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唇腭裂制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儿外教研室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教案(讲稿本)题目:先天性唇聘裂畸形专业:临床医学(儿科专业方向五年制)年级:2004级授课教师:田晓菲 讲师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儿外教研室 1 1 题目: 先天性唇腭裂畸形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儿外教研小儿外科教研室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教案第(6)次课教学方法(大课)学时(2)专业(儿科专业本科)班级(2005级)授课教师:邱林主任医师授课题目:先天性唇聘裂畸形本课目的:掌握唇聘裂的分类、序列治疗的主要程序及其主要手术方式。本课重点:掌握唇聘裂的临床分类、序列治疗的主要程序。本课难点:唇聘裂的发病机制。本次课程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电脑、教案采用POWERPOINT格式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及时间分配)先天性唇聘裂畸形80分钟第一节课:40分钟、概述(插入图片)2分钟8分钟二、流行病学三、发病机制15分钟(一)胚胎学(插入图片)5分钟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儿外教研室 2 2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教案 第(6)次课 教学方法(大课)学时 (2) 专业(儿科专业本科 )班级(2005 级) 授课教师: 授课题目:先天性唇腭裂畸形 本课目的:掌握唇腭裂的分类、序列治疗的主要程序及其主要手术方式。 本课重点:掌握唇腭裂的临床分类、序列治疗的主要程序。 本课难点:唇腭裂的发病机制。 本次课程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电脑、教案采用 POWERPOINT 格式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及时间分配) 先天性唇腭裂畸形 80 分钟 第一节课: 40 分钟 一、概述(插入图片) 2 分钟 二、流行病学 8 分钟 三、发病机制 15 分钟 ㈠胚胎学(插入图片) 5 分钟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儿外教研室2(唇聘裂的形成(插入图片)10分钟四、病因9分钟()遗传因素4分钟)环境因素5分钟五、唇聘部的解剖和功能(插入图片)6分钟()唇部的解剖和功能3分钟)聘部的解剖和功能3分钟第二节课:40分钟六、唇聘裂的诊断与分类10分钟()唇裂的诊断与分类5分钟()聘裂的诊断与分类4分钟日唇聘裂的诊断与分类1分钟七、治疗30分钟(-)序列治疗的概念8分钟)序列治疗的基本程序8分钟唇聘裂整复术:14分钟1.唇裂整复术的目的1分钟2.唇裂手术的基本要求与成功整复的标准(插入图片)4分钟3.