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7《黄祸图》——最早的“中国威胁论”

教学案例7:《黄祸图》一一最早的“中国威胁论” 【案例是现】 其实 ,它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的需要,开始了最早的“中国威胁论”宜扬。 “中国威胁论”根源干19什纪西方文化帝国主义,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产物。当 时,已完成工业革命的英美等国家,在资本逐利的驱使下开始疯狂海外殖民,与此同时制造 出“西优东劣”的观念为殖民行为辩折 在此过程中 13世纪蒙古人西进欧洲以来形成的“黄祸”历史记忆,中国具有 种东方式的“威胁”和“内在的残暴性”是西方表述中国众多主题中颠为显著的一条。 “黄祸”威胁的缘由五花八门,他们或担心中国的强大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或恐惧中国 人可能的“种族仇恨”,或忧虑中国人可能的“觉醒”,或担心中国对西方商业上的冲击,等 等。对来自中国“黄祸”的恐惧,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西方世界的一种普遍现象 20世纪中期 E90金 代。这 阶段 中华民族历 ,最终在中 国 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外部压迫,赢得了民族解放与独立并建立起社 会主义制度,西方世界基于意识形态方面的考虑,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 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从冷战需要出发,极端仇视红色政权,对新生政权全力封 堵包围。朝鲜战争燥发后几个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并与“联合国军”展开殊死较量。 西方世界再次炒作“中国威胁论”,大谈中国军事威胁,并认为中国革命胜利会在东南亚引 发多米诺牌效应。这一时期,西方世界对红色中国进行了疯狂的“妖魔化”宜传,中国被歪 曲为大多数西方人心中的“专制、好战的红色恶魔”。 第三阶段:冷战结束后至今。这一阶段,中国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经受住了世界 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的巨大冲击,并走向发展崛起的道路。在此过程中与外部世界产生了矛盾 冲突,西方及周边相关国家基于利益因素,掀起 一轮“中国威胁论”。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东剧变、世界社会 义阵营解体,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 结束。中因在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此后经济高速发展,政治影响力显著上升,军事力量 持续增强。面临中国力量不断上升的趋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一些中国周边国家,不 断宣扬“中国威胁论”。 与此相呼应,西方学者发布相关理论,从文明、意识形态等角度进一步论证“中国威胁 论”。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美国政治学家亭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认为文明冲突是未来世 界和平的最大威胁,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可能对西方文明提出挑战并引发战争。另一重要 理论就是“民主和平论”,认为民主国家之间更不容易发生战争,而中国之类的“专制”国 家则制度性地蕴含者更多的战争可能性。这一期间,美、日等国报刊先后发表了多篇“中国 威胁论”的文章,如《正在觉醒的巨龙:亚洲真正的威胁来自中国》《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 《鼠年》《红龙跃起》《美国太平洋海洋统治遭遇中国挑战》《论中国这个潜在的威胁》等, 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 与前两轮“中国威肋论”相比,新一轮“中国威胁论”表现出多元复杂的特征。就其宣 扬主体而言,既包括西方国家,又包括周边相关国家。就其实质内容而言,既包括“军事威 胁论”“意识形态威胁论”,又包括“经济威胁论”“文明威胁论”“生态威胁论”等。 (资料来源:《从容淡定应对“中国威胁论”》,释清仁,《中国青年报》,2012年4月6 日) 【案例点评】 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发动野查侵略,遭到中国人民的顾强抵抗。西方列强散布 各种思想,瓦解中国人民的反抗斗志,“黄祸论”就是其中之一。西方借助这类思想对中国
教学案例 7:《黄祸图》——最早的“中国威胁论” 【案例呈现】 其实,“中国威胁论”的说法由来已久,总的来看,它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中期。这一时期,西方列强基于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 的需要,开始了最早的“中国威胁论”宣扬。 “中国威胁论”根源于 19 世纪西方文化帝国主义,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产物。当 时,已完成工业革命的英美等国家,在资本逐利的驱使下开始疯狂海外殖民,与此同时制造 出“西优东劣”的观念为殖民行为辩护。 在此过程中,基于 13 世纪蒙古人西进欧洲以来形成的“黄祸”历史记忆,中国具有一 种东方式的“威胁”和“内在的残暴性”是西方表述中国众多主题中颇为显著的一条。 “黄祸”威胁的缘由五花八门,他们或担心中国的强大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或恐惧中国 人可能的“种族仇恨”,或忧虑中国人可能的“觉醒”,或担心中国对西方商业上的冲击,等 等。对来自中国“黄祸”的恐惧,成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整个西方世界的一种普遍现象。 第二阶段:20 世纪中期至 90 年代。这一阶段,中华民族历经百年抗争,最终在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外部压迫,赢得了民族解放与独立并建立起社 会主义制度,西方世界基于意识形态方面的考虑,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 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从冷战需要出发,极端仇视红色政权,对新生政权全力封 堵包围。朝鲜战争爆发后几个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并与“联合国军”展开殊死较量。 西方世界再次炒作“中国威胁论”,大谈中国军事威胁,并认为中国革命胜利会在东南亚引 发多米诺牌效应。这一时期,西方世界对红色中国进行了疯狂的“妖魔化”宣传,中国被歪 曲为大多数西方人心中的“专制、好战的红色恶魔”。 第三阶段:冷战结束后至今。这一阶段,中国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经受住了世界 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的巨大冲击,并走向发展崛起的道路。在此过程中与外部世界产生了矛盾 冲突,西方及周边相关国家基于利益因素,掀起新一轮“中国威胁论”。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阵营解体,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 结束。中国在 1978 年开始改革开放,此后经济高速发展,政治影响力显著上升,军事力量 持续增强。面临中国力量不断上升的趋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一些中国周边国家,不 断宣扬“中国威胁论”。 与此相呼应,西方学者发布相关理论,从文明、意识形态等角度进一步论证“中国威胁 论”。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认为文明冲突是未来世 界和平的最大威胁,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可能对西方文明提出挑战并引发战争。