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汽车拖拉机学》课程实验指导(共十八个实验)

汽车拖拉机学实验主编:王会明衣不山东农业天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汽车拖拉机学实验 主编:王会明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前言实验实习是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课堂讲授成果,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本课程根据教学大纲规定,按照教学进程,密切结合课堂讲授,有计划地安排实验课。汽车拖拉机学实验实习指导书是为学生实验实习前提供的书面指导,以便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各项实验实习。为此在实验实习前,学生必须复习好课堂讲授的内容,认真阅读实验实习指导书,以便顺利地进行实验实习。实验实习时,学生必须认真听从老师的指导,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安全操作规则和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在未经老师充许的情况下,不得任意动用实验室设备和用具,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由学生自负。实验实习中应严格遵守纪律,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注意安全,防止发生人身和设备伤害事故。如有损坏设备和用具时,要主动向老师提出,申述原因和理由,有老师酌情处理,必要时进行赔偿。实验结束后,学生必须按原状整理好一切设备和用具,并按实验实习指导书要求,按时完成实验实习报告。一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n
1 前 言 实验实习是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课堂讲授成果,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和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本课程根据教学大纲规定,按照教学进程,密 切结合课堂讲授,有计划地安排实验课。 汽车拖拉机学实验实习指导书是为学生实验实习前提供的书面指导,以便在教 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各项实验实习。为此在实验实习前,学生必须复习好课堂讲授 的内容,认真阅读实验实习指导书,以便顺利地进行实验实习。 实验实习时,学生必须认真听从老师的指导,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安全操作 规则和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在未经老师允许的情况下,不得任意动用实验室设备和 用具,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由学生自负。实验实习中应严格遵守纪律,保持良好的 课堂秩序,注意安全,防止发生人身和设备伤害事故。如有损坏设备和用具时,要 主动向老师提出,申述原因和理由,有老师酌情处理,必要时进行赔偿。实验结束 后,学生必须按原状整理好一切设备和用具,并按实验实习指导书要求,按时完成 实验实习报告。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实验一、发动机总体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目的要求:通过该实验,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的主要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实验内容:1、各种类型发动机的总体认识。2、单缸柴油机和多缸柴油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及工作顺序。3、单缸汽油机和多缸汽油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及工作顺序。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单缸柴油机和多缸柴油机各1台;单缸汽油机和多缸汽油机各1台:汽油机和柴油机解剖模型各1台:常用工具1套。实验方法和步骤:1、观察和认识各种类型的发动机,比较各种发动机的外形结构特点。2、依据解剖模型观察单缸柴油机和多缸柴油机各部的组成,熟悉柴油机各部的名称和作用,比较其结构特点。3、依据解剖模型观察单缸汽油机和多缸汽油机各部的组成,熟悉汽油机各部的名称和作用,比较其结构特点。