唇裂整复的主要手术方式(插入动画及手术录象)3分钟3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儿外教研室 3 3 ㈡唇腭裂的形成(插入图片) 10 分钟 四、病因 9 分钟 ㈠遗传因素 4 分钟 ㈡环境因素 5 分钟 五、唇腭部的解剖和功能(插入图片) 6 分钟 ㈠唇部的解剖和功能 3 分钟 ㈡腭部的解剖和功能 3 分钟 第二节课: 40 分钟 六、唇腭裂的诊断与分类 10 分钟 ㈠唇裂的诊断与分类 5 分钟 ㈡腭裂的诊断与分类 4 分钟 ㈢唇腭裂的诊断与分类 1 分钟 七、治疗 30 分钟 ㈠序列治疗的概念 8 分钟 ㈡序列治疗的基本程序 8 分钟 ㈢唇腭裂整复术: 14 分钟 ⒈唇裂整复术的目的 1 分钟 ⒉唇裂手术的基本要求与成功整复的标准(插入图片) 4 分钟 ⒊唇裂整复的主要手术方式(插入动画及手术录象) 3 分钟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儿外教研室1分钟4.聘裂整复术的目的5.常用聘裂整复术的方法(插入图片)2分钟6.聘裂整复术的主要术式(插入动画及手术录象)3分钟总结:1分钟参考文献:先天性唇聘裂1.小儿外科学(第三(Congenital cleft lip and palate, CLP)版),卫生部一、概述(插入图片):Introduction规划教材2.小儿外唇聘裂(CLP)是儿童头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是整形科学(上).余亚雄主与小儿外科的主要病种之一味唇聘裂分综合征型与非综合征型两大类。非综合征型唇聘3.唇聘裂的序列治疗,裂(NSCL/P)即,唇聘裂无家族史、无相关致畸因子接触史、不伴有系统性疾病或其他畸形、认知和身体发育正常。本课内容为最常见的“非综合征型唇聘裂(NSCL/P)"。Smith' PlaSur二、流行病学:Epidemiology发病率达1/500~1/1000。J.Aston,et2al主编.()人种差异:黑人0.2%~0.73%;白种人1~1.29%;亚5.中华口腔洲人1.18%~2.128%,其中近年来国内资料显示,唇聘裂病儿儿科学.主翰章主编的数量有增长趋势,约1.46~1.82%。6.整形外科手术图解.据我院统计,近3年唇聘裂修复术已占全院年手术总例数张涤生,冷永成主编的5~6%,居前三位,2005年逾350例7.手术学性别:唇聘裂以男性多于女性,约1.5:1;单纯聘裂女(含腔额面外科卷),黎多于男。介寿,吴孟日季节:资料较为凌乱。3~6月;或冬季;或与发烧和流超总主编,周树夏主感爆发流行有关。编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儿外教研室 4 4 ⒋腭裂整复术的目的 1 分钟 ⒌常用腭裂整复术的方法(插入图片) 2 分钟 ⒍腭裂整复术的主要术式(插入动画及手术录象) 3 分钟 总结: 1 分钟 先天性唇腭裂 (Congenital cleft lip and palate, CLP) 一、概述(插入图片):Introduction 唇腭裂(CLP)是儿童头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是整形 与小儿外科的主要病种之一。 唇腭裂分综合征型与非综合征型两大类。非综合征型唇腭 裂(NSCL/P)即,唇腭裂无家族史、无相关致畸因子接触史、 不伴有系统性疾病或其他畸形、认知和身体发育正常。本课内 容为最常见的“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SCL/P)”。 二、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发病率达 1/500~1/1000。 ㈠人种差异:黑人 0.2‰~0.73‰;白种人 1~1.29‰;亚 洲人 1.18‰~2.128‰,其中近年来国内资料显示,唇腭裂病ㄦ 的数量有增长趋势,约 1.46~1.82‰。 