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五章 α衰变

5-1.实验测得2Po的a粒子能量为5301keV,试求其衰变能。 5-2.利用核素质量,计算2Ra的a衰变能和a粒子的动能。 5-3.3B衰变至3T1,有两组a粒子,其能量分别为E(a)=661keV,E(a =6274keV。前者相应为母核基态衰变至子核基态;后者相应为母核基态衰变至子核的激 发态。试求子核3T激发态的能量,并画出此衰变纲图。 5-4.2Poa衰变至Pb,已知a粒子的动能E为5.88MV,试计算反冲核2Pb 的动能,并求出a衰变能Esd 5-5.一块重为半公斤的核燃料纯2Pu,试计算这块核燃料存放时由于a衰变放出的 功率为多少瓦(W)? 5-6.试计算a粒子对于10Ne,sn,23U的库仑势垒,设r=145fm。 5-7.已知hC(BPo)对于基本a粒子组(E0=8785MeV)的半衰期为3×107s 试计算激发核ThC对于发射长射程a粒子(E3=10.55MeV)的平均寿命,在计算时假定a粒 子碰撞势垒的次数,在激发核内和在非激发核内都是相同的。 5-8.试计算:(i)23Ra发射的动能E和库仑势垒; (i)5co发射质子的动能E和库仑势垒h。 5-9.利用结合能的半经验公式,推导出原子核发射质子的衰变能随Z,A变化的关系 式 5-10.为什么能量低于2MeV和高于9MeV的a放射性很少见? 5-11.为什么基态偶偶核a衰变时能量最大的a粒子强度最大?而奇A核的就不一定? 5-12.有没有a稳定线?为什么 112
112 习 题 5-1.实验测得210Po的α 粒子能量为 5301 keV,试求其衰变能。 5-2.利用核素质量,计算226Ra的α 衰变能和α 粒子的动能。 5-3. 83 Bi衰变至 T1,有两组α 粒子,其能量分别为E(α 211 81 207 0)=6621 keV,E(α1) =6274 keV。前者相应为母核基态衰变至子核基态;后者相应为母核基态衰变至子核的激 发态。试求子核 81 T1 激发态的能量,并画出此衰变纲图。 207 5-4. 84 Po α 衰变至 Pb,已知α 粒子的动能E 218 82 214 k为 5.988 MeV,试计算反冲核 Pb 82 214 的动能,并求出α 衰变能Ed。 5-5.一块重为半公斤的核燃料纯239Pu,试计算这块核燃料存放时由于α 衰变放出的 功率为多少瓦(W)? 5-6.试计算α 粒子对于 Ne, Sn, U的库仑势垒,设r 10 20 50 112 92 238 0=1.45fm。 5-7.已知ThC′( Po)对于基本α 粒子组(E 212 84 0=8.785 MeV)的半衰期为 3×10-7 s, 试计算激发核ThC′对于发射长射程α 粒子(E3=10.55 MeV)的平均寿命,在计算时假定α 粒 子碰撞势垒的次数,在激发核内和在非激发核内都是相同的。 5-8.试计算:(i)223Ra发射14C的动能Ek和库仑势垒VC; (ii)53mCo发射质子的动能Ek和库仑势垒VC。 5-9.利用结合能的半经验公式,推导出原子核发射质子的衰变能随 Z,A 变化的关系 式。 5-10.为什么能量低于 2MeV 和高于 9MeV 的α 放射性很少见? 5-11.为什么基态偶偶核α 衰变时能量最大的α 粒子强度最大?而奇 A 核的就不一定? 5-12.有没有α 稳定线?为什么? 112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四章 相互作用.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三章 粒子源与粒子的测量.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二章 放射性和稳定性.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一章 核与粒子的基本性质.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大纲 Nuclear and Particle Physics-introduction(主讲:叶沿林).doc
- 北京大学:《普通物理实验 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ation》精品课程实验指导(图片版).pdf
- 北京大学:《普通物理实验 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ation》精品课程授课教案(共四十个,段家忯).pdf
- 北京大学:《普通物理实验 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ation》精品课程教学内容(五)综合物理实验.doc
- 北京大学:《普通物理实验 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ation》精品课程教学内容(四)设计实验.doc
- 北京大学:《普通物理实验 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ation》精品课程教学内容(三)基础实验-II.doc
- 北京大学:《普通物理实验 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ation》精品课程教学内容(二)基础实验-I.doc
- 北京大学:《普通物理实验 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ation》精品课程教学内容(一)预科实验.doc
- 北京大学:《普通物理实验 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ation》精品课程教学大纲_教学计划.doc
- 北京大学:《普通物理实验 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ation》精品课程教学大纲_基本要求.doc
- 北京大学:《普通物理实验 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ation》精品课程教学大纲_教学目的(段家忯).doc
- 北京大学:《大气动力学基础》精品课程作业习题_试题(一).pdf
- 北京大学:《大气动力学基础》精品课程作业习题_试题(一)答案.pdf
- 北京大学:《大气动力学基础》精品课程作业习题_大气中的波动.pdf
- 北京大学:《大气动力学基础》精品课程作业习题_中纬度天气尺度系统动力学:准地转理论.pdf
- 北京大学:《大气动力学基础》精品课程作业习题_大气边界层.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六章 β衰变.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七章 γ跃迁.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八章 核结构模型.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九章 原子核反应.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十二章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十三章 粒子与核天体物理学基础.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零章 绪论(1/2).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核与粒子的基本性质(1.1-1.3)§1.1 原子核的电荷、质量和半径 §1.2 原子核的自旋 §1.3 原子核的磁矩.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核与粒子的基本性质(1.4-1.7)§1.4 原子核的电四极矩 §1.5 原子核的宇称 §1.6 原子核的统计性质 §1.7 原子核的同位旋.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零章 绪论(2/2).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放射性和稳定性(2.1-2.5)§2.1 放射性衰变的基本规律 §2.2 放射性平衡 §2.3 人工放射性的生长 §2.4 放射性活度单位 §2.5 放射性鉴年法(radioactive dating).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放射性和稳定性(2.6-2.9)§2.6 原子核的结合能 §2.7 原子核稳定性的经验规律 §2.8 原子核的液滴模型 §2.9 原子核结合能的半经验公式.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粒子源与粒子的测量.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相互作用(4.1)§ 4.1 § 4.2 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概念 §4.3 核力及其基本性质 §4.3.1 氘核基态.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相互作用(4.2)§4.3.2 核子-核子散射.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相互作用(4.3-4.4)§4.3.3 核力的主要性质 §4.3.4 核力介子场理论简介.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α衰变(5.1-5.2)§5.1 α 衰变的能量 §5.2 α 衰变的实验规律.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α衰变(5.3-5.4)§5.3 α 衰变的基本理论 §5.4 质子及重离子放射性.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β衰变(6.1-6.8).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β衰变(6.9-6.10)§6.9 轨道电子俘获 §6.10 宇称不守恒问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