4、依据解剖模型观察单缸汽油机和多缸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顺序。5、起动发动机,掌握发动机的起动操作方法和熄火停车方法。试验报告:1、简述汽油机和柴油机在构造上和工作上各有何特点。2、列表说明六缸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和工作顺序。表 1作过程工工作曲轴四转角三五六顺序二缸缸缸缸缸缸0~60180°120180180~240360°300360360~420540°4805402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n
2 实验一、发动机总体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目的要求: 通过该实验,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的主要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实验内容:1、各种类型发动机的总体认识。 2、单缸柴油机和多缸柴油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及工作顺序。 3、单缸汽油机和多缸汽油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及工作顺序。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单缸柴油机和多缸柴油机各 1 台;单缸汽油机和多缸汽油 机各 1 台;汽油机和柴油机解剖模型各 1 台;常用工具 1 套。 实验方法和步骤: 1、 观察和认识各种类型的发动机,比较各种发动机的外形结构特点。 2、依据解剖模型观察单缸柴油机和多缸柴油机各部的组成,熟悉柴油机 各部的名称和作用,比较其结构特点。 3、依据解剖模型观察单缸汽油机和多缸汽油机各部的组成,熟悉汽油机 各部的名称和作用,比较其结构特点。 4、依据解剖模型观察单缸汽油机和多缸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顺序。 5、起动发动机,掌握发动机的起动操作方法和熄火停车方法。 试验报告:1、简述汽油机和柴油机在构造上和工作上各有何特点。 2、列表说明六缸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和工作顺序。 表 1 曲轴 工 作 过 程 转角 一 缸 二 缸 三 缸 四 缸 五 缸 六 缸 工作 顺序 0~ 1800 60 120 180 180~ 3600 240 300 360 360~ 5400 420 480 540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540~600720°660720实验二、曲柄连杆机构和机体零件的构造自的要求:通过该实验,使学生掌握曲柄连杆机构和机体零件的各部名称、作用、结构特点、连接装配关系、工作方式:汽缸间隙、活塞环的边间隙、开口间隙的测量部位、方法实验内容:1、观察曲柄连杆机构和机体零件的各部名称、作用、结构特点,连接装配关系,工作方式:2、掌握汽缸间隙、活塞环的边间隙、开口间隙的测量部位和测量方法。3、掌握活塞、活塞环、活塞销等零部件的拆装工艺方法。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发动机1台;活塞组、曲轴飞轮组、机体缸盖组1套;内径千分尺、游标卡尺、塞尺、活塞环卡钳、弹簧卡钳各1件;500W电炉一个;铜棒一根:常用工具1套。实验方法和步骤:(一)曲柄连杆机构的研究1、用活塞环卡钳取下活塞环,观察各种气环的断面形状(扭曲面、桶环面、矩形面等),理解气环的密封作用:观察油环的结构(整体油环、组合油环);掌握活塞环端间隙、边间隙的检查要求,了解间隙过大、过小的不良影响;掌握活塞环安装的上下端面(扭曲面的内切口朝上、外切口朝下):注意各环切口应互错120°左右(避开销座孔)。2、将活塞连杆组件放入水中煮沸30分钟,用弹簧卡钳取下弹簧卡,用铜棒从一端轻轻敲击活塞销,将活塞销取出,取下活塞。观察活塞顶部、防漏部、裙部和销座的结构特点:了解活塞的材料,柴油机和汽油机活塞的区别。注意活塞顶的记号与安装方向,了解活塞与汽缸间隙的检测方法。3、观察活塞销的结构特点:了解活塞销的拆装要求、防止浮动式活塞销轴向窜动的措施。4、观察连杆的结构。注意连杆小头衬套与活塞销的配合与润滑:观察连杆大头的剖分型式,连杆盖的定位方法(定位销、斜齿或螺栓定位等);了3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n