据我院统计,近 3 年唇腭裂修复术已占全院年手术总例数 的 5~6%,居前三位,2005 年逾 350 例。 ㈡性别:唇腭裂以男性多于女性,约 1.5∶1;单纯腭裂女 多于男。 ㈢季节:资料较为凌乱。3~6 月;或冬季;或与发烧和流 感爆发流行有关。 参考文献: ⒈小儿外科 学 ( 第 三 版).卫生部 规划教材. 2. 小儿外 科 学 ( 上 ). 佘 亚 雄 主 编. ⒊唇腭裂的 序列治疗 . 王 光 和 主 编. 4.Grabb and Smith’Pla stic Sur gery Sherell J.Aston,et al 主编. ⒌中华口腔 科 学 . 王 翰 章主编. ⒍整形外科 手术图解 . 张涤生 , 冷 永成主编. ⒎ 手 术 学 ( 口腔颌面 外科卷).黎 介 寿 , 吴 孟 超总主编 , 周 树 夏 主 编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儿外教研8.Pediatr(四)发生部位:单侧多见,左>右>双侧=6:3:1:聘裂、ic Oral andMaxillo-fa及唇裂并聘裂者占50%,单纯聘裂30%,单纯唇裂20%。cial()地区因素:农村>城市=2~1.5:1。Surgery.,Leonard B.(社会经济状况:生活贫苦者多见Kaban 主编.授课形式:()父母年龄:生育年龄>35岁,危险性增高。课堂理论大()流产史:流产儿中发生率高。发病与母亲的流产史有关。课。()家族性:有家族背景的占28%。三、发病机制:Mechanism(一)胚胎学(插入图片):1.上唇人中、前颌骨及前聘的形成:中鼻突(第6周)→融合→上颌间组织→上唇中1/3(人中)、前颌骨、前聘。2.上唇与上颌骨的形成:中鼻突(第7-10周)→相互融合→与上颌突、侧鼻突融合→上唇、两侧上颌骨融合。3.聘的形成:聘突(第6周)→前颌、鼻中隔→(第7周)与中聘突融合→(第9-12周)软硬聘。(()唇聘裂的形成(插入图片):1.单侧唇裂:因上颌突与中鼻突的间充质组织形成不足,致两侧胚突上皮崩解后不能形成充分的间充质组织桥,从而形成唇沟;如果间充质组织进一步发育不良,则唇沟上皮受牵拉后可以破裂,形成单侧唇裂。2.双侧唇裂:同样因两侧上颌突与中鼻突的间充质组织发育不足所致。3.唇裂伴牙槽突裂:上颌突与中鼻突所形成的上颌间充质组织发育不足所致4.唇裂伴牙槽突裂与聘裂:上颌突与中鼻突所形成的上颌间充质组织发育不足,有可能使上颌骨的宽度较正常人变宽,5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儿外教研室 5 5 ㈣发生部位:单侧多见,左>右>双侧=6∶3∶1;腭裂、 及唇裂并腭裂者占 50%,单纯腭裂 30%,单纯唇裂 20%。 ㈤地区因素:农村>城市=2~1.5∶1。 ㈥社会经济状况:生活贫苦者多见。 ㈦父母年龄:生育年龄>35 岁,危险性增高。 ㈧流产史:流产儿中发生率高。发病与母亲的流产史有关。 ㈨家族性:有家族背景的占 28%。 三、发病机制:Mechanism ㈠胚胎学(插入图片): ⒈上唇人中、前颌骨及前腭的形成:中鼻突(第 6 周)→融 合→上颌间组织→上唇中 1/3(人中)、前颌骨、前腭。 ⒉上唇与上颌骨的形成:中鼻突(第 7-10 周)→相互融合→ 与上颌突、侧鼻突融合→上唇、两侧上颌骨融合。 ⒊腭的形成:腭突(第 6 周)→前颌、鼻中隔→(第 7 周)与 中腭突融合→(第 9-12 周)软硬腭。 ㈡唇腭裂的形成(插入图片): ⒈单侧唇裂:因上颌突与中鼻突的间充质组织形成不足, 致两侧胚突上皮崩解后不能形成充分的间充质组织桥,从而形 成唇沟;如果间充质组织进一步发育不良,则唇沟上皮受牵拉 后可以破裂,形成单侧唇裂。 ⒉双侧唇裂:同样因两侧上颌突与中鼻突的间充质组织发 育不足所致。 ⒊唇裂伴牙槽突裂:上颌突与中鼻突所形成的上颌间充质 组织发育不足所致。 ⒋唇裂伴牙槽突裂与腭裂:上颌突与中鼻突所形成的上颌 间充质组织发育不足,有可能使上颌骨的宽度较正常人变宽, 8.Pediatr ic Oral and Maxillo-fa cial Surgery. Leonard B. Kaban 主编. 授课形式: 课堂理论大 课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儿外教研再加上舌的机械阻碍作用,使两侧聘突上提后的接触融合发生障碍,于是伴有聘裂形成。5.聘裂:两侧聘突未能与前聘和鼻中隔接触融合。6.上唇正中裂:中鼻突间充质组织发育不足,使形成人中和前颌骨、前聘的上颌间充质组织不足或缺乏。四、病因:Etiology胚胎期口腔各突起发育障碍,具体不清,多基因与环境多因素综合作用的阈值学说。(-)遗传因素:1.个体的易感性超过某一阅值界限,将会发生唇聘裂。2.与患者血缘关系近者,易感性增大。3.发生唇聘裂与性别有关。4.表观遗传学机理:聘裂的发生更多的表现为单个主要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TGF-1、2,EGF,VEGF的作用()环境因素:1.母体内环境:低氧,激素与代谢紊乱,异常抗体的长期产生,宫内压迫等。2.感染:病毒、细菌、原生动物等。3.药物与激素:如苯妥因钠、氨基比林、类固醇、抗癌药。有以地塞米松、维甲酸诱导动物(小鼠)形成聘裂的报道。4.营养缺乏:如VitA、D、E,叶酸,微量元素的缺乏。5.环境污染:射线、化学物质、农药。6.吸烟、饮酒。7.其他:如精神紧张等。五、唇聘部的解剖和功能:AnatomyandFunction6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儿外教研室 6 6 再加上舌的机械阻碍作用,使两侧腭突上提后的接触融合发生 障碍,于是伴有腭裂形成。 ⒌腭裂:两侧腭突未能与前腭和鼻中隔接触融合。 ⒍上唇正中裂:中鼻突间充质组织发育不足,使形成人中 和前颌骨、前腭的上颌间充质组织不足或缺乏。 四、病因:Etiology 胚胎期口腔各突起发育障碍,具体不清,多基因与环境多 因素综合作用的阈值学说。 ㈠遗传因素: 1.个体的易感性超过某一阈值界限,将会发生唇腭裂。 2.与患者血缘关系近者,易感性增大。 3.发生唇腭裂与性别有关。 4.表观遗传学机理: 腭裂的发生更多的表现为单个主要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 用的结果。如 TGF-1、2,EGF,VEGF 的作用。 ㈡环境因素: 1.母体内环境:低氧,激素与代谢紊乱,异常抗体的长期 产生,宫内压迫等。 2.感染:病毒、细菌、原生动物等。 3.药物与激素:如苯妥因钠、氨基比林、类固醇、抗癌药。 有以地塞米松、维甲酸诱导动物(小鼠)形成腭裂的报道。 4.营养缺乏:如 VitA、D、E,叶酸,微量元素的缺乏。 5.环境污染:射线、化学物质、农药。 6.吸烟、饮酒。 7.其他:如精神紧张等。 五、唇腭部的解剖和功能:Anatomy and Function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儿外教研(一)唇部的解剖与功能(插入图片):1.唇部的解剖标志:人中(凹);人中沟;人中崂;唇白;唇红缘:唇峰;唇红;唇珠;前唇;侧唇;口角;干、湿唇;吻线(干、湿唇交界线);上唇系带;唇龈沟;牙龈;牙槽骨()。2.鼻部的解剖标志:鼻小柱;鼻孔及鼻孔缘;鼻槛;鼻尖;鼻翼及其内外侧脚;鼻背;鼻唇沟3.唇部的主要解剖结构皮肤,皮下,口轮匝肌(深、浅两层),鼻肌,上唇提肌上头,黏膜下层,唇与口腔黏膜。4.唇部的主要功能(插入图片):①消化道与呼吸道的门户;②晓吸与辅助咀嚼;③语音与情感表达;①美容;③情爱。()聘部的解剖与功能(插入图片):1.