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海南大学:《哲学通论》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共九讲,主讲:吴朝阳)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X
文档页数:119
文件大小:230.5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讲 哲学的自我理解 第二讲 哲学的思维方式 第三讲 本体论问题 第四讲 认识论与哲学基本问题 第五讲 科学哲学 第六讲 道德哲学 第七讲 宗教哲学 第八讲 政治哲学 第九讲 心灵哲学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导论 一、哲学是什么? 二、什么是哲学? 三、如何学哲学? ■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什么? 实然(事实) ■什么是哲学? 应然(应该 关于哲学的见解 ■1、哲学是抽象的 ■2、哲学就是政治或者为政治服务的 ■3、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4、哲学是知识的总汇 ■5、哲学是科学的科学 ■6、哲学就是智慧之学、聪明之学 ■7、哲学是无用之学 认识哲学:从1+1=()说起 ■让我们先从几个小案例入手,来看一下什么是哲学和哲学思想: ■1+1=() ■1+1=2是科学知识 ■1+1=1或2或3或任一结果都是知识 ■会计的智慧 ■在哲学中,1十1=? ■十五世纪,德国主教库萨的尼古拉《论有学问的无知》:哲学是一种有学 问的无知,即对不确定的无知的追思。 ■斯宾诺莎把追求不确定的东西作为哲学的目标。 ■尼采:有各式各样的眼睛一所以有各式各样的‘真理',所以根本没有真 理。 ■雅斯贝尔斯:在哲学中不存在众所公认的、确定的知识。任何由于具有令 人信服的理由而被大家承认的见解实质上变成了科学,不再是哲学。 罗蒂:“规范对话”是科学对话,是前哲学或非哲学对话,而只有没有“自 然之镜”和底板的“非规范对话”才是哲学

导 论 一、哲学是什么? 二、什么是哲学? 三、如何学哲学? ◼ 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 ◼ 哲学是什么? ➢ 实然(事实) ◼ 什么是哲学? ➢ 应然(应该) 关于哲学的见解 ◼ 1、哲学是抽象的 ◼ 2、哲学就是政治或者为政治服务的 ◼ 3、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 4、哲学是知识的总汇 ◼ 5、哲学是科学的科学 ◼ 6、哲学就是智慧之学、聪明之学 ◼ 7、哲学是无用之学 认识哲学:从 1+1=( )说起 ◼ 让我们先从几个小案例入手,来看一下什么是哲学和哲学思想: ◼ 1+1=( ) ◼ 1+1=2 是科学知识 ◼ 1+1=1 或 2 或 3 或任一结果都是知识 ◼ 会计的智慧 ◼ 在哲学中,1+1=? ◼ 十五世纪,德国主教 库萨的尼古拉《论有学问的无知》:哲学是一种有学 问的无知,即对不确定的无知的追思。 ◼ 斯宾诺莎把追求不确定的东西作为哲学的目标。 ◼ 尼采:有各式各样的眼睛-所以有各式各样的‘真理’,所以根本没有真 理。 ◼ 雅斯贝尔斯:在哲学中不存在众所公认的、确定的知识。任何由于具有令 人信服的理由而被大家承认的见解实质上变成了科学,不再是哲学。 ◼ 罗蒂:“规范对话”是科学对话,是前哲学或非哲学对话,而只有没有“自 然之镜”和底板的“非规范对话”才是哲学

■认识哲学:从盲人摸象说起 ■盲人摸象 ■坐井观天 ■柏拉图:洞穴假相 ■“镜头”问题: ■认识论比喻,一般人看历史、现实、新闻事件、评论,都是关注其内容, 而具有哲学思维的人关注的则不仅仅是叙述的内容,而主要是“描述者(叙 述主体)站在哪里?处在什么角度?通俗的说就是我们要追问“镜头在哪 里?” ■颜回喝粥 认识哲学:事实与价值 ■下面哪种东西你认为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 >你躺在床上睡觉,你身下的床,是构成它们的分子,还是你对它们 的感觉?你自己的身体呢是真实的吗 ■美国学者马修斯《哲学和幼童》的例子: >一个名叫蒂姆的大约6岁的孩子,一边忙着舔一个罐头,一边问: “爸,我们怎么能肯定所有东西都不是一个梦呢?” >蒂姆觉得自己在忙着舔罐头。他想,如果他现在不是在真的舔罐头, 而是梦中舔罐头,他怎么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呢?或许梦中舔罐 头的话,他会醒来。但谁知道醒来却实际上不是开始做梦呢? ■这正是我国先秦大哲学家庄子的问题: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螺之梦为周与?” (齐物论) ■如果你睡着了,做了梦,梦见自己在睡觉,而且也做了梦,你能知道哪些 是现实,哪些是梦境吗? ■庄生梦蝶 >感觉问题(庄子与惠施关于“子非鱼,子安知鱼之乐”) ■你做过一次“完全属于自己”的决定吗?(前见) “爱”“智”“慧” ■Philosophy既然是“爱智慧”,我们就必须明白什么是“爱”“智”“慧”。 ■(1)“智”:从日从知会意。要明白“智”须先明“知”和“日”。 ■“知”:从口从矢会意,失也表声。矢,箭也:口,靶子也。以矢射中靶

