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汽车构造与电器》课程综合实验指导(共十六个实验)

汽车构造与电器综合实验主编:郭新民衣不山东农业天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汽车构造与电器综合实验 主编:郭新民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实验一、发动机总体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实验内容:对典型发动机观察研究,了解各种发动机的主要组成和功用,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学时分配:1学时。教学方法:结合发动机解剖模型进行。要求:掌握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一)了解拖拉机、汽车的各组成部分。拖拉机和汽车由发动机、底盘、电器设备三大部分组成(二))观察发动机各机构和系统的组成。发动机由曲柄连杆机构与机体零件、换气系统、燃油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和启动装置等组成。汽油机还设有点火系统。(三))观察发动机解部模型,研究两缸和六缸四行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及各缸工作部件运动的配合情况。(四))观察二行程汽油机和东方红一75拖拉机发动机的汽油启动机,掌握单缸二行程(曲轴箱换气式)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五)起动拖拉机和汽车发动机,了解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掌握各种发动机的起动、熄火方法和要领。实验二:曲柄连杆机构和集体零件的构造实验内容:观察曲柄连杆机构和机体零件的结构特点,连接方法,工作方式和作用:气缸间隙、活塞环的边间隙、开口间隙的测量部位方法。学时分配:1学时。教学方法:在实验室现场实物教学。要求:掌握曲柄连杆机构和机体零件的组成、功用、结构特点、连接方法和工作方式:汽缸间隙、活塞环的边间隙、开口间隙的测量部位方法。实验方法和步骤:(一)曲柄连杆机构的研究1.活塞:研究活塞顶部、防漏部、裙部和销座的结构特点:了解活塞的材料,柴油机和汽油机活塞的区别。注意活塞顶的记号与安装方向,了解活塞与汽缸间隙的检测要求。2.活塞环:研究各种气环的断面形状(扭曲面、桶环面、矩形面等),理解气环的密封作用;研究油环的结构(整体油环、组合油环);掌握活塞环端间隙、边间隙的检查要求,了解间隙过大、过小的不良影响;掌握活塞环安装的上下端面(扭曲面的内切口朝上、外切口朝下);注意各环切口应互错120°左右(避开销座孔)。1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n
1 实验一、发动机总体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实验内容:对典型发动机观察研究,了解各种发动机的主要组成和功用,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学时分配:1 学时。 教学方法:结合发动机解剖模型进行。 要 求:掌握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实验方法和步骤: (一) 了解拖拉机、汽车的各组成部分。拖拉机和汽车由发动机、底盘、电器设备三大部分 组成 (二) 观察发动机各机构和系统的组成。发动机由曲柄连杆机构与机体零件、换气系统、燃 油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和启动装置等组成。汽油机还设有点火系统。 (三) 观察发动机解剖模型,研究两缸和六缸四行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及各缸工作部件运动 的配合情况。 (四) 观察二行程汽油机和东方红—75 拖拉机发动机的汽油启动机,掌握单缸二行程(曲 轴箱换气式)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五) 起动拖拉机和汽车发动机,了解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掌握各种发动机的起动、熄火方 法和要领。 实验二:曲柄连杆机构和集体零件的构造 实验内容:观察曲柄连杆机构和机体零件的结构特点,连接方法,工作方式和作用;气缸间隙、 活塞环的边间隙、开口间隙的测量部位方法。 学时分配:1 学时。 教学方法:在实验室现场实物教学。 要 求:掌握曲柄连杆机构和机体零件的组成、功用、结构特点、连接方法和工作方式; 汽缸间隙、活塞环的边间隙、开口间隙的测量部位方法。 实验方法和步骤: (一)曲柄连杆机构的研究 1.活塞:研究活塞顶部、防漏部、裙部和销座的结构特点;了解活塞的材料,柴油机和汽 油机活塞的区别。注意活塞顶的记号与安装方向,了解活塞与汽缸间隙的检测要求。 2.活塞环:研究各种气环的断面形状(扭曲面、桶环面、矩形面等),理解气环的密封作 用;研究油环的结构(整体油环、组合油环);掌握活塞环端间隙、边间隙的检查要求,了解 间隙过大、过小的不良影响;掌握活塞环安装的上下端面(扭曲面的内切口朝上、外切口朝下); 注意各环切口应互错120°左右(避开销座孔)。