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曲式分析与写作应用作曲理论

目录绪论(1)第一节(1)概述第二节(3)音乐表现的基本手段第三节(16)旋律、主题、及主题发展手法第四节(29)音乐发展的几个不同阶段.第五节(35)曲式中的连接过渡第六节(37)有关曲式的附加部分引子第一章 单一部曲式乐段(42)第一节概述(42)(42)第二节乐段的内部结构第三节(45)乐段的类型第四节乐段的调性、收拢与开放……(65)(72)第五节乐段内部的结构变化第六节(75)乐段规模的扩展与减缩第七节(82)复乐段(85)第二章我国民歌的特点及其运用第一节(85)概述第二节(87)民歌的曲式结构第三节( 88 )我国民歌的某些特点第四节(98)民歌及民间素材在创作中的运用1

第三童单二部曲式(107)(107)第一节概述(109)第二节有再现的单部曲式(114)第三节无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第四节(121)具有再现因素的单二部曲式第五节单二部曲式中各部分的反复(123)第四章(124)单三部曲式(124)第一节概述(125)第二节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第三节无再现的单三部曲式(138)第四节单三部曲式的图式(142)第五童复三部曲式及其它(144)第一节概述(144)第二节复三部曲式的类型及其各部分特征(145)第三节(161)复三部曲式的进一步复杂化第四节复二部曲式(162)·(164)第六章回旋曲式第一节概述(164)第二节回旋油式的类型(166)第三节(173)自由·回旋曲式第七章(180)循环体与其它第一节(180)概述(182)第二节循环体的主要类型(195)第三节五部结构2

第四节(196)多段体第八童变葵曲式(201).第一节(201)概述(202)第二节声乐变奏曲第三节固定低音变奏曲(212)第四节(214)装饰变奏曲第五节(218)自由变奏曲(235)第六节双重主题变秦曲(243)第九章鸣曲式(243)第节概述(246)第二节呈示部、呈示部中主题对比性质.(251)第三节主部副部(256)第四节(260)-第五节连接部(262)第六节结束部与引子(267).第七节展开部、展开部的结构及其特征..(275)第八节展开部的调性布局(280),第九节再现部与结尾(285)第十节.没有展开部的奏鸣曲式。第十一节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288)(296)第十章 麦鸣回旋曲式(296)第一节概述(298)第二节呈示部3

第三节中间插部(300)第四节(302)再现部及结尾..第十一章协窦曲(305)第一节概述(305)第二节协奏曲第一乐章(308)第三节华彩乐段(318)第十二章套曲(324)第一节概述(324)第二节组曲(325)第三节奏鸣套曲(337)第四节四个乐章构成的奏鸣套曲(342)第五节两个乐章构成的奏鸣套曲(357)第六节·新型标题交响套曲(368)第十三章标题音乐(396)第一节概述(396)第二节有关标题音乐的写作(398)...声乐套曲第十四童(405)第一节概述(405)第二节声乐套曲的民间基础(406)第三节声乐套曲的主要类型(412)参考分析材料(435)4

绪论第一节概述曲式的基本概念通俗点讲,即是音乐作品的组织结构。适当的形式对于音乐思想的表达起重要的作用。我见过不少的青年作家虽有很好的想法和素材,就是因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而不能把一些很好的素材组织起来,或者说组织的不好,其结果使作品显得杂乱无章。过去我在创作实践中也有深刻的体会。所以,学习和掌握这门知识,对于一个学习作曲或有志作曲的人来说,那是非常必要的,切不可忽视。在创作中形式是服从内容的,即内容决定于形式,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既反对那种无内容的纯形式主义的创作倾向,又要反对那种没有形式的杂乱无章的创作倾向。正如前面所讲的那样,形式和内容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但是,在整个音乐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内容的需要,曲式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它决不是一成不变的教1

