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01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节选)

教学案例1: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节选) 【案例呈现】 今天诸君踊跃来此,兄弟想来,不是徒为高兴,定然有一番大用意。今天这会,是祝《民 报》的纪元节。《民报》所讲的是中国民族前途的问题,诸君今天到来,一定是人人把中国 民族前途的问题横在心上,要趁这会子大家研究的。兄弟想《民报》发刊以来己经一年,所 讲的是三大主义:第一是民族主义,第二是民权主义,第三是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许那不同族的人来夺我民族的政 权。.民族革命的大要如此。 至于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现在的恶劣政治固然可 以一扫而尽,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 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试想明 太祖驱除蒙古,恢复中国,民族革命己经做成,他的政治却不过依然同汉、唐、宋相近。故 此三百年后,复被外人侵入,这由政体不好的缘故,不是(做)政治革命是断断不行的。研 究政治革命的工夫,煞费经营。至于著手的时候,却是同民族革命并行。我们推倒满洲政府, 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 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 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佛兰西大革命及俄罗斯革命,本没有种族问题,却纯是政治问题: 佛兰西民主政治(体),己经成立,俄罗斯虚无党也终要达这目的。中国革命之后,这种政 体最为相宜,这也是人人晓得的。 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要杀四万万人之半,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 随口说去,那不必去管他。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 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家,价涨至 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有,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 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行了这法之后,文明越进,国 家越富,一切财政问题断不至难办。现今苛捐尽数蠲除,物价也渐便宜了,人民也渐富足了。 把几千年捐输的弊政永远断绝,漫说中国从前所没有,就欧美日本虽说富强,究竞人民负担 租税未免太重。中国行了社会革命之后,私人永远不用纳税,但收地租一项,己成地球上最 富的国。这社会的国家,决非他国所能及的。我们做事,要在人前,不要落人后,这社会革 命的事业,定为文明各国将来所取法的了。 总之,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 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 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资料来源:《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80-81页) 【案例点评】 本案例是孙中山对三民主义的阐释。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提出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涵盖 了孙中山对辛亥革命的总体设计和制度安排。对于三民主义的学习,只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 是远远不够的。通过这一原始文件,可以更加完整详细地了解孙中山的思想以及辛亥革命的 思想基础。进而深入思考辛亥革命的意义和教训。 【教学建议】 (1)本案例可作为本章第一节“三民主义”教学的课程,以引起学生对于三民主义的 思考,激发他们对三民主义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 (2)在讲述本案例(或播放相关视频)之后,可以组织学生首先就“三民主义的内容” 这一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之后,由教师加以点评,并由此进一步向学生简介 “三民主义的意义和局限性
教学案例 1: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节选) 【案例呈现】 今天诸君踊跃来此,兄弟想来,不是徒为高兴,定然有一番大用意。今天这会,是祝《民 报》的纪元节。《民报》所讲的是中国民族前途的问题,诸君今天到来,一定是人人把中国 民族前途的问题横在心上,要趁这会子大家研究的。兄弟想《民报》发刊以来已经一年,所 讲的是三大主义:第一是民族主义,第二是民权主义,第三是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许那不同族的人来夺我民族的政 权。.民族革命的大要如此。 至于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现在的恶劣政治固然可 以一扫而尽,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 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试想明 太祖驱除蒙古,恢复中国,民族革命已经做成,他的政治却不过依然同汉、唐、宋相近。故 此三百年后,复被外人侵入,这由政体不好的缘故,不是(做)政治革命是断断不行的。研 究政治革命的工夫,煞费经营。至于著手的时候,却是同民族革命并行。我们推倒满洲政府, 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 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 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佛兰西大革命及俄罗斯革命,本没有种族问题,却纯是政治问题; 佛兰西民主政治(体),已经成立,俄罗斯虚无党也终要达这目的。中国革命之后,这种政 体最为相宜,这也是人人晓得的。 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要杀四万万人之半,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 随口说去,那不必去管他。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 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家,价涨至 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有,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 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行了这法之后,文明越进,国 家越富,一切财政问题断不至难办。现今苛捐尽数蠲除,物价也渐便宜了,人民也渐富足了。 把几千年捐输的弊政永远断绝,漫说中国从前所没有,就欧美日本虽说富强,究竟人民负担 租税未免太重。中国行了社会革命之后,私人永远不用纳税,但收地租一项,已成地球上最 富的国。这社会的国家,决非他国所能及的。我们做事,要在人前,不要落人后,这社会革 命的事业,定为文明各国将来所取法的了。 总之,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 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 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资料来源:《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80-81 页) 【案例点评】 本案例是孙中山对三民主义的阐释。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提出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涵盖 了孙中山对辛亥革命的总体设计和制度安排。对于三民主义的学习,只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 是远远不够的。通过这一原始文件,可以更加完整详细地了解孙中山的思想以及辛亥革命的 思想基础。进而深入思考辛亥革命的意义和教训。 【教学建议】 (1)本案例可作为本章第一节“三民主义”教学的课程,以引起学生对于三民主义的 思考,激发他们对三民主义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 (2)在讲述本案例(或播放相关视频)之后,可以组织学生首先就“三民主义的内容” 这一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之后,由教师加以点评,并由此进一步向学生简介 “三民主义的意义和局限性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06 谭嗣同慷慨赴难.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05 百日维新.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04 康有为的政治改革策略及其失误.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03 洋务企业管理的腐朽性.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02 自身腐败与内讧太平天国迅速失败的悲剧.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01《天朝田亩制度》(节选).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9 毛泽东论近代中国反侵略失败原因.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8 毛泽东论近代中国社会.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7《黄祸图》——最早的“中国威胁论”.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6 三元里人民抗英.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5《辛丑条约》的影响.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4 马关谈判.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3 抢掠圆明园.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1 恢复景山五亭历史原貌.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中国近代一百位历史人物简介.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各章测试(含答案).docx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知识结构图(Word版).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授课教案(负责人:王雅娟).docx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Conspectus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doc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The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pdf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02 胸怀民族复兴理想 开创更加光明前景.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03 川汉铁路:一条路扳倒清王朝.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04 大总统誓词.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05 清帝退位诏书.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06 孙中山与护法运动.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1 新文化运动与国民习性.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2 五四运动导火线.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3 巴黎雄辩,一鸣惊人.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4 中共“一大”代表的命运.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5 “红船精神”的由来和表现.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6 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7《汪陈宣言》.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1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2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3 刑场上的婚礼.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4 毛泽东研究战争.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5 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全国党代会:中共六大.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6 中央红军长征落脚点的七次变化.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7 革命理想高于天.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8 反对本本主义.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