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3.活塞销:研究活塞销的结构特点:了解活塞销的拆装要求、防止浮动式活塞销轴向窜动的措施。4.连杆:研究连杆的结构。注意连杆小头衬套与活塞销的配合与润滑;研究连杆大头的部分型式,连杆盖的定位方法(定位销、斜齿或螺栓定位等):了解活塞连杆组装时连杆与活塞的装配要求;研究连杆轴瓦的结构、材料及其在连杆大头和连杆盖中的定位方式;了解连杆螺栓的装配和锁定要求。5.曲轴:研究曲轴的结构,了解各部组成的名称、全支承或非全支承、曲轴平衡重的设置;研究曲轴中的油道和设有离心净油腔曲轴的特点;了解连杆轴承间隙、主轴承间隙的检查要求及曲轴轴向定位方法。6.飞轮:研究飞轮上各种记号的意义及其在曲轴上的固定方法。(二)机体零件的研究1.机体:研究机体的型式。了解龙门式、无裙式和隧道式的结构特点:了解风冷发动机机体的结构特点及汽车用汽油机的通风装置。2.汽缸套:研究湿式和干式缸套的结构特点:湿式缸套的密封和防漏措施;了解缸套向汽缸体的安装要求。3.汽缸盖:研究汽缸盖的结构特点(水冷、风冷、柴油机、汽油机缸盖)。注意缸盖上安装各零部件的座孔及水孔、油道孔等:研究柴油机、汽油机缸盖上的燃烧室结构;了解汽缸盖螺栓(螺母)的拧紧顺序和要求。4.汽缸垫:研究汽缸垫的结构和材料,注意其安装方向。实验三:换气系统的构造与调整实验内容:研究空气滤清器、进排气管道、消音器、配气机构的结构特点,工作过程,并调整进排气门间隙。学时分配:1学时。教学方法:在实验室进行现场实物教学。要求:掌握换气系统的功用、组成和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实验方法和步骤:(一)研究换气系统零部件的结构2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n
2 3.活塞销:研究活塞销的结构特点;了解活塞销的拆装要求、防止浮动式活塞销轴向窜动 的措施。 4.连杆:研究连杆的结构。注意连杆小头衬套与活塞销的配合与润滑;研究连杆大头的剖 分型式,连杆盖的定位方法(定位销、斜齿或螺栓定位等);了解活塞连杆组装时连杆与活塞 的装配要求;研究连杆轴瓦的结构、材料及其在连杆大头和连杆盖中的定位方式;了解连杆螺 栓的装配和锁定要求。 5.曲轴:研究曲轴的结构,了解各部组成的名称、全支承或非全支承、曲轴平衡重的设置; 研究曲轴中的油道和设有离心净油腔曲轴的特点;了解连杆轴承间隙、主轴承间隙的检查要求 及曲轴轴向定位方法。 6.飞轮:研究飞轮上各种记号的意义及其在曲轴上的固定方法。 (二)机体零件的研究 1.机体:研究机体的型式。了解龙门式、无裙式和隧道式的结构特点;了解风冷发动机机 体的结构特点及汽车用汽油机的通风装置。 2.汽缸套:研究湿式和干式缸套的结构特点;湿式缸套的密封和防漏措施;了解缸套向汽 缸体的安装要求。 3.汽缸盖:研究汽缸盖的结构特点(水冷、风冷、柴油机、汽油机缸盖)。注意缸盖上安 装各零部件的座孔及水孔、油道孔等;研究柴油机、汽油机缸盖上的燃烧室结构;了解汽缸盖 螺栓(螺母)的拧紧顺序和要求。 4.汽缸垫:研究汽缸垫的结构和材料,注意其安装方向。 实验三:换气系统的构造与调整 实验内容:研究空气滤清器、进排气管道、消音器、配气机构的结构特点,工作过程,并调整 进排气门间隙。 学时分配:1 学时。 教学方法:在实验室进行现场实物教学。 要 求:掌握换气系统的功用、组成和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 实验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换气系统零部件的结构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1.空气滤清器:了解各种形式空气滤清器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使用保养要点。2.进排气系统:研究进排气管、进排气支管和缸盖上的进排气道以及消声器等的结构和工作。3.配气机构:通过四行程发动机顶置式和侧置式配气机构的拆装,熟悉其构成、零件的结构特点、作用原理和调整部位。4.减压机构:研究柴油机减压机构的型式、结构和减压作用。95系列柴油机的减压机构为压下摇臂头式,4125型柴油机的为抬起气门挺柱式。(二)了解增压柴油机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构造和作用原理。(三)配气机构的检查调整1.气门间隙的检查调整:气门间隙的检查调整必须在气门完全关闭状态时进行。现以495型柴油机为例,调整要点如下:(1)根据进、排气门的运动和飞轮上的上止点记号,确定第一缸压缩上止点位置。(2)根据该发动机的工作顺序(1一3一4一2)和气门排列顺序(进排、进排、进排、进排)确定可检查调整气门间隙的气门位置为1、2、3、6。(3)根据已定第一缸的压缩上止点的止点记号,摇转曲轴一周,确定第四缸的压缩上止点位置,并检查4、5、7、8四个气门的间隙。调整结束后,应复查已调汽门的间隙,必要时重新调整。2.减压机构的检查调整(492型柴油机)(1)当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位置,气门间隙调整正确后,将减压手柄放在减压位置,松开第一、二缸的进气门摇臂上方减压轴上的减压调整螺钉锁紧螺母出减压螺钉使不与摇臂相接触。(2)拧入减压螺钉,使其与摇臂刚刚接触后,再继续拧进一圈(相当于气门升程1毫米)。然后保持此位置,将螺母拧紧。(3)摇转曲轴一周,当第四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时,按上述方法调整三、四缸的件压调整螺钉。调整完毕后,应检查活塞顶是否与气门相碰。否则须重新调。3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n
