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资源(教案)4-冷却系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15
文件大小:611.21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资源(教案)4-冷却系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C第十六周3-4节备注冷却系概述H2授课07A汽车1、5班对象授课教学2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方式时数教学目的及要1、了解冷却系的功用、冷却方式理解冷却不足与冷却过度对发动机的影响2、掌握冷却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求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0分一、冷却系的功用二、冷却不足与冷却过度的后果20分10分三、发动机的冷却方式四、冷却系统的组成20分五、冷却系的工作原理30分教学重点与难点冷却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教讲授学方法

周 次 第十六周3-4节 备 注 章 节 名 称 冷却系概述 授 课 对 象 07A汽车1、5班 授 课 方 式 理论课( √ );实验课( );实习( ) 教学 时数 2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1、了解冷却系的功用、冷却方式 2、理解冷却不足与冷却过度对发动机的影响 3、掌握冷却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间分配 一、冷却系的功用 二、冷却不足与冷却过度的后果 三、发动机的冷却方式 四、冷却系统的组成 五、冷却系的工作原理 10分 20分 10分 20分 30分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冷却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教 学 方 法 讲授

教学手段课件、挂图讨论、练习作业教研室主任意见签字:教学总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措施、反馈信息等)说明本教案以讲授一个单元(2~4学时)或一次实验(实习)为单位填写。填写时要用钢笔填写,字迹要清晰、工整,按表中项目逐一填写。教师要在授课前一周内将本教案交教研室主任审阅,通过后方可授课。在授课结束三日内将本教案中本单元教学总结填写后,交教研室存档。新课教学:、冷却系的功用使运转中的发动机得到适度冷却,使其保持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发动机的冷却必须适度。二、冷却不足与冷却过度的后果若冷却不足,一方面会造成运动件可能因受热膨胀而破坏正常配合间隙,润滑油因受热而失效,各机件也可能因高温致使其机械强度下降:若冷却过度,热量散失过多,发动机经济性、动力性下降,机油温度下降,粘度加大,运动件间的摩擦阻力大,磨损加剧。1、发动机过热的危害1)降低了充气效率,导致发动机的功率下降。2)早燃和爆燃的倾向增大,破坏了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同时,也是零件承受额外的冲击负荷而造成早期损坏。3)运动件的正常间隙被破坏,使零件不能正常运动,甚至损坏。4)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降低,造成零件的变形记损坏。5)润滑情况恶化,加剧了零件的摩擦和磨损。2、发动机过冷的危害1)进入气缸的可燃混和气(空气)温度太低,使点燃困难或燃烧迟缓,造成发动机功率下降及燃料消耗率增加。2)润滑油的粘度增大,造成润滑不良,加剧了零件的磨损,同时增大了功率的消耗。3)燃烧后的生成物中的水蒸气易冷凝成水与酸性气体形成酸类,加重了对零件特别是气缸壁的侵蚀作用。4)因温度过低而未气化的燃料对摩擦表面(气缸壁、活塞、活塞环)上油膜的冲刷以及润滑油的稀释,加重了零件的磨损

教 学 手 段 课件、挂图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教研室主任意见 签 字: 教学总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措施、反馈信息等) 说 明 本教案以讲授一个单元(2~4学时)或一次实验(实习)为单位填写。填写时要用钢笔填写,字迹要清晰、工整,按表 中项目逐一填写。教师要在授课前一周内将本教案交教研室主任审阅,通过后方可授课。在授课结束三日内将本教案中本单 元教学总结填写后,交教研室存档。 新课教学: 一、冷却系的功用 使运转中的发动机得到适度冷却,使其保持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发动机的冷却必须适度。 二、冷却不足与冷却过度的后果 若冷却不足 ,一方面会造成运动件可能因受热膨胀而破坏正常配合间隙,润滑油因受热而失效,各机件也可能因高温致使 其机械强度下降; 若冷却过度,热量散失过多,发动机经济性、动力性下降,机油温度下降,粘度加大,运动件间的摩擦阻力大,磨损 加剧。 1、发动机过热的危害 1)降低了充气效率,导致发动机的功率下降。 2)早燃和爆燃的倾向增大,破坏了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同时,也是零件承受额外的冲击负荷而造成早期损坏。 3)运动件的正常间隙被破坏,使零件不能正常运动,甚至损坏。 4)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降低,造成零件的变形记损坏。 5)润滑情况恶化,加剧了零件的摩擦和磨损。 2、发动机过冷的危害 1)进入气缸的可燃混和气(空气)温度太低,使点燃困难或燃烧迟缓,造成发动机功率下降及燃料消耗率增加。 2)润滑油的粘度增大,造成润滑不良,加剧了零件的磨损,同时增大了功率的消耗。 3)燃烧后的生成物中的水蒸气易冷凝成水与酸性气体形成酸类,加重了对零件特别是气缸壁的侵蚀作用。 4)因温度过低而未气化的燃料对摩擦表面(气缸壁、活塞、活塞环)上油膜的冲刷以及润滑油的稀释,加重了零件的 磨损

