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03 滴定分析化学概论(含解答)

滴定分析化学概论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B.摩尔是一物质的量C.摩尔就是摩尔质量D.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千克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E.1摩尔等于6.023×1023个基本单元2.用0.1mol/LHCI溶液滴定0.16g纯NazCOs(M=106)至甲基橙变色为终点,需VHc()A.10mlB.20mlC. 30mlD.40mlE.16ml3.基准物质应具备下列哪些条件()A.稳定B.最好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C.易溶解D.必须具有足够的纯度E.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符合4.已知TNaOH/H:SO=0.0100g/mL,则cNaOH应为多少mol/L()A.0.1020B.0.2039C.0.05100D.0.10E.0.205.下列物质中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再标定。()A.KHCsH4O4B. HNO3C.H2C204-2H20D. NaOHE.H2SO44二、填空题1.滴定分析中,可采用的滴定方法有和2.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与理论上的等当点不可能恰好符合,它们之间的误差称为—。3.适用于滴定分析法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是(1)—:(2)—:(3)—。凡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反应,都可应用于滴定法。4.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算出待测组分的含量,这一类分析方法统称为—。滴加标准溶液的操作过程称为—一。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应完全的这一点,称为——,亦称为。三、计算题1.若将H2C2O4.2H2O基准物质长期保存于保干器中.用以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分析纯的 NaCI 试剂若不作任何处理用以标定AgNO3 溶液的浓度,结果会偏离,试解释之
滴定分析化学概论习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 B.摩尔是一物质的量 C.摩尔就是摩尔质量 D.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 0.012 千克碳-12 的原子 数目相等 E.1摩尔等于 6.023×1023 个基本单元 2. 用 0.1mol/L HCl 溶液滴定 0.16g 纯 Na2CO3(M=106)至甲基橙变色为终点,需 VHCl( ) A.10ml B.20ml C.30ml D.40ml E. 16ml 3.基准物质应具备下列哪些条件( ) A.稳定 B.最好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C.易溶解 D.必须具有足够的纯度 E.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符合 4.已知 TNaOH H SO 0.0100g / mL 2 4 / = , 则 cNaOH 应为多少 mol/L( ) A.0.1020 B.0.2039 C.0.05100 D.0.10 E.0.20 5.下列物质中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再标定。( ) A.KHC8H4O4 B.HNO3 C.H2C2O4·2H2O D.NaOH E.H2SO4 二、填空题 1. 滴定分析中,可采用的滴定方法有 、 、 和 。 2. 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与理论上的等当点不可能恰好符合,它们之间的误差称为 。 3. 适用于滴定分析法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是(1) ;(2) ;(3) 。 凡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反应,都可应用于 滴定法。 4. 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算出待测组分的含量,这一类分析方法统称 为 。滴加标准溶液的操作过程称为 。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 应完全的这一点,称为 ,亦称为 。 三、计算题 1.若将 H2C2O4.2H2O 基准物质长期保存于保干器中.用以标定 NaOH 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 偏高还是偏低?分析纯的 NaCl 试剂若不作任何处理用以标定 溶液的浓度,结果会偏 离,试解释之

2.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为什么必须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是滴定终点?3.已知浓硫酸的相对密度为1.84(g/ml),其中含HhSO4约为96%(g/g),求其浓度为多少?若配制H2SO4液1L,应取浓硫酸多少毫升?4.试计算K2Cr2O标准溶液(0.02000mol/L)对Fe、FeO、Fe2O;和Fe:O4的滴定度。提示:将各含铁样品预处理成Fe2+溶液,按下式反应Cr202-+ 6Fe2++ 14H+=2Cr3+ + 6Fe3++ 7H205.欲配制NaC204溶液用于标定0.02mol-L-的KMnO4溶液(在酸性介质中),若要使标定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近,问应配制多少浓度(mol-L-")的NaC2O4溶液?要配制100ml溶液,应该称取NaC204多少克?6.称取铁矿试样0.3143g,溶于酸并还原为Fe2+,用0.2000mol/LK2Cr207溶液滴定消耗了21.30ml。计算试样中Fe2O的百分含量。答案:一、选择题1.A、D、E;2.C:3.A、B、C、D、E:4.B:5.B、D、E二、填空题1.直接滴定法、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2.滴定误差。3.(1)反应必须定量完成:(2)反应速率要快:(3)能用简便的方法确定终点。直接。4.滴定分析法,滴定,化学计量点,等当点。三、计算题1.解H,C204H,0基准物质长期保存于保干器中易脱水变成H.C204H,0或H.C,04。若在计算时仍以H,C,0,-H,0计算表观的NaOH浓度为:2H,C,0-2H,02W#×1000CNaOH=VHaOHMH.C04-2H.ONaOH而实际的NaOH浓度为:2W栋×10002W标×1000或CMOH"M,c.O.H,0moHCHOH"MH.C,O.NAOH
2.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为什么必须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 是滴定终点? 3. 已知浓硫酸的相对密度为 1.84(g/ml),其中含 H2SO4 约为 96%(g/g),求其浓度为多少? 若配制 H2SO4 液 1L,应取浓硫酸多少毫升? 4.试计算 K2Cr2O7 标准溶液(0.02000mol/L)对 Fe、FeO、Fe2O3 和 Fe3O4 的滴定度。 提示:将各含铁样品预处理成 Fe2+溶液,按下式反应 Cr2O7 2-+ 6Fe2++ 14H+=2Cr3+ + 6Fe3+ + 7H2O 5.欲配制 NaC2O4 溶液用于标定 0.02 mol·L-1 的 KMnO4 溶液(在酸性介质中),若要使标定时 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近,问应配制多少浓度(mol·L-1 )的 NaC2O4 溶液?要配制 100 ml 溶液, 应该称取 NaC2O4 多少克? 6.称取铁矿试样 0.3143g,溶于酸并还原为 Fe2+,用 0.2000mol/L K2Cr2O7 溶液滴定消耗了 21.30ml。计算试样中 Fe2O3 的百分含量。 答案: 一、选择题 1. A、D、E ;2.C ;3. A、B、C、D、E ;4.B ;5. B、D、E 二、填空题 1. 直接滴定法、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 。 2. 滴定误差。 3.(1)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2)反应速率要快 ;(3)能用简便的方法确定终点。 直接。 4. 滴定分析法,滴定,化学计量点,等当点。 三、计算题 1. 解 基准物质长期保存于保干器中易脱水变成 或 。 若 在计算时仍以 计算表观的 NaOH 浓度为: 而实际的 NaOH 浓度为:

或MH.C.O.H,OMac1. CAgNO, >CAgNO,表观浓度偏高。2.滴定分析所依据的化学反应只有具有了确定的计量关系,才能进行准确的计算。化学计量点是指当加入的滴定剂的量(摩尔)与被测物的量(摩尔)之间,正好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时的点:终点为指示剂的变色点3.解:由公式C=≠得V1.84×0.96×1000C=/1=18mo1/L98.08由公式C,V,=C2V2得C,0.15V2=-V == 8.3mlC2184.解:Cr20,2-+6Fe2++14H+=2Cr3++6Fe3++ 7H20nFe=6nK2Cr20,55.85则 TK.Cr20,/fe=6×0.0200×= 0.006702g/ml10001:nFe20=2nFe=3nK2Cr20,,159.69则TK.Cr20,/e20。=3×0.02000x= 0.009581g/ml1000:nFeao.=含nFe=2nK2Cr20,231.54则 TK.Cr20,/Re20=2×0.02000 =0.009262g/ml1000
即标定结果偏低。 同理可对 NaCl 标定 AgNO3 的情况进行分析,NaCl 若不作处理,含有较多的水份。表观的 AgNO3 浓度为: 而标准的 AgNO3 浓度为: 表观浓度偏高。 2. 滴定分析所依据的化学反应只有具有了确定的计量关系,才能进行准确的计算。 化学计量点是指当加入的滴定剂的量(摩尔)与被测物的量(摩尔)之间,正好符合化 学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时的点:终点为指示剂的变色点 3. 4. 解: Cr2O7 2-+ 6Fe2++ 14H+=2Cr3+ + 6Fe3+ + 7H2O

5.解:间接测定的反应式为:Ca2+C,02-=CaC,0,CaC204+2HC1=Ca2++2C1+2H,C2045C202-+2MnO,+16H+-5CO2+2Mn2++8H,05ncao=ncac.o.inamo.25×0.020×30×56nkamo,*Mcaoncao*Mcao--G样==0.21g40040040%×1000所以应该称取试样0.21g。6.解:1molFe20;和1/3Cr2072-作用,故有159.693×21.30×0.0200×1000X 100% = 64. 93%Fe20g%=-0.3143
5. 解:间接测定的反应式为: 所以应该称取试样 0.21g。 6. 解:1molFe2O3 和 1/3Cr2O7 2-作用,故有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01 绪论(含解答).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05 配位滴定法(含解答).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06 氧化还原滴定法(含解答).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07 重量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含解答).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08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含解答).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10 吸光光度法(含解答).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11 原子吸收法(含解答).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09 电位分析法(含解答).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12 气相色谱法(含解答).doc
- 《分析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doc
- 《分析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doc
- 《分析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章 绪论.doc
- 《分析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doc
- 《分析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doc
- 《分析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章 滴定分析.doc
- 《分析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与沉淀滴定法.doc
- 《分析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八章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doc
- 《分析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九章 电位分析法.doc
- 《分析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doc
- 《分析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二章 气相色谱分析法.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04 酸碱滴定法(含解答).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02 误差与数据处理(含解答).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自学指导)分析化学重点难点考点剖析(本科).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单元 分析化学概述.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单元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单元 滴定分析法概述.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单元 酸碱滴定法(Acid-base titration).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单元 配位滴定法(Complexation Titration).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单元 氧化还原滴定法 Oxidation-Reduction Titration Redox titration.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单元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Gravimetry(Gravimetric Analysis)& Precipitation Titration.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单元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单元 电位分析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单元 吸光光度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单元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单元 色谱分析法.ppt
- 《化学信息学》课程教学大纲 Chemoinformatics(研究生).pdf
- 《化学信息学》课程授课教案 Chemoinformatics(讲稿,共八章).pdf
- 山东农业大学:《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课件(实验指导,共六个实验).pdf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配位解离平衡与相关平衡常数.pdf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化学中的哲学周题——现代分子桔雄理渝的哲学简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