3 1. 空气滤清器:了解各种形式空气滤清器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使用保养要点。 2. 进排气系统:研究进排气管、进排气支管和缸盖上的进排气道以及消声器等的结构和工 作。 3. 配气机构:通过四行程发动机顶置式和侧置式配气机构的拆装,熟悉其构成、零件的结 构特点、作用原理和调整部位。 4. 减压机构:研究柴油机减压机构的型式、结构和减压作用。95 系列柴油机的减压机构为 压下摇臂头式,4125 型柴油机的为抬起气门挺柱式。 (二)了解增压柴油机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构造和作用原理。 (三)配气机构的检查调整 1. 气门间隙的检查调整:气门间隙的检查调整必须在气门完全关闭状态时进行。现以 495 型柴油机为例,调整要点如下: (1) 根据进、排气门的运动和飞轮上的上止点记号,确定第一缸压缩上止点位置。 (2) 根据该发动机的工作顺序(1—3—4—2)和气门排列顺序(进排、进排、进排、 进排)确定可检查调整气门间隙的气门位置为 1、2、3、6。 (3) 根据已定第一缸的压缩上止点的止点记号,摇转曲轴一周,确定第四缸的压缩 上止点位置,并检查 4、5、7、8 四个气门的间隙。调整结束后,应复查已调汽 门的间隙,必要时重新调整。 2. 减压机构的检查调整(492 型柴油机) (1) 当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位置,气门间隙调整正确后,将减压手柄放在减 压位置,松开第一、二缸的进气门摇臂上方减压轴上的减压调整螺钉锁紧螺母, 拧出减压螺钉使不与摇臂相接触。 (2) 拧入减压螺钉,使其与摇臂刚刚接触后,再继续拧进一圈(相当于气门升程 1 毫米)。然后保持此位置,将螺母拧紧。 (3) 摇转曲轴一周,当第四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时,按上述方法调整三、四缸的 件压调整螺钉。 调整完毕后,应检查活塞顶是否与气门相碰。否则须重新调。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实验四: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构造实验内容:研究喷油泵、喷油器、调速器、输油泵、喷油泵、柴油滤清器构造特点。学时分配:1学时。教学方法:在实验室进行实物教学。要求:掌握燃油系统各部件的构造特点、工作过程。实验方法和步骤:(一)通过观察495、4115T型等柴油机,了解柴油机染油供给系统的一般组成及其在发动机上的布置。(二)通过拆装柱塞式输油泵、染油粗、细滤清器,掌握其结构特点和输油泵的泵油原理及染油粗、细滤清器的滤清作用。(三)通过拆装轴针式喷油器和孔式喷油器,掌握其组成、工作原理和调整部位。(四)通过对I号、Ⅱ号和单缸喷油泵的拆装,研究其组成、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着重了解其泵油机构、油量控制机构、传动机构及出油阀总成的结构特点与工作过程。多缸喷油泵的拆装注意事项:1.拆卸上、下泵体时,应将喷油泵平放,防止柱塞等零件散落和碰伤。2.拆卸柱塞套时,应松开限位螺钉,抽出柱塞套,并按缸号与柱塞对装好,不得错乱。安装柱塞套时限位螺钉紧固后柱塞在泵体中应稍能活动。3拆卸滚轮体总成时,应松开滚轮体限位螺钉。安装时,各滚轮体上的垫片应保持原位,以保证各缸滚轮体总成的高度一致。I号、I号泵滚轮体总成高度分别为21.5和25.8毫米。4.凸轮轴的周向间隙要求不大于0.1毫米,可通过泵体两端面的垫片厚度进行调整。单缸喷油泵安装时应将齿杆中部的安装刻线与转动套齿端记号对准:柱塞调节臂上的记号与转动套定位槽上的记号对准。4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n
4 实验四: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构造 实验内容:研究喷油泵、喷油器、调速器、输油泵、喷油泵、柴油滤清器构造特点。 学时分配:1 学时。 教学方法:在实验室进行实物教学。 要 求:掌握燃油系统各部件的构造特点、工作过程。 实验方法和步骤: (一) 通过观察 495、4115T 型等柴油机,了解柴油机染油供给系统的一般组成及其在发动机 上的布置。 (二) 通过拆装柱塞式输油泵、染油粗、细滤清器,掌握其结构特点和输油泵的泵油原理及 染油粗、细滤清器的滤清作用。 (三) 通过拆装轴针式喷油器和孔式喷油器,掌握其组成、工作原理和调整部位。 (四) 通过对Ⅰ号、Ⅱ号和单缸喷油泵的拆装,研究其组成、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着重了 解其泵油机构、油量控制机构、传动机构及出油阀总成的结构特点与工作过程。 多缸喷油泵的拆装注意事项: 1. 拆卸上、下泵体时,应将喷油泵平放,防止柱塞等零件散落和碰伤。 2. 