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福建工程学院:《电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电路的分析计算法(电路方程法)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31
文件大小:1.09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3.1 支路电流法 3.3 节点电压法 3.2 回路(网孔)电流法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3章电路方程法电路的分析计算法之二第3章电路的分析计算法之二电路方程法3.1支路电流法3.2回路(网孔)电流法3.3节点电压法2(2)

第3章 电路的分析计算法之二——电路方程法 2(2) 第3章 电路的分析计算法之二 ——电路方程法 3.1 支路电流法 3.3 节点电压法 3.2 回路(网孔)电流法

第3章电路方程法电路的分析计算法之3.1.支路电流法基本思路3. 1. 1以各支路的电流、电压为未知量,依据两类约束关系建立电路方程,即可解出各支路的电流和电压。列出节点电流方程R,i3i+i+i=0IIIRsRis623i-i, +i =0X1:12RRII-iz-i-i=0RD-i +i -i =04(有一个方程不独立)2(3)

第3章 电路的分析计算法之二——电路方程法 2(3) 3.1 支路电流法 以各支路的电流、电压为未知量,依据两类约束关系建立 电路方程,即可解出各支路的电流和电压。 1 3 5 4 5 6 2 3 6 1 2 4 0 0 0 0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              列出节点电流方程 (有一个方程不独立) R3 3 i 5 i R5 R1   S1 u 1 i R4 2 i 4 Ⅰ Ⅲ 2 6 R6 i 3 R2   S2 u 1 Ⅱ 4 i 3.1.1 基本思路

第3章电路方程法电路的分析计算法之R,:i3i+i+is=0iRR.isig2i-i+i=031'i4'R-iz -i -i =0R2一IIRanDus2S有n个节点,列n一1个电流方程4列出独立KVL方程的方法为:所选择的每一个回路,需包含一条其它回路所不包含的新回路。可以证明,若一个电路有n个节点、b条支路,其独立回路电压方程数L为L=b-n+12(4)

第3章 电路的分析计算法之二——电路方程法 2(4) 1 3 5 4 5 6 2 3 6 0 0 0 i i i i i i i i i           R3 3 i 5 i R5 R1   S1 u 1 i R4 2 i 4 Ⅰ Ⅲ 2 6 R6 i 3 R2   S2 u 1 Ⅱ 4 i 有n个节点,列n-1个电流方程 列出独立KVL方程的方法为: 所选择的每一个回路,需包含一条其它回路所不包含的新 回路。 可以证明,若一个电路有n个节点、b条支路,其独立回 路电压方程数L为 L=b-n+1

第3章电路方程法电路的分析计算法之二R,:i31-Ri + Ri4 + Ris = usiRsR.'51623Ⅱ-Rzi2-Ri4 + Rgig=-us211R,R,TTRaIRis- Rsis - Reic= 0us2联立求出各电流4列写电压方程的规则电流参考方向与绕行方向一致时,该电流在电阻上产生的压降R取正号,否则取负号;电压源us的参考方向与绕行方向一致时,该电压取负号,否则取正号。2(5)

第3章 电路的分析计算法之二——电路方程法 2(5) R3 3 i 5 i R5 R1   S1 u 1 i R4 2 i 4 Ⅰ Ⅲ 2 6 R6 i 3 R2   S2 u 1 Ⅱ 4 i Ⅰ Ⅱ Ⅲ     R i R i R i u 1 1 4 4 5 5 1S      R i R i R i u 2 2 4 4 6 6 S2 3 3 5 5 6 6 R i R i R i    0 联立求出各电流 列写电压方程的规则 电流参考方向与绕行方向一致时,该电流在电阻上产生 的压降Ri取正号,否则取负号; 电压源uS 的参考方向与绕行方向一致时,该电压取负号, 否则取正号

第3章电路方程法电路的分析计算法之二3.1.2分析步骤及要点(1)设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并标在电路图上(2)列写任意(n一1)个节点电流方程:3)选取(b一n十1)个独立回路(平面电路一般选择网孔)列写回路电压方程:(4)将电流、电压方程组联立求解:(5)电路中含有受控源时,可视为独立源建立电路方程,用支路电流表示控制量,代入方程:(6)用回路法或功率平衡法验证求解结果,2(6)

第3章 电路的分析计算法之二——电路方程法 2(6) ⑴ 设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并标在电路图上; ⑵ 列写任意(n-1)个节点电流方程; ⑶ 选取(b-n+1 )个独立回路(平面电路一般选择网孔), 列写回路电压方程; ⑷ 将电流、电压方程组联立求解; ⑸ 电路中含有受控源时,可视为独立源建立电路方程,用支 路电流表示控制量,代入方程; ⑹ 用回路法或功率平衡法验证求解结果。 3.1.2 分析步骤及要点

第3章电路方程法电路的分析计算法之二【例3.1.1】求所示电路的各支路电流。已知Usi=140V Us2 =90V R=202 R,=5Q R=6QR12I1RaI, + I2 = I3RI +R,I, =UsRIIUS2-R,I2 -R,1, =-Us21代入已知条件,解得bI,=4A I, =6A I,=10A回路法验证:列出新回路方程,代入结果计算。功率平衡法:计算各元件功率,提供一消耗。2(7)