3 540~ 7200 600 660 720 实验二、曲柄连杆机构和机体零件的构造 目的要求:通过该实验,使学生掌握曲柄连杆机构和机体零件的各部名称、作用、 结构特点、连接装配关系、工作方式; 汽缸间隙、活塞环的边间隙、 开口间隙的测量部位、方法 实验内容:1、观察曲柄连杆机构和机体零件的各部名称、作用、结构特点,连接 装配关系,工作方式; 2、掌握汽缸间隙、活塞环的边间隙、开口间隙的测量部位和测量方法。 3、掌握活塞、活塞环、活塞销等零部件的拆装工艺方法。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发动机 1 台;活塞组、曲轴飞轮组、机体缸盖组 1 套;内径千 分尺、游标卡尺、塞尺、活塞环卡钳、弹簧卡钳各 1 件;500W 电炉一个; 铜棒一根;常用工具 1 套。 实验方法和步骤:(一)曲柄连杆机构的研究 1、用活塞环卡钳取下活塞环,观察各种气环的断面形状(扭曲面、桶环面、 矩形面等),理解气环的密封作用;观察油环的结构(整体油环、组合 油环);掌握活塞环端间隙、边间隙的检查要求,了解间隙过大、过小 的不良影响;掌握活塞环安装的上下端面(扭曲面的内切口朝上、外切 口朝下);注意各环切口应互错120°左右(避开销座孔)。 2、将活塞连杆组件放入水中煮沸 30 分钟,用弹簧卡钳取下弹簧卡,用铜棒 从一端轻轻敲击活塞销,将活塞销取出,取下活塞。观察活塞顶部、防漏 部、裙部和销座的结构特点;了解活塞的材料,柴油机和汽油机活塞的区 别。注意活塞顶的记号与安装方向,了解活塞与汽缸间隙的检测方法。 3、观察活塞销的结构特点;了解活塞销的拆装要求、防止浮动式活塞销轴 向窜动的措施。 4、观察连杆的结构。注意连杆小头衬套与活塞销的配合与润滑;观察连杆 大头的剖分型式,连杆盖的定位方法(定位销、斜齿或螺栓定位等);了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解活塞连杆组装时连杆与活塞的装配要求;研究连杆轴瓦的结构、材料及其在连杆大头和连杆盖中的定位方式:了解连杆螺栓的装配和锁定要求。5、观察曲轴的结构,了解各部组成的名称、全支承或非全支承、曲轴平衡重的设置:研究曲轴中的油道和设有离心净油腔曲轴的特点:了解连杆轴承间隙、主轴承间隙的检查要求及曲轴轴向定位方法。6、观察飞轮上各种记号的意义及其在曲轴上的固定方法。(二)机体零件的研究1、观察机体的型式。了解龙门式、无裙式和隧道式的结构特点:了解风冷发动机机体的结构特点及汽车用汽油机的通风装置。2、观察湿式和干式缸套的结构特点:湿式缸套的密封和防漏措施:了解缸套向汽缸体的安装要求。3、观察汽缸盖的结构特点(水冷、风冷、柴油机、汽油机缸盖)。注意缸盖上安装各零部件的座孔及水孔、油道孔等;研究柴油机、汽油机缸盖上的燃烧室结构;了解汽缸盖螺栓(螺母)的拧紧顺序和要求。4、观察汽缸垫的结构和材料,注意其安装方向。试验报告:1、简述活塞、曲柄连杆机构的的结构特点。2、简述气缸间隙、活塞环边间隙、活塞环开口间隙的测量方法。实验三:换气系统的构造与调整目的要求:通过该实验,使学生掌握换气系统的作用、组成:空气滤清器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配气机构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气门间隙的测量和调整方法:减压机构的构造特点和工作原理,减压间隙的测量和调整方法实验内容:1、换气系统系统的组成和作用,观察空气滤清器、进排气管道、消音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观察配气机构的结构特点,工作过程,并调整进排气门间隙。3、观察柴油机减压机构的型式、结构和减压作用。并调整减压间隙。4、了解增压柴油机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构造和作用原理,4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n
4 解活塞连杆组装时连杆与活塞的装配要求;研究连杆轴瓦的结构、材料及 其在连杆大头和连杆盖中的定位方式;了解连杆螺栓的装配和锁定要求。 5、观察曲轴的结构,了解各部组成的名称、全支承或非全支承、曲轴 平衡重的设置;研究曲轴中的油道和设有离心净油腔曲轴的特点;了 解连杆轴承间隙、主轴承间隙的检查要求及曲轴轴向定位方法。 6、观察飞轮上各种记号的意义及其在曲轴上的固定方法。 (二)机体零件的研究 1、观察机体的型式。了解龙门式、无裙式和隧道式的结构特点;了解 风冷发动机机体的结构特点及汽车用汽油机的通风装置。 2、观察湿式和干式缸套的结构特点;湿式缸套的密封和防漏措施;了 解缸套向汽缸体的安装要求。 3、观察汽缸盖的结构特点(水冷、风冷、柴油机、汽油机缸盖)。注 意缸盖上安装各零部件的座孔及水孔、油道孔等;研究柴油机、汽油 机缸盖上的燃烧室结构;了解汽缸盖螺栓(螺母)的拧紧顺序和要求。 4、观察汽缸垫的结构和材料,注意其安装方向。 试验报告: 1、简述活塞、曲柄连杆机构的的结构特点。 2、简述气缸间隙、活塞环边间隙、活塞环开口间隙的测量方法。 实验三:换气系统的构造与调整 目的要求:通过该实验,使学生掌握换气系统的作用、组成;空气滤清器器 的构造和工作原理;配气机构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气门间隙的测量 和调整方法;减压机构的构造特点和工作原理,减压间隙的测量和调整 方法 实验内容:1、换气系统系统的组成和作用,观察空气滤清器、进排气管道、 消音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观察配气机构的结构特点,工作过程,并调整进排气门间隙。 