拆卸柱塞套时,应松开限位螺钉,抽出柱塞套,并按缸号与柱塞对装好,不得错乱。 安装柱塞套时限位螺钉紧固后柱塞在泵体中应稍能活动。 3. 拆卸滚轮体总成时,应松开滚轮体限位螺钉。安装时,各滚轮体上的垫片应保持原位, 以保证各缸滚轮体总成的高度一致。Ⅰ号、Ⅱ号泵滚轮体总成高度分别为 21.5 和 25.8 毫米。 4. 凸轮轴的周向间隙要求不大于 0.1 毫米,可通过泵体两端面的垫片厚度进行调整。 单缸喷油泵安装时应将齿杆中部的安装刻线与转动套齿端记号对准;柱塞调节臂上的记号与 转动套定位槽上的记号对准。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实验五、喷油泵、喷油器、供油时间的检查调整及喷油泵向发动机上的安装实验内容:在实验台上进行喷油泵总成和喷油器的检查调整,调整供油时间。学时分配:2学时。教学方法:在实验室用喷油泵实验台、喷油器校正器进行检查调整实验,在发动机上进行喷油泵供油时间调整。要求:掌握喷油泵和喷油器的检查调整方法和喷油泵供油时间的调整方法。实验方法和步骤:(一)喷油泵的检查和调整1.I号喷油泵(495型)的检查调整要点:(1)起动工况的调整:喷油泵转速150转/分,移动油量调节叉,调节某一缸的起动油量应为7一8毫升/100次,其他缸调节叉保持间隔相等。(2)标定工况、矫正工况及高速停油转速的调整:喷油泵转速1000转/分,调速手柄置于最大供油位置。调整支承轴(向调速器内拧进,油量加大;反之减小),以起动油量最准确的缸为准,使供油量达11一12毫升/200次:再将支承轴向内进一圈,并放松调速手柄,至供油量恢复到标定油量为止,将手柄固定,拧进高速限位螺套,直至与限位块接触;然后以基准缸油量为准,调整油量调节叉,使各缸油量不均匀度3%。同时固定支承轴。喷油泵转速800转/分,调速手柄放最大位置,检查校正油量应为13一14毫升/200次,如不符标准,应检查校正弹簧的刚度和安装尺寸(校正间隙约1毫米)喷油泵转速调到1120转/分时,检查是否断油,然后固定高速限位螺套。(3)怠速工况的调整:喷油泵转速300转/分,调速手柄呈自由状态,调整怠速限止螺钉,急速油量应为1一3毫升/200次。怠速不均匀度20%。2.IⅡI号喷油泵(4125型)的检查调整要点:(1)标定工况供油拉杆位置的检查调整调速手柄置于最大供油位置,油泵转速100转/分或静止状态,在供油拉杆上做一记号,然后升高实验台转速至750转/分,调整支承轴,使供油拉杆从静止时的最大供油位置向减油方向移动4.5一5毫米。支承轴向里拧,拉杆行程减小;反之则增大。支承轴每转一圈,拉杆行程变化1毫米。调整后固定支承轴。5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n
5 实验五、喷油泵、喷油器、供油时间的检查调整 及喷油泵向发动机上的安装 实验内容:在实验台上进行喷油泵总成和喷油器的检查调整,调整供油时间。 学时分配:2 学时。 教学方法:在实验室用喷油泵实验台、喷油器校正器进行检查调整实验,在发动机上进行喷油 泵供油时间调整。 要 求:掌握喷油泵和喷油器的检查调整方法和喷油泵供油时间的调整方法。 实验方法和步骤: (一)喷油泵的检查和调整 1. Ⅰ号喷油泵(495 型)的检查调整要点: (1) 起动工况的调整:喷油泵转速 150 转/分,移动油量调节叉,调节某一缸的起动 油量应为 7—8 毫升/100 次,其他缸调节叉保持间隔相等。 (2) 标定工况、矫正工况及高速停油转速的调整:喷油泵转速 1000 转/分,调速手柄 置于最大供油位置。调整支承轴(向调速器内拧进,油量加大;反之减小),以 起动油量最准确的缸为准,使供油量达 11—12 毫升/200 次;再将支承轴向内拧 进一圈,并放松调速手柄,至供油量恢复到标定油量为止,将手柄固定,拧进高 速限位螺套,直至与限位块接触;然后以基准缸油量为准,调整油量调节叉,使 各缸油量不均匀度≯3%。同时固定支承轴。 喷油泵转速 800 转/分,调速手柄放最大位置,检查校正油量应为 13—14 毫升/200 次, 如不符标准,应检查校正弹簧的刚度和安装尺寸(校正间隙约 1 毫米) 喷油泵转速调到 1120 转/分时,检查是否断油,然后固定高速限位螺套。 (3) 怠速工况的调整:喷油泵转速 300 转/分,调速手柄呈自由状态,调整怠速限止 螺钉,怠速油量应为 1—3 毫升/200 次。怠速不均匀度≯20%。 2. Ⅱ号喷油泵(4125 型)的检查调整要点: (1) 标定工况供油拉杆位置的检查调整: 调速手柄置于最大供油位置,油泵转速 100 转/分或静止状态,在供油拉杆上 做一记号,然后升高实验台转速至 750 转/分,调整支承轴,使供油拉杆从静止时 的最大供油位置向减油方向移动 4.5—5 毫米。支承轴向里拧,拉杆行程减小;反 之则增大。支承轴每转一圈,拉杆行程变化 1 毫米。调整后固定支承轴。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2)调速器起作用转速的检查调整:跳速手柄在最大供油位置,提高油泵转速起作用转速755一765转/分,检查起作用点(拉杆移动速度快慢变化的分界点)是否正确。不符时应调整高速限止螺钉,向里拧,起作用点转速降低;反之则升高。(3)标定油量的检查调整:调速手柄放在最大位置,油泵转速为750转/分,检查各缸供油量应为22.8一23.4毫升/200次,不均匀度3%。不符时应移动拉杆调节叉调整。停油转速的检查和拉杆挡钉的调整:(4)标定油量调好后,升高转速到830一850转/分,各缸应停止供油。如不停油应复查作用转速是否正确。在拉杆处于停油位置时,拧入拉杆挡钉,使之与供油拉杆相碰,然后退回1一1.5圈,并锁紧。