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rpter 1 系统与建设系统概述

1.系统与建设系统特征系统概念。(系统定义、系统要素、系统特性、系统分类、系统结构与功能)建设系统的特征。2.系统工程及其方法论CONTENTS系统工程的定义、系统工程的特点、系统工程形成与发展、系统工程应用。管理系统工程的概念、管理系统工程特征、管理系统工程职能、管理系统工程的方法论(霍尔三维方法、切克兰特方法、综合集成方法、)3.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概念、系统分析特点、系统分析原则系统分析步骤、系统分析的应用4.系统模型系统模型的概念、分类管理系统建模的要求、管理系统建模的步骤5.实用模型技术结构模型化技术(ISM)、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预测模型技术。系统仿真模型
• 1.系统与建设系统特征 • 系统概念。(系统定义、系统要素、系统特性、系统分类、系统结 构与功能) • 建设系统的特征。 • 2.系统工程及其方法论 • 系统工程的定义、系统工程的特点、系统工程形成与发展、系统工 程应用。 • 管理系统工程的概念、管理系统工程特征、管理系统工程职能、管 理系统工程的方法论(霍尔三维方法、切克兰特方法、综合集成方 法、)、 • 3.系统分析 • 系统分析概念、系统分析特点、系统分析原则 • 系统分析步骤、系统分析的应用 • 4.系统模型 • 系统模型的概念、分类 • 管理系统建模的要求、管理系统建模的步骤 • 5.实用模型技术 • 结构模型化技术(ISM)、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预测模型技 术。 • 系统仿真模型

6.系统评价系统评价概念、系统决策、系统评价步骤。系统评价方法:调查打分法(Checklist)、层次分析法(AHP)、计划CONTENTS评审技术(PERT)、模糊数学(FuzzySet)7.系统决策决策分析概念、决策分析类型、决策分析过程不确定型决策问题分析、效用理论、决策树法8系统工程方法在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建筑设计院任务优化问题分析、不平衡报价系统决策问题分析、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布局问题分析、建设系统布局综合规划问题分析
• 6.系统评价 • 系统评价概念、系统决策、系统评价步骤。 • 系统评价方法:调查打分法(Checklist)、层次分析法(AHP)、计划 评审技术(PERT)、模糊数学(Fuzzy Set) 。 • 7.系统决策 • 决策分析概念、决策分析类型、决策分析过程。 • 不确定型决策问题分析、效用理论、决策树法 • 8系统工程方法在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 建筑设计院任务优化问题分析、不平衡报价系统决策问题分析、国 际工程承包市场布局问题分析、建设系统布局综合规划问题分析

第1章系统与建设系统概述1.1系统概念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可以说任何事物都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这种存在的方式决定了我们要树立把所要研究的问题或对象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的观念。从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或改造客观事物的过程来看,通常用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根据事物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这类事物就被看作为一个系统
第1章 系统与建设系统概述 1.1 系统概念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可以说任何 事物都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这种存在的方式 决定了我们要树立把所要研究的问题或对象都可 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的观念。 从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或改造客观事物的过 程来看,通常用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 根据事物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从 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这类事物就被看 作为一个系统

1.1.1系统的定义在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个社会活动领域,一个应用最广泛的术语就是“系统”。系统无处不有,大到整个自然界、人类社会,小到一个企业、一个项目组织,关于系统的概念,有很多种定义。在美国的《韦氏系统有大有小,有巨型系统、有工程(webster)大辞典》中,“系统"被解释为"一切有组系统、生物系统、经济系统、信息系统,也有社会系统。织的或被组织化的整体,结合着整体所形成的各种概念和原理的综合,由有规则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形式组成的诸要素集合”。在日本的JIS标准中,“系统”被定义为“许多组成要素保持有机的秩序,向同一目的行动的集合体”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把“系统”定义为“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综合体”美国著名学者阿柯夫认为: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任何种类的要素所构成的集合
• 关于系统的概念,有很多种定义。在美国的《韦氏 (webster)大辞典》中,“系统”被解释为“一切有组 织的或被组织化的整体,结合着整体所形成的各种概念 和原理的综合,由有规则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形式 组成的诸要素集合”。 1.1.1 系统的定义 • 在日本的JIS标准中,“系统”被定义为“许多组成要素保持有机的 秩序,向同一目的行动的集合体”。 • 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把“系统”定义为“相互作用的诸要素 的综合体”。 • 美国著名学者阿柯夫认为: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任何 种类的要素所构成的集合。 在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军 事、教育等各个社会活动领域,一个 应用最广泛的术语就是“系统”。系 统无处不有,大到整个自然界、人类 社会,小到一个企业、一个项目组织。 系统有大有小,有巨型系统、有工程 系统、生物系统、经济系统、信息系 统,也有社会系统

