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程学院:《电路》课程教学大纲(二)

《电路(2)》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路(2)课程编号:19110096学时/学分:48/3开课学期: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为第四学期其它专业为第三学期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必修课适用专业:电子电气信息类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本课程在已学《电路(1)》课程的基础上,继续研究线性电路的基本理论、基本定律、基本概念以及基本分析方法,并通过实例、例题和习题来说明理论的实际应用,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和理解,同时了解电路理论的发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好必需的理论基础,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1.了解网络函数的性质,掌握电路频率响应的特点、分析方法,熟练掌握串联谐振电路的分析,掌握并联谐振电路的分析,了解滤波器的作用。2.理解三相电路的概念,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电压、电流、功率的分析计算,了解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及分析计算。3.理解非正弦周期稳态电路的概念,掌握非正弦周期函数有效值、平均功率的计算,掌握谐波分析法分析非正弦周期稳态电路。4.理解时间常数、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等概念,熟练掌握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法(如:三要素法),了解一阶动态电路的应用(如:微分电路、积分电路),掌握二阶动态电路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的概念和时域分析。5.理解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熟练掌握运算分析法分析线性动态电路的方法和步骤(如:运算电路模型、运算阻抗、拉氏正变换、拉氏反变换)。6。理解二端口网络的概念,掌握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参数、等效电路,熟练掌握含二端口网络的电路分析计算,理解二端口的连接、网络函数,了解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7.掌握电路的图、关联矩阵、回路矩阵的概念及列写,了解割集的概念,掌握结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的列写。8.了解非线性电阻元件,了解非线性电阻元件与线性电阻元件的区别,理解静态电阻和动态电阻的定义,掌握非线性电阻电路的计算方法(如:图解法、解析法)。三、课程基本内容和学时安排1.电路的频率响应(6学时)
《电路(2)》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路(2) 课程编号:19110096 学时/学分:48/3 开课学期: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为第四学期 其它专业为第三学期 适用专业:电子电气信息类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必修课 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在已学《电路(1)》课程的基础上,继续研究线性电路的基本理论、基本定律、基本概 念以及基本分析方法,并通过实例、例题和习题来说明理论的实际应用,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掌握 和理解,同时了解电路理论的发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 打好必需的理论基础,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 了解网络函数的性质,掌握电路频率响应的特点、分析方法,熟练掌握串联谐振电路的分析, 掌握并联谐振电路的分析,了解滤波器的作用。 2. 理解三相电路的概念,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电压、电流、功率的分析计算,了解不对称三相 电路的概念及分析计算。 3. 理解非正弦周期稳态电路的概念,掌握非正弦周期函数有效值、平均功率的计算,掌握谐波 分析法分析非正弦周期稳态电路。 4. 理解时间常数、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等概念,熟练掌握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法(如:三要素法),了解一阶动态电路的应用(如:微分电路、积分电路), 掌握二阶动态电路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的概念和时域分析。 5. 理解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熟练掌握运算分析法分析线性动态电路的方法和步骤(如: 运算电路模型、运算阻抗、拉氏正变换、拉氏反变换)。 6. 理解二端口网络的概念,掌握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参数、等效电路,熟练掌握含二端口网络 的电路分析计算,理解二端口的连接、网络函数,了解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 7. 掌握电路的图、关联矩阵、回路矩阵的概念及列写,了解割集的概念,掌握结点电压方程的 矩阵形式的列写。 8. 了解非线性电阻元件,了解非线性电阻元件与线性电阻元件的区别,理解静态电阻和动态电 阻的定义,掌握非线性电阻电路的计算方法(如:图解法、解析法)。 三、课程基本内容和学时安排 1.电路的频率响应(6 学时)

知识点:网络函数,串联(并联)电路谐振概念、条件,品质因数、频率特性,通频带的概念滤波器概念、类型。重点:串联(并联)电路谐振特点。难点:RLC电路的频率特性,RLC串联电路谐振特点。2.三相电路(6学时)知识点:三相电路、对称三相电源的概念,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三相功率的计算,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及计算。重点:对称三相电路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三相功率的计算。难点: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3.非正弦周期稳态电路的分析(6学时)知识点:非正弦周期信号、傅里叶级数分解、频谱的概念;非正弦周期函数有效值、平均功率的概念与计算,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的稳态电路分析计算。重点:非正弦周期函数有效值、平均功率的概念与计算,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谐波分析法。难点:不同谐波作用下的阻抗计算。4.线性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8学时)知识点:初始条件(初始值)的确定,换路定则,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概念和分析方法,三要素法,微分电路、积分电路:一阶电路阶跃响应、冲激响应;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的概念和分析方法。重点:初始条件(初始值)的确定,换路定则,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分析法。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概念和分析方法。难点:全响应、阶跃响应、冲激响应的概念和分析方法。5.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8学时)知识点:拉普拉斯变换、拉氏变换性质、拉氏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运算电路模型,线性电路的运算分析法。重点:拉氏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运算电路模型,线性电路的运算分析法。难点:部分分式展开时系数的确定,运算电路模型中附加电源的数值及其参考方向的确定。6.二端口网络(6学时)知识点:二端口网络的概念、方程、参数,含二端口网络的电路分析计算,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二端口网络的连接,网络函数: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重点: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参数,含二端口网络的电路分析计算。难点:二端口网络的参数计算,含二端口网络的电路分析计算。7.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4学时)