3、观察柴油机减压机构的型式、结构和减压作用。并调整减压间隙。 4、了解增压柴油机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构造和作用原理。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发动机1台:废气涡轮增压器1台:空气滤清器组件、配气机构组件、减压机构组件、消音器组件各一套:塞尺一个:常用工具1套。实验方法和步骤:(一)研究换气系统零部件的结构1、空气滤清器:了解各种形式空气滤清器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使用保养要点。2、进排气系统:观察进排气管、进排气支管和缸盖上的进排气道以及消声器等的结构和工作。3、配气机构:通过四行程发动机顶置式和侧置式配气机构的拆装,熟悉其构成、零件的结构特点、作用原理和调整部位。4、减压机构:观察柴油机减压机构的型式、结构和减压作用。(二)了解增压柴油机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构造和作用原理。(三)配气机构的检查调整1、气门间隙的检查调整:气门间隙的检查调整必须在气门完全关闭状态时进行。现以4缸柴油机为例,调整要点如下:(1)、根据进、排气门的运动和飞轮上的上止点记号,确定第一缸压缩上止点位置。(2)、根据该发动机的工作顺序(1一3一4一2)和气门排列顺序(进排、进排、进排、进排)确定可检查调整气门间隙的气门位置为1、2、3、6。(3)、根据已定第一缸的压缩上止点的止点记号,摇转曲轴一周,确定第四缸的压缩上止点位置,并检查4、5、7、8四个气门的间隙。调整结束后,应复查已调汽门的间隙,必要时重新调整。2、减压机构的检查调整(492型柴油机)(1)当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位置,气门间隙调整正确后,将减压手柄放在减压位置,松开第一、二缸的进气门摇臂上方减压轴上的减压调整螺钉锁紧螺,出减压螺钉便不与摇臂相接触。(2)、入减压螺钉,使其与摇臂刚刚接触后,再继续拧进一圈(相当于气门升程1毫米)。然后保持此位置,将螺母拧紧。(3)、摇转曲轴一周,当第四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时,按上述方法调整三、四缸的件压调整螺钉。调整完毕后,应检查活塞顶是否与气门相碰。否则须重新调。5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n
5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发动机 1 台;废气涡轮增压器 1 台;空气滤清器组 件、配气机构组件、减压机构组件、消音器组件各一套;塞尺一个;常 用工具 1 套。 实验方法和步骤:(一)研究换气系统零部件的结构 1、空气滤清器:了解各种形式空气滤清器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 使 用保养要点。 2、进排气系统:观察进排气管、进排气支管和缸盖上的进排气道以 及 消声器等的结构和工作。 3、配气机构:通过四行程发动机顶置式和侧置式配气机构的拆装,熟悉 其构成、零件的结构特点、作用原理和调整部位。 4、减压机构:观察柴油机减压机构的型式、结构和减压作用。 (二)了解增压柴油机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构造和作用原理。 (三)配气机构的检查调整 1、气门间隙的检查调整:气门间隙的检查调整必须在气门完全关闭状态 时进行。现以 4 缸柴油机为例,调整要点如下: (1)、根据进、排气门的运动和飞轮上的上止点记号,确定第一缸压缩 上止点位置。 (2)、根据该发动机的工作顺序(1—3—4—2)和气门排列顺序(进排、 进排、进排、进排)确定可检查调整气门间隙的气门位置为 1、2、3、6。 (3)、根据已定第一缸的压缩上止点的止点记号,摇转曲轴一周,确定 第四缸的压缩上止点位置,并检查 4、5、7、8 四个气门的间隙。调整结 束后,应复查已调汽门的间隙,必要时重新调整。 2、减压机构的检查调整(492 型柴油机) (1)当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位置,气门间隙调整正确后,将减 压手柄放在减压位置,松开第一、二缸的进气门摇臂上方减压轴上的 减压调整螺钉锁紧螺母,拧出减压螺钉使不与摇臂相接触。 (2)、拧入减压螺钉,使其与摇臂刚刚接触后,再继续拧进一圈(相当 于气门升程 1 毫米)。然后保持此位置,将螺母拧紧。 (3)、摇转曲轴一周,当第四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时,按上述方法 调整三、四缸的件压调整螺钉。 调整完毕后,应检查活塞顶是否与气门相碰。否则须重新调。