◼ 认识哲学:从盲人摸象说起 ◼ 盲人摸象 ◼ 坐井观天 ◼ 柏拉图:洞穴假相 ◼ “镜头”问题: ◼ 认识论比喻,一般人看历史、现实、新闻事件、评论,都是关注其内容, 而具有哲学思维的人关注的则不仅仅是叙述的内容,而主要是“描述者(叙 述主体)站在哪里?处在什么角度?通俗的说就是我们要追问“镜头在哪 里?” ◼ 颜回喝粥 认识哲学:事实与价值 ◼ 下面哪种东西你认为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 ➢ 你躺在床上睡觉,你身下的床,是构成它们的分子,还是你对它们 的感觉?你自己的身体呢是真实的吗? ◼ 美国学者马修斯《哲学和幼童》的例子: ➢ 一个名叫蒂姆的大约 6 岁的孩子,一边忙着舔一个罐头,一边问: “爸,我们怎么能肯定所有东西都不是一个梦呢?” ➢ 蒂姆觉得自己在忙着舔罐头。他想,如果他现在不是在真的舔罐头, 而是梦中舔罐头,他怎么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呢?或许梦中舔罐 头的话,他会醒来。但谁知道醒来却实际上不是开始做梦呢? ◼ 这正是我国先秦大哲学家庄子的问题: ➢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齐物论) ◼ 如果你睡着了,做了梦,梦见自己在睡觉,而且也做了梦,你能知道哪些 是现实,哪些是梦境吗? ◼ 庄生梦蝶 ➢ 感觉问题(庄子与惠施关于“子非鱼,子安知鱼之乐”) ◼ 你做过一次“完全属于自己”的决定吗?(前见) “爱”“智”“慧” ◼ Philosophy 既然是“爱智慧”,我们就必须明白什么是“爱”“智”“慧”。 ◼ (1)“智”:从日从知会意。要明白“智”须先明“知”和“日”。 ◼ “知”:从口从矢会意,失也表声。矢,箭也;口,靶子也。以矢射中靶

子为“知”(即有的放矢)。所以,“知”所表达的就是对外在对象的一种 实际的、有目的的把握和居有。同时,“矢”还表示获得知的速度,表明 外在世界是变动不居的,必须有“矢”一般的速度才能不失去“靶子”(认 识对象、外在世界)。 ■“日”:太阳,光明之照耀。这里是隐喻。借用太阳照耀万物使万物“显 现”出来,从而可以被认识。 ■(1)“智”:从日从知会意。要明白“智”须先明“知”和“日”。 ■“智”就是人借助大自然所赐予的“理性之光”的照耀所具有的观照、把 握、获得、居有外在世界的能力,以及人借助大自然所赐予的这“理性之 光”的照耀去观照、把握、获得、居有外在世界的过程。 ■简单说,“智”就是在理性之光的照耀下对对象的知识获得。 ■(2)“慧”:从“彗”从心,形声字。理解“慧”的关键是“彗”。 >“彗”:会意,象并列的竹条。本意为扫帚。手拿合在一起的竹条 “扫品”打扫灰尘。 >“心”:象形字,与身相对的心灵、心理。 >“彗”与“心”结合,意即手拿扫帚打扫心灵的灰尘,让心灵获得 宁静、安谧。“慧”的此种含义多与“慧觉”“慧心”等连用。 >简单地说,“慧”就是用修身之帚清除心灵灰尘而获得内心宁静, 提升人生境界。 ■(3)“爱”:爱,形声字,本字是行走的样子,假借为仁爱的爱。 ■理解“爱”字,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爱”的本意《说文解字》解释为“行走”的样子,是主动带着“心” 的一种“去”,而不是“待”。换言之,爱是一种“给予”,是一种全“身 心”的给予。 ■二、“爱”本来有一心字,人总是带着“心”行走,否则就变成“行尸走 肉”。简化字的爱恰恰把“心”丢掉了,“爱”变成了无“心”的爱,变成 了“行尸走肉”之间的相互拥有,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4)“爱智慧”的philosophy >综合“爱”“智”“慧”,前者为“爱智”,后者为“爱慧”。 >philosophy的中文含义合起来即是“爱智慧”,就是对“智”和 “慧”的全身心追求和热爱。 >这种“热爱与追求”是通过智力途径和道德上的自律来达到的。 ■Philosophy ■柏拉图: >“只有那些天分极高的人,更富于奥秘的人,才能发现这类事物

