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03 川汉铁路:一条路扳倒清王朝

教学案例3:川汉铁路:一条路扳倒清王朝 【案例是现】 1903年7月. 一份来自四川的奏折摆在了清光绪皇帝的案头。这份奏折由四川总督钱 良拟就。此前一个月,锡良由直隶正定府去四川赴任,对入川路途的险恶深有感触。在这份 类折里,锡良奏请朝廷批准川人自筹资金修建川汉铁路。当时的四川,尚无一条铁路出川, 光绪皇帝欣然批准。1904年初,川汉铁路总公司在成都设立。 川汉铁路预定的路线,是从成都经重庆、宜吕,到达汉口,全长3000公里。修建川汉 铁路所需大量资金 主要用“田亩加赋”的办法来筹集,全川70 0万人无论贫高贵 人都成了川汉铁路的 股民” 川汉铁路共集资1670余万两白银, 是当时各商办铁 中最大一笔路款。但川汉铁路的筹建并不顺利,一开始就受阻。1905年,湖广总督张之洞 以越权修路为由,不准川人在湖北修铁路。1906年2月,川鄂达成协议:宜吕至四川由四 川川修建,铁路建成25年后,湖北境内由湖北省倍价收回。同时,川鄂两省拟定:宜昌至成 都分三段(宜吕一万县、万县一重庆、重庆一成都)修筑,并确定先修长江三峡水道旁的宜 吕)變 年长 蹦北 内宜昌至汉口段筑路经费 张之 洞交湖北官钱局 措。1907年,在汉口成立湖北铁路总局,负责川汉铁路湖北境内修筑管理。同年1Ⅱ月, 川汉铁路汉宜段在汉阳动工。1908年,川汉铁路湖北段股银仅筹集到5.9万两,开办彩票 换股银59.7万两,用于买料、买地支付21.6万两。由于鄂股久招无几,致使工程进展极为 缓慢,仅施工少量路基和小桥涵即停工。 1909年12月10日,川汉铁路开工在宜昌举行,此时距川汉铁路公司成立近6年, 由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詹天佑担任川汉铁路宜万段总工程师。191年5月日,清政府 屈从帝国主义列强,强行将川汉铁路官督商办改为国有铁路,并在同月20日在北京与英、 法、德3国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后美国借口加入债权国。至此,川汉铁路筑路权落入外国 列强之手。铁路收归国有对四川是不公平的。当时规定,在广州商股的六成返现,在两湖地 区这个出不大一占.而四初有这样的政箭出举引发四川全省害害列列的保路云动。头 镇压保路运动,清政府调集大量武昌驻军入川镇压,致武昌起义 举推翻千年帝制。这就是 史学界所谓的 一条路搞倒了一个王朝”。由此看米,四川保路运动,实为辛亥革命的导火 索。孙中山先生后来也高度评价说:“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要迟 年半载的”。 【案例点评】 帝国主义为了进一步奴役中国人民和掠夺中国财富,从19世纪末以来,开始对中国进 行铁路投资,争夺铁路的修筑权。粤汉、川汉铁路是沟通南北和深入内地的两条重要干线, 因而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目标。 川汉铁路由“官办”到“官绅合办”再到“官办”,引发规模空前的“保路运动”, 并从四川成都迅速燃烧到湖北、湖南、广州,并最终引爆了推翻清朝统治的辛亥革命。少年 时代目击保路运动的郭沫若说:“这场革命是中国社会上最典型的一个插话。它是一个阶级 斗争的表现,而且也是由经济斗争转化而为政治斗争的。”四川保路运动由群众性的反帝反 封建爱国运动,发展成为全川川范围的武装起义的历史篇章,集中地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中国 社会矛盾的特殊性和阶级斗争的特点。 【教学建议】 本案例可用干第一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第一日“建帝制的霜灭”中“武装 义与保路风潮” 的教 。通过本案例,学生能够了解保路运动发生 的背景及意义。保路运 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争意志, 为武昌起义制造了有利的时机,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总爆发,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立 下了不朽的功绩
教学案例 3:川汉铁路:一条路扳倒清王朝 【案例呈现】 1903 年 7 月,一份来自四川的奏折摆在了清光绪皇帝的案头。这份奏折由四川总督锡 良拟就。此前一个月,锡良由直隶正定府去四川赴任,对入川路途的险恶深有感触。在这份 奏折里,锡良奏请朝廷批准川人自筹资金修建川汉铁路。当时的四川,尚无一条铁路出川, 光绪皇帝欣然批准。1904 年初,川汉铁路总公司在成都设立。 川汉铁路预定的路线,是从成都经重庆、宜昌,到达汉口,全长 3000 公里。修建川汉 铁路所需大量资金,主要用“田亩加赋”的办法来筹集,全川 7000 万人无论贫富贵贱,人 人都成了川汉铁路的“原始股民”。川汉铁路共集资 1670 余万两白银,是当时各商办铁路 中最大一笔路款。但川汉铁路的筹建并不顺利,一开始就受阻。1905 年,湖广总督张之洞 以越权修路为由,不准川人在湖北修铁路。1906 年 2 月,川鄂达成协议:宜昌至四川由四 川修建,铁路建成 25 年后,湖北境内由湖北省倍价收回。同时,川鄂两省拟定:宜昌至成 都分三段(宜昌—万县、万县—重庆、重庆—成都)修筑,并确定先修长江三峡水道旁的宜 (昌)夔(府)段,在长江北岸。湖北境内宜昌至汉口段筑路经费,张之洞交湖北官钱局筹 措。1907 年,在汉口成立湖北铁路总局,负责川汉铁路湖北境内修筑管理。同年 11 月, 川汉铁路汉宜段在汉阳动工。1908 年,川汉铁路湖北段股银仅筹集到 5.9 万两,开办彩票 换股银 59.7 万两,用于买料、买地支付 21.6 万两。由于鄂股久招无几,致使工程进展极为 缓慢,仅施工少量路基和小桥涵即停工。 1909 年 12 月 10 日,川汉铁路开工在宜昌举行,此时距川汉铁路公司成立近 6 年, 由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詹天佑担任川汉铁路宜万段总工程师。1911 年 5 月 11 日,清政府 屈从帝国主义列强,强行将川汉铁路官督商办改为国有铁路,并在同月 20 日在北京与英、 法、德 3 国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后美国借口加入债权国。至此,川汉铁路筑路权落入外国 列强之手。铁路收归国有对四川是不公平的。当时规定,在广州商股的六成返现,在两湖地 区这个比例还大一点,而四川没有这样的政策。此举引发四川全省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为 镇压保路运动,清政府调集大量武昌驻军入川镇压,致武昌起义一举推翻千年帝制。这就是 史学界所谓的“一条路搞倒了一个王朝”。由此看来,四川保路运动,实为辛亥革命的导火 索。孙中山先生后来也高度评价说:“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要迟一 年半载的”。 【案例点评】 帝国主义为了进一步奴役中国人民和掠夺中国财富,从 19 世纪末以来,开始对中国进 行铁路投资,争夺铁路的修筑权。粤汉、川汉铁路是沟通南北和深入内地的两条重要干线, 因而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目标。 