3、四冲程发动机在工作状态下的温度分布情况4、发动机的正常温度发动机的正常温度80~90摄氏度。不管发动机的负荷、转速及周围大气温度的高低,冷却液应保持在80~90摄氏度的范围内,才能使发动机正常工作。三、发动机的冷却方式水冷风冷根据冷却介质的不同,发动机的冷却方式有风冷式和水冷式两种。风冷式:热量直接由气缸壁和缸盖传给空气。水冷式:以水为传热介质,再传给空气。风冷式冷却系统相对于水冷式冷却系统相比优点:结构简单,重量轻,由此可以降低成本。暖机时间短,发动机热机快。冷却介质无法被冻结。缺点:

3、四冲程发动机在工作状态下的温度分布情况 4、发动机的正常温度 发动机的正常温度80~90摄氏度。不管发动机的负荷、转速及周围大气温度的高低,冷却液应保持在80~90摄氏度的范围 内,才能使发动机正常工作。 三、发动机的冷却方式 根据冷却介质的不同,发动机的冷却方式有风冷式和水冷式两种。 风冷式:热量直接由气缸壁和缸盖传给空气。 水冷式 :以水为传热介质,再传给空气。 风冷式冷却系统相对于水冷式冷却系统相比 优点: 结构简单,重量轻,由此可以降低成本。 暖机时间短,发动机热机快。 冷却介质无法被冻结。 缺点:

散热器风诺水箱冷却水水营水泵气缸壁在冷态和热态时的差异较大噪音大。冷却强度受周围空气温度影响大四、冷却系统的组成强制循环水供给装置一一由散热器、水泵、水套、分水管等组成。冷却强度调节装置一一由百叶窗、节温器、风扇等组成。水温指示装置一一由水温传感器、水温表或水温警告灯等组成。五、冷却系的工作原理强制循环式水冷却系是用水泵把该系统的冷却液加压,使之在水套中流动,冷却水从气缸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热水向上流入气缸盖,继而从缸盖流出并进入散热器。由于风扇的强力抽吸作用,空气从前向后高速流过散热器,不断地将流经散热器的水的热量带走。冷却了的水由水泵从散热器底部重新泵入水套。水在冷却系中不断循环。为了控制冷却水温度,冷却系中设有冷却强度调节装置,如百叶窗、节温器和风扇离合器等

气缸壁在冷态和热态时的差异较大。 噪音大。 冷却强度受周围空气温度影响大 四、冷却系统的组成 强制循环水供给装置——由散热器、水泵、水套、分水管等组成。 冷却强度调节装置——由百叶窗、节温器、风扇等组成。 水温指示装置——由水温传感器、水温表或水温警告灯等组成。 五、冷却系的工作原理 强制循环式水冷却系是用水泵把该系统的冷却液加压,使之在水套中流动,冷却水从气缸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热水向上 流入气缸盖,继而从缸盖流出并进入散热器。 由于风扇的强力抽吸作用,空气从前向后高速流过散热器,不断地将流经散热器的水的热量带走。冷却了的水由水泵 从散热器底部重新泵入水套。水在冷却系中不断循环。为了控制冷却水温度,冷却系中设有冷却强度调节装置,如百叶窗、 节温器和风扇离合器等

大循环小循环周次第十周备注章节冷却系主要部件的构造名称授课07A汽车1、5班对象授课教学2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时数方式教学目的及西掌握水泵、节温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L2、了解散热器、风扇、膨胀水箱、百叶窗、风扇离合器等部件的基本构造及作用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提要散热器10分水泵20分风扇5分四、膨胀水箱10分节温器五、30分六、百叶窗5分七风扇离合器10分

大循环 小循环 周 次 第十周 备 注 章 节 名 称 冷却系主要部件的构造 授 课 对 象 07A汽车1、5班 授 课 方 式 理论课( √ );实验课( );实习( ) 教学 时数 2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1、掌握水泵、节温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了解散热器、风扇、膨胀水箱、百叶窗、风扇离合器等部件的基本构造及作 用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间分配 一、散热器 二、水泵 三、风扇 四、膨胀水箱 五、节温器 六、百叶窗 七、风扇离合器 10分 20分 5分 10分 30分 5分 10分