子为“知”(即有的放矢)。所以,“知”所表达的就是对外在对象的一种 实际的、有目的的把握和居有。同时,“矢”还表示获得知的速度,表明 外在世界是变动不居的,必须有“矢”一般的速度才能不失去“靶子”(认 识对象、外在世界)。 ◼ “日”:太阳,光明之照耀。这里是隐喻。借用太阳照耀万物使万物“显 现”出来,从而可以被认识。 ◼ (1)“智”:从日从知会意。要明白“智”须先明“知”和“日”。 ◼ “智”就是人借助大自然所赐予的“理性之光”的照耀所具有的观照、把 握、获得、居有外在世界的能力,以及人借助大自然所赐予的这“理性之 光”的照耀去观照、把握、获得、居有外在世界的过程。 ◼ 简单说,“智”就是在理性之光的照耀下对对象的知识获得。 ◼ (2)“慧”:从“彗”从心,形声字。理解“慧”的关键是“彗”。 ➢ “彗”:会意,象并列的竹条。本意为扫帚。手拿合在一起的竹条 “扫帚”打扫灰尘。 ➢ “心”:象形字,与身相对的心灵、心理。 ➢ “彗”与“心”结合,意即手拿扫帚打扫心灵的灰尘,让心灵获得 宁静、安谧。“慧”的此种含义多与“慧觉”“慧心”等连用。 ➢ 简单地说,“慧”就是用修身之帚清除心灵灰尘而获得内心宁静, 提升人生境界。 ◼ (3)“爱”:愛,形声字,本字是行走的样子,假借为仁爱的爱。 ◼ 理解“爱”字,有两点需要注意: ◼ 一、“爱”的本意《说文解字》解释为“行走”的样子,是主动带着“心” 的一种“去”,而不是“待”。换言之,爱是一种“给予”,是一种全“身 心”的给予。 ◼ 二、“爱”本来有一心字,人总是带着“心”行走,否则就变成“行尸走 肉”。简化字的爱恰恰把“心”丢掉了,“愛”变成了无“心”的爱,变成 了“行尸走肉”之间的相互拥有,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 (4)“爱智慧”的 philosophy ➢ 综合“爱”“智”“慧”,前者为“爱智”,后者为“爱慧”。 ➢ philosophy 的中文含义合起来即是 “爱智慧”,就是对“智”和 “慧”的全身心追求和热爱。 ➢ 这种“热爱与追求”是通过智力途径和道德上的自律来达到的。 ◼ Philosophy ◼ 柏拉图: ➢ “只有那些天分极高的人,更富于奥秘的人,才能发现这类事物

适当地分析它们,理解它们”。 >亚里士多德: >“哲学并不是一门生产知识的学问。这一点,即便从早期哲学家们 的历史看,也是很明白的。因为人们是由于诧异才开始研究哲学: 过去就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人们追求智慧是为了求知,并不 是为了实用。这一点有事实为证。因为只是在生活福利所必需的东 西有了保证的时候,人们才开始寻求这类知识。所以很明显,我们 追求这种知识并不是为了什么别的好处。我们说一个自由的人是为 自己活着,不是为伺候别人而活着:哲学也是一样,它是唯一的一 门自由的学问,因为它只是为了它自己而存在。”《形而上学》 ■哲学的智慧: >哲学上讲的智慧是大智慧而不是解决具体问题的小智慧, ■冯友兰:使人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哲学的智慧不是即定的知识,不是现成的结论。 >哲学的智慧是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感悟。 >我们永远不能占有智慧,最多也只能做到“热爱”智慧和“追求” 智慧】 ■无用之树 ■认识哲学:生活中的哲学问题 ■生活=( ■哲学问题,譬如生与死的问题(像空气一样),平时不觉其重要性,但一 且缺少,马上感觉到是多么严重! ■人的生活和动物譬如牛马有区别吗?这种区别是什么呢? ■“西西弗斯”问题一“牧童问题” ■一则笑话:富翁与乞丐 ■一个富翁和一个乞丐一起在沙滩上晒太阳。富翁不停去看和他一样安然 自得的乞丐,终于他忍不住了,摸了摸自己斑白的头发对乞丐说:年轻 人你也在这里质太阳? 乞丐说:是啊,今天天气不错。 富翁:难道你今天不用工作吗? 乞丐:工作?我为什么要工作? 富翁:工作可以挣钱啊 乞丐:挣钱? 富翁:是啊,挣钱,当你挣到第一笔小钱的时候,你可以把它留着, 然后去投资,挣更多的钱

