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库存战略规划与管理 6.2 库存管理的内容

2库存管理的内容1品种分类订货点服务率和缺货率1订货量丨供应期间1订货间隔|安全库存
|品种分类 |服务率和缺货率 |供应期间 |订货间隔 库存管理的内容 |订货点 |订货量 |安全库存

一、品种分类·以库存物质类别为管理单位进行分类。在库存多种产品、商品等情况时,根据需要、价格、形状及补充方式等特点,按品种进行分类。·采取各自独立的管理方式,必须能够按每个分类单位掌握其需要数量管理费用、服务水平及库存补充的供应时间等情况(ABC管理法)。ABC管理法货物库存成本所占比例库存数量所占比例A类15%70%—80%B类30%15%25%C类5%55%
• 以库存物质类别为管理单位进行分类。在库存多种产品、商品等情况时, 根据需要、价格、形状及补充方式等特点,按品种进行分类。 • 采取各自独立的管理方式,必须能够按每个分类单位掌握其需要数量、 管理费用、服务水平及库存补充的供应时间等情况(ABC管理法)。 一、品种分类 货物 库存成本所占比例 库存数量所占比例 A类 70%—80% 15% B类 15%—25% 30% C类 5% 55% ABC管理法

二、服务率和缺货率·所谓服务率,是指对于在一一定期间内,例如一年、半年等需要量,能做到库存不缺货的比例·所谓缺货率是指由于缺货造成对需求不适应的比例:服务率和缺货率的大小,对企业经营是有重要意义的决定性项自,服务率越高,要求拥有的库存就越多。必须根据企业的战略,由商品的重要程度来决定
• 所谓服务率,是指对于在一定期间内,例如一年、半年等需要量,能做 到库存不缺货的比例。 • 所谓缺货率是指由于缺货造成对需求不适应的比例。 • 服务率和缺货率的大小,对企业经营是有重要意义的决定性项目,服务 率越高,要求拥有的库存就越多。必须根据企业的战略,由商品的重要 程度来决定。 二、服务率和缺货率

二、月服务率和缺货率:对某一定期间(例如一年、半年)的需要量来说,设a---库存服务率;b--缺货率,其衡量尺度有下列三种:客户人数福商品数量商品价格缺货数量缺货商品金额缺货的客户人数b,=b,=商品需要总量b, =需要商品总金额客户总人数a, =1-bsa, =1-biaz =1-b
• 对某一定期间(例如一年、半年)的需要量来说,设a-库存服务 率;b-缺货率,其衡量尺度有下列三种: 客户总人数 缺货的客户人数 b1 = a1 =1− b1 2 2 2 a 1 b b = − = 商品需要总量 缺货数量 ◼ 商品数量 ◼ 商品价格 3 3 3 a 1 b b = − = 需要商品总金额 缺货商品金额 二、服务率和缺货率 ◼ 客户人数

三、供应期间(备货期间/供应提前期·指为了补充库存,从订货开始调进货物,直到所需要的物品备齐为止,所需要的时间。·供应期间通常受到订货方(库存补充方)及交通运输等难以控制的因素的制约。当库存补充方是本公司或者是配送中心时,由于有充分的库存量则供应期间的主要天数,就是运输所需要的天数。库存补充的对方如果是其他公司时,当发生缺货或者是正在生产中以及生产之前的情况时,应把需要安排的时间和工厂所需要的关数在一起计算。当供应期间发生变化时,为了保险起见,应当拥有较多的库存
• 指为了补充库存,从订货开始调进货物,直到所需要的物品备齐为止, 所需要的时间。 • 供应期间通常受到订货方(库存补充方)及交通运输等难以控制的因素 的制约。当库存补充方是本公司或者是配送中心时,由于有充分的库存 量,则供应期间的主要天数,就是运输所需要的天数。库存补充的对方 如果是其他公司时,当发生缺货或者是正在生产中以及生产之前的情况 时,应把需要安排的时间和工厂所需要的天数加在一起计算。当供应期 间发生变化时,为了保险起见,应当拥有较多的库存。 三、供应期间(备货期间/供应提前期)

四、订货间隔(订货周期指本次订货日与下次订货间的间隔,或交货期与交货期之间的间隔天数。·一般有两种方式,订货点方式和定期订货方式:一订货点方式指库存即将超过(降低到)一定水平时的订货量,称为订货点管理方式。一定期订货方式指在每个固定期间内确定时间和数量进行订货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是固定的,必须事先确定其主要内容。·订货期间(周期)越长,库存补充的间隔期就越大,所以库存增多是必要的
• 指本次订货日与下次订货日间的间隔,或交货期与交货期之间的间隔 天数。 • 一般有两种方式,订货点方式和定期订货方式: – 订货点方式指库存即将超过(降低到)一定水平时的订货量,称为 订货点管理方式。 – 定期订货方式指在每个固定期间内确定时间和数量进行订货的管理 方式,这种方式是固定的,必须事先确定其主要内容。 • 订货期间(周期)越长,库存补充的间隔期就越大,所以库存增多是 必要的。 四、订货间隔(订货周期)