第3章 电路的分析计算法之二——电路方程法 2(7) 【例3.1.1】求所示电路的各支路电流。已知 S1 S2 U U R R R      140V 90V 1 2 3 = 20 = 5 = 6 Ⅰ Ⅱ US1 US2     R3 R2 R1 2 I 1 I 3 I a b 1 2 3 I I I   R I R I U 1 1 3 3 S1       R I R I U 2 2 3 3 S2 代入已知条件,解得 1 2 3 I I I    4A 6A 10A 回路法验证:列出新回路方程,代入结果计算。 功率平衡法:计算各元件功率,提供=消耗

第3章电路方程法电路的分析计算法之【例3.1.2】求所示电路的各支路电流。已知Usi =140VUs2=90VR=20QR=5Q将受控源视为独立电源列方程12R2I1Ra口+U+I, + I, = I3+0.75UUs25-RI =Usi -0.75U1.-RI2 = -Us2 +0.75Ub控制量用未知量表示:U,=R,I。与已知条件一起代入方程,求解出I, =4A I, =6A I, =10A2(8)

第3章 电路的分析计算法之二——电路方程法 2(8) 【例3.1.2】求所示电路的各支路电流。已知 S1 S2 U U R R     140V 90V 1 2 = 20 = 5 U1 0.75 US1 US2     R2 R1 2 I 1 I 3 I a b   U1   将受控源视为独立电源列方程 1 2 3 I I I   1 1 S1 1 R I U U   0.75 2 2 S2 1     R I U U 0.75 控制量用未知量表示:U1 = R1 I1,与已知条件一起 代入方程,求解出 1 2 3 I I I    4A 6A 10A

第3章电路方程法电路的分析计算法之3.2回路(网孔)电流法网孔属于回路,网孔电流法是回路电流法的特殊情况先介绍网孔电流法3. 2. 1基本思路平面电路有(b-n+1)个网孔,这些网孔是一组独立的回路网孔电流是假想的、沿该网孔边界流动的电流。RiR2平面电路2个网孔的网孔电流iMI)iniM2,方向如图中虚线所示,也是列写KVL方程时的绕行方向usiM2us22(9)

第3章 电路的分析计算法之二——电路方程法 3.2 回路(网孔)电流法 网孔电流是假想的、沿该网孔边界流动的电流。 3.2.1 基本思路 网孔属于回路,网孔电流法是回路电流法的特殊情况, 先介绍网孔电流法 平面电路有(b-n+1)个网孔,这些网孔是一组独立的回路 平面电路2个网孔的网孔电流iM1、 iM2,方向如图中虚线所示,也是 列写KVL方程时的绕行方向 2(9)

第3章电路方程法电路的分析计算法之二网孔电流是相互独立的变量,每个网孔电流在它流进某一节点的同时又流出该节点,它自身就满足了KCIR2Riiii2ij =imiz= -iM2usiM2usis = - iM1 + iM2用支路电流表示的2个网孔的电压方程为R,im1 - R,(im2 -imi)-us1 = OR,(im2 -im)-R,im2 +us2 = 02(10)

第3章 电路的分析计算法之二——电路方程法 网孔电流是相互独立的变量,每个网孔电流在它流进某一 节点的同时又流出该节点,它自身就满足了KCL i1 = iM1 i2 = - iM2 i3 = - iM1 + iM2 用支路电流表示的2个网孔的电压方程为            ( ) 0 ( ) 0 3 M 2 M1 2 M 2 S2 1 M1 3 M 2 M1 S1 R i i R i u R i R i i u 2(10)

第3章电路方程法电路的分析计算法之二RiR2ii2(R, +R,)im -R,im2 =usi- R,im +(R, + R,)im2 = -us2+usius2R,imi + Ri2im2 = us1lR2limi + R22iM2 =us22Ru、R22分别称为网孔1、网孔2的自电阻,它们分别是各自网孔内所有电阻的总和,自阻总为正值:R12和R,称为网孔1和网孔2的互电阻,它是该两网孔的共有电阻,其值可正可负可为零。当两个网孔电流同向流过互阻时,取正号,否则取负号;us11、us22分别为网孔1、网孔2中各电压源电压升的代数和。2(11)

第3章 电路的分析计算法之二——电路方程法 R11、R22分别称为网孔1、网孔2的自电阻,它们分别是各自网 孔内所有电阻的总和,自阻总为正值; R12和R21称为网孔1和网孔2的互电阻,它是该两网孔的共有电 阻,其值可正可负可为零。当两个网孔电流同向流过互阻时, 取正号,否则取负号; uS11、uS22分别为网孔1、网孔2中各电压源电压升的代数和。            3 M1 2 3 M 2 S2 1 3 M1 3 M 2 S1 ( ) ( ) R i R R i u R R i R i u        21 M1 22 M 2 22 11 M1 12 M 2 11 S S R i R i u R i R i u 2(11)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