适当地分析它们,理解它们”。 ➢ 亚里士多德: ➢ “哲学并不是一门生产知识的学问。这一点,即便从早期哲学家们 的历史看,也是很明白的。因为人们是由于诧异才开始研究哲学; 过去就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人们追求智慧是为了求知,并不 是为了实用。这一点有事实为证。因为只是在生活福利所必需的东 西有了保证的时候,人们才开始寻求这类知识。所以很明显,我们 追求这种知识并不是为了什么别的好处。我们说一个自由的人是为 自己活着,不是为伺候别人而活着;哲学也是一样,它是唯一的一 门自由的学问,因为它只是为了它自己而存在。” 《形而上学》 ◼ 哲学的智慧: ➢ 哲学上讲的智慧是大智慧而不是解决具体问题的小智慧。 ◼ 冯友兰:使人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 哲学的智慧不是即定的知识,不是现成的结论。 ➢ 哲学的智慧是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感悟。 ➢ 我们永远不能占有智慧,最多也只能做到“热爱”智慧和“追求” 智慧. ◼ 无用之树 ◼ 认识哲学:生活中的哲学问题 ◼ 生活=( ) ◼ 哲学问题,譬如生与死的问题(像空气一样),平时不觉其重要性,但一 旦缺少,马上感觉到是多么严重! ◼ 人的生活和动物譬如牛马有区别吗?这种区别是什么呢? ◼ “西西弗斯”问题-“牧童问题” ◼ 一则笑话:富翁与乞丐 ◼ 一个富翁和一个乞丐一起在沙滩上晒太阳. 富翁不停去看和他一样安然 自得的乞丐,终于他忍不住了, 摸了摸自己斑白的头发对乞丐说: 年轻 人你也在这里晒太阳? 乞丐说: 是啊,今天天气不错。 富翁: 难道你今天不用工作吗? 乞丐: 工作? 我为什么要工作? 富翁: 工作可以挣钱啊 乞丐: 挣钱? 富翁: 是啊, 挣钱, 当你挣到第一笔小钱的时候, 你可以把它留着, 然后去投资, 挣更多的钱

乞丐显然有了兴趣直起身子问:那么然后呢? 富翁得意的说:然后再投资,再挣钱,如此循环,如果你的运气不 错,你就可以象我一样。 乞丐:是吗?那会怎么样呢? 富翁:可以很舒心的在这里晒太阳呀 乞丐听完,又躺了下去:难道我现在不是在舒心的晒太阳吗? ■作业:交还是不交 ■(一)黑格尔关于哲学的七个比喻 ■1、庙里的神 >黑格尔:“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 他方面都装饰的富丽堂皇,而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 >黑格尔说:“凡生活中真实的伟大的神圣的事物,其所以真实、伟 大、神圣,均由于理念”,“人应当尊敬他自己,并应能直视配得上 最高尚的东西。 ■2、厮杀的战场 >“全部哲学史这样就成了一个战场,堆满者死人的骨骼。它是一个 死人的王国,这王国不仅充满着肉体死亡了的个人,而且充满着已 经推翻了的和精神上死亡了的系统,在这里面,每一个杀死了另 个,并且埋葬了另一个”。“这样的情形就发生了:一种新的哲学出 现了,都自诩为:有了它,前此的一切哲学不仅是被驳倒了,而且 他们的缺点也被补救了,正确的哲学最后被发现了。但根据以前的 许多经验,倒足以表明新约里的另一些话同样地可以用来说这样的 哲学 一使徒彼德对安那尼亚说:‘看吧!将要抬你出去的人的脚, 己经站在门口'。且看那要驳倒你并且代替你的哲学也不会长久不 来,正如它对于其他的哲学也并不会很久不去一样。 ■3、花蕾、花朵和果实 >“花朵开放的时候花蕾消逝,人们会说花蕾是被花朵否定了的:同 样地,当结果的时候花朵又被解释为植物的一种虚假的存在形式, 而果实是作为植物的真实形式出现而代替花朵的.这些形式不但彼 此不同,并且相互排斥互不相容。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同 时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他们在有机统一体中不但不互相抵触, 而且彼此都同样是必要的:而正是这种同样的必要性才构成整体的 生命。” 4、密涅瓦的猫头鹰 >黑格尔:哲学就像密涅瓦的猫头鹰一样,它不是在旭日东升的时候