教学重点与难点水泵、节温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手段课件、挂图讨论练习作业教研室主任意见签字:教学总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措施、反馈信息等)说明本教案以讲授一个单元(2~4学时)或一次实验(实习)为单位填写。填写时要用钢笔填写,字迹要清晰、工整,按表中项目逐一填写。教师要在授课前一周内将本教案交教研室主任审阅,通过后方可授课。在授课结束三日内将本教案中本单元教学总结填写后,交教研室存档。新课教学:一、散热器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水泵、节温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教 学 方 法 讲授 教 学 手 段 课件、挂图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教研室主任意见 签 字: 教学总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措施、反馈信息等) 说 明 本教案以讲授一个单元(2~4学时)或一次实验(实习)为单位填写。填写时要用钢笔填写,字迹要清晰、工整,按表 中项目逐一填写。教师要在授课前一周内将本教案交教研室主任审阅,通过后方可授课。在授课结束三日内将本教案中本单 元教学总结填写后,交教研室存档。 新课教学: 一、散热器

作用:将水套出来的热水自上而下或横向的分成许多小股并将其热量散给周围的空气。1、结构散热器由上水室、下水室、散热器芯等组成。上水室装有散热器的热水管,通过橡胶管与气缸盖出水管连接:上水室上部有加水管,加水管口一般装泄气管。当冷却水沸腾时,水蒸汽可以从此排出。加装防冻液的冷却系,此管接膨胀水箱。下水室有出水管,用软管与水泵的进水口连接,两水室之间焊接散热器芯管。2、类型(1)芯管有管片式和管带式(2)芯管材料:耐腐蚀、导热性好的铜或铝。(3)散热器盖安装在加水口上。散热器盖上带有蒸汽一空气阀。使冷却系的压力高于大气压力,冷却水的沸点有所提高。空气流由前向后通过散热器芯散热器盖冷却系中的散热器盖对冷却系有着密封加压作用。严格地说,轿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是一个密封加压式的冷却循环系统,可将冷却液的沸点温度提高到120℃左右,同时也防止了冷却液的蒸发散发。自前,汽车多采用封闭式水冷系的散热器盖。它具有自动阀门,即空气阀和蒸汽阀。发动机热状态正常时,阀门关闭,将冷却水与大气隔开,防止水蒸汽逸出,使冷却系内压力稍高于大气压力,从而可增高冷却水的沸点,在冷却系内压力过高或过低时,自动阀门则开启以使冷却系与大气相通当散热器中压力升高到一定数值(一般为0.22~0.37MPa),蒸汽阀便开启而使水蒸汽顺管排出。当水的温度下降,冷却系中产生的真空度达一定数值(一般为-0.01~-0.02MPa),空气阀即行开启,空气从管进人冷却系,以防止水管及贮水室被大气压痕。在发动机热状态下开启散热器盖时,应缓慢旋开,使冷却系内压力逐渐降低,以免被喷出的热水烫伤。蒸汽阀一般在散热器内压力达到26kPa37kPa时,阀门开启,部分水蒸汽经泄气管排入大气,避免损坏散热器。空气阀在散热器内气压降到0.01~-0.02MPa时,空气阀打开,散热器与大气相通,防止散热器芯被大气压坏。二、水泵1、作用:对冷却水加压,使之在冷却系中循环流动。2、离心式水泵的工作原理(1)压水:当叶轮旋转时,水泵中的水被叶轮带动一起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水被甩向叶轮边缘,在蜗行壳体内将动能转变为压能,经外壳上与叶轮成切线方向的出水管被压送到发动机水套内。(2)吸水:与压水同时,叶轮中心处压力降低,散热器中的水便经进水管被吸进叶轮中心部分。3、结构(1)组成:壳体、叶轮、泵盖板、水泵轴、支承轴承、水封等。水泵与风扇同轴,通过三角皮带传动。(2)泵盖上有出水孔。泵壳上有进水孔A,用橡胶管与散热器出水管相连。泵壳上面有旁通孔与气缸盖上的出水管相连,当冷却水温度低于349K(76℃)时,部分冷却水由此直接进入水泵。(3)叶轮工作室的进水室B与进水孔、旁通孔相通:出水室由出水孔与水套相连。泵壳轴套皮带轮水泵盖泵轴风扇叶轮