另一重要 理论就是“民主和平论”,认为民主国家之间更不容易发生战争,而中国之类的“专制”国 家则制度性地蕴含着更多的战争可能性。这一期间,美、日等国报刊先后发表了多篇“中国 威胁论”的文章,如《正在觉醒的巨龙:亚洲真正的威胁来自中国》《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 《鼠年》《红龙跃起》《美国太平洋海洋统治遭遇中国挑战》《论中国这个潜在的威胁》等, 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 与前两轮“中国威胁论”相比,新一轮“中国威胁论”表现出多元复杂的特征。就其宣 扬主体而言,既包括西方国家,又包括周边相关国家。就其实质内容而言,既包括“军事威 胁论”“意识形态威胁论”,又包括“经济威胁论”“文明威胁论”“生态威胁论”等。 (资料来源:《从容淡定应对“中国威胁论”》,释清仁,《中国青年报》,2012 年 4 月 6 日) 【案例点评】 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发动野蛮侵略,遭到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西方列强散布 各种思想,瓦解中国人民的反抗斗志,“黄祸论”就是其中之一。西方借助这类思想对中国

进行文化渗透,是西方对中国进行径略的又一种形式。 【教学建议】 (1)本案例可作为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教学中“文化渗透”的课程 讲述。 (2)在讲述案例之后,可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文化渗透”的危害,以及反对外国文 化渗透的措施
进行文化渗透,是西方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又一种形式。 【教学建议】 (1)本案例可作为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教学中“文化渗透”的课程 讲述。 (2)在讲述案例之后,可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文化渗透”的危害,以及反对外国文 化渗透的措施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6 三元里人民抗英.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5《辛丑条约》的影响.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4 马关谈判.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3 抢掠圆明园.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1 恢复景山五亭历史原貌.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中国近代一百位历史人物简介.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各章测试(含答案).docx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知识结构图(Word版).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授课教案(负责人:王雅娟).docx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Conspectus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doc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The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pdf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专题 为新中国而奋斗.ppt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确立与发展.ppt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专题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ppt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专题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和实现.ppt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专题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专题 中国社会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专题 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启.ppt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专题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及其特点.ppt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考题及答案)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8 毛泽东论近代中国社会.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9 毛泽东论近代中国反侵略失败原因.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01《天朝田亩制度》(节选).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02 自身腐败与内讧太平天国迅速失败的悲剧.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03 洋务企业管理的腐朽性.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04 康有为的政治改革策略及其失误.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05 百日维新.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06 谭嗣同慷慨赴难.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01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节选).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02 胸怀民族复兴理想 开创更加光明前景.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03 川汉铁路:一条路扳倒清王朝.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04 大总统誓词.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05 清帝退位诏书.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06 孙中山与护法运动.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1 新文化运动与国民习性.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2 五四运动导火线.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3 巴黎雄辩,一鸣惊人.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4 中共“一大”代表的命运.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5 “红船精神”的由来和表现.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6 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