乞丐显然有了兴趣直起身子问: 那么然后呢? 富翁得意的说: 然后再投资, 再挣钱,如此循环, 如果你的运气不 错, 你就可以象我一样。 乞丐: 是吗? 那会怎么样呢? 富翁: 可以很舒心的在这里晒太阳呀 乞丐听完, 又躺了下去: 难道我现在不是在舒心的晒太阳吗? ◼ 作业:交还是不交 ◼ (一)黑格尔关于哲学的七个比喻 ◼ 1、庙里的神 ➢ 黑格尔:“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 他方面都装饰的富丽堂皇,而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 ➢ 黑格尔说:“凡生活中真实的伟大的神圣的事物,其所以真实、伟 大、神圣,均由于理念”,“人应当尊敬他自己,并应能直视配得上 最高尚的东西。” ◼ 2、厮杀的战场 ➢ “全部哲学史这样就成了一个战场,堆满着死人的骨骼。它是一个 死人的王国,这王国不仅充满着肉体死亡了的个人,而且充满着已 经推翻了的和精神上死亡了的系统,在这里面,每一个杀死了另一 个,并且埋葬了另一个”。“这样的情形就发生了:一种新的哲学出 现了,都自诩为:有了它,前此的一切哲学不仅是被驳倒了,而且 他们的缺点也被补救了,正确的哲学最后被发现了。但根据以前的 许多经验,倒足以表明新约里的另一些话同样地可以用来说这样的 哲学——使徒彼德对安那尼亚说:‘看吧!将要抬你出去的人的脚, 已经站在门口’。且看那要驳倒你并且代替你的哲学也不会长久不 来,正如它对于其他的哲学也并不会很久不去一样。” ◼ 3、花蕾、花朵和果实 ➢ “花朵开放的时候花蕾消逝,人们会说花蕾是被花朵否定了的;同 样地,当结果的时候花朵又被解释为植物的一种虚假的存在形式, 而果实是作为植物的真实形式出现而代替花朵的。这些形式不但彼 此不同,并且相互排斥互不相容。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同 时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他们在有机统一体中不但不互相抵触, 而且彼此都同样是必要的;而正是这种同样的必要性才构成整体的 生命。” ◼ 4、密涅瓦的猫头鹰 ➢ 黑格尔:哲学就像密涅瓦的猫头鹰一样,它不是在旭日东升的时候

在蓝天里翱翔,而是在薄暮降临的时候才悄然起飞。 >黑格尔说:“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 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 大大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 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 动,以至许多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牺 牲在里面。因为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所以它不能转向内心,恢 复到自身。” ■5、消化与生理学 >黑格尔:逻辑学是使人“自觉到思维的本性”,也就是自觉到思维 运动的逻辑。人是凭借思维的本性去思维,但人并不能自发地掌握 思维运动的逻辑。这正如人是凭借消化的本性去消化,但并不能自 发地掌握消化运动的规律一样。 >思维运动的逻辑,是人类认识一切事物和形成全部知识的基础。正 因为如此,黑格尔把他的哲学视为关于真理的逻辑,并把他最重要 的哲学著作称为《逻辑学》。 >这种关于真理的逻辑,不是“教人思维”,而是展现人类思想发展 的概念运动过程。人们通过研究思想运动的逻辑,才能自觉到概念 运动的辩证本性,从而达到真理性的认识。 ■6、同一句格言 >黑格尔:同一句格言,在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嘴里说出来,和在一 个天真可爱、未谙世事的孩子嘴里说出来,含义是根本不同的。 >黑格尔说:“老人讲的那些宗教真理,虽然小孩子也会讲,可是对 于老人来说,这些宗教真理包含着他全部生活的意义。即使小孩子 也懂得宗教的内容,可是对他来说在这个宗教真理之外,还存在着 全部生活和整个世界。” ■7、动物听音乐 >黑格尔:像某些动物,他们听见了音乐中一切的音调,但是这些音 调的一致性与和谐性,却没有透过他们的头脑。 ■(二)哲学与自明性问题 ■1、熟知与真知 》思维与存在 >1+1=2何以知道? >狼和小羊 >人类中心主义与动物保护

在蓝天里翱翔,而是在薄暮降临的时候才悄然起飞。 ➢ 黑格尔说:“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 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 大大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 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 动,以至许多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牺 牲在里面。因为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所以它不能转向内心,恢 复到自身。” ◼ 5、消化与生理学 ➢ 黑格尔:逻辑学是使人“自觉到思维的本性”,也就是自觉到思维 运动的逻辑。人是凭借思维的本性去思维,但人并不能自发地掌握 思维运动的逻辑。这正如人是凭借消化的本性去消化,但并不能自 发地掌握消化运动的规律一样。 ➢ 思维运动的逻辑,是人类认识一切事物和形成全部知识的基础。正 因为如此,黑格尔把他的哲学视为关于真理的逻辑,并把他最重要 的哲学著作称为《逻辑学》。 ➢ 这种关于真理的逻辑,不是“教人思维”,而是展现人类思想发展 的概念运动过程。人们通过研究思想运动的逻辑,才能自觉到概念 运动的辩证本性,从而达到真理性的认识。 ◼ 6、同一句格言 ➢ 黑格尔:同一句格言,在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嘴里说出来,和在一 个天真可爱、未谙世事的孩子嘴里说出来,含义是根本不同的。 ➢ 黑格尔说:“老人讲的那些宗教真理,虽然小孩子也会讲,可是对 于老人来说,这些宗教真理包含着他全部生活的意义。即使小孩子 也懂得宗教的内容,可是对他来说在这个宗教真理之外,还存在着 全部生活和整个世界。” ◼ 7、动物听音乐 ➢ 黑格尔:像某些动物,他们听见了音乐中一切的音调,但是这些音 调的一致性与和谐性,却没有透过他们的头脑。 ◼ (二)哲学与自明性问题 ◼ 1、熟知与真知 ➢ 思维与存在 ➢ 1+1=2 何以知道? ➢ 狼和小羊 ➢ 人类中心主义与动物保护