作用:将水套出来的热水自上而下或横向的分成许多小股并将其热量散给周围的空气。 1、 结构 散热器由上水室、下水室、散热器芯等组成。 上水室装有散热器的热水管,通过橡胶管与气缸盖出水管连接;上水室上部有加水管,加水管口一般装泄气管。当冷却水沸 腾时,水蒸汽可以从此排出。加装防冻液的冷却系,此管接膨胀水箱。 下水室有出水管,用软管与水泵的进水口连接, 两水室之间焊接散热器芯管。 2、类型 (1)芯管有管片式和管带式 (2)芯管材料:耐腐蚀、导热性好的铜或铝。 (3)散热器盖安装在加水口上。散热器盖上带有蒸汽—空气阀。使冷却系的压力高于大气压力,冷却水的沸点有所提 高。 空气流由前向后通过散热器芯 散热器盖 冷却系中的散热器盖对冷却系有着密封加压作用。严格地说,轿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是—个密封加压式的冷却循环系 统,可将冷却液的沸点温度提高到120℃左右,同时也防止了冷却液的蒸发散发。目前,汽车多采用封闭式水冷系的散热器 盖。它具有自动阀门,即空气阀和蒸汽阀。发动机热状态正常时,阀门关闭,将冷却水与大气隔开,防止水蒸汽逸出,使冷 却系内压力稍高于大气压力,从而可增高冷却水的沸点,在冷却系内压力过高或过低时,自动阀门则开启以使冷却系与大气 相通 当散热器中压力升高到一定数值(一般为0.22~0.37MPa),蒸汽阀便开启而使水蒸汽顺管排出。当水的温度下降,冷却系中 产生的真空度达一定数值(—般为-0.01~-0.02MPa), 空气阀即行开启,空气从管进人冷却系,以防止水管及贮水室被大 气压瘪。在发动机热状态下开启散热器盖时,应缓慢旋开,使冷却系内压力逐渐降低,以免被喷出的热水烫伤。 蒸汽阀一般在散热器内压力达到26kPa~37kPa时,阀门开启,部分水蒸汽经泄气管排入大气,避免损坏散热器。 空气阀在散热器内气压降到0.01~-0.02MPa时,空气阀打开,散热器与大气相通,防止散热器芯被大气压坏。 二、水泵 1、作用:对冷却水加压,使之在冷却系中循环流动。 2、离心式水泵的工作原理 (1)压水:当叶轮旋转时,水泵中的水被叶轮带动一起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水被甩向叶轮边缘,在蜗行壳体内 将动能转变为压能,经外壳上与叶轮成切线方向的出水管被压送到发动机水套内。 (2)吸水:与压水同时,叶轮中心处压力降低,散热器中的水便经进水管被吸进叶轮中心部分。 3、结构 (1)组成:壳体、叶轮、泵盖板、水泵轴、支承轴承、水封等。 水泵与风扇同轴,通过三角皮带传动。 (2)泵盖上有出水孔。泵壳上有进水孔A,用橡胶管与散热器出水管相连。泵壳上面有旁通孔与气缸盖上的出水管相 连,当冷却水温度低于349K(76℃)时,部分冷却水由此直接进入水泵。 (3)叶轮工作室的进水室B与进水孔、旁通孔相通;出水室由出水孔与水套相连

