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先天性胆管扩张症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外教研室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教案(讲稿本)题目:先天性胆管扩张专业儿科学年级2006级授课教师:蒲从伦教授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外教研室 1 1 题目: 先天性胆管扩张 教授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外教研室2小儿外科教研室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理论大课教案第(10)次课教学方法(大课)学时(②)专业外科学班级(2006级)授课教师:蒲从伦教授授课题目:先天性胆管扩张本课目的:了解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病因、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掌握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本课重点:临床表现、诊断本课难点: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病理本次课程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电脑多媒体放映,教案采用power point幻灯片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及时间分配)80分钟先天性胆管扩张分钟第一节概述、病因、病理40、起源、定义、发病率1%、病因:1、胰胆管连接异常52、胆道发育不良2分钟3、病毒感染学说2#连特4、胆总管远端神经肌肉发育不良1、病理:151、胆囊增大,壁厚,充血,水肿1分钟2、肝变硬2分钟3、囊壁纤维组织增厚,粘膜变厚、挛缩、溃疡1分钟4、胆汁改变分钟5、结石(成人多见)1分钟6、癌变(胆管上皮癌)1分钟7、分型8四、临床表现10分钟.2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外教研室 2 2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理论大课教案 第(10)次课 教学方法(大课)学时 (2) 专业 外科学 班级(2006 级) 授课教师: 蒲从伦 教授 授课题目:先天性胆管扩张 本课目的:了解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病因、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掌握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病理、临床表现、诊断。 本课重点:临床表现、诊断 本课难点: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病理 本次课程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电脑多媒体放映,教案采用 power point 幻灯片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及时间分配) 先天性胆管扩张 80 分钟 第一节 概述、病因、病理 40 分钟 一、起源、定义、发病率 5 分钟 二、病因: 10 分钟 1、胰胆管连接异常 5 分钟 2、胆道发育不良 2 分钟 3、病毒感染学说 2 分钟 4、胆总管远端神经肌肉发育不良 1 分钟 三、病理: 15 分钟 1、 胆囊增大 ,壁厚,充血,水肿 1 分钟 2、 肝变硬 2 分钟 3、囊壁纤维组织增厚,粘膜变厚、挛缩、溃疡 1 分钟 4、胆汁改变 1 分钟 5、结石(成人多见) 1 分钟 6、癌变(胆管上皮癌) 1 分钟 7、分型 8 分钟 四、临床表现 10 分钟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外教研室31、腹痛特点研街特在特街车社12、肿块特点3、黄疽特点24、伴发热、呕吐5、黄疽时大便灰白色,尿色加深26囊肿破裂、穿孔7、其他出血倾向1第二节五、诊断10分钟1、诊断依据5#医2、辅助检查5六、鉴别诊断151、胆道闭锁62、肝包囊虫病33、慢性肝炎分钟34、腹部肿瘤分钟10七、治疗原则八、术后并发症与防治.5分钟思考题1.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2.简述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病因3.试述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病理分类根据教材及参考资料讲稿应修改的内容:教师姓名修改时间1.将按新的教科书改先天性胆管囊肿改为先天性胆管蒲从伦2009.8.1扩张22.3.