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24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0
10/21/2012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知识点要求口掌握病毒的传播方式、感染类型口熟悉致病机理。口了解机体抗病毒免疫的机制。人O
10/21/2012 知识点要求 掌握病毒的传播方式、感染类型。 熟悉致病机理。 了解机体抗病毒免疫的机制

病毒的致病作用***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水平传播:在人群不同个体间的传播,是大多数病毒的传播方式,>垂直传播:由宿主的亲代传给子代的传播方式。主要通过胎盘或产道。人山10
10/21/2012 病毒的致病作用 一、***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 水平传播:在人群不同个体间的传播,是 大多数病毒的传播方式。 垂直传播:由宿主的亲代传给子代的传播 方式。主要通过胎盘或产道

人类病毒的感染途径传播方式及途径病毒种类主要感染途径呼吸道空气、飞沫或皮屑流感病毒、鼻病毒消化道污染水或食品脊髓灰质炎病毒、其他肠道病毒等输血、注射或器官移植污染血或血制品污染注HIV、乙型肝炎病毒等射器眼或泌尿生殖道接触、游泳池、性交HIV、疱疹病毒1、2型等经胎盘、围产期宫内、分娩产道、哺乳乙肝病毒、HIV等等破损皮肤昆虫叮咬、狂犬、鼠类脑炎病毒、出血热病毒等10/21/2012
10/21/2012 人类病毒的感染途径 主要感染途径 传播方式及途径 病毒种类 呼吸道 空气、飞沫或皮屑 流感病毒、鼻病毒 消化道 污染水或食品 脊髓灰质炎病毒、其他 肠道病毒等 输血、注射或器官移植 污染血或血制品污染注 射器 HIV、乙型肝炎病毒等 眼或泌尿生殖道 接触、游泳池、性交 HIV、疱疹病毒1、2型 等 经胎盘、围产期 宫内、分娩产道、哺乳 等 乙肝病毒、HIV等 破损皮肤 昆虫叮咬、狂犬、鼠类 脑炎病毒、出血热病毒 等

垂直传播方式及常见微生物性疾病类型途径微生物性疾病产前胎盘风疹、巨细胞病毒、梅毒螺旋体、弓形体、淋病奈瑟菌围产期衣原体已感染的产道产后哺乳直接接触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生殖细胞人基因组含病毒DNA乙型肝炎病毒10/21/2012
10/21/2012 产前 胎盘 风疹、巨细胞病毒、梅 毒螺旋体、弓形体、淋 病奈瑟菌 围产期 已感染的产道 衣原体 产后 哺乳 直接接触巨细胞病毒、乙 型肝炎病毒 生殖细胞 人基因组含病毒DNA 乙型肝炎病毒 垂直传播方式及常见微生物性疾病 类型 途径 微生物性疾病

二、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一)***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杀细胞效应112、稳定状态感染3、包涵体形成4、细胞凋亡5、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人山10
10/21/2012 二、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一) ***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 1、杀细胞效应 2、稳定状态感染 3、包涵体形成 4、细胞凋亡 5、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

1、杀细胞效应: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变性、死亡裂解的作用称病毒的致细胞病变效应。病毒的致细胞病变效应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到:(1)细胞肿胀、脱落甚至溶解(2)细胞间彼此融合形成多形核巨细胞:(3)细胞核或浆内形成包涵体。人MC
10/21/2012 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变性、死亡裂解的 作用称病毒的致细胞病变效应。 病毒的致细胞病变效应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到: (1)细胞肿胀、脱落甚至溶解; (2)细胞间彼此融合形成多形核巨细胞; (3)细胞核或浆内形成包涵体 。 1、杀细胞效应:

细胞病变作用(CPE)心
10/21/2012 细胞病变作用(CPE)

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 CPE)细胞变圆、聚集、坏死、溶解或脱落M
细胞变圆、聚集、坏死、溶解或脱落 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 CPE)

形成多核巨细胞或称融合细胞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细胞麻疹病毒感染细胞仙
形成多核巨细胞或称融合细胞 麻疹病毒 感染细胞 呼吸道合胞病 毒感染细胞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26章 呼吸道病毒 Viruses associated with respiratory infections.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29章 肝炎病毒.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32章 疱疹病毒.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30章 虫媒病毒.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27章 肠道病毒 enterovirus.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28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Acute gastroenteritis virus).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33章 反转录病毒.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34章 其他病毒.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37章 主要病原性真菌.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35章 阮粒(Prion).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36章 真菌学总论.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英文)01_BacterialStructure.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英文)00_Introduction.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英文)03_BacterialPhysiology.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英文)03_Cultivation of Microorganisms.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英文)02_Bacteria Growth_Survival_Death_01.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英文)08_Spore-forming G+ bacilli_Clostridia.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英文)05_Bacteria Genetics.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英文)04_Microbial Metabolism.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英文)06_Bacteria Pathogenesis.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23章 病毒学.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25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22章 螺旋体.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20章 立克次体.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18章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16章 动物源性细菌.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17章 其他细菌.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14章 分支杆菌属.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21章衣原体.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19章 支原体.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12章螺杆菌属.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13章厌氧性细菌.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11章 弧菌属.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10章 肠杆菌科.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8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9章 球菌.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6章 细菌的耐药性.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7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5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pdf
-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2)第4章 噬菌体.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