■2、名称与概念 >桌子的哲学思辨 ■主体与客体 ■感性和理性 ■思维与存在 ■个别与一般 ■真善美 ■现实与理想 ■人与世界 ■历史与文化 ■3、有知与无知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一一我知我无知 张代年:哲学家闲爱智,故决不以有知自炫,常以无知自警。哲 学家不必是世界上知识最丰富之人,而是深切地追求真知之人。哲 学家常自疑其知,虚怀而不自满,总不以所得为必是。凡自命为 智者,多为诡辩师。 >歌德说:人们只是在知识很少的时候,才有准确的知识,怀疑会随 着知识一道增长。 。哲学:科学与宗教之间 ■科学知识解决不了人类精神终极关怀的问题,而宗教则由于诉诸信仰,所 以缺少理论上的合理性。 科学 ·宗教 ↓ 哲学 哲学就是哲学史和问题史 哲学=哲学史 =问题史 ■真正的哲学探索大致有两种途径,一是提出新的哲学问题,一是给问题以 新的解答。 ■由于哲学问题的解决总是受制于问题本身,并受思考者所处客观历史条件 的局限,这一解决总具有相对的意义;真正的哲学问题是需要永无止境地 探索的,因而能提出真正根本性问题的哲学家就更为历史所弱目。 ■在哲学中提出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问题总比答案多 ■哲学总表现为:

◼ 2、名称与概念 ➢ 桌子的哲学思辨 ◼ 主体与客体 ◼ 感性和理性 ◼ 思维与存在 ◼ 个别与一般 ◼ 真善美 ◼ 现实与理想 ◼ 人与世界 ◼ 历史与文化 ◼ 3、有知与无知 ➢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我知我无知 ➢ 张岱年:哲学家因爱智,故决不以有知自炫,常以无知自警。 哲 学家不必是世界上知识最丰富之人,而是深切地追求真知之人。哲 学家常自疑其知,虚怀而不自满, 总不以所得为必是。 凡自命为 智者,多为诡辩师。 ➢ 歌德说:人们只是在知识很少的时候,才有准确的知识,怀疑会随 着知识一道增长。 ◼ 哲学:科学与宗教之间 ◼ 科学知识解决不了人类精神终极关怀的问题,而宗教则由于诉诸信仰,所 以缺少理论上的合理性。 科学 ←—————→ 宗教 ↓ 哲学 哲学就是哲学史和问题史 哲学=哲学史 =问题史 ◼ 真正的哲学探索大致有两种途径,一是提出新的哲学问题,一是给问题以 新的解答。 ◼ 由于哲学问题的解决总是受制于问题本身,并受思考者所处客观历史条件 的局限,这一解决总具有相对的意义;真正的哲学问题是需要永无止境地 探索的,因而能提出真正根本性问题的哲学家就更为历史所瞩目。 ◼ 在哲学中提出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 问题总比答案多 ◼ 哲学总表现为:

■一种未完成形态 ■一种开放性 ■一种质疑 一种反思 ■在路上 ■哲学问题没有终极答案并不是因为哲学家无能,更不是哲学的耻辱,而是 哲学问题之本性使然。 ■哲学不是科学并不是哲学的缺陷,恰恰相反,这正是哲学不同寻常的“优 越性”,因为它意味着人类精神所追求的最高目的乃是一个无限开放的理 想境界 ■人类不同于一切存在物的特性就在于他是一种非现成的、非凝固的、始终 处在生成过程之中的,因而是开放的或自由的存在,因而人的本质具有社 会性和历史性,这就意味着人类精神“终极关怀”的对象,亦是一种无限 开放的理想境界。 ■如果我们非要使哲学成为象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那么就有可能使这个无 限的开放的理想境界凝固化、有限化、对象化甚至物化,这样做的结果不 但不可能实现理想,反而会“南辕北辙”,与我们希望实现的理想背道而 驰。 ■哲学家通常思考的都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冯友兰:哲学是“说出一个道理来的道理”。 ■思得“根本”,就把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推到极端,后人若要解决 问题就不可能再走老路,因那条路已经被前人走“绝”了,只好换 一条路走。 。哲学家的工作,说到底就是要探寻“深深地隐藏在事情后面”的东 西,就是要指出人们一直都“完全没想到”的“另一条路” ■哲学并不只有一条路而是有许多条路,任何一条路都不足以代表哲 学本身,所有的哲学运思之路“综合”在一起,才构成了一幅比较 完整的哲学图画。 ■金岳霖:哲学是“说出一个道理来的成见”。 ■真正的哲学问题没有终极答案,而且永远也不会过时,哲学是由过去、现 在乃至将来那一条条思想之路构成的。 ■石里克: ■“哲学事业的特征是,它总是被迫在起点上重新开始。它从不认为 任何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它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头做起。” ■如果将科学知识看作是某种直线式的知识积累过程,哲学则是一个永远围