参考文献:小儿外科学,第三版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外教研室 3 3 1、腹痛特点 1 分钟 2、肿块特点 1 分钟 3、黄疸特点 2 分钟 4、伴发热、呕吐 1 分钟 5、黄疸时大便灰白色,尿色加深 2 分钟 6 囊肿破裂、穿孔 1 分钟 7、其他出血倾向 1 分钟 第二节 五、诊断 10 分钟 1、诊断依据 5 分钟 2、辅助检查 5 分钟 六、 鉴别诊断 15 分钟 1、胆道闭锁 6 分钟 2、肝包囊虫病 3 分钟 3、慢性肝炎 3 分钟 4、腹部肿瘤 3 分钟 七、 治疗原则 10 分钟 八、术后并发症与防治 5 分钟 思考题 1.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2.简述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病因 3. 试述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病理分类。 根据教材及参考资料讲稿应修改的内容: 教师姓名 修改时间 1. 将按新的教科书改先天性胆管囊肿改为先天性胆管 扩张 蒲从伦 2009.8.1 2 2. 3. 参考文献: 小儿外科学,第三版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外教研室17小儿外科学,第四版小儿肝胆外科学主编董倩人民卫生出版社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教学讲稿备注(参考文献、讲稿内容授课形式)小儿外科学,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第四版。congenital biliary dilatation大课、概述:小儿肝胆外科学主编董倩1723年Vater首例报道。1852年Douglas对其症状学及病理特征作详细介绍。人民卫生出版囊性改变可发生在除胆囊外的肝内、肝外胆道的任何部位,」社是小儿外科及肝胆外科中的重要疾病之随着诊断方法的进展,手术方式的改进,疗效明显提高。本病好发在东方民族,日本报道较多。发病率:1: 1000日本一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外教研室 4 4 小儿外科学,第四版 小儿肝胆外科学主编董倩 人民卫生出版社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教学讲稿 讲 稿 内 容 备 注 (参考文献、 授课形式)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 congenital biliary dilatation 一、概述: 1723年 Vater首例报道。 1852年 Douglas对其症状学及病理特征作详细介绍。 囊性改变可发生在除胆囊外的肝内、肝外胆道的任何部位, 是小儿外科及肝胆外科中的重要疾病之一。 随着诊断方法的进展,手术方式的改进,疗效明显提高。 本病好发在东方民族,日本报道较多。 发病率: 日本-- 1:1000 小儿外科学, 第四版。 大课 小儿肝胆外科 学主编董倩 人民卫生出版 社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外教研室5美国1:1300澳大利亚一-1:1500海一1:1100女性多见:3发病年龄: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好发年龄:-80%<25 岁75-45--74%<10 岁8-24%<1 岁二、病因:■先天发育畸形,亦有后天获得性因素共同参与导致本病发生。病因学说众多,未有定论,已被证实或多数学者一致认可的有以下几种:1、胰胆管连接异常(anomalous arrangementofpancreaticobiliary duct, ApBD)胰胆管交接处的正常解剖:正常的胰胆管在Vater壶腹部呈锐角状态被Odds括约肌包绕其共同通道仅2-5mm。(图示)胰胆管交接处的解剖畸形:(1)胰胆管未能分离,胆总管以直角进入胰管。(2)共同通道过长,约2-3.5cm。结果:胰管内压2.94--4. 9 Kpa2. 45--2. 94Kpa胆总管内压压力差导致胰液返流,反复发作胆管炎。慢性炎症→粘膜破坏,胆管壁弹力纤维变性→扩张(4)通过胆管造影证实(5)胆总管囊肿囊液淀粉酶增高2、胆道上皮增殖不平衡:原始胆管为一实体,上皮细胞增殖时上下不均匀,下部过度增生,空泡化再贯通时致远端狭窄,而近端出现扩张。3、胆总管远端神经肌肉发育不良4、病毒感染学说:乙肝病毒、巨细胞病毒(CMV)→肝炎、肝内、肝外胆道闭锁胆总管远端某段的局限性破坏,管壁:变厚→近端扩张→囊肿;变薄→扩张→囊肿5、其它三、病理:1、胆囊增大,壁厚,充血,水肿2、肝硬变:由于炎症细胞浸润,胆汁淤积和纤维化而引起。3、囊壁纤维组织增厚,粘膜变厚、李缩、溃疡,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缺如(缺乏肌层)。4、胆汁改变;无菌有菌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外教研室 5 5 美国-- 1:1300 澳大利亚-- 1:1500 上 海-- 1:1100 女性多见: 3 :1 发病年龄:可发生在任何年龄 。 