条,或者说在创作中死搬硬套某些公式,这是有害无益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研究作品时,不仅了解它的共性和个性,更重要的一点是从内容出发,找出音乐组织结构的基本规律,借以帮助指导我们的创作,这是学习的主要任务,也是个学习的方法问题。大自然中的音响或某些音响,并非都能表达思想,只有乐音体系中的音,并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才能反映思想。然而,音乐的艺术形式不同于其它的艺术形式,它是时间艺术、即乐音体系中的音在时间的运动过程中表达思想感情,并且有时是不变的,有时是在发展变化的。音乐句逗段落的划分及布局有点和文学诗歌相近似,它只不过是抽象一点累了。一部好的音乐作品所反映出来的构思规律,带有某些普遍的意义,有时于变万化。比如在现代派的作品中,也带有一定的影响,看出痕迹。曲式结构中的句逗、段落划分,大体和文学作品中的章节、句逗、字相近似。曲式中的句逗划分的基本标志类型有以下几种:1、休止符将句断开,下例中的休止符起文学中的(,)号作用如:-二p2、同音型重复造成音乐的断开(参看上例后半部)。3、长音进行造成音乐进行中的停顿如2

4、和声终止式往往是由曲式中段落划分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般情况下完全终止表示段落的结束,(开放性的段落除外):半终止则表示段落的中间停顿,它好像文学中的句子,表示没有完。然而,在音乐作品中句逗的划分,有时是模楞两可难以辩认。所以划分时往往出现不同意见。这时要根据具体条件,如节拍的位置、和声、音程等因素加以分析,从中找出比较正确的答案。第二节音乐表现的基本手段讲音乐表现首先就得从研究音乐表现的基本手段着手,因为,作曲家们在创作的时候,就是利用这些基本手段进行构思创作,反映现实,从而表达自已的思想感情。因此,不管是学作曲的还是学演奏、演唱的学生,学习研究音乐表现的基本手段,掌握它的规律,这对提高学生的创作或演奏、演唱水平极为有益。音乐表现的基本手段,概括的讲,主要包括:旋律线、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和声、调式、调性、音区、音色及织体等方面,下面我们分别讲一讲音乐表现的基本手段。(I)旋律线(又叫音高线),用线将旋律音程按照一定的方向连接起来便构成旋律线。旋律线的进行分跳进和级进两种,按进行的方向可分为:平行、上行、下行及波浪式3

进行四种。通常作品中的旋律进行与音乐情绪的低沉和高涨紧密的联系在一一起。一般说来旋律线的上行表现情绪的高涨,而下行往往表现出音乐情绪的低沉,给人以忧郁而悲伤的印像。音乐作品中的旋律线通常有一个最高点,而这个最高点往往是音乐发展的最终目的,它常常是音乐作品中最紧张最激动的地方,这就是音乐的高潮。如:例 1聂耳“国歌”班行一滋一一最漠一韩限通过上例可以看出,旋律线以不断跳进的方式向上进行,使音乐具有号召性并有战斗的气质。该曲第9小节(E音)处是旋律线的最高点,也是全曲的高潮,表现出以满腔的热忧尖锐的指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使这首歌具有很强的战斗性和号召性。在这里旋律线的跳进上行进行及旋律线的最高点起了重要作用。旋律线的下行进行常常产生一种凄凉而悲伤的情绪,(参看例78河北民歌“小白菜”)。旋律线的平行进行可以具有很强的战斗力。比如例1“国歌”中开始1,2小节处。如果旋律线的平行进行,再结合着其它因素如节拍、节4

奏、速度等条件,它可以表现庄严、沉重、活泼和跳跃的情绪,(参看贝多芬“第十二奏鸣曲”第三乐章的葬礼进行曲)。慢速而微小的波浪式进行常常具有一种温柔荡洋的情绪,一般抒情地而富有歌唱性的多半是这样,如:例2云南民歌“小河消水”&!月云来为汪汪彩汪江1-一共赵我的啊奇在深山;奇依月克天一走天上哥明!哥!1附!出仁河消青你钻快速而激烈的波浪式进行常常产生一种紧张而热烈的气氛。一般紧张的战斗场面和风暴多半是这种进行(参看“钢琴协奏曲黄河”第一段“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第三乐章)。(Ⅱ)节奏、节拍、速度长短不同的音符时值相互结合之总合叫做节奏。节奏与人民生活中的语言、呼吸、语气以及各种动作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旋律的骨架对音乐的表现起着重要的作用。节奏在音乐中通常是由节拍来组织体现的。所谓节拍的概念是指5