◼ 一种未完成形态 ◼ 一种开放性 ◼ 一种质疑 ◼ 一种反思 ◼ 在路上 ◼ 哲学问题没有终极答案并不是因为哲学家无能,更不是哲学的耻辱,而是 哲学问题之本性使然。 ◼ 哲学不是科学并不是哲学的缺陷,恰恰相反,这正是哲学不同寻常的“优 越性”,因为它意味着人类精神所追求的最高目的乃是一个无限开放的理 想境界。 ◼ 人类不同于一切存在物的特性就在于他是一种非现成的、非凝固的、始终 处在生成过程之中的,因而是开放的或自由的存在,因而人的本质具有社 会性和历史性,这就意味着人类精神“终极关怀”的对象,亦是一种无限 开放的理想境界。 ◼ 如果我们非要使哲学成为象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那么就有可能使这个无 限的开放的理想境界凝固化、有限化、对象化甚至物化,这样做的结果不 但不可能实现理想,反而会“南辕北辙”,与我们希望实现的理想背道而 驰。 ◼ 哲学家通常思考的都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 冯友兰:哲学是“说出一个道理来的道理”。 ◼ 思得“根本”,就把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推到极端,后人若要解决 问题就不可能再走老路,因那条路已经被前人走“绝”了,只好换 一条路走。 ◼ 哲学家的工作,说到底就是要探寻“深深地隐藏在事情后面”的东 西,就是要指出人们一直都“完全没想到”的“另一条路”。 ◼ 哲学并不只有一条路而是有许多条路,任何一条路都不足以代表哲 学本身,所有的哲学运思之路“综合”在一起,才构成了一幅比较 完整的哲学图画。 ◼ 金岳霖:哲学是“说出一个道理来的成见”。 ◼ 真正的哲学问题没有终极答案,而且永远也不会过时,哲学是由过去、现 在乃至将来那一条条思想之路构成的。 ◼ 石里克: ◼ “哲学事业的特征是,它总是被迫在起点上重新开始。它从不认为 任何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它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头做起。” ◼ 如果将科学知识看作是某种直线式的知识积累过程,哲学则是一个永远围

绕着“智慧”这个圆心而旋转的立体圆周运动。这个无限大的立体圆周上 面的每一个点都标志着一条哲学运思的道路,每一条哲学运思之路都代表 一种不同寻常的典型,或者说它们是“路标”或“里程碑”。 ■在此意义上,哲学或哲学史被看作是一种“问题史”,更确切说,哲学是 一个由哲学问题和不同的解决方式交织在一起的开放性系统,每一位哲学 家都是根据他所面临的哲学问题以及他解决问题的特殊方式这一“经纬 度”来确定其在哲学史上的地位。 ■维特根斯坦 ■哲学问题具有这样的形式:“我找不着北。” (四)智慧的痛苦:事实与价值、理性与信仰 ■认识哲学:事实与价值 ■你相信生活真的是公平的吗?好人一定会幸福吗?好人一定会有好报 吗? ■你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吗? ■自由、平等总是好事吗? ■中国新左派与自由主义的论争、美国枪支问题、堕胎问题 ■上帝是白种人吗? 一一伊拉克战争的争论。 ■中日关系的争论一一日本为什么不认错? ■乌克兰危机意味着什么? ■面对落水者: ■法国人 ■英国人 ■德国人 ■美国人 ■犹太人 ■日本人 ■中国人 ■认识哲学:事实与价值 ■被攻击后不同文化群体的反映 。反击 ·儒家、马克思主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宽容 ·基督教:有人打你的右脸,把你的左脸也伸给他 ■忍受(不理)

绕着“智慧”这个圆心而旋转的立体圆周运动。这个无限大的立体圆周上 面的每一个点都标志着一条哲学运思的道路,每一条哲学运思之路都代表 一种不同寻常的典型,或者说它们是“路标”或“里程碑”。 ◼ 在此意义上,哲学或哲学史被看作是一种“问题史”,更确切说,哲学是 一个由哲学问题和不同的解决方式交织在一起的开放性系统,每一位哲学 家都是根据他所面临的哲学问题以及他解决问题的特殊方式这一“经纬 度”来确定其在哲学史上的地位。 ◼ 维特根斯坦 ◼ 哲学问题具有这样的形式:“我找不着北。” (四)智慧的痛苦:事实与价值、理性与信仰 ◼ 认识哲学:事实与价值 ◼ 你相信生活真的是公平的吗?好人一定会幸福吗?好人一定会有好报 吗? ◼ 你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吗? ◼ 自由、平等总是好事吗? ◼ 中国新左派与自由主义的论争、美国枪支问题、堕胎问题 ◼ 上帝是白种人吗? ——伊拉克战争的争论。 ◼ 中日关系的争论——日本为什么不认错? ◼ 乌克兰危机意味着什么? ◼ 面对落水者: ◼ 法国人 ◼ 英国人 ◼ 德国人 ◼ 美国人 ◼ 犹太人 ◼ 日本人 ◼ 中国人 ◼ 认识哲学:事实与价值 ◼ 被攻击后不同文化群体的反映: ◼ 反击 ⚫ 儒家、马克思主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宽容 ⚫ 基督教:有人打你的右脸,把你的左脸也伸给他。 ◼ 忍受 (不理)

