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1 新文化运动与国民习性

教学案例1:新文化运动与国民习性 【案例是现】 新文化运动思想家以进化论和西方启蒙思想为武器,从历史与现实多角度透视了国民精 神素质,指出自大、自私、观望和奴性等国民劣根性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自大性:鲁迅指出,中国自古是东亚文明中心,由于地理阻隔,与其他文明交往甚少, 缺乏比较,往往以为惟我文明,视异族外国为蛮夷,只配向中国进贡,不配享有平等地位。 即使外族入主中原,也只是一时武力强盛,最终要被我同化,接受华夏文明。因此,中国人 “以自尊大昭闻 工 自私性:鲁迅认为 ,在专制制度的长期奴化与压抑下,中国人形成了只顾一己私利,不 顾国家民族命运的自私性。从军做工者,或图温饱,或图升官发财:经营工商业者,或想递 名,或企图借此发财:主张立宪国会者,则以此作为争权夺利的工具,借助专制思想未得到 改造的“大群”压制具有新思想的少数人,以遂一己私欲,难以图民族振兴的大政。 ,若观对岸之火”。鲁迅早年 国的理想赴 留学,在 幻灯片时,画片 军在中国 杀替俄国做侦探 中国人,旁观的中国人却无动于衷,鲁迅将之称为“看客”,他对此一再进行描述抨击,如 《阿Q正传》中以看杀人为乐,为阿Q被游街示众喝彩的“眼光如狼”的观众:《药》中以 革命者的牺牲为治病药饵的华老栓:《祝福》中一再自责而不同黑暗势力抗争的祥林嫂。 奴性:陈独秀认为,中国人道德论丧的原因在干封建专制及其愚民政管所浩成的奴隶岁 根性。鲁迅将奴性列为国民劣根性中“最大最深的病根”,他指出】 部中国史只有两个时 代, ,想做奴来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作稳了奴求的时代”。奴求们一方面自甘于卑殿 贫寒屈辱:另一方面,一朝得势,便以贵凌贱、以强凌弱,充分表现出奴性的卑劣。 (资料来源:《论鲁迅的立人思想》,吴乃华,《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2 期) 【案例占评】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认为,欧美之所以在近代崛起,走上富强之路,不仅在 于科技发展、工业进步和民主政体的建立,而且解决了人的近代化。因而,必须进行民主和 科学思想的启蒙,以近代思想改造国民素质,才能使民主政治有坚实的基础。本案例从陈独 秀和鲁迅对国民性的分析上,介绍新文化运动开展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数学建议】 (1)建议案例用在第一专题“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主要说明中国进行 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 (2)组织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中国国民的弱点”和“实现中国梦所需的国民素质”, 并组织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学生发言,概括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教学案例 1:新文化运动与国民习性 【案例呈现】 新文化运动思想家以进化论和西方启蒙思想为武器,从历史与现实多角度透视了国民精 神素质,指出自大、自私、观望和奴性等国民劣根性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自大性:鲁迅指出,中国自古是东亚文明中心,由于地理阻隔,与其他文明交往甚少, 缺乏比较,往往以为惟我文明,视异族外国为蛮夷,只配向中国进贡,不配享有平等地位。 即使外族入主中原,也只是一时武力强盛,最终要被我同化,接受华夏文明。因此,中国人 “以自尊大昭闻天下”。 自私性:鲁迅认为,在专制制度的长期奴化与压抑下,中国人形成了只顾一己私利,不 顾国家民族命运的自私性。从军做工者,或图温饱,或图升官发财;经营工商业者,或想邀 名,或企图借此发财;主张立宪国会者,则以此作为争权夺利的工具,借助专制思想未得到 改造的“大群”压制具有新思想的少数人,以遂一己私欲,难以图民族振兴的大政。 看客性:陈独秀指出,多数国民对救亡改革“取中立态度,若观对岸之火”。鲁迅早年 怀着医学救国的理想赴日留学,在一次看幻灯片时,画片上日军在中国砍杀替俄国做侦探的 中国人,旁观的中国人却无动于衷,鲁迅将之称为“看客”,他对此一再进行描述抨击,如 《阿 Q 正传》中以看杀人为乐,为阿 Q 被游街示众喝彩的“眼光如狼”的观众;《药》中以 革命者的牺牲为治病药饵的华老栓;《祝福》中一再自责而不同黑暗势力抗争的祥林嫂。 奴性:陈独秀认为,中国人道德沦丧的原因在于封建专制及其愚民政策所造成的奴隶劣 根性。鲁迅将奴性列为国民劣根性中“最大最深的病根”,他指出,一部中国史只有两个时 代,“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作稳了奴隶的时代”。奴隶们一方面自甘于卑贱 贫寒屈辱;另一方面,一朝得势,便以贵凌贱、以强凌弱,充分表现出奴性的卑劣。 (资料来源:《论鲁迅的立人思想》,吴乃华,《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 年第 2 期) 【案例点评】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认为,欧美之所以在近代崛起,走上富强之路,不仅在 于科技发展、工业进步和民主政体的建立,而且解决了人的近代化。因而,必须进行民主和 科学思想的启蒙,以近代思想改造国民素质,才能使民主政治有坚实的基础。本案例从陈独 秀和鲁迅对国民性的分析上,介绍新文化运动开展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建议】 (1)建议案例用在第一专题“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主要说明中国进行 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 (2)组织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中国国民的弱点”和“实现中国梦所需的国民素质”, 并组织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学生发言,概括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06 孙中山与护法运动.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05 清帝退位诏书.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04 大总统誓词.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03 川汉铁路:一条路扳倒清王朝.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02 胸怀民族复兴理想 开创更加光明前景.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01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节选).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06 谭嗣同慷慨赴难.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05 百日维新.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04 康有为的政治改革策略及其失误.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03 洋务企业管理的腐朽性.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02 自身腐败与内讧太平天国迅速失败的悲剧.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01《天朝田亩制度》(节选).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9 毛泽东论近代中国反侵略失败原因.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8 毛泽东论近代中国社会.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7《黄祸图》——最早的“中国威胁论”.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6 三元里人民抗英.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5《辛丑条约》的影响.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4 马关谈判.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3 抢掠圆明园.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01 恢复景山五亭历史原貌.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2 五四运动导火线.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3 巴黎雄辩,一鸣惊人.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4 中共“一大”代表的命运.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5 “红船精神”的由来和表现.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6 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7《汪陈宣言》.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1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2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3 刑场上的婚礼.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4 毛泽东研究战争.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5 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全国党代会:中共六大.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6 中央红军长征落脚点的七次变化.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7 革命理想高于天.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8 反对本本主义.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01 铭记“九·一八”事变 侵略铁证如山.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02 “九·一八”来临之际,中国海军舰艇在日本海演练.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03 “十四年抗战”说法的由来.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04 二战后东京审判中的28名甲级战犯是如何选定的.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05《南京大屠杀史档案》将申报世界记忆遗产.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06 “八百壮士”的血泪传奇.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