1.1.1系统的定义在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个社会活动领域,一个应用最广泛的术语就是“系统”。系统无处不有,大到整个自然界、人类社会,小到一个企业、一个项目组织。系统有大有小,有巨型系统、有工程钱学森给出的对系统的描述性定义:系统是由相系统、生物系统、经济系统、信息系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统,也有社会系统。能的有机整体:第一,系统是由若于要素组成的:第二,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第三,由于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使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特定的功能虽然系统的定义很多,但都包含了这三个方面的特征。正确理解系统的定义对于我们认识事物是非常必要的
• 钱学森给出的对系统的描述性定义:系统是由相 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 能的有机整体。 • 第一,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 • 第二,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 • 第三,由于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使系统作为一个 整体具有特定的功能。 虽然系统的定义很多,但都包含了这三个方面的特 征。正确理解系统的定义对于我们认识事物是非常 必要的。 1.1.1 系统的定义 在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军 事、教育等各个社会活动领域,一个 应用最广泛的术语就是“系统”。系 统无处不有,大到整个自然界、人类 社会,小到一个企业、一个项目组织。 系统有大有小,有巨型系统、有工程 系统、生物系统、经济系统、信息系 统,也有社会系统

1.1.1系统的定义在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个社会活动领域,一个应用最广泛的术语就是“系统”。系统无处不有,大到整个自然界、人类社会,小到一个企业、一个项目组织综上所述,一个系统是整体,且从系统功能来看系统有大有小,有巨型系统、有工程系统、生物系统、经济系统、信息系它还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硬把一个系统分割开统,也有社会系统。来,那么它将失去其原来的性质在物质世界中,一个系统中的任何部分都可以被看作一个子系统,而每一个系统又可以成为一个更大规模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如何划分系统与子系统的边界?“境界
• 综上所述,一个系统是整体,且从系统功能来看, 它还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硬把一个系统分割开 来,那么它将失去其原来的性质。 • 在物质世界中,一个系统中的任何部分都可以被看 作一个子系统,而每一个系统又可以成为一个更大规模 系统中的一个部分。 1.1.1 系统的定义 在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军 事、教育等各个社会活动领域,一个 应用最广泛的术语就是“系统”。系 统无处不有,大到整个自然界、人类 社会,小到一个企业、一个项目组织。 系统有大有小,有巨型系统、有工程 系统、生物系统、经济系统、信息系 统,也有社会系统

1.1.2系统的要素要素是组成系统的基本部分。在一项事物的研究或处理中,凡是系统里不可再进行分解的部分就称为其要素。一个部分”能称为系统的要素,它必须具有下列的特性:(1)功能(2)影响每个要素应具有自身特定的每个要素的性质和行为影响着功能所构成系统的性质和行为恭恭口(3)依赖(4)无独立要素每个要素对所构成系统的影响不存在独立的要素,即系使系统的性质或行为发生的统不可能分成独立的要素。变化),依赖于系统中其他要素的性质和行为;
(2)影响 每个要素的性质和行为影响着 所构成系统的性质和行为 (4)无独立要素 不存在独立的要素,即系 统不可能分成独立的要素。 (1)功能 每个要素应具有自身特定的 功能 (3)依赖 每个要素对所构成系统的影响 (使系统的性质或行为发生的 变化),依赖于系统中其他要 素的性质和行为; 1.1.2 系统的要素 要素是组成系统的基本部分。在一项事物的研究或处理 中,凡是系统里不可再进行分解的部分就称为其要素。一个 “部分”能称为系统的要素,它必须具有下列的特性:

要素通常分为两类。一类称为具体要素如矿物、生物、机器、人、能量和过程等实实在在的东西;另一类称为抽象要素如概念、原理、法则、方法、制度和程序等理性的东西。在运用系统思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必须决定要素的取舍,即找出那阿些对系统的性质、功能、发展、变化有决定性影响的部分作为要素,忽略系统中的次要因素
• 要素通常分为两类。一类称为具体要素, 如矿物、生物、机器、人、能量和过程等 实实在在的东西;另一类称为抽象要素, 如概念、原理、法则、方法、制度和程序 等理性的东西。 • 在运用系统思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时, 必须决定要素的取舍,即找出那些对系统 的性质、功能、发展、变化有决定性影响 的部分作为要素,忽略系统中的次要因素