知识点:网络函数,串联(并联)电路谐振概念、条件,品质因数、频率特性,通频带的概念, 滤波器概念、类型。 重 点: 串联(并联)电路谐振特点。 难 点: RLC 电路的频率特性,RLC 串联电路谐振特点。 2.三相电路(6 学时) 知识点:三相电路、对称三相电源的概念,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对称三 相电路的计算,三相功率的计算,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及计算。 重 点:对称三相电路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三相 功率的计算。 难 点: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3.非正弦周期稳态电路的分析(6 学时) 知识点:非正弦周期信号、傅里叶级数分解、频谱的概念;非正弦周期函数有效值、平均功率 的概念与计算,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的稳态电路分析计算。 重 点:非正弦周期函数有效值、平均功率的概念与计算,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谐波分析法。 难 点:不同谐波作用下的阻抗计算。 4.线性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8 学时) 知识点:初始条件(初始值)的确定,换路定则,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 应概念和分析方法,三要素法,微分电路、积分电路;一阶电路阶跃响应、冲激响应;二阶电路零 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重 点:初始条件(初始值)的确定,换路定则,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分析法。二阶电路零输入 响应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难 点:全响应、阶跃响应、冲激响应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5.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8 学时) 知识点:拉普拉斯变换、拉氏变换性质、拉氏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运算电路模型,线性电 路的运算分析法。 重 点:拉氏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运算电路模型,线性电路的运算分析法。 难 点:部分分式展开时系数的确定,运算电路模型中附加电源的数值及其参考方向的确定。 6.二端口网络(6 学时) 知识点:二端口网络的概念、方程、参数,含二端口网络的电路分析计算,二端口网络的等效 电路;二端口网络的连接,网络函数;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 重 点: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参数,含二端口网络的电路分析计算。 难 点:二端口网络的参数计算,含二端口网络的电路分析计算。 7.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4 学时)

知识点:电路的图、割集、关联矩阵、回路矩阵的概念,结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重点:电路的图,关联矩阵、回路矩阵、结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难点:关联矩阵、回路矩阵的列写,支路导纳矩阵的列写。8.非线性电路(2学时)知识点:非线性电阻的概念,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图解法、解析法)。重点:非线性电阻的概念,非线性电阻电路的解析法分析。9.期末复习(2学时)四、结合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为了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本课程的实验单独设立《电工技术实验》课程。五、先修课程《电路(1)》六、建议教材或参考书1:教材:《电路基础》,陈佳新、陈炳煌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10月2.参考书:《电路》(第5版),邱关源、罗先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电路原理》(上册),汪建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电路原理》(下册),汪建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电路分析原理》(第2版、上册),姚维,姚仲兴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11月《电路分析原理》(第2版、下册),姚维,姚仲兴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11月《电路理论与实践》吴大中、赵远东、盛毅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电路基础》(英文版,第5版),CharlesK.Alexander:MatthewN.O.Sadiku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2月七、考核方式和要求1.考核方式:笔试,闭卷2.内容比例:第1、4、5、6部分占50-55%,第2、3、7、8部分占45-50%3.题型比例:1)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50-55%,计算题45-50%2)基本计算题50-55%、综合计算题45-50%八,其他说明1:本大纲适用于电子电气信息类专业。2:本课程可采取课堂讲授、讨论课、习题课等多种教学模式,并积极采用电化教学、多媒体课件等先进教学手段。3.本大纲中习题课的课时包含在1个章节或2个章节中。4:为了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本课程的实验单独设立《电工技术实验》课程。执笔人:陈炳煌审核人:陈佳新
知识点:电路的图、割集、关联矩阵、回路矩阵的概念,结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 重 点:电路的图,关联矩阵、回路矩阵、结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 难 点:关联矩阵、回路矩阵的列写,支路导纳矩阵的列写。 8.非线性电路(2 学时) 知识点:非线性电阻的概念,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图解法、解析法)。 重 点:非线性电阻的概念,非线性电阻电路的解析法分析。 9. 期末复习(2 学时) 四、结合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 为了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本课程的实验单独设立《电工技术实验》课程。 五、先修课程 《电路(1)》 六、建议教材或参考书 1.教 材:《电路基础》,陈佳新、陈炳煌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年 10 月 2.