(5)校正油量的检查调整:调速手柄在最大位置,油泵转速为500一550转/分,各缸供油量应为27一30毫升/200次。不符时应调整校正弹簧的予压量。予压量增加油量减小:反之则增加。(6)急速油量的检查调整:调速手柄呈自由状态,油泵转速为250转/分,各缸供油量为8一10毫升/200次(不均勾度?3%)。不符时应调整怠速限止螺钉。向里拧,油量加大;反之则减小。(二)喷油器的检查和调整1.针阀偶件严密性检查:将喷油器装在试验仪上,打开压力表开关,并进行泵油,加压至230——240公斤力/厘米后,使其自然下降,测量由200公斤力/厘米下降到180公斤力/厘米的时间,不应少于10秒。2.喷油压力的检查调整:以每分钟60——80次的速度泵油,当喷油器喷油时,压力表所示的最大读数即为喷油压力。如不符和要求,可拧动调节螺钉调整。3.雾化质量检查:在标准的喷油压力下,喷油器喷出的油柱应成细小而均匀的雾状,无明显的油线、油粒,喷射结束时无滴油和渗漏现象。喷雾锥角检查时,在喷油器正下方距离100—一200毫米处放一白纸或涂有黄油的金属网,压动手柄做一次喷射,测量喷雾痕迹的直径,算出雾锥角。295型柴油机喷油泵的安装和供油时间的调整:6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n
6 (2) 调速器起作用转速的检查调整:跳速手柄在最大供油位置,提高油泵转速起作用 转速 755—765 转/分,检查起作用点(拉杆移动速度快慢变化的分界点)是否正 确。不符时应调整高速限止螺钉,向里拧,起作用点转速降低;反之则升高。 (3) 标定油量的检查调整:调速手柄放在最大位置,油泵转速为 750 转/分,检查各 缸供油量应为 22.8—23.4 毫升/200 次,不均匀度≯3%。不符时应移动拉杆调节 叉调整。 (4) 停油转速的检查和拉杆挡钉的调整: 标定油量调好后,升高转速到 830—850 转/分,各缸应停止供油。如不停油应 复查作用转速是否正确。 在拉杆处于停油位置时,拧入拉杆挡钉,使之与供油拉杆相碰,然后退回 1— 1.5 圈,并锁紧。 (5) 校正油量的检查调整: 调速手柄在最大位置,油泵转速为 500—550 转/分,各缸供油量应为 27—30 毫升/200 次。不符时应调整校正弹簧的予压量。予压量增加油量减小;反之则 增加。 (6) 怠速油量的检查调整:调速手柄呈自由状态,油泵转速为 250 转/分,各缸供油 量为 8—10 毫升/200 次(不均匀度≯3%)。不符时应调整怠速限止螺钉。向里拧, 油量加大;反之则减小。 (二)喷油器的检查和调整 1. 针阀偶件严密性检查:将喷油器装在试验仪上,打开压力表开关,并进行泵油,加压至 230——240 公斤力/厘米 2后,使其自然下降,测量由 200 公斤力/厘米 2下降到 180 公 斤力/厘米 2的时间,不应少于 10 秒。 2. 喷油压力的检查调整:以每分钟 60——80 次的速度泵油,当喷油器喷油时,压力表所示 的最大读数即为喷油压力。如不符和要求,可拧动调节螺钉调整。 3. 雾化质量检查:在标准的喷油压力下,喷油器喷出的油柱应成细小而均匀的雾状,无明 显的油线、油粒,喷射结束时无滴油和渗漏现象。 喷雾锥角检查时,在喷油器正下方距离 100——200 毫米处放一白纸或涂有黄油的金属网, 压动手柄做一次喷射,测量喷雾痕迹的直径,算出雾锥角。 295 型柴油机喷油泵的安装和供油时间的调整: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1)喷油泵向发动机上的安装:拆下定时齿轮室上的盖板,取出喷油泵定时齿轮,摇转曲轴到第一缸排气上止点(进、排气门重送开启),并停止转动。将喷油泵驱动齿轮上打有安装记号“0”的齿与情齿轮全啮合装入。缓慢摇转曲轴,当喷油泵驱动齿轮的键槽位置与油泵凸轮轴上的键相对应时,将喷油泵平稳装入,并紧固。(2)供油时间检查调整的特点:待第一缸定时管的右面开始脉动时,观察飞轮上的供油刻线记号(供油提前角17度)是否检视孔上的记号对准。如供油刻线未与检视孔中心线对准,可松开喷油泵的三个固定螺钉,转动喷油泵壳体以调整供有时间。逆凸轮轴旋转方向转动油泵壳体供油提前角增大;反之,则减小。实验六、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构造实验内容:研究汽化器、汽油泵、汽油滤清器的构造特点和汽化器的调整原理。学时分配:1学时。教学方法:在实验室进行现场实物教学。要求:掌握汽化器、汽油泵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汽化器的油面高度的检查调整和急速的检查调整。实验方法和步骤(一)研究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及其在发动机上的布置。(二)通过拆装,掌握膜片式输油泵、汽油滤清器的结构及其泵油原理和滤清作用。(三)通过拆装223型化油器。了解其构造和工作原理。研究起动、急速和中、满负荷时化油器各装置的作用;汽油与空气流动路线以及各工况下混合气成分的变化。拆装时,注意不要碰、压浮子,不要损坏浮子的针阀与阀座间的密封锥面,不准用金属丝捕量孔。(四)通过拆装231系列化油器,了解231型化油器的结构特点:单腔下吸式、双重喉管、平衡式浮子室:了解其主供油装置的工作原理一一采用降低量孔真空度方案的作用原理及其工作时汽油和空气的流动路线;了解231型化油器的辅助供油装置一一省油器、加速泵、启动和急速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各种工况下混合气成分的变化。(五)研究216系列化油器的结构特点:双腔并动下吸式、双重喉管、平衡式浮子室。7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n
