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作物生产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土壤耕层构造的测定

实验四土壤耕层构造的测定张昆Te: 13561773130E-mail: kunzh@sdau.edu.cn张昆作物生产学实验
实验四 土壤耕层构造的测定 张 昆 Tel: 13561773130 E-mail: kunzh@sdau.edu.cn 张昆 作物生产学实验 1

一、实验目的掌握土壤耕层构造的测定方法,了解不同层次士壤耕层构造的差异
一 、实验目的 n 掌握土壤耕层构造的测定方法,了解不 同层次土壤耕层构造的差异

(一)土壤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的结构表层。它的物理状态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组成的,具有孔隙结构的介质。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构成的分散系。众多的士土粒堆聚成一个多孔的松散体,称为土壤固相骨架,也称土壤基质。水、空气、土居生物都在骨架内部的孔隙中移动、生活
(一)土壤 n 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 多孔的结构表层。它的物理状态是由矿物质、有 机质、水和空气组成的,具有孔隙结构的介质。 n 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构成的分散系。众 多的土粒堆聚成一个多孔的松散体,称为土壤固 相骨架,也称土壤基质。水、空气、土居生物都 在骨架内部的孔隙中移动、生活

固相:土壤固体颗粒部分。1液相:毛管孔隙(孔隙直径为0.001-0.1mm),具有毛管作用,水靠毛管引力向上下左右移动,是对作物最有利的水分状态。(无效孔隙:小于0.001mm,水分被土粒强烈吸附,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1气相:非毛管孔隙(直径大于0.1mm),是水分与空气的通道,经常为空气所占据,它的多少直接影响土壤透气和渗水能力。在农业生产中,土壤耕层的孔隙度50-60%为宜
n 固相:土壤固体颗粒部分。 n 液相:毛管孔隙(孔隙直径为0.001-0.1mm),具有毛管 作用,水靠毛管引力向上下左右移动,是对作物最有利的 水分状态。(无效孔隙:小于0.001mm,水分被土粒强烈 吸附,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n 气相:非毛管孔隙(直径大于0.1mm),是水分与空气的 通道,经常为空气所占据,它的多少直接影响土壤透气和 渗水能力。 n 在农业生产中,土壤耕层的孔隙度50-60%为宜

土壤中固、液、气三相的容积比可粗略地反映土壤持水、透水和通气的情况。三相组成与容重、孔隙度等土壤参数一起,可评价农业土壤的松紧程度和宜耕状况
n 土壤中固、液、气三相的容积比, 可粗略地反映土壤持水、透水和通气的 情况。三相组成与容重、孔隙度等土壤 参数一起,可评价农业土壤的松紧程度 和宜耕状况

(二)土壤耕层耕层在自然土壤的基础上,经过人类的长期的耕作、施肥、灌溉等生产及自然因素的持续作用形成了农业耕作士壤。它包括耕作层(表土层)、犁底层、心土层和底士层
(二)土壤耕层 n 耕层 n 在自然土壤的基础上,经过人类的 长期的耕作、施肥、灌溉等生产及自然 因素的持续作用形成了农业耕作土壤。 n 它包括耕作层(表土层)、犁底层、 心土层和底土层

13-15cm5-7cm耕层深度与耕作方式有关。深松的地块耕层达30cm,旋耕耕作浅,≤15cm。导致土壤耕层变浅,犁底层上移、加厚。多年旋耕在耕层以下形成坚实的型底层,影响夏季降水渗入土壤深层、阻止作物根系下扎,不利于蓄水保和根系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吸收利用
13-15 cm 5-7 cm 耕层深度与耕作方式有关。深松的地块耕层达30cm,旋耕耕作浅,≤15 cm。导致土壤耕层变浅,犁底层上移、加厚。多年旋耕在耕层以下形成坚实的犁 底层,影响夏季降水渗入土壤深层、阻止作物根系下扎,不利于蓄水保墒和根系 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吸收利用

实验原理二、5通过取得耕作层的原状土样,使其毛管水达到饱和,然后测定毛管水饱和以及土状态下的含水量(最大持水量)壤容重,计算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相各自占有的体积
二、实验原理 n 通过取得耕作层的原状土样,使其 毛管水达到饱和,然后测定毛管水饱和 状态下的含水量(最大持水量)以及土 壤容重,计算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相各 自占有的体积

■土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的质量或重量(g/厘米3),称为土壤容重
n 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 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的质量 或重量(g/厘米3),称为土壤容重

土密度: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容积)的质量(实用上多以重量代替,g/cm3)也称为土壤比重。密度值的大小,是土壤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和密度值综合反映。多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低,密度值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矿物组成。山东省泰安市的土壤密度在2.6一2.7g/cm3之间本实验用2.64 g/cm3。1土壤容重的数值总是小于土密度
n 土壤密度: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 隙的容积)的质量(实用上多以重量代替, g/cm 3)也称为土壤比重。密度值的大小,是土 壤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和密度值综合反映。多数 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低,密度值的大小主要决定 于矿物组成。 n 山东省泰安市的土壤密度在2.6-2.7 g/cm3之间, 本实验用2.64 g/cm3 。 n 土壤容重的数值总是小于土壤密度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植物作物生产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麦类作物形态特征观察与类型识别.pdf
- 《植物作物生产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麦类作物形态特征观察与类型识别.pdf
- 《植物作物生产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花生形态观察和类型识别.pdf
- 《植物作物生产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冬小麦起身期田间诊断.pdf
- 《种子学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种子净度和其他植物种子数目的测定.pdf
- 《种子学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种子标准发芽试验.pdf
- 《种子学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种子活力测定(逆境法、电导率法).pdf
- 《种子学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种子生活力与活力测定(TTC法).pdf
- 《种子学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种子纯度测定(苯酚法、籽粒形态).pdf
- 《种子学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玉米种子纯度的测定(电泳法).pdf
- 《种子学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田间检验.pdf
- 山东农业大学:《药用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实验指导,共六个实验).pdf
- 《植物作物育种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小麦锈病接种及抗锈性鉴定.pdf
- 《植物作物育种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小麦谷蛋白提取和凝胶电泳.pdf
- 《植物作物育种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小麦杂交技术.pdf
- 《植物作物育种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小麦育种程序观察.pdf
- 《植物作物育种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小麦品种纯度鉴定.pdf
- 《植物作物育种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杂交玉米的繁殖制种技术.pdf
-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作物育种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A2.pdf
-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农业生物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pdf
- 《植物作物生产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小麦估产和室内考种.pdf
- 《植物作物生产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小麦幼穗分化过程观察.pdf
- 《植物作物生产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玉米幼穗分化过程观察.pdf
- 《植物作物生产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作物生产潜力估算.pdf
- 《植物作物生产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作物生长分析 Cropgrowthanalysis.pdf
- 《植物作物生产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小麦群体与光照条件对穗部性状的影响.pdf
- 江西农业大学:向日葵的生物学基础与栽培技术.pdf
-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概论》课程电子教案(实习讲义,共十二个).pdf
-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Ⅰ.pdf
-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烟草病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pdf
-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pdf
-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化学保护》课程实验教学大纲.pdf
-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育种学》实验教学大纲.pdf
-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方法》课程实验教学大纲.pdf
-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烟草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pdf
-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种子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pdf
-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通论》课程实验教学大纲.pdf
-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中药鉴定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pdf
-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烟草化学与品质分析》课程实验教学大纲.pdf
-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中药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