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试验报告:1、简述六缸发动机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2、简述减压间隙的调整方法,实验四: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构造目的要求:通过该实验,使学生掌握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组成和作用;掌握喷油泵、喷油器、调速器、输油泵、喷油泵、柴油滤清器构造特点和工作原理。实验内容:1、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组成和作用:2、仔细观察喷油泵的构造,柱塞副、出油阀副、油量调节机构的构造和工作过程;3、仔细观察喷油器的构造,针阀副的构造和工作过程;4、仔细观察调速器的构造和工作过程;5、仔细观察输油泵的构造和工作过程;6、仔细观察柴油滤清器构造和工作过程。主要实验仪器设备:柴油机1台,单体泵、多缸泵各1台,柱塞副、出油阀副、针阀副(轴针式和孔式)各15套,油量调节机构2套,输油泵2个,燃油滤器器2个。实验方法和步骤:1、观察柴油机燃油系,了解柴油机染油供给系统的一般组成及其在发动机上的布置。2、拆装I号、Ⅱ号和单体柱塞式输油泵,掌握其组成、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着重了解其泵油机构、油量调节机构、传动机构及出油阀总成的结构特点与工作过程。3、拆装调速器,掌握调速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4、拆装轴针式喷油器和孔式喷油器,了解其组成和构造特点,掌握喷油器的工作原理。5、拆装输油泵,了解输油泵的构造,掌握输油泵的工作原理和输油量的自动调节原理。6、拆装燃油滤清器,掌握其结构特点和燃油滤清器的滤清原理。多缸喷油泵的拆装注意事项:6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n
6 试验报告:1、简述六缸发动机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 2、简述减压间隙的调整方法。 实验四: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构造 目的要求:通过该实验,使学生掌握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组成和作用;掌 握喷油泵、喷油器、调速器、输油泵、喷油泵、柴油滤清器构造特点 和工作原理。 实验内容:1、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组成和作用; 2、仔细观察喷油泵的构造,柱塞副、出油阀副、油量调节机构的构造 和工作过程; 3、仔细观察喷油器的构造,针阀副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4、仔细观察调速器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5、仔细观察输油泵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6、仔细观察柴油滤清器构造和工作过程。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柴油机 1 台,单体泵、多缸泵各 1 台,柱塞副、出油阀 副、针阀副(轴针式和孔式)各 15 套,油量调节机构 2 套,输油泵 2 个,燃油滤器器 2 个。 实验方法和步骤:1、观察柴油机燃油系,了解柴油机染油供给系统的一般 组 成及其在发动机上的布置。 2、拆装Ⅰ号、Ⅱ号和单体柱塞式输油泵,掌握其组成、结构特点和 工作原理。着重了解其泵油机构、油量调节机构、传动机构及出油 阀总成的结构特点与工作过程。 3、拆装调速器,掌握调速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4、拆装轴针式喷油器和孔式喷油器,了解其组成和构造特点, 掌握喷油器的工作原理。 5、拆装输油泵,了解输油泵的构造,掌握输油泵的工作原理和输油 量的自动调节原理。 6、拆装燃油滤清器,掌握其结构特点和燃油滤清器的滤清原理。 多缸喷油泵的拆装注意事项: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1)、拆卸上、下泵体时,应将喷油泵平放,防止柱塞等零件散落和碰伤。(2)、拆卸柱塞套时,应松开限位螺钉,抽出柱塞套,并按缸号与柱塞对装好,不得错乱。安装柱塞套时限位螺钉紧固后柱塞在泵体中应稍能活动。(3)、拆卸滚轮体总成时,应松开滚轮体限位螺钉。安装时,各滚轮体上的垫片应保持原位,以保证各缸滚轮体总成的高度一致。I号、I号泵滚轮体总成高度分别为21.5和25.8毫米。(4)、凸轮轴的周向间隙要求不大于0.1毫米,可通过泵体两端面的垫片厚度进行调整。(5)、单缸喷油泵安装时应将齿杆中部的安装刻线与转动套齿端记号对准;柱塞调节臂上的记号与转动套定位槽上的记号对准。试验报告:1、简述柱塞式喷油泵泵油过程。2、简述柱塞式输油泵的工作过程。3、简述喷油器喷油压力的调节方法。