四、订货间隔(订货周期定期订货方式(例如以月为单位),以下式表示:平均每次订货量订货间隔期一单位时间内平均需要量平均每次订货量每月平均需要量
定期订货方式(例如以月为单位),以下式表示: 单位时间内平均需要量 平均每次订货量 订货间隔期=每月平均需要量 平均每次订货量 = 四、订货间隔(订货周期)

四、订货间隔(订货周期例如,当每年需要量为2000个,假设订货的间隔期为半年,则每次补充库存量(订货量)为1000个;如果把变动量视为不变时,则平均库存量为500个,如果订货的间隔期为3个月,则平均库存量为250个。图6-1表示订货间隔期和平均库存量之间的关系(设每年需要量为2000个)。库存量1000平均库量500月
库存量 500 1000 月 平均库量 • 例如,当每年需要量为2000个,假设订货的间隔期为半年,则每次 补充库存量(订货量)为1000个;如果把变动量视为不变时,则平 均库存量为500个,如果订货的间隔期为3个月,则平均库存量为 250个。图6-1表示订货间隔期和平均库存量之间的关系(设每年 需要量为2000个)。 四、订货间隔(订货周期)

五、订货点·订货点是指补充库存物品订货的时点上,仓库所具有的库存量。在采用定期订货方式时,要预先掌握每个时期订货点上的库存量。订货点方式,要预先确定一定的订货点,这是该方式的主要内容。订货点上所具有的库存量,要适应于订货物品交货期间所需要的量。其表示如下:
• 订货点是指补充库存物品订货的时点上,仓库所具有的库存量。在采用 定期订货方式时,要预先掌握每个时期订货点上的库存量。订货点方式, 要预先确定一定的订货点,这是该方式的主要内容。 • 订货点上所具有的库存量,要适应于订货物品交货期间所需要的量。其 表示如下: 五、订货点

五、订货点1)当需要量和供应期间没有变动时订货点=供应期间中的需要量=单位时间内平均需要量×供应时间2)当需要量和供应时间发生变化订货点=(供应期间的需要量)+(该期间变动所需要的预备库存量)=(供应期间的一般需要量)+(该期间不确定因素所需要的预备库存量)=【(单位时间内平均需要量)×(供应时间)】+安全库存
1)当需要量和供应期间没有变动时 订货点= 供应期间中的需要量 = 单位时间内平均需要量×供应时间 2)当需要量和供应时间发生变化 订货点=(供应期间的需要量)+(该期间变动所需要的预备库存量) =(供应期间的一般需要量)+(该期间不确定因素所需要的预备 库存量) =[(单位时间内平均需要量)×(供应时间)]+安全库存 五、订货点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运输战略规划与管理 5.1 运输经济分析.ppt
-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运输战略规划与管理 5.2 运输合理化.ppt
-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运输战略规划与管理 5.5 运输线路与时序规划.ppt
-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运输战略规划与管理 5.4 物流供应链中的运输网络设计.ppt
-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运输战略规划与管理 5.6 运输规制.ppt
-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运输战略规划与管理 5.3 基于物流的运输规划模型.ppt
-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物流与运输 4.3 运输服务提供者及其物流特征.ppt
-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物流与运输 4.1 运输的功能及其实现.ppt
-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物流与运输 4.2 现代物流与运输的关系.ppt
-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物流与运输 4.4 运输业对现代物流的适应与调整.ppt
-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物流系统分析与网络设计 3.1 物流系统的构成与特征.ppt
-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物流系统分析与网络设计 3.4 物流网络设计.ppt
-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物流系统分析与网络设计 3.3 物流系统设计程序与方法.ppt
-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物流系统分析与网络设计 3.2 物流系统设计要求与目标.ppt
-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物流战略规划 2.1 物流战略规划概述.ppt
-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物流战略规划 2.5 物流需求分析.ppt
-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物流战略规划 2.2 供应链管理战略与规划.ppt
-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物流战略规划 2.4 顾客服务水平规划.ppt
-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物流战略规划 2.3 供应链战略决策中的功能要素构建.ppt
-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现代物流概论 1.1 现代物流的基本内涵.ppt
-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库存战略规划与管理 6.3 库存控制模型.ppt
-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库存战略规划与管理 6.1 库存管理概述.ppt
-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 7.1 物流中心的概念与类型.ppt
-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 7.2 配送中心结构与功能.ppt
-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物流经济效用分析 8.2 物流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ppt
-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物流经济效用分析 8.3 物流定价理论与方法.ppt
-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物流经济效用分析 8.1 物流运营计划.ppt
-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物流经济效用分析 8.4 物流绩效(Performance)分析与评价.ppt
- 《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 Operational research.pdf
- 《运筹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27讲 风险型决策问题.pdf
- 《运筹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25讲 动态规划的应用举例.pdf
- 《运筹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28讲 灵敏度分析;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pdf
- 《运筹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26讲 决策的分类与过程;确定型决策问题.pdf
- 《运筹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24讲 动态规划模型及求解方法.pdf
- 《运筹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23讲 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pdf
- 《运筹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22讲 工程完工期的概率分析.pdf
- 《运筹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21讲 网络图的调整与优化.pdf
- 《运筹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7讲 最短路举例.pdf
- 《运筹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9讲 最小费用最大流.pdf
- 《运筹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8讲 最大流问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