7 (1)喷油泵向发动机上的安装: 拆下定时齿轮室上的盖板,取出喷油泵定时齿轮,摇转曲轴到第一缸排气上止点(进、排 气门重迭开启),并停止转动。 将喷油泵驱动齿轮上打有安装记号“O”的齿与惰齿轮全啮合装入。 缓慢摇转曲轴,当喷油泵驱动齿轮的键槽位置与油泵凸轮轴上的键相对应时,将喷油泵平 稳装入,并紧固。 (2)供油时间检查调整的特点: 待第一缸定时管的右面开始脉动时,观察飞轮上的供油刻线记号(供油提前角 17 度)是否 检视孔上的记号对准。如供油刻线未与检视孔中心线对准,可松开喷油泵的三个固定螺钉,转 动喷油泵壳体以调整供有时间。逆凸轮轴旋转方向转动油泵壳体供油提前角增大;反之,则减 小。 实验六、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构造 实验内容:研究汽化器、汽油泵、汽油滤清器的构造特点和汽化器的调整原理。 学时分配:1 学时。 教学方法:在实验室进行现场实物教学。 要 求:掌握汽化器、汽油泵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汽化器的油面高度的检查调整和怠速的检 查调整。 实验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及其在发动机上的布置。 (二)通过拆装,掌握膜片式输油泵、汽油滤清器的结构及其泵油原理和滤清作用。 (三)通过拆装 223 型化油器。了解其构造和工作原理。研究起动、怠速和中、满负荷时化油 器各装置的作用;汽油与空气流动路线以及各工况下混合气成分的变化。 拆装时,注意不要碰、压浮子,不要损坏浮子的针阀与阀座间的密封锥面,不准用金属丝捅 量孔。 (四)通过拆装 231 系列化油器,了解 231 型化油器的结构特点:单腔下吸式、双重喉管、平 衡式浮子室;了解其主供油装置的工作原理——采用降低量孔真空度方案的作用原理及其工作 时汽油和空气的流动路线;了解 231 型化油器的辅助供油装置——省油器、加速泵、启动和怠 速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各种工况下混合气成分的变化。 (五)研究 216 系列化油器的结构特点:双腔并动下吸式、双重喉管、平衡式浮子室。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实验七、润滑与冷却系统的构造和调整实验内容:观察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的构造,研究润滑油路和冷却水路的组成特点。学时分配:1学时。教学方法:在实验室进行现场实物教学。要求:掌握润滑油路、各部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及机油压力调整和保养要点;掌握冷却水路、各部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及保养要点。实验方法和步骤:润滑系统的构造和调整:(一)润滑系统总体布置的研究观察柴油机和汽油机润滑系统的总体布置,了解其不同的特点,掌握润滑油的循环路线和所需润滑的部位(二)润滑系统结构的研究1.拆装齿轮式、转子式机油泵,熟悉其构造和工作原理。2.拆装各式机油滤清器,熟悉其构造和油路以及润滑油的滤清原理,弄清不同阀门所处位置、结构和作用。3.了解散热器的作用以及机油温度的调节方法。(三)润滑系统的检查调整1.机油泵的检查调整:机油泵必须保证润滑系统具有一点的压力和足够的润滑油流量。齿轮泵或转子泵端面间隙的增大,将导致供油压力下降和流量不足。端面间隙的正常值为0.04一0.10毫米,可通过改变垫片的厚度进行调整。带有限压阀的齿轮式机油泵,限压阀的开启压力为650一750千帕,出厂时已经调好,使用中不允许随意调整。2.机油滤清器调压阀的检查调整:在发动机处于正常工作温度(70°一80°)和标定转速情况下,主油道压力应为200一300千帕。机油压力过高或过低时,可在发动机工作状态下,松退或拧紧调压阀调整螺钉,使机油压力稳定在规定范围为止,并锁紧。注意:主油道机油压力不仅与调压阀的调整有关,因此在调整时,如改变调整螺钉的位置,机油压力并无明显变化,则应检查其它部件的技术状态。3.机油滤清器安全阀的检查调整:只能在专用设备上进行,使用中不得任意拆动和调整。8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n
8 实验七、润滑与冷却系统的构造和调整 实验内容:观察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的构造,研究润滑油路和冷却水路的组成特点。 学时分配:1 学时。 教学方法: 在实验室进行现场实物教学。 要 求:掌握润滑油路、各部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及机油压力调整和保养要 点;掌握冷却水路、各部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及保养要点。 实验方法和步骤: 润滑系统的构造和调整: (一) 润滑系统总体布置的研究 观察柴油机和汽油机润滑系统的总体布置,了解其不同的特点,掌握润滑油的循环路 线和所需润滑的部位 (二)润滑系统结构的研究 1. 