实验五、喷油泵、喷油器、供油时间的检查调整目的要求:通过该实验,使学生掌握喷油泵各工况下的油量调整方法和喷油器开启压力的调整方法;掌握喷油泵供油时间的调整方法。实验内容:1、在喷油泵实验台上进行喷油泵各工况下的油量调整及各缸供油均匀度的调整。2、在喷油压力校正器上进行喷油器喷油压力的检查调整。3、在发动机上进行供油时间的调整。实验方法和步骤:(一)、喷油泵的检查和调整1、I号喷油泵的检查调整要点:(1)、起动工况的调整:喷油泵转速150转/分,移动油量调节叉,调节某一缸的起动油量应为7一8毫升/100次,其他缸调节叉保持间隔相等。(2)、标定工况、矫正工况及高速停油转速的调整:喷油泵转速1000转/分,调速手柄置于最大供油位置。调整支承轴(向调速器内拧进,7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n
7 (1)、拆卸上、下泵体时,应将喷油泵平放,防止柱塞等零件散落 和碰伤。 (2)、拆卸柱塞套时,应松开限位螺钉,抽出柱塞套,并按缸号与 柱塞对装好,不得错乱。安装柱塞套时限位螺钉紧固后柱塞在泵 体中应稍能活动。 (3)、拆卸滚轮体总成时,应松开滚轮体限位螺钉。安装时,各滚 轮体上的垫片应保持原位,以保证各缸滚轮体总成的高度一致。 Ⅰ号、Ⅱ号泵滚轮体总成高度分别为 21.5 和 25.8 毫米。 (4)、凸轮轴的周向间隙要求不大于 0.1 毫米,可通过泵体两端面 的垫片厚度进行调整。 (5)、单缸喷油泵安装时应将齿杆中部的安装刻线与转动套齿端记号 对准;柱塞调节臂上的记号与转动套定位槽上的记号对准。 试验报告:1、简述柱塞式喷油泵泵油过程。 2、简述柱塞式输油泵的工作过程。 3、简述喷油器喷油压力的调节方法。 实验五、喷油泵、喷油器、供油时间的检查调整 目的要求:通过该实验,使学生掌握喷油泵各工况下的油量调整方法和喷油器 开启压力的调整方法;掌握喷油泵供油时间的调整方法。 实验内容:1、在喷油泵实验台上进行喷油泵各工况下的油量调整及各缸供油 均匀度的调整。 2、在喷油压力校正器上进行喷油器喷油压力的检查调整。 3、在发动机上进行供油时间的调整。 实验方法和步骤:(一)、喷油泵的检查和调整 1、Ⅰ号喷油泵的检查调整要点: (1)、起动工况的调整:喷油泵转速 150 转/分,移动油量调节叉, 调节某一缸的起动油量应为 7—8 毫升/100 次,其他缸调节叉保持间 隔相等。 (2)、标定工况、矫正工况及高速停油转速的调整:喷油泵转速 1000 转/分,调速手柄置于最大供油位置。调整支承轴(向调速器内拧进,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油量加大;反之减小),以起动油量最准确的缸为准,使供油量达11一12毫升/200次;再将支承轴向内拧进一圈,并放松调速手柄,至供油量恢复到标定油量为止,将手柄固定,拧进高速限位螺套直至与限位块接触:然后以基准缸油量为准,调整油量调节叉,使各缸油量不均匀度3%。同时固定支承轴。喷油泵转速800转/分,调速手柄放最大位置,检查校正油量应为13一14毫升/200次,如不符标准,应检查校正弹簧的刚度和安装尺寸(校正间隙约1毫米)喷油泵转速调到1120转/分时,检查是否断油,然后固定高速限位螺套。(2)、怠速工况的调整:喷油泵转速300转/分,调速手柄呈自由状态,调整急速限止螺钉,怠速油量应为1一3毫升/200次。急速不均匀度?20%。2、Ⅱ号喷油泵(4125型)的检查调整要点:(1)、标定工况供油拉杆位置的检查调整:调速手柄置于最大供油位置,油泵转速100转/分或静止状态,在供油拉杆上做一记号,然后升高实验台转速至750转/分,调整支承轴,使供油拉杆从静止时的最大供油位置向减油方向移动4.5一5毫米。支承轴向里拧,拉杆行程减小:反之则增大。支承轴每转一圈,拉杆行程变化1毫米。调整后固定支承轴。(2)、调速器起作用转速的检查调整:跳速手柄在最大供油位置,提高油泵转速起作用转速755一765转/分,检查起作用点(拉杆移动速度快慢变化的分界点)是否正确。不符时应调整高速限止螺钉,向里,起作用点转速降低:反之则升高。(3)、标定油量的检查调整:调速手柄放在最大位置,油泵转速为750转/分,检查各缸供油量应为22.8一23.4毫升/200次,不均匀度3%。不符时应移动拉杆调节叉调整。(4)、停油转速的检查和拉杆挡钉的调整:标定油量调好后,升高转速到830一850转/分,各缸应停止供油。如不停油应复查作用转速是否正确。8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n
