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十二章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

题 12-1.计算1GeV的质子和1GeV的Au的德布罗意波长。 122.讨论在反应π-+d→n+n+m中容许的角动量和宇称。已知π介子的自旋宇称 是0,而且入射π的能量很低。 12-3.(a)说明π'π^系统只能处在轨道角动量量子数1=偶数而总同位旋T=0或2的态」 或者1=奇数而T=1的态上。(b)说明°x°系统只能在T=0或2的态上,因而1只能为偶数。 (c)讨论rπ'系统可能的状态。) 12-4.(a)产生Ω的常用办法是采用p-p对撞,给出遵守所有强作用守恒定律的反应并 算出反应所需的阈能。(b)给出用K产生Ω的反应并算出阈能。 12-5.说明在采用K-+n→A+m过程产生超核时,如果将约500Mev/的K介子入 射到几乎静止的中子上并且在接近0度方向测到π介子,则产生的A°能量很低。在这种情 况下A容易占据中子原来在核内的轨道。分析中子在初始状态的低能运动对超核的产生会 有什么效应。 12-6.在衰变母体为静止的参照系中,计算每个衰变产物的动能 →μ+V (b)A→>p+丌 π++0 12-在衰变母体为静止的参照系中,计算每个衰变产物的最大动能: (a)→++x-+x"; (b)K1→丌+*+v (c)∑→>n+4 (d)y→O+K0+K0 12-7.在下列反应中,计算出各射粒子的动能。假定式中第一个粒子以给出的动量入射 到静止的第二个粒子上。 (a)K+p→2+π p,=1.2 Ge V/c (b)r+p→p°+n P:=2.4 GeV/c 12-8.假定下列反应中前一粒子入射到静止的第二个粒子上,求反应的阔能: p K +p→ (c)r+p→>o+n 12-9.用K-+n 2-10.分析下列衰变或反应违反了那些守恒定律。如果可能,指出这些过程通过什么 相互作用仍能发生
1 习 题 12-1.计算 1GeV的质子和 1GeV的197Au的德布罗意波长。 12-2.讨论在反应 中容许的角动量和宇称。已知π介子的自旋宇称 是 0 π0 π nnd ++→+− - ,而且入射π--的能量很低。 12-3.(a) 说明π+ π- 系统只能处在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偶数而总同位旋T=0或 2的态上, 或者l=奇数而T=1 的态上。(b)说明π0 π0 系统只能在T=0 或 2 的态上,因而l只能为偶数。 (c) 讨论π+ π+ 系统可能的状态。) 12-4. (a) 产生Ω- 的常用办法是采用p-p对撞,给出遵守所有强作用守恒定律的反应并 算出反应所需的阈能。(b) 给出用K- 产生Ω- 的反应并算出阈能。 12-5. 说明在采用 过程产生超核时,如果将约 500MeV/c的K介子入 射到几乎静止的中子上并且在接近 0 度方向测到π介子,则产生的Λ − − nK 0 +→+ πΛ 0 能量很低。在这种情 况下Λ0 容易占据中子原来在核内的轨道。分析中子在初始状态的低能运动对超核的产生会 有什么效应。 12-6.在衰变母体为静止的参照系中,计算每个衰变产物的动能: (a) +→ νμπ μ ; ++ (b) p π ; 0 − +→Λ (c) -0- +Λ→Ω K (d) ππ 0 K+ + +→ 12- 在衰变母体为静止的参照系中,计算每个衰变产物的最大动能: )( ; )( ; )( ; )( ; 00 0 0 d KK nc Kb a L ++→ ++→Σ ++→ ++→ − − +− −+ ωψ υμ νμπ πππω μ μ 12-7.在下列反应中,计算出各射粒子的动能。假定式中第一个粒子以给出的动量入射 到静止的第二个粒子上。 (a) +− - pK +→+ πΣ pi = GeV/c2.1 (b) π p ρ n GeV/c4.2 0 +→+ = − i p 12-8. 假定下列反应中前一粒子入射到静止的第二个粒子上,求反应的阈能: →+ +→+− +− pp(b) pK(a) Ξ ;K Υ )( π p ω+→+ n − c 12-9. 用K-+n 12-10.分析下列衰变或反应违反了那些守恒定律。如果可能,指出这些过程通过什么 相互作用仍能发生

r+p→p+p+r;(b)2→>n+e'+ve K+→π+e++e (d)r+p→A+2 (e)K+→r+rt+r+r;(fK+→r+e+p 12-11.用夸克结构分析下列衰变过程 (a)s→N+K (b)K+→m++n (c)s→A+π;(d)→p+K 12-12.用夸克结构分析下列反应过程 (a)K-+p→9r+K++K0;(b)p+p→p+r+A+K0; (c)K-+p→s+K+; (d)r+n→△+r 12-13.按夸克结构分析下列反应与衰变过程: (a)→>H+U;(b)丌→丌"+e'+v (c)K-→+bn;(d)x+p→>n+K+k
2 K(e) ππππ K(f); π e μ. K(c) π (d);ee π p ΣΛ ; (a)π ppp π (b); Σ en ν; 0 00 e 0 +++ − −+++ −+++ − + + + +++→ ++→ ++→ +→+ ++→+ ++→ 12-11.用夸克结构分析下列衰变过程: (c) πΛΞ (d); Λ .Kp (a) ΛΩ K(b);K ππ ; 0 c 0 0 0 +→ +→ +→ +→ − − + − − ++ 12-12.用夸克结构分析下列反应过程: pK(c) Ξ (d);K π n πΔ . pK(a) Ω ppp(b);KK Λπ ;K 0 0 00 +→+ +→+ ++→+ +++→+ − +− − − − +− + 12-13.按夸克结构分析下列反应与衰变过程: )( )(; . )( )(; ; 0 −− + − −+ −− + + +→ ++→+ +→ ++→ Kc KKnpd a b e e υμ π υμπ νππ μ μ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九章 原子核反应.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八章 核结构模型.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七章 γ跃迁.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六章 β衰变.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五章 α衰变.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四章 相互作用.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三章 粒子源与粒子的测量.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二章 放射性和稳定性.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一章 核与粒子的基本性质.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大纲 Nuclear and Particle Physics-introduction(主讲:叶沿林).doc