拆装齿轮式、转子式机油泵,熟悉其构造和工作原理。 2. 拆装各式机油滤清器,熟悉其构造和油路以及润滑油的滤清原理,弄清不同阀门所处 位置、结构和作用。 3. 了解散热器的作用以及机油温度的调节方法。 (三) 润滑系统的检查调整 1.机油泵的检查调整:机油泵必须保证润滑系统具有一点的压力和足够的润滑油流量。 齿轮泵或转子泵端面间隙的增大,将导致供油压力下降和流量不足。端面间隙的正常值为 0.04 -0.10 毫米,可通过改变垫片的厚度进行调整。带有限压阀的齿轮式机油泵,限压阀的开启 压力为 650-750 千帕,出厂时已经调好,使用中不允许随意调整。 2.机油滤清器调压阀的检查调整:在发动机处于正常工作温度(70°-80°)和标定转 速情况下,主油道压力应为 200-300 千帕。机油压力过高或过低时,可在发动机工作状态下, 松退或拧紧调压阀调整螺钉,使机油压力稳定在规定范围为止,并锁紧。注意:主油道机油压 力不仅与调压阀的调整有关,因此在调整时,如改变调整螺钉的位置,机油压力并无明显变化, 则应检查其它部件的技术状态。 3.机油滤清器安全阀的检查调整:只能在专用设备上进行,使用中不得任意拆动和调整。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4.机油滤清器转换开关的调整:4125、4115柴油机都设有冬、夏转换开关,当环境气温高于5℃时,应使开关的箭头指向夏的(X)位置;而环境气温低于5℃时,应将开关转动180°使其箭头指向冬(D)的位置。以保证机油温度在70一95℃范围内。5.转子式机油滤清器的工作检查:为保证机油滤清器具有较好的滤清效果,应经常在发动机熄火后,经常滤清器转子的惯性运动时间,正常的惯性运转时间应不少于30秒。(四)润滑系统的保养要点1.按拖拉机汽车发动机用油规定正确选用润滑油。定时用油尺经常油底壳内的油面(发动机熄火30分钟以后),过低时添加,过高时放出。加入新油时,不允许用明火烘烤。2.定时清洗滤清器。趁热放出滤清器中的存油,清洗外表尘污后,用毛刷蘸柴油刷洗滤芯表面,严禁用棉纱擦洗。再用清洁柴油冲净后装复。转子装复后应转动自如。3.更换润滑油要热放净系统中全部存油,清洗滤清器后,注入柴油清洗整个油路(发动机低速运转2一3分钟),放尽清洗油并加足新润滑油,再低速转动2一3分钟。冷却系统的构造和调整:(一)冷却系统总体布置的研究1.观察IE40F汽油机冷却系统的总体布置,了解其各部组成和工作特点。2.观察不同发动机水冷却系统的总体布置,了解各部组成和工作特点。(二)冷却系统结构的研究1.拆装水泵风扇总成,熟悉其构造。2.研究节温器的构造,将其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中,通过改变水的温度熟悉节温器的工作原理,节温器主阀的开启温度为70°C以上,85C全开。3.研究空气蒸汽阀的构造和工作原理。4.研究各种散热器芯的结构特点。(三)冷却系的保养要点1.发动机的冷却水必须采用清洁软水并保持水量充足。高温状态补充冷却水时必须缓慢逐渐添加。2.风扇皮带张紧度的调整。用力按压风扇皮带的中部,受力点离开原位的距离应为10一12毫米。不符和规定时,可通过改变张紧轮的位置进行调整。如张紧轮调至极限位置仍过松或在使用中皮带断裂,应及时更换风扇皮带。具有两条风扇皮带传动的,当其中一条皮带断裂后,必须同时更换两条皮带,不充许新旧皮带搭配使用。9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n
9 4.机油滤清器转换开关的调整:4125、4115 柴油机都设有冬、夏转换开关,当环境气温 高于 5℃时,应使开关的箭头指向夏的(X)位置;而环境气温低于 5℃时,应将开关转动 180 °使其箭头指向冬(D)的位置。以保证机油温度在 70-95℃范围内。 5.转子式机油滤清器的工作检查:为保证机油滤清器具有较好的滤清效果,应经常在发 动机熄火后,经常滤清器转子的惯性运动时间,正常的惯性运转时间应不少于 30 秒。 (四)润滑系统的保养要点 1.按拖拉机汽车发动机用油规定正确选用润滑油。定时用油尺经常油底壳内的油面(发 动机熄火 30 分钟以后),过低时添加,过高时放出。加入新油时,不允许用明火烘烤。 2.定时清洗滤清器。趁热放出滤清器中的存油,清洗外表尘污后,用毛刷蘸柴油刷洗滤 芯表面,严禁用棉纱擦洗。再用清洁柴油冲净后装复。转子装复后应转动自如。 3.更换润滑油要趁热放净系统中全部存油,清洗滤清器后,注入柴油清洗整个油路(发 动机低速运转 2-3 分钟),放尽清洗油并加足新润滑油,再低速转动 2-3 分钟。 冷却系统的构造和调整: (一)冷却系统总体布置的研究 1.观察 IE40F 汽油机冷却系统的总体布置,了解其各部组成和工作特点。 2.观察不同发动机水冷却系统的总体布置,了解各部组成和工作特点。 (二)冷却系统结构的研究 1.拆装水泵风扇总成,熟悉其构造。 2.研究节温器的构造,将其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中,通过改变水的温度熟悉节温器的工作 原理,节温器主阀的开启温度为70° C 以上,85°C 全开。 3.研究空气蒸汽阀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4.研究各种散热器芯的结构特点。 (三)冷却系的保养要点 1.发动机的冷却水必须采用清洁软水并保持水量充足。高温状态补充冷却水时必须缓慢逐 渐添加。 2.风扇皮带张紧度的调整。用力按压风扇皮带的中部,受力点离开原位的距离应为 10— 12 毫米。不符和规定时,可通过改变张紧轮的位置进行调整。