8 油量加大;反之减小),以起动油量最准确的缸为准,使供油量达 11—12 毫升/200 次;再将支承轴向内拧进一圈,并放松调速手柄, 至供油量恢复到标定油量为止,将手柄固定,拧进高速限位螺套, 直至与限位块接触;然后以基准缸油量为准,调整油量调节叉,使 各缸油量不均匀度≯3%。同时固定支承轴。 喷油泵转速 800 转/分,调速手柄放最大位置,检查校正油量应 为 13—14 毫升/200 次,如不符标准,应检查校正弹簧的刚度和安装 尺寸(校正间隙约 1 毫米) 喷油泵转速调到 1120 转/分时,检查是否断油,然后固定高速 限位螺套。 (2)、怠速工况的调整:喷油泵转速 300 转/分,调速手柄呈自由状 态,调整怠速限止螺钉,怠速油量应为 1—3 毫升/200 次。怠速不 均匀度≯20%。 2、Ⅱ号喷油泵(4125 型)的检查调整要点: (1)、标定工况供油拉杆位置的检查调整: 调速手柄置于最大供油位置,油泵转速 100 转/分或静止状态,在 供油拉杆上做一记号,然后升高实验台转速至 750 转/分,调整支承轴, 使供油拉杆从静止时的最大供油位置向减油方向移动 4.5—5 毫米。支 承轴向里拧,拉杆行程减小;反之则增大。支承轴每转一圈,拉杆行程 变化 1 毫米。调整后固定支承轴。 (2)、调速器起作用转速的检查调整:跳速手柄在最大供油位置,提 高油泵转速起作用转速 755—765 转/分,检查起作用点(拉杆移动速 度快慢变化的分界点)是否正确。不符时应调整高速限止螺钉,向里 拧,起作用点转速降低;反之则升高。 (3)、标定油量的检查调整:调速手柄放在最大位置,油泵转速为 750 转/分,检查各缸供油量应为 22.8—23.4 毫升/200 次,不均匀度≯ 3%。不符时应移动拉杆调节叉调整。 (4)、停油转速的检查和拉杆挡钉的调整: 标定油量调好后,升高转速到 830—850 转/分,各缸应停止供油。 如不停油应复查作用转速是否正确。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在拉杆处于停油位置时,拧入拉杆挡钉,使之与供油拉杆相碰,然后退回1一1.5圈,并锁紧。(5)、校正油量的检查调整:调速手柄在最大位置,油泵转速为500一550转/分,各缸供油量应为27一30毫升/200次。不符时应调整校正弹簧的予压量。予压量增加油量减小;反之则增加。(6)、急速油量的检查调整:调速手柄呈自由状态,油泵转速为250转/分,各缸供油量为8一10毫升/200次(不均匀度¥3%)。不符时应调整怠速限止螺钉。向里行,油量加大;反之则减小。(二)喷油器的检查和调整1.针阀偶件严密性检查:将喷油器装在试验仪上,打开压力表开关,并进行泵油,加压至230一一240公斤力/厘米后,使其自然下降,测量由200公斤力/厘米2下降到180公斤力/厘米2的时间,不应少于10秒。2.喷油压力的检查调整:以每分钟60一一80次的速度泵油,当喷油器喷油时,压力表所不的最大读数即为喷油压力。如不符和要求,口动调节螺钉调整。3.雾化质量检查:在标准的喷油压力下,喷油器喷出的油柱应成细小而均匀的雾状,无明显的油线、油粒,喷射结束时无滴油和渗漏现象。喷雾锥角检查时,在喷油器正下方距离100一200毫米处放一白纸或涂有黄油的金属网,压动手柄做一次喷射,测量喷雾痕迹的直径,算出雾锥角。(三)供油时间检查调整的特点待第一缸定时管的右面开始脉动时,观察飞轮上的供油刻线记号(供油提前角17度)是否检视孔上的记号对准。如供油刻线未与检视孔中心线对准,可松开喷油泵的三个固定螺钉,转动喷油泵壳体以调整供有时间。逆凸轮轴旋转方向转动油泵壳体供油提前角增大;反之,则减小。(四)单缸柴油机喷油泵供油时间的调整:供油时间的检查是以飞轮上的供油刻线与有向上的垂直刻线相对为准。若记号不对准。以增减喷油泵体与定时齿轮室之间的垫片厚度进行调整。每改变垫片厚度0.1毫米,供油提前角改变1.5°,减少垫片厚度,供油提前角增大:反之,则减小。9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n
9 在拉杆处于停油位置时,拧入拉杆挡钉,使之与供油拉杆相碰, 然后退回 1—1.5 圈,并锁紧。 (5)、校正油量的检查调整: 调速手柄在最大位置,油泵转速为 500—550 转/分,各缸供油量 应为 27—30 毫升/200 次。不符时应调整校正弹簧的予压量。予 压量增加油量减小;反之则增加。 (6)、怠速油量的检查调整:调速手柄呈自由状态,油泵转速为 250 转/分,各缸供油量为 8—10 毫升/200 次(不均匀度≯3%)。不符 时应调整怠速限止螺钉。向里拧,油量加大;反之则减小。 (二)喷油器的检查和调整 1. 针阀偶件严密性检查:将喷油器装在试验仪上,打开压力表开关,并 进行泵油,加压至 230——240 公斤力/厘米 2后,使其自然下降,测量由 200 公斤力/厘米 2下降到 180 公斤力/厘米 2的时间,不应少于 10 秒。 2. 喷油压力的检查调整:以每分钟 60——80 次的速度泵油,当喷油 器喷油时,压力表所示的最大读数即为喷油压力。如不符和要求,可 拧动调节螺钉调整。 3. 雾化质量检查:在标准的喷油压力下,喷油器喷出的油柱应成细小而 均匀的雾状,无明显的油线、油粒,喷射结束时无滴油和渗漏现象。 喷雾锥角检查时,在喷油器正下方距离 100——200 毫米处放一白纸或涂 有黄油的金属网,压动手柄做一次喷射,测量喷雾痕迹的直径,算出雾 锥角。 (三)供油时间检查调整的特点: 待第一缸定时管的右面开始脉动时,观察飞轮上的供油刻线记号(供 油提前角 17 度)是否检视孔上的记号对准。如供油刻线未与检视孔中心 线对准,可松开喷油泵的三个固定螺钉,转动喷油泵壳体以调整供有时 间。逆凸轮轴旋转方向转动油泵壳体供油提前角增大;反之,则减小。 (四)单缸柴油机喷油泵供油时间的调整: 供油时间的检查是以飞轮上的供油刻线与有向上的垂直刻线相对为 准。若记号不对准。以增减喷油泵体与定时齿轮室之间的垫片厚度进行 调整。每改变垫片厚度 0.1 毫米,供油提前角改变1.5°,减少垫片厚度, 供油提前角增大;反之,则减小。