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种子学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种子标准发芽试验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15
文件大小:968.9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种子学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种子标准发芽试验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实验5种子标准发芽试验李岩liyan5011@163.com

实验5 种子标准发芽试验 李 岩 liyan5011@163.com

一、实验目的熟悉种子的发芽条件,掌握标准发芽试验的操作技术,以及幼苗鉴定标准和结果计算方法,判定种子批质量的优劣。材料与仪器设备71. 材料小麦、玉米、棉花、丝瓜、油菜。2.设备种子发芽室、光照发芽箱、恒温干燥箱、发芽盒、吸水纸、消毒砂、镊子、温度计(0-200℃)、烧杯(200mL)、标签纸、洗瓶等

一、实验目的 熟悉种子的发芽条件,掌握标准发芽试验的操作技术,以及幼苗鉴 定标准和结果计算方法,判定种子批质量的优劣。 二、材料与仪器设备 1.材料 小麦、玉米、棉花、丝瓜、油菜。 2.设备 种子发芽室、光照发芽箱、恒温干燥箱、发芽盒、吸水纸、消毒砂、 镊子、温度计(0-200℃)、烧杯(200mL)、标签纸、洗瓶等

三、实验步骤1.制备发芽床大、中粒种子(玉米、棉花、丝瓜、小麦):砂床(砂中,S)小粒(油菜):纸床(纸上,TP)砂床用砂:无化学污染的细砂,使用前过筛(0.05~0.80mm孔径),洗涤后放入塘瓷盘内,180℃烘1h(130-170℃,3h)以上。纸床用纸:发芽纸、滤纸或吸水纸等,应具有一定的强度、质地好、吸水性强、保水性好、无毒无菌、清洁干净,不含可溶性色素或其他化学物质,pH值为6. 0-7. 5。2.数取试验样品从充分混合的净种子中,随机数取400粒净种子(通常以100粒为1次重复,大粒种子或带有病原菌的种子,可以再分为50粒、甚至25粒为一副重复)

三、实验步骤 1.制备发芽床 大、中粒种子(玉米、棉花、丝瓜、小麦):砂床(砂中, S) 小粒(油菜):纸床(纸上, TP) 砂床用砂:无化学污染的细砂,使用前过筛(0.05~0.80mm孔径),洗涤后 放入搪瓷盘内,180℃烘1h(130-170℃,3h)以上。 纸床用纸:发芽纸、滤纸或吸水纸等,应具有一定的强度、质地好、吸水性 强、保水性好、无毒无菌、清洁干净,不含可溶性色素或其他化学物质,pH值为 6.0-7.5。 砂床: 2.数取试验样品 从充分混合的净种子中,随机数取400粒净种子(通常以100粒为1次重复,大 粒种子或带有病原菌的种子,可以再分为50粒、甚至25粒为一副重复)

3.置床玉米种子(砂床):将砂加适量水拌匀(饱和含水量的60~80%),将发芽盒内放入厚2-3cm湿砂,摊平。播50粒(5×10)种子,种胚朝上,盖1.5-2.0cm湿砂,加盖,8副重复。小麦种子(砂床):种胚朝上,100粒(10×10),4次重复。棉花种子(砂床):50粒,8副重复(毛籽需水洗后挤去多余水分)。丝瓜种子(砂床):50粒,8副重复。油菜种子(TP):每发芽盒内垫入4层湿润的发芽纸(去除多余水分),播入100粒种子,4次重复。各重复间发芽床的含水量要一致,以保证发芽整齐。各粒种子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种子长或宽的1~5倍),以保证幼苗的生长空间和减少霉菌的传染。(玉米、西瓜、棉花每组50粒*2,4组为4个重复:油菜、小麦每组100粒*2,2组为4个重复)

玉米种子(砂床):将砂加适量水拌匀(饱和含水量的60~80%),将 发芽盒内放入厚2-3cm湿砂,摊平。播50粒(5×10)种子,种胚 朝上,盖1.5-2.0cm湿砂,加盖,8副重复。 小麦种子(砂床):种胚朝上,100粒(10×10) ,4次重复。 棉花种子(砂床):50粒,8副重复(毛籽需水洗后挤去多余水分)。 丝瓜种子(砂床):50粒,8副重复。 油菜种子(TP):每发芽盒内垫入4层湿润的发芽纸(去除多余水 分),播入100粒种子,4次重复。 各重复间发芽床的含水量要一致,以保证发芽整齐。各粒种子之间 留有一定的距离(种子长或宽的1~5倍),以保证幼苗的生长空间和减 少霉菌的传染。 (玉米、西瓜、棉花每组50粒*2,4组为4个重复;油菜、小麦每组 100粒*2,2组为4个重复) 3. 置床