如张紧轮调至极限位置仍过松 或在使用中皮带断裂,应及时更换风扇皮带。具有两条风扇皮带传动的,当其中一条皮带断裂 后,必须同时更换两条皮带,不允许新旧皮带搭配使用。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农业机械学》课程实验指导(共十个实验).pdf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农机诊断与维修》课程实验指导(共九个实验).pdf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Auto CAD实训》课程实验指导.pdf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验指导(共七个实验).pdf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创新》课程设计指导(共六个实验).pdf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电一体化》课程实验指导.pdf
 - 《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pdf
 - 模具专业《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资源(教案)8-起动系统.pdf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资源(教案)7-点火系统.pdf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资源(教案)6-汽油机燃料系.pdf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资源(教案)5-润滑系.pdf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资源(教案)4-冷却系.pdf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资源(教案)3-配气机构.pdf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资源(教案)2-曲柄连杆机构.pdf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资源(教案)1-汽车及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pdf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资源(维修手册)新猎豹CS6(07款)车间维修手册.pdf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资源(维修手册)卡罗拉1ZR发动机维修手册(1ZR-FE?发动机控制系统).pdf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资源(维修手册)Magotan B7L 2011电气设备.pdf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资源(维修手册)Magotan B7L 2011保养手册.pdf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汽车拖拉机学》课程实验指导(共十八个实验).pdf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数控电火花线切割》课程实验指导.pdf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ppt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电一体化》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ppt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械设计》课程综合实验指导(PPT讲稿).ppt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金属切削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模糊控制理论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数控机床》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新材料新工艺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工电子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可编程控制器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
 -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材料力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