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汽车构造与电器》课程综合实验指导(共十六个实验).pdf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农业机械学》课程实验指导(共十个实验).pdf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农机诊断与维修》课程实验指导(共九个实验).pdf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Auto CAD实训》课程实验指导.pdf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验指导(共七个实验).pdf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创新》课程设计指导(共六个实验).pdf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电一体化》课程实验指导.pdf
 - 《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pdf
 - 模具专业《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资源(教案)8-起动系统.pdf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资源(教案)7-点火系统.pdf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资源(教案)6-汽油机燃料系.pdf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资源(教案)5-润滑系.pdf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资源(教案)4-冷却系.pdf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资源(教案)3-配气机构.pdf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资源(教案)2-曲柄连杆机构.pdf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资源(教案)1-汽车及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pdf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资源(维修手册)新猎豹CS6(07款)车间维修手册.pdf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资源(维修手册)卡罗拉1ZR发动机维修手册(1ZR-FE?发动机控制系统).pdf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资源(维修手册)Magotan B7L 2011电气设备.pdf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数控电火花线切割》课程实验指导.pdf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ppt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电一体化》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ppt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械设计》课程综合实验指导(PPT讲稿).ppt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金属切削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模糊控制理论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数控机床》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新材料新工艺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工电子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可编程控制器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材料力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ppt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单片机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