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01 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共商大计”

教学案例1: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共商大计” 【案例是现】 1945年8月10日下午8时多,蒋介石忽然听到设于附近求精中学的美军总部传来一阵 欢呼声,紧接着是鞭炮声,之后证实,日本政府宣布投降了。蒋介石于当晚召开军事干部会 议,于山日给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紧急电报,称:“政府对于敌军之缴械、 敌俘之收容、伪军之处理及收复地区秩序之恢复、政权之行使等事项,均己统筹决定,分令 实施”,要求该集团军“应就原地驻防待命#,不得“擅自行动”。而早在8月10日深夜12 时,朱德就以延安总部总司令的名义发布第一号命令,要求乱 定时间内向我作战部 队缴出 部武装 色投降缴械,即应予以坚决消灭”。1日又连发第二至第七号令 命令中共所掌握的抗日部队“积极举行进攻,迫使敌伪无条件投降”。 8月14日,蒋介石决定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大计”。申云: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 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 时,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对此,毛泽东感意外 ,于8月16日为朱德起草致蒋介石 的电文,要求 “解放区军队所包围白 伪,由解放区军队接受投 国 队所包围 伪,由国民党军队接受投降”,并复电蒋介石:朱德总司令本日午有一电给你,陈述散方意 见,待你表示意见后,我将考虑和你会见的问题。 20日,蒋介石再致毛泽东一电,声称受降办法由盟军总部规定,不能破坏盟军“共同 之信守”。最后重申邀请: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翅足下体念国家之很倍,悯 人民之疾苦,共同力,从事建设。22日,毛泽东再次复电蒋介石:兹为团结大计,特先 派周恩来同志前来晋谒,到后希子接治为恳! 蒋介石于23日再次发电邀请: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 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兹己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蒋介石三电其间,斯大林曾两 吹致电毛泽东,声称“要再打内战,就可能把民族引向灭亡的危险地步”。又称:“如果打起 内战 ,战争的责任由谁承担?你到重庆去同蒋会谈,你的安全由美、苏两家负责。”毛泽东 收到电报后很不高兴,“甚至是很生气” 。24日 毛泽东复电蒋介石:鄙人极愿与先生会见 商讨和平建国大计。俟飞机到,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25日,毛泽东和即将回太行根据地的刘伯承、邓小平谈话,要他们回到前方以后,放 手打,“不要担心我在重庆的安全。你们打得越好,我越安全,谈得越好”。为了争取和平民 主,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于28日偕同周恩来、王若飞抵渝,开始了举世瞩目的重庆谈判。 重庆谈判从 3月29日开始。对于这次谈判, 中国共产党事先作了充分的准备, 一开 就问国民党代表提交了11条提案,表明我党主张和平建国的原划立场。而国民党对于谈判 却没有和平诚意,国民政府谈判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没有认真准备, 一切提 案都由中共方面提出。谈判期间,国民党军队抢占平汉、陇海铁路各要点,向晋绥、晋东南 解放区发动进攻,直接进攻八路军、新四军的兵力达80万人。就在“双十协定”公开发表 的第二天,蒋介石下达进攻解放区的“密令”,印发蒋所订的《剿匪手本》,“督励所属,努 力进剿州 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奋起自卫反击,挫败了国民党军的各路进犯,如晋到 鲁像解放区军民于10月在山西上党战役中,一举歼灭国民党阎锡山所部3万余人,有力地 配合了重庆谈判。 (资料米源:《找寻真实的蒋介石》,杨天石,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案例占评】 拉战胜利后 “大人民热切希望实现和平、民主,新中国的建设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但是,蒋介石却不甘心与各党派共享抗战成果,制定了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一石三鸟 之计,一为军事部署准备时间,二给中国人民造成和平民主的假象,三将战争的罪责嫁祸于 中国共产党。去与不去?如何去?如何谈?这些无一不在严峻地考验着中国共产党和毛泽
教学案例 1: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共商大计” 【案例呈现】 1945 年 8 月 10 日下午 8 时多,蒋介石忽然听到设于附近求精中学的美军总部传来一阵 欢呼声,紧接着是鞭炮声,之后证实,日本政府宣布投降了。蒋介石于当晚召开军事干部会 议,于 11 日给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紧急电报,称:“政府对于敌军之缴械、 敌俘之收容、伪军之处理及收复地区秩序之恢复、政权之行使等事项,均已统筹决定,分令 实施”,要求该集团军“应就原地驻防待命”,不得“擅自行动”。而早在 8 月 10 日深夜 12 时,朱德就以延安总部总司令的名义发布第一号命令,要求敌军“于一定时间内向我作战部 队缴出全部武装”,如“拒绝投降缴械,即应予以坚决消灭”。11 日又连发第二至第七号令, 命令中共所掌握的抗日部队“积极举行进攻,迫使敌伪无条件投降”。 8 月 14 日,蒋介石决定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大计”。电云: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 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 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对此,毛泽东颇感意外,于 8 月 16 日为朱德起草致蒋介石 的电文,要求“解放区军队所包围的敌伪,由解放区军队接受投降,国民党军队所包围的敌 伪,由国民党军队接受投降”,并复电蒋介石:朱德总司令本日午有一电给你,陈述敝方意 见,待你表示意见后,我将考虑和你会见的问题。 20 日,蒋介石再致毛泽东一电,声称受降办法由盟军总部规定,不能破坏盟军“共同 之信守”。最后重申邀请: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 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22 日,毛泽东再次复电蒋介石:兹为团结大计,特先 派周恩来同志前来晋谒,到后希予接洽为恳! 蒋介石于 23 日再次发电邀请: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 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兹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蒋介石三电其间,斯大林曾两 次致电毛泽东,声称“要再打内战,就可能把民族引向灭亡的危险地步”。又称:“如果打起 内战,战争的责任由谁承担?你到重庆去同蒋会谈,你的安全由美、苏两家负责。”毛泽东 收到电报后很不高兴,“甚至是很生气”。24 日,毛泽东复电蒋介石:鄙人极愿与先生会见, 商讨和平建国大计。俟飞机到,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25 日,毛泽东和即将回太行根据地的刘伯承、邓小平谈话,要他们回到前方以后,放 手打,“不要担心我在重庆的安全。你们打得越好,我越安全,谈得越好”。为了争取和平民 主,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于 28 日偕同周恩来、王若飞抵渝,开始了举世瞩目的重庆谈判。 重庆谈判从 8 月 29 日开始。对于这次谈判,中国共产党事先作了充分的准备,一开始 就向国民党代表提交了 11 条提案,表明我党主张和平建国的原则立场。而国民党对于谈判 却没有和平诚意,国民政府谈判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没有认真准备,一切提 案都由中共方面提出。谈判期间,国民党军队抢占平汉、陇海铁路各要点,向晋绥、晋东南 解放区发动进攻,直接进攻八路军、新四军的兵力达 80 万人。就在“双十协定”公开发表 的第二天,蒋介石下达进攻解放区的“密令”,印发蒋所订的《剿匪手本》,“督励所属,努 力进剿”。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奋起自卫反击,挫败了国民党军的各路进犯,如晋冀 鲁豫解放区军民于 10 月在山西上党战役中,一举歼灭国民党阎锡山所部 3 万余人,有力地 配合了重庆谈判。 (资料来源:《找寻真实的蒋介石》,杨天石,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0 年版) 【案例点评】 抗战胜利后,广大人民热切希望实现和平、民主,新中国的建设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但是,蒋介石却不甘心与各党派共享抗战成果,制定了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一石三鸟” 之计,一为军事部署准备时间,二给中国人民造成和平民主的假象,三将战争的罪责嫁祸于 中国共产党。去与不去?如何去?如何谈?这些无一不在严峻地考验着中国共产党和毛泽