参考书:《电路》(第 5 版),邱关源、罗先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5 月 《电路原理》(上册),汪建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年 12 月 《电路原理》(下册),汪建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年 5 月 《电路分析原理》(第 2 版、上册),姚维, 姚仲兴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年 11 月 《电路分析原理》(第 2 版、下册),姚维, 姚仲兴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年 11 月 《电路理论与实践》吴大中、赵远东、盛毅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年 1 月 《电路基础》(英文版,第 5 版),Charles K.Alexander;Matthew N.O. Sadiku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年 2 月 七、考核方式和要求 1.考核方式:笔试,闭卷 2.内容比例:第 1、4、5、6 部分占 50-55%,第 2、3、7、8 部分占 45-50% 3.题型比例:1)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50-55%,计算题 45-50% 2)基本计算题 50-55%、综合计算题 45-50% 八、其他说明 1.本大纲适用于电子电气信息类专业。 2.本课程可采取课堂讲授、讨论课、习题课等多种教学模式,并积极采用电化教学、多媒体课 件等先进教学手段。 3.本大纲中习题课的课时包含在 1 个章节或 2 个章节中。 4.为了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本课程的实验单独设立《电工技术实验》课程。 执笔人:陈炳煌 审核人:陈佳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福建工程学院:《电路》课程教学大纲(一).pdf
- 《电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中职)第四章 电容器.ppt
- 《电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中职)第八章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ppt
- 《电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中职)第五章 磁与电磁感应.ppt
- 《电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中职)第一章 课程导入.ppt
- 《电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中职)第六章 正弦交流电.ppt
- 《电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中职)第三章 直流电路.ppt
- 《电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中职)第七章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ppt
- 《电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中职)第九章 变压器.ppt
- 《电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中职)第二章 电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测量.ppt
-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资源(中职)教学大纲.pdf
- 《建筑供配电》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二次系统的调试与运行维护.pdf
- 《建筑供配电》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变压器保护.pdf
- 《建筑供配电》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线路电流保护.pdf
- 《建筑供配电》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pdf
- 《建筑供配电》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高压断路器控制回路.pdf
- 《建筑供配电》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二次回路与操作电源.pdf
- 《建筑供配电》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一次设备与电气主接线(高低压断路器).pdf
- 《建筑供配电》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一次设备与电气主接线(电力变压器).pdf
- 《建筑供配电》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pdf
- 福建工程学院:《电工技术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pdf
- 福建工程学院:《电工技术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二,电气类).pdf
- 福建工程学院:《电工技术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二,电子类).pdf
- 福建工程学院:《电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pdf
- 福建工程学院:《电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电路的分析计算法(等效变换法).pdf
- 福建工程学院:《电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电路的分析计算法(电路方程法).pdf
- 福建工程学院:《电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电路的分析计算法(电路定理法).pdf
- 福建工程学院:《电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pdf
- 福建工程学院:《电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pdf
- 福建工程学院:《电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7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pdf
- 福建工程学院:《电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8章 三相电路.pdf
- 福建工程学院:《电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9章 非正弦周期电路的稳态分析.pdf
- 福建工程学院:《电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0章 线性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pdf
- 福建工程学院:《电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1章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pdf
- 福建工程学院:《电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2章 二端口网络.pdf
- 福建工程学院:《电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3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pdf
- 福建工程学院:《电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4章 非线性电路.pdf
- 浙江科技大学:《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大纲(Embedded System B,EDA).pdf
- 浙江科技大学:《可编程器件EDA技术与实践》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EDA技术概述(主讲:郑玉珍).pdf
- 浙江科技大学:《可编程器件EDA技术与实践》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1 可编程逻辑器件基础.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