试为贵党计,如能依地顺势,负起历史重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 则两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共图振兴中华之大业。否则,偏安之局,焉能自保。有识之士, 虑已及此。事关国民党兴亡绝续,望弟再思。. 人到高年,愈加怀旧,如弟方便,余当束装就道,前往台北探望,并面珍诸长辈数热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仁候 复音 老夫人前请代为问安。方良,纬国及诸侄不一。 顺祝 近祺! 廖承志 1982年7月24日 (资料来源:《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人民日报》,1982年7月25日) 【案例点评】 廖承志感怀旧事,在信中回顾了国共两度合作历史,提出合作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 族元气。1924年,国共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实行“党内合作”,揭开了大革命的风暴,统 了两广,开展了北伐战争。这则案例说明了国共合作的影响及其作用,即“合则两利,分则 两害” 【教学建议】 (1)本案例可结合第三节第一目“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进行讲解,说明国 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的必要性。 (2)可引导学生思考:“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是什么?”“第一次国共 合作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教学案例 6: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 【案例呈现】 经国吾弟: 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南京匆匆一晤,瞬逾三十六载。幼时同袍,苏京把晤,往事 历历在目。唯长年未通音问。以诚憾事。近闻政躬违和,深为悬念。人过七旬,多有病痛, 至盼善自珍摄。. 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光辉业绩已 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主持领导,吾辈虽 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其事,吾辈其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 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 双方领导,同窗挚友,彼此相知,谈之更易,所谓“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之说, 实难苟同,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 至于“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云云,识者皆以为太不现实,未免自欺欺人。三民主义之真谛, 吾辈深知,毋须争辩。所谓台湾“经济繁荣,社会民主,民生乐利”等等,在台诸公,心中 有数,亦毋赘言。试为贵党计,如能依地顺势,负起历史重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一, 则两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共图振兴中华之大业。否则,偏安之局,焉能自保。有识之士, 虑已及此。事关国民党兴亡绝续,望弟再思。. 人到高年,愈加怀旧,如弟方便,余当束装就道,前往台北探望,并面聆诸长辈教益。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伫候 复音。 老夫人前请代为问安。方良,纬国及诸侄不一。 顺祝 近祺! 廖承志 1982 年 7 月 24 日 (资料来源:《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人民日报》,1982 年 7 月 25 日) 【案例点评】 廖承志感怀旧事,在信中回顾了国共两度合作历史,提出合作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 族元气。1924 年,国共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实行“党内合作”,揭开了大革命的风暴,统一 了两广,开展了北伐战争。这则案例说明了国共合作的影响及其作用,即“合则两利,分则 两害”。 【教学建议】 (1)本案例可结合第三节第一目“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进行讲解,说明国 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的必要性。 (2)可引导学生思考:“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是什么?”“第一次国共 合作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5 “红船精神”的由来和表现.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4 中共“一大”代表的命运.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3 巴黎雄辩,一鸣惊人.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2 五四运动导火线.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1 新文化运动与国民习性.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06 孙中山与护法运动.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05 清帝退位诏书.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04 大总统誓词.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03 川汉铁路:一条路扳倒清王朝.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02 胸怀民族复兴理想 开创更加光明前景.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01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节选).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06 谭嗣同慷慨赴难.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05 百日维新.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04 康有为的政治改革策略及其失误.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03 洋务企业管理的腐朽性.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02 自身腐败与内讧太平天国迅速失败的悲剧.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01《天朝田亩制度》(节选).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9 毛泽东论近代中国反侵略失败原因.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8 毛泽东论近代中国社会.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7《黄祸图》——最早的“中国威胁论”.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7《汪陈宣言》.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1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2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3 刑场上的婚礼.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4 毛泽东研究战争.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5 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全国党代会:中共六大.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6 中央红军长征落脚点的七次变化.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7 革命理想高于天.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8 反对本本主义.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01 铭记“九·一八”事变 侵略铁证如山.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02 “九·一八”来临之际,中国海军舰艇在日本海演练.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03 “十四年抗战”说法的由来.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04 二战后东京审判中的28名甲级战犯是如何选定的.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05《南京大屠杀史档案》将申报世界记忆遗产.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06 “八百壮士”的血泪传奇.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07 打破日军不败神话第一战——平型关大捷.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08 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09 聚焦阅兵:共产党抗战老兵和国民党抗战老兵首次共同接受检阅.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01 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共商大计”.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02 东北剿匪——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坚实一步.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