东。本案例详细记述了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过程及苏联对此事件的态度、影 响,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重庆谈判的史实背景,了解中国共产党为和平建国做出的重大努力 和牺牲 深刻地认识解放战争之初“自卫战”的性质 【教学建议】 本案例可用于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中第一目“中国共产党争取和 平民主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和“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部分的 辅助教学。案例运用中,可引导学生针对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去重庆的真实目的、毛泽东赴重 庆和谈的初衷以及重庆和谈能否改变蒋介石发 内战的既定方针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在问 题讨论中归纳所学,认清国民党蒋介石“真内战假和谈”的真实面目
东。本案例详细记述了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过程及苏联对此事件的态度、影 响,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重庆谈判的史实背景,了解中国共产党为和平建国做出的重大努力 和牺牲,深刻地认识解放战争之初“自卫战”的性质。 【教学建议】 本案例可用于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中第一目“中国共产党争取和 平民主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和“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部分的 辅助教学。案例运用中,可引导学生针对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去重庆的真实目的、毛泽东赴重 庆和谈的初衷以及重庆和谈能否改变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既定方针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在问 题讨论中归纳所学,认清国民党蒋介石“真内战假和谈”的真实面目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09 聚焦阅兵:共产党抗战老兵和国民党抗战老兵首次共同接受检阅.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08 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07 打破日军不败神话第一战——平型关大捷.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06 “八百壮士”的血泪传奇.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05《南京大屠杀史档案》将申报世界记忆遗产.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04 二战后东京审判中的28名甲级战犯是如何选定的.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03 “十四年抗战”说法的由来.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02 “九·一八”来临之际,中国海军舰艇在日本海演练.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01 铭记“九·一八”事变 侵略铁证如山.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8 反对本本主义.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7 革命理想高于天.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6 中央红军长征落脚点的七次变化.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5 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全国党代会:中共六大.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4 毛泽东研究战争.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3 刑场上的婚礼.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2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1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7《汪陈宣言》.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6 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5 “红船精神”的由来和表现.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02 东北剿匪——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坚实一步.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03《五四指示》与《中国土地法大纲》.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04 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05 进京“赶考”.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0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序言.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07 最后一次演讲.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08 解放战争中的“解放战士”.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01 陈云建国初期在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工作中的历史作用.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02 刘青山、张子善案件.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03 “五反”斗争定案处理的原则.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04 金正恩访华回击半岛问题涉华杂音.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05 周恩来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06 同仁堂的新生.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07 “小脚女人”——邓子恢.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08 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01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02 “向科学进军”口号的提出.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03 “大跃进”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04 毛泽东1962年“七千人大会”讲话摘录.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05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