强、弱有规律的周期反复。但是,二者在实践中往往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一般说来相应的节奏必然以相应的节拍去组织体现共同表达思想内容。不同的节拍具有不同的特点,同时也就有不同的表现力,比如说二拍子、四拍子具有坚定有力地进行曲特点,同时又富有庄重的个性,所以一般进行曲,群众歌曲、颂歌之类采用二拍子、四拍子写比较合适。像“学习雷峰好榜样”“东方红”“国歌”“国际歌都是采用这种拍子写的。相反三拍子具有轻盈活没的特点,并富有跳跃的个性、一般舞曲、谐曲多半采用三拍子写成(参看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三乐章、圣桑的“引子与回旋”)。切分音常常破坏正常的节拍,这样便可产生一种不稳定的情绪。有时切分音产生一种特殊的风格,比如连续的切分节带有某种地方色彩,像新疆的民间音乐就是这样。这就表明了节奏的本身就具有巨大的表现作用。切分音有时节奏、节拍产生矛盾,表现一种特殊的感情和内容,这是创作中的一个特殊手法。如:例3柴科夫斯基“曼弗里得交响乐”第一乐章(3、壮36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曲式分析.pdf
-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曲式与音乐作品分析.pdf
-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谱例集 第2册 公共课.pdf
-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谱例集 第1册 公共课.pdf
-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曲式与作品分析新编.pdf
-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曲式与作品分析实用教程.pdf
- 《中国山水画临摹》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美学三书(Ⅲ)美学四讲.pdf
- 《中国山水画临摹》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中国写意山水画技法.pdf
-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曲式与作品分析基础.pdf
-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曲式与作品分析(顾桐芳).pdf
-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曲式与作品分析(下).pdf
-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曲式与作品分析(上).pdf
-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曲式与作品分析(修订版)吴祖强,人民音乐出版社.pdf
-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全国普通高等院校音乐专业教材——曲式与作品分析(李德隆).pdf
- 《中国山水画临摹》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山川悠远——中国山水画艺术.pdf
- 《中国山水画临摹》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山水画构图.pdf
- 《中国山水画临摹》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山水画设色技法教程.pdf
- 《中国山水画临摹》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书法——写意花鸟与山水画入门.pdf
- 《中国山水画临摹》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八大山人的山水画.pdf
- 《中国山水画临摹》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山水画皴法十要(俞子才、周阳高,图文版).pdf
-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曲式分析教程(黄明).pdf
-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曲式学.pdf
-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曲式学基础知识问答.pdf
-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曲式精要.pdf
-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调性音乐的曲式结构.pdf
-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音乐结构与作品曲式分析(为了更好的音乐教学和自学).pdf
-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音乐考研——曲式与作品分析.pdf
-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曲式与作品分析.pdf
-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曲式与作品分析》徐文正,张劲(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pdf
-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和声研究》王晔著.pdf
-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郑兴三编著.pdf
-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音乐结构图谱分析》卢广瑞著.pdf
-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音乐考研复习精要 曲式与作品分析卷 第1版》吴春福编著.pdf
-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普通高等学校音乐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曲式与音乐作品分析.pdf
-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论曲式与音乐作品分析.pdf
-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高为杰 陈丹布《曲式分析基础教程》.pdf
-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高等院校音乐类“十一五”规划教材——曲式与作品分析(徐文正).pdf
-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Principles of Interior Design.doc
-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授课教案(石河子大学:舒梅娟).doc
-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室内设计基础概述.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