(4)水泵轴通过两个轴承支承在壳体上,轴承间有隔套定位(5)水泵轴上装有抛水圈,以防水封渗漏时浸湿轴承,渗出的水被抛水圈从检视孔甩出,可避免破坏轴承润滑。(6)水封装在叶轮的前面,水封通常由密封垫圈、水封皮碗和弹簧等组成三、风扇1、作用:提高流经散热器的空气流速和流量,以增强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并冷却发动机附件。2、安装位置:风扇多为轴流式,装在发动机与散热器之间,与水泵同轴。风扇用螺钉安装在水泵轴前端的皮带轮或凸缘盘上。3、风扇扇风量的相关因素:风扇的直径、转速、叶片形状、叶片安装角、叶片数目。4、叶片材料:钢板、塑料和铝合金。为了减轻振动噪声,叶片间夹角不等。5、叶片数:4~6片。6、偏扭角:叶片与叶轮旋转平面之间有一偏扭角,偏扭角可为定值,也可制成变偏扭角。7、风扇皮带的调整装置风扇常和发电机一起由曲轴通过三角皮带带动。(1)调整目的:若皮带过松,皮带将在皮带轮上打滑,风扇和水泵的转速下降,扇风量和泵水量减小,使发动机过热:若皮带过紧,将增加轴承和皮带的磨损。(2)措施:将发电机支架做成可移动式的,以便调节皮带的松紧度。8、电动风扇原理:电动机的开关由散热器的水温开关控制,并且有高低速两个档位,低速档在沸点内使用,高速档在沸点外使用,需要冷却时自动起作用。四、膨胀水箱1、结构膨胀水箱多用半透明材料(如塑料)制成。膨胀水箱的上部用一个较细的软管与水箱的加水管相连,底部通过水管与水泵的进水侧相连接,通常位置略高于散热器。2、作用(1)把冷却系变成永久性封闭系统,减少了冷却液的损失:(2)避免空气不断进入,避免了机件的氧化腐蚀;(3)减少了穴蚀:(4)使冷却系中水、汽分离,保持系统内压力稳定,提高了水泵的泵水量。3、膨胀水箱的作用原理(1)一般冷却系冷却液的流动是靠水泵的压力来实现的。水泵吸水的一侧压力低,易产生蒸汽泡,使水泵的出水量显著下降,并引起水泵叶轮和水套的穴蚀,在其表面产生麻点和凹坑,缩短了叶轮和水套的使用寿命。加装膨胀水箱后,由于膨胀水箱和水泵进水口之间存在补充水管,使水泵进水口处保持较高的水压,减少了汽泡的产生。(2)散热器中的蒸汽泡和水套中的蒸汽泡通过蒸汽导管进入膨胀水箱,从而使水、汽彻底分离。由于膨胀水箱温度较低,进入的水蒸汽得到冷凝,一部分变成液体,重新进入水泵。而积存在膨胀水箱液面上的气体起缓冲作用,使冷却系内压力保持稳定状态。4、一管式膨胀水箱即用一根管子把散热器和膨胀水箱的底部或上部(管子插入液面以下)连通。但这种装置只能解决水汽分离及冷却液消耗问题,而对穴蚀没有明显的改善。当冷却液温度升高时,散热器中液体膨胀、汽化,散热器中的蒸汽通过导管进入膨胀水箱。当冷却液温度降低时,散热器内压力下降,膨胀水箱中冷凝的液体又通过导管流进散热器。5、补充冷却液膨胀水箱上有两条刻线,冷却液应加到上刻线(FULL),当液面下降到下刻线(LOW)时,应及时补充。冷却强度调节装置:

(4)水泵轴通过两个轴承支承在壳体上,轴承间有隔套定位 (5)水泵轴上装有抛水圈,以防水封渗漏时浸湿轴承,渗出的水被抛水圈从检视孔甩出,可避免破坏轴承润滑。 (6)水封装在叶轮的前面,水封通常由密封垫圈、水封皮碗和弹簧等组成 三、风扇 1、作用:提高流经散热器的空气流速和流量,以增强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并冷却发动机附件。 2、安装位置:风扇多为轴流式,装在发动机与散热器之间,与水泵同轴。风扇用螺钉安装在水泵轴前端的皮带轮或凸 缘盘上。 3、风扇扇风量的相关因素:风扇的直径、转速、叶片形状、叶片安装角、叶片数目。 4、叶片材料:钢板、塑料和铝合金。为了减轻振动噪声,叶片间夹角不等。 5、叶片数:4~6片。 6、偏扭角:叶片与叶轮旋转平面之间有一偏扭角,偏扭角可为定值,也可制成变偏扭角。 7、风扇皮带的调整装置 风扇常和发电机一起由曲轴通过三角皮带带动。 (1)调整目的: 若皮带过松,皮带将在皮带轮上打滑,风扇和水泵的转速下降,扇风量和泵水量减小,使发动机过热;若皮带过紧, 将增加轴承和皮带的磨损。 (2)措施:将发电机支架做成可移动式的,以便调节皮带的松紧度。 8、电动风扇 原理:电动机的开关由散热器的水温开关控制,并且有高低速两个档位,低速档在沸点内使用,高速档在沸点外使 用,需要冷却时自动起作用。 四、膨胀水箱 1、结构 膨胀水箱多用半透明材料(如塑料)制成。膨胀水箱的上部用一个较细的软管与水箱的加水管相连,底部通过水管与水泵的进 水侧相连接,通常位置略高于散热器。 2、作用 (1)把冷却系变成永久性封闭系统,减少了冷却液的损失; (2)避免空气不断进入,避免了机件的氧化腐蚀; (3)减少了穴蚀; (4)使冷却系中水、汽分离,保持系统内压力稳定,提高了水泵的泵水量。 3、膨胀水箱的作用原理 (1)一般冷却系冷却液的流动是靠水泵的压力来实现的。水泵吸水的一侧压力低,易产生蒸汽泡,使水泵的出水量显著下 降,并引起水泵叶轮和水套的穴蚀,在其表面产生麻点和凹坑,缩短了叶轮和水套的使用寿命。加装膨胀水箱后,由于膨胀 水箱和水泵进水口之间存在补充水管,使水泵进水口处保持较高的水压,减少了汽泡的产生。 (2)散热器中的蒸汽泡和水套中的蒸汽泡通过蒸汽导管进入膨胀水箱,从而使水、汽彻底分离。由于膨胀水箱温度较 低,进入的水蒸汽得到冷凝,一部分变成液体,重新进入水泵。而积存在膨胀水箱液面上的气体起缓冲作用,使冷却系内压 力保持稳定状态。 4、一管式膨胀水箱 即用一根管子把散热器和膨胀水箱的底部或上部(管子插入液面以下)连通。但这种装置只能解决水汽分离及冷却液消耗问 题,而对穴蚀没有明显的改善。当冷却液温度升高时,散热器中液体膨胀、汽化,散热器中的蒸汽通过导管进入膨胀水箱。 当冷却液温度降低时,散热器内压力下降,膨胀水箱中冷凝的液体又通过导管流进散热器。 5、补充冷却液 膨胀水箱上有两条刻线,冷却液应加到上刻线(FULL),当液面下降到下刻线(LOW)时,应及时补充。 冷却强度调节装置:

冷却强度调节目的一强制式水冷却系统的冷却强度,一般受汽车的行驶速度,曲轴、水泵和风扇的转速及外界气温的影响。当行驶条件变化时,如外界气温高,发动机在低速大负荷情况下工作,要求冷却强度大,否则发动机容易过热。而当外界气温低,发动机负荷又不大时,其冷却强度应小些,否则发动机容易过冷。因此,要保证发动机在最佳的温度下工作,不出现过热过冷现象,就必须能根据使用条件的变化自动调节发动机冷却强度。冷却强度调节方法一是改变流经散热器的空气流量和流速:二是改变冷却液的流量和循环路线。五、节温器1、节温器的作用是随发动机负荷和水温的大小而自动改变冷却液的流量和循环路线,保证发动机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减少燃料消耗和机件的磨损。至散热器进水口回流至水泵2、蜡式节温器的结构由上支架、下支架、主阀门、旁通阀、感应体、中心杆、橡胶管和弹簧等组成3、蜡式节温器的工作原理(1)当冷却水温低于349K(76℃)时,石蜡呈固态,主阀门完全关闭,旁通阀完全开启,由水套出来的水经旁通管直接进入水泵,只有小循环。由于冷却水不经过散热器,且流量小,所以冷却强度小。(2)当冷却水温在349K~359K(76℃~86℃)时,大小循环同时进行。当发动机水温达349K(76℃)时,石蜡逐渐变成液态,体积随之增大,迫使橡胶管收缩,从而对中心杆下部锥面产生向上的推力。由于杆的上端固定,故中心杆对橡胶管及感应体产生向下的反推力,克服弹簧张力使主阀门逐渐打开,旁通阀开度逐渐减小。上下支架与阀座铆成一体。中心杆上端固定在上支架的中心,其下部插入橡胶管的中心孔内,中心杆下部呈锥形。橡胶管与感应体外壳之间的空腔里装有石蜡。感应体外壳上下部有联动的主阀门和旁通阀。主阀门上有通气孔,其作用是在加水时使水套内的空气经小孔排出,保证能加满水。为了防止通气孔阻塞,有的加装一个摆锤。(3)当冷却水温高于359K(86℃)时,石蜡呈液态,主阀门完全开启,旁通阀完全关闭,由水套出来的冷却水全部经过散热器,只有大循环。此时冷却水流动路线长,流量大,冷却强度大。3、膨胀桶式节温器六、百叶窗1、作用:是在冷却水温度较低时,改变吹过散热器的空气流量,从而控制冷却强度。在严寒的冬季,水温过低时,由于节温器的作用使水只进行小循环,散热器中的水有冻结的危险。此时关闭百叶窗可使冷却水温度回升。2、安装位置百叶窗安装在散热器前面,它是由许多片活动挡板组成,挡板垂直或水平安装,由驾驶员通过装在驾驶室内的手柄操纵调节挡板的开度。七、风扇离合器1、目的风扇是发动机功率的消耗者,最大时约为发动机功率的10%。为了降低风扇功率消耗,减少噪声和磨损,防止发动机过冷降低污染,节约燃料,多采用风扇离合器。2、结构:由前盖、壳体、主动板、从动板、阀片、主动轴、双金属感温器、阀片轴、轴承、风扇等组成。前盖、壳体和从动板用螺钉组成一体,通过轴承装在主动轴上。风扇装在壳体上。从动板与前盖之间的空腔为贮油腔,其内装有硅油(油面低于轴中心线),从动板与壳体之间的空腔为工作腔。主动板与主动轴固定连接,主动轴与水泵轴连接。从动板上有进油孔A,平时由阀片关闭,若偏转阀片,则进油孔即可打开。阀片的偏转螺旋双金属感温器控制,从动板上有凸台限制阀片最大偏转角。双金属感温器的外端固定在前盖上,内端卡