- 北京大学:《普通物理实验 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ation》精品课程实验指导(图片版).pdf
- 北京大学:《普通物理实验 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ation》精品课程授课教案(共四十个,段家忯).pdf
- 北京大学:《普通物理实验 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ation》精品课程教学内容(五)综合物理实验.doc
- 北京大学:《普通物理实验 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ation》精品课程教学内容(四)设计实验.doc
- 北京大学:《普通物理实验 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ation》精品课程教学内容(三)基础实验-II.doc
- 北京大学:《普通物理实验 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ation》精品课程教学内容(二)基础实验-I.doc
- 北京大学:《普通物理实验 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ation》精品课程教学内容(一)预科实验.doc
- 北京大学:《普通物理实验 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ation》精品课程教学大纲_教学计划.doc
- 北京大学:《普通物理实验 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ation》精品课程教学大纲_基本要求.doc
- 北京大学:《普通物理实验 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ation》精品课程教学大纲_教学目的(段家忯).doc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十三章 粒子与核天体物理学基础.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零章 绪论(1/2).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核与粒子的基本性质(1.1-1.3)§1.1 原子核的电荷、质量和半径 §1.2 原子核的自旋 §1.3 原子核的磁矩.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核与粒子的基本性质(1.4-1.7)§1.4 原子核的电四极矩 §1.5 原子核的宇称 §1.6 原子核的统计性质 §1.7 原子核的同位旋.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零章 绪论(2/2).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放射性和稳定性(2.1-2.5)§2.1 放射性衰变的基本规律 §2.2 放射性平衡 §2.3 人工放射性的生长 §2.4 放射性活度单位 §2.5 放射性鉴年法(radioactive dating).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放射性和稳定性(2.6-2.9)§2.6 原子核的结合能 §2.7 原子核稳定性的经验规律 §2.8 原子核的液滴模型 §2.9 原子核结合能的半经验公式.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粒子源与粒子的测量.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相互作用(4.1)§ 4.1 § 4.2 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概念 §4.3 核力及其基本性质 §4.3.1 氘核基态.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相互作用(4.2)§4.3.2 核子-核子散射.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相互作用(4.3-4.4)§4.3.3 核力的主要性质 §4.3.4 核力介子场理论简介.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α衰变(5.1-5.2)§5.1 α 衰变的能量 §5.2 α 衰变的实验规律.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α衰变(5.3-5.4)§5.3 α 衰变的基本理论 §5.4 质子及重离子放射性.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β衰变(6.1-6.8).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β衰变(6.9-6.10)§6.9 轨道电子俘获 §6.10 宇称不守恒问题.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γ跃迁(7.1-7.3)§7.1 γ 辐射的多极性 §7.2 γ跃迁概率 §7.3 选择定则.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γ跃迁(7.4-7.5)§7.4 内转换 §7.5 同核异能态.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γ跃迁(7.6-7.8)§7.6 级联γ辐射的角关联 §7.7 穆斯堡尔效应 §7.8 实验研究核衰变能级图.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核结构模型(8.1-8.3)§ 8.1 幻数存在的实验根据 § 8.2 原子核的壳模型 § 8.3 壳模型的应用.pdf
-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核结构模型(8.4-8.6)§ 8.4 集体模型的概念 § 8.5 转动能级和振动能级 § 8.6 变形核的基态性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