好发年龄: 75--80% <25 岁 45--74% <10 岁 18--24% <1 岁二、病因: ◼ 先天发育畸形,亦有后天获得性因素共同参与导致本病发生。 病因学说众多,未有定论, 已被证实或多数学者一致认可的有 以下几种: 1、胰胆管连接异常(anomalous arrangement of pancreaticobiliary duct, ApBD) 胰胆管交接处的正常解剖: 正常的胰胆管在 Vater 壶腹部呈锐角状态被 Odds 括约肌 包绕其共同通道仅 2-5mm。(图示) 胰胆管交接处的解剖畸形: (1) 胰胆管未能分离,胆总管以直角进入胰管。 (2)共同通道过长,约 2-3.5cm。 结果: 胰管内压 2.94-4.9 Kpa 胆总管内压 2.45-2.94Kpa 压力差导致胰液返流,反复发作胆管炎。 慢性炎症→粘膜破坏,胆管壁弹力纤维变性 →扩张 ⑷ 通过胆管造影证实 ⑸ 胆总管囊肿囊液淀粉酶增高 2、胆道上皮增殖不平衡: 原始胆管为-实体,上皮细胞增殖时上下不均匀,下部过度 增生,空泡化再贯通时致远端狭窄,而近端出现扩张。 3、胆总管远端神经肌肉发育不良 4、病毒感染学说: 乙肝病毒、巨细胞病毒(CMV)→肝炎、肝内、肝外胆道闭锁 胆总管远端某段的局限性破坏,管壁:变厚→近端扩张→囊肿; 变薄→扩张→囊肿 5、其它 三、病理: 1、胆囊增大,壁厚,充血 ,水肿 2、肝硬变:由于炎症细胞浸润,胆汁淤积和纤维化而引起。 3、囊壁纤维组织增厚,粘膜变厚、 挛缩、溃疡, 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缺如(缺乏肌层)。 4、胆汁改变:无菌 有菌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外教研室65、结石(成人多见)6、癌变(胆管上皮癌)(14%)7、分型(1)囊性扩张型:常见球状、梭状,体积大小不一囊液量:10—5002000多达8000ml。胆汁色清,合并感染时呈深棕色(2)憩室型:少见(3)胆总管出口末端囊性脱垂型:更少见(4)多发性扩张型:囊肿伴左右肝内胆管扩张:较少。(5)肝内胆管扩张型(Caroli病):少见。四、临床表现:腹痛、黄疽、腹块,称为诊断胆管扩张症的典型的三联征(仅占1/3)■症状出现年龄多在3岁左右40-60%10岁内出现症状20%成人后确诊1、腹痛特点:中上腹钝痛、胀痛,严重者出现绞痛。胆管胰管共同通道相互逆流引起的胆管炎、胰腺炎而导致的疼痛。常伴发热、恶心、呕吐。部分病例没有疼痛2、肿块特点:年长儿能扪及肿块者较多(47.1%),婴幼儿能扪及肿块者较少。肿块光滑、球形、明显的囊性感。梭形囊肿位置较深而扪不到。囊肿大小变化:可在伴随感染,疼痛、黄疽加重期增大,好转后可缩小。3、黄疽特点:轻型可无黄疽;可进行加深;也可间歇性发作;伴感染、疼痛发作后反复出现。4、伴发热、呕吐:38℃-39℃胆管炎所致5、黄疽时大便灰白色,尿色加深6、囊肿破裂、穿孔:胆汁性腹膜炎7、其他出血倾向典型三联症已往认为是必备症状,实则不然Barlow报告1 岁内的病例无1 例三联症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外教研室 6 6 5、结石(成人多见) 6、癌变 (胆管上皮癌)(14%) 7、分型 (1)囊性扩张型:常见球状、梭状,体积大小不一。 囊液量:10—500-2000多达8000ml。 胆汁色清,合并感染时呈深棕色 (2)憩室型:少见 (3)胆总管出口末端囊性脱垂型 : 更少见 (4)多发性扩张型:囊肿伴左右肝内胆管扩张:较少。 (5)肝内胆管扩张型(Caroli病):少见。 四、临床表现: ◼ 腹痛、黄疸、腹块,称为诊断胆管扩张症的典型的三联征(仅 占1/3) ◼ 症状出现年龄多在3岁左右 40-60% 10岁内出现症状 20% 成人后确诊 1、腹痛特点: 中上腹 钝痛 、胀痛,严重者出现绞痛。 胆管胰管共同通道相互逆流引起 的胆管炎、胰腺炎而导致 的疼痛。 常伴发热、恶心、呕吐。 部分病例没有疼痛 2、肿块特点: 年长儿能扪及肿块者较多(47.1 %),婴幼儿能扪及肿块 者较少。 肿块光滑、球形、明显的囊性感。 梭形囊肿位置较深而扪不到。 囊肿大小变化:可在伴随感染,疼痛、黄疸加重期增大, 好转后可缩小。 3、黄疸特点: 轻型可无黄疸;可进行加深; 也可间歇性发作;伴感染、 疼痛发作后反复出现。 4、伴发热、呕吐: 38℃-39℃ 胆管炎所致 5、黄疸时大便灰白色,尿色加深 6、囊肿破裂、穿孔:胆汁性腹膜炎 7、其他 出血倾向 典型三联症已往认为是必备症状,实 则不然 Barlow报告1岁内的病例无1例三联症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外教研室Flanigun报告74例,联症占68%Saito报告三联症占30%上医大报告102例三联症占26.4%由于早期诊断者增多(小囊肿)、梭型、纺型者多,故联症者<10%多数病例仅一、二种症状。部分病例无症状,户检时发现胆总管囊肿。五、诊断:1、诊断依据:婴幼儿就开始出现三联症临床表现2、生化检查:总胆红质1血清碱性磷酸酶 ↑→发作时增高血清转氨酶 ↑缓解时恢复正常血、尿淀酚酶B型超声显像(B一US)3.首选诊断方法,准确率达95%囊肿大小、部位、范围。(肝外、肝内)X线检查对囊肿较大者有价值,腹部平片可显示块影,钡餐显示胃受压左移、、十二指肠框扩大,呈弧形压迫。5、经皮肝穿胆道造影(PTC)造影剂直接注射入胆管内,了解有无肝内胆管扩张,肝外阻塞部位及扩张范围、程度。