冷却强度调节目的—— 强制式水冷却系统的冷却强度,一般受汽车的行驶速度,曲轴、水泵和风扇的转速及外界气温的影响。当行驶条件变化 时,如外界气温高,发动机在低速大负荷情况下工作,要求冷却强度大,否则发动机容易过热。而当外界气温低,发动机负 荷又不大时,其冷却强度应小些,否则发动机容易过冷。因此,要保证发动机在最佳的温度下工作,不出现过热过冷现象, 就必须能根据使用条件的变化自动调节发动机冷却强度。 冷却强度调节方法—— 一是改变流经散热器的空气流量和流速; 二是改变冷却液的流量和循环路线。 五、节温器 1、节温器的作用 是随发动机负荷和水温的大小而自动改变冷却液的流量和循环路线,保证发动机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减少燃料消耗和机件 的磨损。 2、蜡式节温器的结构 由上支架、下支架、主阀门、旁通阀、感应体、中心杆、橡胶管和弹簧等组成 3、蜡式节温器的工作原理 (1)当冷却水温低于349K(76℃)时,石蜡呈固态,主阀门完全关闭,旁通阀完全开启,由水套出来的水经旁通管直接进 入水泵,只有小循环。由于冷却水不经过散热器,且流量小,所以冷却强度小。 (2)当冷却水温在349K~359K(76℃~86℃)时,大小循环同时进行。当发动机水温达349K(76℃)时,石蜡逐渐变成液 态,体积随之增大,迫使橡胶管收缩,从而对中心杆下部锥面产生向上的推力。由于杆的上端固定,故中心杆对橡胶管及感 应体产生向下的反推力,克服弹簧张力使主阀门逐渐打开,旁通阀开度逐渐减小。 上下支架与阀座铆成一体。中心杆上端固定在上支架的中心,其下部插入橡胶管的中心孔内,中心杆下部呈锥形。橡 胶管与感应体外壳之间的空腔里装有石蜡。 感应体外壳上下部有联动的主阀门和旁通阀。主阀门上有通气孔,其作用是在加水时使水套内的空气经小孔排出,保证能加 满水。为了防止通气孔阻塞,有的加装一个摆锤。 (3)当冷却水温高于359K(86℃)时,石蜡呈液态,主阀门完全开启,旁通阀完全关闭,由水套出来的冷却水全部经过散 热器,只有大循环。此时冷却水流动路线长,流量大,冷却强度大。 3、膨胀桶式节温器 六、百叶窗 1、 作用:是在冷却水温度较低时,改变吹过散热器的空气流量,从而控制冷却强度。 在严寒的冬季,水温过低时,由于节温器的作用使水只进行小循环,散热器中的水有冻结的危险。此时关闭百叶窗可使冷却 水温度回升。 2、 安装位置 百叶窗安装在散热器前面,它是由许多片活动挡板组成,挡板垂直或水平安装,由驾驶员通过装在驾驶室内的手柄操纵调节 挡板的开度。 七、风扇离合器 1、目的 风扇是发动机功率的消耗者,最大时约为发动机功率的10%。为了降低风扇功率消耗,减少噪声和磨损,防止发动机过冷, 降低污染,节约燃料,多采用风扇离合器。 2、结构:由前盖、壳体、主动板、从动板、阀片、主动轴、双金属感温器、阀片轴、轴承、风扇等组成。 前盖、壳体和从动板用螺钉组成一体,通过轴承装在主动轴上。风扇装在壳体上。从动板与前盖之间的空腔为贮油 腔,其内装有硅油(油面低于轴中心线), 从动板与壳体之间的空腔为工作腔。 主动板与主动轴固定连接,主动轴与水泵轴连接。从动板上有进油孔A,平时由阀片关闭,若偏转阀片,则进油孔即可打 开。阀片的偏转螺旋双金属感温器控制,从动板上有凸台限制阀片最大偏转角。双金属感温器的外端固定在前盖上,内端卡