川汉铁路由“ 官办”到“ 官绅合办”再到“ 官办”,引发规模空前的“保路运动”, 并从四川成都迅速燃烧到湖北、湖南、广州,并最终引爆了推翻清朝统治的辛亥革命。少年 时代目击保路运动的郭沫若说:“这场革命是中国社会上最典型的一个插话。它是一个阶级 斗争的表现,而且也是由经济斗争转化而为政治斗争的。”四川保路运动由群众性的反帝反 封建爱国运动,发展成为全川范围的武装起义的历史篇章,集中地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中国 社会矛盾的特殊性和阶级斗争的特点。 【教学建议】 本案例可用于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第一目“ 封建帝制的覆灭”中“武装起 义与保路风潮” 的教学。通过本案例,学生能够了解保路运动发生的背景及意义。保路运 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争意志, 为武昌起义制造了有利的时机,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总爆发,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立 下了不朽的功绩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02 胸怀民族复兴理想 开创更加光明前景.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01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节选).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06 谭嗣同慷慨赴难.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05 百日维新.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04 康有为的政治改革策略及其失误.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03 洋务企业管理的腐朽性.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02 自身腐败与内讧太平天国迅速失败的悲剧.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01《天朝田亩制度》(节选).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9 毛泽东论近代中国反侵略失败原因.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8 毛泽东论近代中国社会.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7《黄祸图》——最早的“中国威胁论”.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6 三元里人民抗英.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5《辛丑条约》的影响.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4 马关谈判.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3 抢掠圆明园.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1 恢复景山五亭历史原貌.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中国近代一百位历史人物简介.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各章测试(含答案).docx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知识结构图(Word版).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授课教案(负责人:王雅娟).docx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04 大总统誓词.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05 清帝退位诏书.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06 孙中山与护法运动.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1 新文化运动与国民习性.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2 五四运动导火线.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3 巴黎雄辩,一鸣惊人.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4 中共“一大”代表的命运.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5 “红船精神”的由来和表现.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6 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7《汪陈宣言》.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1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2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3 刑场上的婚礼.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4 毛泽东研究战争.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5 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全国党代会:中共六大.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6 中央红军长征落脚点的七次变化.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7 革命理想高于天.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8 反对本本主义.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01 铭记“九·一八”事变 侵略铁证如山.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02 “九·一八”来临之际,中国海军舰艇在日本海演练.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