4.贴(写)标签发芽盒底盒的侧面贴标签,写明样品号码、品种名称、置床日期、重复次数等,并登记在发芽试验记载簿上。5.入箱培养发芽箱调至所需温度,将置床的发芽盒(皿血)盖好盖,放到发芽箱内。幼苗培养室内湿度保持在70~80%。小麦、油菜20℃恒温光照;玉米、棉花、丝瓜25℃恒温光照

4. 贴(写)标签 发芽盒底盒的侧面贴标签,写明样品号码、品种名称、置床 日期、重复次数等,并登记在发芽试验记载簿上。 5.入箱培养 发芽箱调至所需温度,将置床的发芽盒(皿)盖好盖,放到发 芽箱内。幼苗培养室内湿度保持在70~80%。 小麦、油菜20℃恒温光照;玉米、棉花、丝瓜25℃恒温光照

6.检查管理发芽试验期间,每天检查发芽箱内温度和发芽床水分。要求:温度保持在规定温度土1℃:对发芽床补水应遵循一致性、适量原则(若纸床上种粒四周出现水膜,则表示水分过多)。注意通气和种子发霉情况(发现表面生霉的种子,应取出洗涤后放回原处,发现腐烂种子应取出并记载,严重发霉(超过5%)的应更换发芽床)

6.检查管理 发芽试验期间,每天检查发芽箱内温度和发芽床水分。 要求:温度保持在规定温度±1℃;对发芽床补水应遵循一致性、 适量原则(若纸床上种粒四周出现水膜,则表示水分过多)。 注意通气和种子发霉情况(发现表面生霉的种子,应取出洗涤 后放回原处,发现腐烂种子应取出并记载,严重发霉(超过5%) 的应更换发芽床)

7.观察记载:发芽过程中,按计算发芽势(初次计数)、发芽率(未次计数的规定日期(以置床24h为1d,不包括种子预处理时间)各观察记载1次。若发芽率的规定日期>7d,应增加中间记载次数。:初次和中间记载:将符合标准的正常幼苗、腐烂种子取出(纸床)并记录,未达正常幼苗标准的小苗、畸形苗和未发芽种子继续留在发芽床上发芽。、末次记载:对每株幼苗的根系、幼苗中轴、子叶、芽鞘等构造观察鉴定,将正常幼苗、不正常幼苗、硬实、新鲜不发芽种子、腐烂霉变等死种子分别计数。作物作物初次计数(d)初次计数(d)卡初次计数(d)末初次计数(d)玉米4748小麦57棉花412油菜丝瓜414

7.观察记载 v发芽过程中,按计算发芽势(初次计数)、发芽率(末次计数) 的规定日期(以置床24h为1d,不包括种子预处理时间)各观察 记载1次。若发芽率的规定日期﹥7d,应增加中间记载次数。 v初次和中间记载:将符合标准的正常幼苗、腐烂种子取出(纸 床)并记录,未达正常幼苗标准的小苗、畸形苗和未发芽种子继 续留在发芽床上发芽。 v末次记载:对每株幼苗的根系、幼苗中轴、子叶、芽鞘等构造 观察鉴定,将正常幼苗、不正常幼苗、硬实、新鲜不发芽种子、 腐烂霉变等死种子分别计数。 作物 初次计数(d) 末初次计数(d) 作物 初次计数(d)末初次计数(d) 玉米 4 7 小麦 4 8 棉花 4 12 油菜 5 7 丝瓜 4 14

幼苗分为三类,即完整幼苗、带有轻微缺陷幼苗和次生感染幼苗。(1)完整正常幼苗。幼苗主要构造生长良好、完全、勾称和健康。因种不同,应具有下列一些构造:具有发育良好的根系,其组成如下:①细长的初生根,通常长满根毛,末端细尖。②在中规定试验时期内产生的次生根。③在燕麦属、大麦属、黑麦属、小麦属和小黑麦属中,数条种子根代替一条初生根具有发育良好的幼苗茎轴,其组成如下:①出土型发芽的幼苗,应具有一个直立、细长并有伸长能力的下胚轴。②留土型发芽的幼苗,应具有一个发育良好的上胚轴。③在有些出土型发芽的一些属(如菜豆属、花生属)中,应同时具有伸长的上胚轴和下胚轴。④在禾本科的一些属(如玉米属、高属)中,应具有伸长的中胚轴。具有特定数目的子叶:①单子叶植物具有一片子叶,子叶可为绿色和呈圆管状(葱属),或变形而全部或部分遗留在种子内(如石刁相、禾本科)。②双子叶植物具有二片子叶,在出土型发芽的幼苗中,子叶为绿色,展开呈叶状:在留土型发芽的幼苗中,子叶为半球形和肉质状,并保留在种皮内。③在针叶树中,子叶数目2~18枚不定,通常其发育程度因种而不同。子叶呈绿色而狭长。具有展开、绿色的初生叶:①在互生叶幼苗中有一片初生叶,有时先发生少数鳞状叶如豌豆属、石刁柏属等。②在对生叶幼苗中有两片初生叶,如菜豆属。具有一个项芽或苗端,其发育程度因所检验的种而不同。在禾本科植物中有一个发育良好、直立的芽鞘,其中包着一片绿色初生叶延伸到顶端,最后从芽鞘中伸出