在阀片轴的槽内。从动板外缘有回油孔B,中心有漏油孔C,以防静态时从阀片轴周围泄漏硅油。人动机双金属感感温阀片3、工作原理当发动机冷起动或小负荷下工作时,冷却水及通过散热器的气流温度不高,进油孔被阀片关闭,工作腔内无硅油,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主动轴转动时,仅仅由于密封毛毡圈和轴承的摩擦,使风扇随同壳体在主动轴上空转打滑,转速极低。(1)当发动机负荷增加时,冷却水及通过散热器的气流温度随之升高,感温器受热变形而带动阀片轴转动。当流经感温器的气流温度超过338K(65℃)时,进油孔被完全打开,于是硅油从贮油腔进入工作腔。主动板即利用硅油的粘性带动壳体和风扇转动。风扇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风扇转速迅速提高。为了不使工作腔中硅油温度过高而粘度下降,使硅油在壳体内不断循环循环。由于主动板转速高于从动板,因此受离心力作用从主动板甩向工作腔外缘的油压力高,油液从工作腔经回油孔B流向贮油腔,而贮油腔又经进油孔A及时向工作腔补充油液。为使硅油从工作腔流回贮油腔的速度加快,缩短风扇脱开时间,在从动板的回油孔B旁,有一个刮油突起部伸入工作腔缝隙内,使回油一侧压力升高,回油加快。(2)当发动机负荷减小,流经感温器的气流温度低于308K(35℃)时,感温器恢复原状阀片将进油孔关闭,工作腔中的硅油继续从回油孔流回贮油腔,直至甩空为止。风扇离合器又回到分离状态。4、故障应急措施行驶途中,若硅油风扇离合器因故障(如漏油等)时,可松开内六角螺钉,把锁止板的销插入主动板孔中,再拧螺钉,使壳体与主动轴连成一体,但此时只靠销传动,不能长期使用。周次备注第十周章节冷却系常见故障与检修名称授课07A汽车1、5班对象授课教学2理论课(V):实验课():实习()方式时数教学目的及掌握发动机冷却系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1.2.掌握发动机冷却系主要部件的检修方法要求

在阀片轴的槽内。从动板外缘有回油孔B,中心有漏油孔C,以防静态时从阀片轴周围泄漏硅油。 3、工作原理 当发动机冷起动或小负荷下工作时,冷却水及通过散热器的气流温度不高,进油孔被阀片关闭,工作腔内无硅油,离合器处 于分离状态。主动轴转动时,仅仅由于密封毛毡圈和轴承的摩擦,使风扇随同壳体在主动轴上空转打滑,转速极低。 (1)当发动机负荷增加时,冷却水及通过散热器的气流温度随之升高,感温器受热变形而带动阀片轴转动。当流经感 温器的气流温度超过338K(65℃)时,进油孔被完全打开,于是硅油从贮油腔进入工作腔。主动板即利用硅油的粘性带动壳 体和风扇转动。风扇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风扇转速迅速提高。 为了不使工作腔中硅油温度过高而粘度下降,使硅油在壳体内不断循环循环。由于主动板转速高于从动板,因此受离 心力作用从主动板甩向工作腔外缘的油压力高,油液从工作腔经回油孔B流向贮油腔,而贮油腔又经进油孔A及时向工作腔补 充油液。为使硅油从工作腔流回贮油腔的速度加快,缩短风扇脱开时间,在从动板的回油孔B旁,有一个刮油突起部伸入工 作腔缝隙内,使回油一侧压力升高,回油加快。 (2)当发动机负荷减小,流经感温器的气流温度低于308K(35℃)时,感温器恢复原状阀片将进油孔关闭,工作腔中的硅 油继续从回油孔流回贮油腔,直至甩空为止。风扇离合器又回到分离状态。 4、故障应急措施 行驶途中,若硅油风扇离合器因故障(如漏油等)时,可松开内六角螺钉,把锁止板的销插入主动板孔中,再拧螺钉, 使壳体与主动轴连成一体,但此时只靠销传动,不能长期使用。 周 次 第十周 备 注 章 节 名 称 冷却系常见故障与检修 授 课 对 象 07A汽车1、5班 授 课 方 式 理论课( √ );实验课( );实习( ) 教学 时数 2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1.掌握发动机冷却系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2.掌握发动机冷却系主要部件的检修方法

共15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