6、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通过十二指肠镜将造影剂直接注入胆管和胰管内,显影分析扩张及梗阻部位,年长儿可进行,婴幼儿受器械限制。7、CT:显示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扩张8、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9、放射性核素扫描六、鉴别诊断1、胆道闭锁和新生儿肝炎:(黄疽鉴别)就诊年龄23月黄疽:进行性加重肝肿大、肝硬化大便发白有无包块:B超、X线检查,区别。2、肝包囊虫病:(包块鉴别)腹部肿块,疼痛不适,可出现黄疽,多见于畜牧区。病程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外教研室 7 7 Flanigun报告74例, 三联症占68% Saito报告 三联症占30% 上医大 报告102例 三联症占26.4% 由于早期诊断者增多(小囊 肿)、梭型、纺棰型者多,故 三联 症者<10%。 多数病例仅一、二种症状。 部分病例无症状,尸检时发现胆总管囊肿。 五、诊断: 1、诊断依据: 婴幼儿就开始出现三联症临床表现 2、生化检查: 总胆红质↑ 血清碱性磷酸酶↑ → 发作时增高 血清转氨酶↑ 缓解时恢复正常 血、尿淀酚酶↑ 3、¨ B¨型超声显像(B-US) 首选诊断方法,准确率达95% 囊肿大小、部位、范围。(肝外、肝内) 4、 X线检查、 对囊肿较大者有价值,腹部平片可显示块影, 钡餐显示胃受压左 移、十二指肠框扩大,呈弧形压迫。 5、经皮肝穿胆道造影(PTC) 造影剂直接注射入胆管内,了解有无肝内胆管扩张,肝外 阻塞部位及扩张范围、程度。 6、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通过十二指肠镜将造影剂直接注入胆管和胰管内,显 影分析扩张及梗阻部位,年长儿可进行,婴幼儿受器械限制。 7、CT:显示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扩张 8、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 9、放射性核素扫描 六、鉴别诊断 1、胆道闭锁和新生儿肝炎:(黄疸鉴别) 就诊年龄 : 2-3月 黄疸:进行性加重 肝肿大、肝硬化 大便发白 有无包块:B超、X线检查,区别。 2、肝包囊虫病:(包块鉴别) 腹部肿块,疼痛不适,可出现黄疸,多见于 畜牧区。病程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外教研室8缓慢,囊肿呈进行性增大,包囊虫皮试一阳性血清补体结合试验一阳性;B超、CT检查,区别3、腹部肿瘤右侧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恶性病质、病程快、无黄疽肝癌晚期黄疽、甲胎蛋白(AFP)阳性,“B”超、IVP、生化指标。4、还需注意与胰腺假性囊肿、右侧肾孟积水、大网膜、肠系膜囊肿鉴别5、急腹症:囊肿穿孔者应和胆道虫、急性胆囊炎、肠套叠、急性胰腺炎等鉴别。七、治疗一经确诊,应及时手术。原则:以前采用引流术(内、外),方法:现在多采用胆道重建术。1、外引流:胆道、囊肿引流。2、内引流:囊肿十二指肠吻合囊肿空肠Roux-y吻合3、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及优点囊肿切除、空肠间置、肝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4、腹腔镜技术八、术后并发症与防治1、术后出血2、胆肠吻合口瘘3、反流性胆管炎粘连性肠梗阻4、吻合口狭窄5、胰腺并发症6、癌变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外教研室 8 8 缓慢,囊肿呈进行性增大,包囊虫皮试-阳性 血清补体结合试验-阳性;B超、CT检查,区别 3、腹部肿瘤 右侧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恶性病质、病程快、无 黄 疸。 肝癌晚期-- 黄疸 、甲胎蛋白(AFP)阳性,“B”超、 IVP、生化指标。 4、还需注意与胰腺假性囊肿、右侧肾盂积水、大网膜、肠系 膜囊肿鉴别 5、急腹症:囊肿穿孔者应和胆道蛔虫、急性胆囊炎、肠套叠、 急性胰腺炎等鉴别。 七、治疗 原则: 一经确诊,应及时手术。 方法: 以前采用引流术(内、外), 现在多采用胆道重建术。 1、外引流: 胆道、囊肿引流。 2、内引流: 囊肿十二指肠吻合 囊肿空肠Roux-y吻合 3、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及优点 囊肿切除、空肠间置、肝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 4、腹腔镜技术 八、术后并发症与防治 1、术后出血 2、 胆肠吻合口瘘 3、 反流性胆管炎粘连性肠梗阻 4、 吻合口狭窄 5、 胰腺并发症 6、 癌变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外教研室9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外教研室 9 9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小儿神经管发育畸形.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唇腭裂制.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小儿神经管发育畸形.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血管瘤.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先心病.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后外侧膈疝.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DDH.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脊柱侧弯.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肠闭锁、肠旋转不良.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肠套叠.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阑尾炎.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马蹄足.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斜颈.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肾母细胞瘤(Nephroblastoma).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小儿外科总论.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肾积水.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尿道下裂.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隐睾.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先天性胆管扩张症.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骨关节感染.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唇腭裂.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尿道下裂.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漏斗胸、后外侧疝.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股骨头无菌性坏死.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脊柱侧弯.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马蹄内翻足.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先天性心脏.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先天性髋脱位.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小儿消化道畸形.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肾积水.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鞘膜积液.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小儿急腹症.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小儿消化道畸形.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消化道畸形.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隐睾.doc
- 石河子大学:《超声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影像本科).doc
- 石河子大学:《超声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临床本科).doc
- 石河子大学:《超声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2013年度临床心脏讲义.doc
- 石河子大学:《超声诊断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2014年临床心脏超声诊断讲稿.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