(2)带有轻微缺陷的正常幼苗。幼苗主要构造出现某种轻微缺陷,但在其他方面能均衡生长,并与同一试验中的完整幼苗相当的正常幼苗。有下列缺陷则为带有轻微缺陷的正常幼苗。初生根:①初生根局部损伤,或生长稍迟缓。②初生根有缺陷,仅次生根发育良好特别是豆科中一些大粒种子的属(如菜豆属、豌豆属、巢菜属、花生属、豇豆属和扁豆属)禾本科中的一些属(如玉米属、高梁属和稻属)、葫芦科所有属(如甜瓜属、南瓜属和西瓜属)和锦葵科所有属(如棉属)。③燕麦属、大麦属、黑麦属、小麦属和小黑麦属中只有一条强壮的种子根下胚轴、上胚轴和中胚轴局部损伤子叶(采用“50%规则):①子叶局部损伤,但子叶组织总面积的一半或一半以上仍保持着正常的功能,并且幼苗顶端或其周围组织没有明显的损伤或腐烂。②双子叶植物仅有一片正常子叶,但其幼苗顶端或其周围组织没有明显的损伤或腐烂。③具有三片子叶而不是二片子叶(采用50%规则")。初生叶:①初生叶局部损伤,但其组织总面积的一半或一半以上仍保持着正常的功能(采用“50%规则")。②顶芽没有明显的损伤或腐烂,有一片正常的初生叶,如菜豆属。③菜豆属的初生叶形状正常,大于正常大小的四分之一。④具有三片初生叶而不是两片,如菜豆属(采用50%规则)。芽鞘:①芽鞘局部损伤。②芽鞘从顶端开裂,但其裂缝长度不超过芽鞘的三分之一(对于玉米,如果胚芽鞘有缺陷,但第1叶完整或仅有轻微缺陷的幼苗仍可作为正常幼苗)。③受内外荐或果皮的阻挡,芽鞘轻度扭曲或形成环状。④芽鞘内的绿叶,虽然没有延伸到芽鞘顶端,但至少要达到胚芽鞘的一半32次生感染的正常幼苗。由真菌或细菌感染引起,使幼苗主要构造发病和腐烂,但有证据表明病源不来自种子本身

2.1.2.2非正常幼苗。非正常幼苗是指生长在良好土填及适宜的水分、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表现不能生长成为正常植株潜力的幼苗。1996国际种子检验规程和我国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把非正常幼苗分为三类,即受损伤的幼苗、畸形或不匀称的幼苗和腐烂幼苗。1受损伤的幼苗。由机械处理、加热、干燥、冻害、化学处理、昆虫损害等外部因素引起种子伤害,使幼苗构造残缺不全或受到严重损伤,以致不能均衡生长者。如子叶或苗端破裂或幼苗其他部分完全分离,引起不正常:下胚轴、上胚轴或子叶有裂缝和裂口:胚芽鞘损伤或顶端破损:初生叶有裂口,缺失或发育受阻等症状,(2)日畸形或不称的幼苗。由于种子老化等内部因素弓引起种子发芽的生理素乱而造成幼苗生长细弱,或存在生理障碍,或主要构造畸形,或不句称者。引起生理劣变的因素可在种子所处的不同时期,如亲本植物处于不利的生长条件下,种子处于较差的成熟环境,过早收获,受除草剂或杀虫剂等的伤害,不利的贮藏条件,某些遗传因素或种子自然老化所致等。不正常幼苗特征包括初生根生长发育迟缓或变得过于纤细:下胚轴、上胚轴或中胚轴缩短或变粗,形成环状、扭曲或呈螺旋状:子叶卷曲、变色或坏死胚芽鞘缩短和畸形或形成裂口、环状、扭曲或呈螺旋状:反向生长(芽弯曲向下,根具有负向性):缺乏叶绿素(幼苗黄化或白化):幼苗过于纤细或呈玻璃透明状水肿。(3)腐烂幼苗。由初生感染(病源来自种子本身)引起,使幼苗主要构造发病和腐烂并妨碍其正常生长者。2.1.2.3不发芽种子。在发芽试验末期仍不发芽的种子,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硬实。(1由于不能吸水而在试验末期仍保持坚硬的种子。(2)新鲜种子。在发芽试验条件下,既非硬实,又不发芽而保持清洁和坚硬,具有生长成为正常幼苗潜力的种子。死种子。在试验末期,既不坚硬,又不新鲜,也未产生生长迹象的种子。(3)

共15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