(1)整体性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以相互区别的要素,按照作为系统整体所应具有的综合整体性而构成的。系统具有集合性,它是为达到系统基本功能要1.1.3系统的特性求所必须具有的组成要素的集合。(1)整体性构成系统的各要素虽然具有不同性能,但它们(2)相关性是根据逻辑统一性的要求而构成的整体(3)目的性系统不是各个要素简单的集合,否则它就不会(4)层次性(5)适应性形成整体的特定的功能。因此,即使每个要素并不(6)节省性都很完善,但它们可以进行综合和统一,成为具有(7)有限性良好功能的系统
( 1 )整体性 ( 2)相关性 ( 3)目的性 ( 4)层次性 ( 5)适应性 ( 6)节省性 ( 7)有限性 1.1.3 系统的特性 ( 1)整体性 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以相互区别的要 素,按照作为系统整体所应具有的综合整体性而构 成的。 系统具有集合性,它是为达到系统基本功能要 求所必须具有的组成要素的集合。 构成系统的各要素虽然具有不同性能,但它们 是根据逻辑统一性的要求而构成的整体。 系统不是各个要素简单的集合,否则它就不会 形成整体的特定的功能。因此,即使每个要素并不 都很完善,但它们可以进行综合和统一,成为具有 良好功能的系统

反之,即使每个要素都是良好的,但作为整体却不具有良好的功能,也就不能称之为完善的系统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为了保证系统的整体性,还必须充分注意系统的各个层次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协调与联结1.1.3系统的特性并按照系统整体目标,提高系统的有序性,尽量避免系统的“内耗”。(1)整体性(2)相关性(3)目的性(4)层次性(5)适应性(6)节省性(7)有限性
(1)整体性 (2)相关性 (3)目的性 (4)层次性 (5)适应性 (6)节省性 (7)有限性 1.1.3 系统的特性 反之,即使每个要素都是良好的,但作为整体却不具有 良好的功能,也就不能称之为完善的系统。 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为了保证系统的整体性,还必 须充分注意系统的各个层次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协调与联结, 并按照系统整体目标,提高系统的有序性,尽量避免系统的 “内耗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案例)某网上书店的系统规划.pdf
-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基于案例推理的供应商选择决策支持系统研究.pdf
-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层次分析法在水环境系统工程中的应用.pdf
-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得利斯集团的学习型企业建设.pdf
-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案例)传统工艺品企业的组织结构系统分析.pdf
-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System Engineering.pdf
- 《工程分析的模糊集和非精确概率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L9_10_Quantification of heterogeneous information.pdf
- 《工程分析的模糊集和非精确概率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L7_8_Processing of fuzzy sets – from theory to numerical procedures.pdf
- 《工程分析的模糊集和非精确概率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L3_4_What is what - intervals, fuzzy sets, random variables, imprecise probabilities epistemic uncertainty.pdf
- 《工程分析的模糊集和非精确概率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L1_2_Intro.pdf
- 《工程分析的模糊集和非精确概率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L19_20_Efficient 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 for Complex Systems Analysis.pdf
- 《工程分析的模糊集和非精确概率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L17_18_Engineering analyses with imprecise probabilities, applications.pdf
- 《工程分析的模糊集和非精确概率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L15_16_Engineering analyses with intervals and fuzzy sets, applications.pdf
- 《工程分析的模糊集和非精确概率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L13_14_Comparative studies with respect to probability theory.pdf
- 《工程分析的模糊集和非精确概率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L11_12_FUZZY STOCHASTIC ANALYSIS.pdf
-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统计过程控制理论(SPC).ppt
-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质量管理概论 Quality Management and Reliability(主讲:路春光、孟丽丽).ppt
-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质量检验及抽样技术.pptx
-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统计质量控制方法.ppt
-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设计质量管理.ppt
-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rpter 2 系统工程及方法论.pptx
-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rpter 3 系统分析.pptx
-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rpter 6 系统评价.pptx
-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rpter 8 系统工程方法在建设管理中的应用.pptx
-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rpter 7 系统决策.pptx
-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rpter 5 实用模型技术.pptx
-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rpter 4 系统模型.pptx
- 武汉理工大学:《系统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Chapter 07 系统预测与决策.pdf
- 武汉理工大学:《系统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Chapter 05 切克兰德方法论.pdf
- 武汉理工大学:《系统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Chapter 06 系统研究.pdf
- 武汉理工大学:《系统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Chapter 04 系统方法.pdf
- 武汉理工大学:《系统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Chapter 03 系统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系统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Chapter 02 系统理论.pdf
- 武汉理工大学:《系统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Chapter 08 系统的自组织.pdf
- 武汉理工大学:《系统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Chapter 01 系统概论 System Engineering(主讲:张庆英).pdf
- 《系统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英文文献)Thinking and Exploring Road to Modern Logistics Development.pdf
- 《系统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英文文献)The Logistic Strategy Based on E-commerce.pdf
- 《系统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英文文献)Web Service in Integrated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pdf
- 《系统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英文文献)Two-phase algorithm for multi-warehouse and multi-task based logistics delivery.pdf
- 《系统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英文文献)The Internal Logistics of Port Enterprises and Its Rationalization Principles.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