●印度教:非暴力不合作 ■可怜、怜悯 ·佛教:舍身饲虎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哪一种文化是更合理的呢? ■哪种文化和价值是正确的呢? ■文化价值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呢? ■文化有没有对错呢? ■布雷维克的权利 ■2011年7月22日,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在挪威政府办公大楼前引爆 威力巨大的汽车炸弹,然后又在奥斯陆以西40公里的于特岛枪杀参加挪 威工党青年团夏令营的人群,共造成77人死亡,300多人受伤。2012年8 月,他被奥斯陆地区法院以多重谋杀、制造致命爆炸和实施恐怖主义袭击 等罪名判处21年“预防性监禁”。最近这位身背77条人命的重罪犯向法 庭提出控告,指控比利时政府侵犯了他的人权。 ■布雷维克的权利 ■挪威的监禁不是人们一般理解的那种。挪威监狱的豪华程度,关押囚犯的 舒适和自由程度,举世闻名。这是因为那威政府的惩教实行所谓“正常原 则”,即:尽最大可能让囚犯的日常生活与普通人没有区别。美国纽约的 退休狱警在参观过奥斯陆南部巴斯托伊小岛上的监狱之后感叹道:“我想 不出还有比这更自由的囚禁,只差把监狱的钥匙交给囚犯了。”“这是囚犯 的乌托邦”。因为他看到囚犯们可以滑雪、打网球、打扑克、烹饪、做陶 艺、做木工,甚至可以乘坐渡轮将亲朋接到岛上来。 ·死刑问题 ■安乐死问题 ■人能支配处置自己的身体吗? ■杀生是错误的吗? ■动物的生命权存在吗? ■人类的许多问题和难题,从终极(哲学)角度是无法得到最终解决的,但 问题是:如果哲学问题注定无法得到最终的解决,为什么还要追问这些难 题? 认识哲学:理性与信仰 ■你有信仰吗?你喜欢什么?你又害怕什么呢? ■有没有某种你愿意为之付出生命的东西?如果有,它是什么? ■如果你只有几分钟可以活了,那么你将怎样利用这段时间?如果是一个礼

⚫ 印度教:非暴力不合作 ◼ 可怜、怜悯 ⚫ 佛教:舍身饲虎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 哪一种文化是更合理的呢? ◼ 哪种文化和价值是正确的呢? ◼ 文化价值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呢? ◼ 文化有没有对错呢? ◼ 布雷维克的权利 ◼ 2011 年 7 月 22 日,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在挪威政府办公大楼前引爆 威力巨大的汽车炸弹,然后又在奥斯陆以西 40 公里的于特岛枪杀参加挪 威工党青年团夏令营的人群,共造成 77 人死亡,300 多人受伤。2012 年 8 月,他被奥斯陆地区法院以多重谋杀、制造致命爆炸和实施恐怖主义袭击 等罪名判处 21 年“预防性监禁”。最近这位身背 77 条人命的重罪犯向法 庭提出控告,指控比利时政府侵犯了他的人权。 ◼ 布雷维克的权利 ◼ 挪威的监禁不是人们一般理解的那种。挪威监狱的豪华程度,关押囚犯的 舒适和自由程度,举世闻名。这是因为挪威政府的惩教实行所谓“正常原 则”,即:尽最大可能让囚犯的日常生活与普通人没有区别。美国纽约的 退休狱警在参观过奥斯陆南部巴斯托伊小岛上的监狱之后感叹道:“我想 不出还有比这更自由的囚禁,只差把监狱的钥匙交给囚犯了。”“这是囚犯 的乌托邦”。因为他看到囚犯们可以滑雪、打网球、打扑克、烹饪、做陶 艺、做木工,甚至可以乘坐渡轮将亲朋接到岛上来。 ◼ 死刑问题 ◼ 安乐死问题 ◼ 人能支配处置自己的身体吗? ◼ 杀生是错误的吗? ◼ 动物的生命权存在吗? ◼ 人类的许多问题和难题,从终极(哲学)角度是无法得到最终解决的,但 问题是:如果哲学问题注定无法得到最终的解决,为什么还要追问这些难 题? 认识哲学:理性与信仰 ◼ 你有信仰吗?你喜欢什么?你又害怕什么呢? ◼ 有没有某种你愿意为之付出生命的东西?如果有,它是什么? ◼ 如果你只有几分钟可以活了,那么你将怎样利用这段时间?如果是一个礼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