聘部的主要解剖结构:①硬聘:位于聘前部,分隔口鼻腔,由上颌骨的前颌突、聘突、聘骨水平板构成。硬聘黏膜与骨膜紧密相连,称为黏骨膜。②软聘:位于口腔后部,口咽腔与鼻咽腔之间,前缘为聘腱膜,后为游离缘,后缘正中为悬雍垂,两侧为舌聘弓、咽聘弓。软聘由五对肌肉组成,从前向后依次为舌聘肌、聘帆张肌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儿外教研室 7 7 ㈠唇部的解剖与功能(插入图片): ⒈唇部的解剖标志: 人中(凹);人中沟;人中嵴;唇白;唇红缘;唇峰;唇红; 唇珠;前唇;侧唇;口角;干、湿唇;吻线(干、湿唇交界线); 上唇系带;唇龈沟;牙龈;牙槽骨(嵴)。 ⒉鼻部的解剖标志: 鼻小柱;鼻孔及鼻孔缘;鼻槛;鼻尖;鼻翼及其内外侧脚; 鼻背;鼻唇沟。 ⒊唇部的主要解剖结构: 皮肤,皮下,口轮匝肌(深、浅两层),鼻肌,上唇提肌上 头,黏膜下层,唇与口腔黏膜。 ⒋唇部的主要功能(插入图片): ①消化道与呼吸道的门户; ②吮吸与辅助咀嚼; ③语音与情感表达; ④美容; ⑤情爱。 ㈡腭部的解剖与功能(插入图片): ⒈腭部的主要解剖结构: ①硬腭:位于腭前部,分隔口鼻腔,由上颌骨的前颌突、 腭突、腭骨水平板构成。硬腭黏膜与骨膜紧密相连,称为黏骨 膜。 ②软腭:位于口腔后部,口咽腔与鼻咽腔之间,前缘为腭 腱膜,后为游离缘,后缘正中为悬雍垂,两侧为舌腭弓、咽腭 弓。 软腭由五对肌肉组成,从前向后依次为舌腭肌、腭帆张肌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儿外教码聘咽肌、聘帆提肌、悬雍垂肌。2.聘部的主要功能①硬聘的分隔作用使食物不进入鼻腔,鼻腔分泌物也不进入口腔,保持口鼻腔的清洁。②软聘除具有分隔口鼻腔以保持清洁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控制口鼻腔气流,对吞咽及语言功能起到重要作用。六、唇聘裂的诊断与分类: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唇聘裂的分类方法较多,目前通用临床分类法。(一)唇裂:1.单侧唇裂(插入图片):(1)隐性唇裂:皮肤完整,肌肉断裂。(2)1°唇裂:唇红裂开。(3)I°唇裂:唇红至鼻孔前缘(鼻槛前缘)裂开。(4)III°唇裂:唇红至鼻底(可伴牙槽裂)裂开。2.双侧唇裂(插入图片):(1)双侧隐性唇裂::双侧皮肤完整,肌肉断裂。(2)双侧不完全性唇裂:双侧唇红至鼻孔前缘(鼻槛前缘)裂开。(3)双侧完全性唇裂:双侧唇红至鼻底(可伴牙槽裂)裂开。(4)双侧混合性唇裂:一侧为不完全性裂,一侧为完全性裂。3.正中唇裂(插入图片):上唇正中部分裂开。)聘裂:1.隐性聘裂(插入图片):软聘中线肌肉或硬聘部分骨质缺如。8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儿外教研室 8 8 腭咽肌、腭帆提肌、悬雍垂肌。 ⒉腭部的主要功能 ①硬腭的分隔作用使食物不进入鼻腔,鼻腔分泌物也不进 入口腔,保持口鼻腔的清洁。 ②软腭除具有分隔口鼻腔以保持清洁的作用外,更重要的 是可以有效地控制口鼻腔气流,对吞咽及语言功能起到重要作 用。 六、唇腭裂的诊断与分类: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唇腭裂的分类方法较多,目前通用临床分类法。 ㈠唇裂: ⒈单侧唇裂(插入图片): ⑴隐性唇裂:皮肤完整,肌肉断裂。 ⑵Ⅰ°唇裂: 唇红裂开。 ⑶Ⅱ°唇裂:唇红至鼻孔前缘(鼻槛前缘)裂开。 ⑷Ⅲ°唇裂:唇红至鼻底(可伴牙槽嵴裂)裂开。 ⒉双侧唇裂(插入图片): ⑴双侧隐性唇裂::双侧皮肤完整,肌肉断裂。 ⑵双侧不完全性唇裂:双侧唇红至鼻孔前缘(鼻槛前缘) 裂开。 ⑶双侧完全性唇裂:双侧唇红至鼻底(可伴牙槽嵴裂)裂 开。 ⑷双侧混合性唇裂:一侧为不完全性裂,一侧为完全性裂。 ⒊正中唇裂(插入图片):上唇正中部分裂开。 ㈡腭裂: ⒈隐性腭裂(插入图片):软腭中线肌肉或硬腭部分骨质缺 如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儿外教研2.1°聘裂(插入图片):又称软聘裂。为软聘部分或悬雍垂裂开。也有将悬雍垂裂单独列为一类。3.1I°聘裂(插入图片):软聘及部分硬聘(切牙孔后部)裂开。4.单侧IⅢI°聘裂(插入图片):悬雍垂至硬聘(切牙孔前部)以至牙槽裂开。5.双侧II°聘裂(插入图片):悬雍垂至硬聘(切牙孔前部)以至牙槽裂开。(日唇聘裂(插入图片):1.单侧唇聘裂:可分完全性与不完全性,2.双侧唇聘裂:可分完全性与不完全性。七、治疗:Treatment(一)序列治疗的概念:1.首先由英国H.K.Cooper先生提出(1930年代):即唇聘裂的临床治疗应由一组(Team)专家共同完成。唇聘裂患者不同年龄阶段存在独特的问题,整复治疗应是持续渐进的,而不是阶段性的(Static)。2.唇聘裂治疗组的构成及主要工作内容(1)遗传学与人类学家:①研究唇聘裂的疾病原因、形成过程和遗传规律;②采集各种数据,评价手术对发育的影响。③咨询工作。(2)社会学家、心理学家:①为患者争取资助;②为患者及其家庭调整心理状态、改善行为模式,(3)妇产科和儿科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儿外教研室 9 9 ⒉Ⅰ°腭裂(插入图片):又称软腭裂。为软腭部分或悬雍 垂裂开。也有将悬雍垂裂单独列为一类。 ⒊Ⅱ°腭裂(插入图片):软腭及部分硬腭(切牙孔后部) 裂开。 ⒋单侧Ⅲ°腭裂(插入图片):悬雍垂至硬腭(切牙孔前部) 以至牙槽嵴裂开。 ⒌双侧Ⅲ°腭裂(插入图片):悬雍垂至硬腭(切牙孔前部) 以至牙槽嵴裂开。 ㈢唇腭裂(插入图片): ⒈单侧唇腭裂:可分完全性与不完全性。 ⒉双侧唇腭裂:可分完全性与不完全性。 七、治疗:Treatment ㈠序列治疗的概念: ⒈首先由英国 H.K.Cooper 先生提出(1930 年代):即唇腭 裂的临床治疗应由一组(Team)专家共同完成。 唇腭裂患者不同年龄阶段存在独特的问题,整复治疗应是 持续渐进的,而不是阶段性的(Static)。 ⒉唇腭裂治疗组的构成及主要工作内容: ⑴遗传学与人类学家: ①研究唇腭裂的疾病原因、形成过程和遗传规律; ②采集各种数据,评价手术对发育的影响。 ③咨询工作。 ⑵社会学家、心理学家: ①为患者争取资助; ②为患者及其家庭调整心理状态、改善行为模式。 ⑶妇产科和儿科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儿外教研0①负责围产期健康;②指导喂养、体检、健康评价;③与其他专家配合,做好家长安慰工作(4)整形与颅颌面外科医师:①分步实施各种整形修复与矫形手术;②与其他专家合作研究唇聘裂与颅颌面发育、手术效果、手术方式等(5)正畸与矫形修复医师:①重点研究牙的发育;②协助进行各阶段与手术前后的牙颌正畸与矫形。(6)耳鼻喉科医师:观察随访中耳情况,6月起,定期检查,必要时行鼓膜开窗或中耳置管、鼻腔整形手术。(7)语音病理学家:①制定语音矫治时间表,进行语音治疗。()序列治疗的基本程序:唇聘裂的序列治疗近10年开始在我国开展,目前在国内尚无统一的治疗程序,现介绍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初诊:出生后2~4周;术前牙槽矫形:初诊后开始;唇裂整复术:3月龄左右;聘裂整复术:10月~1岁左右;语言评估与训练:2岁半后开始,每半年1次至正常;聘咽闭合不全治疗:学龄前(5~6岁);牙槽突裂植骨术:5~9岁;唇鼻美容:5~6岁后,视具体情况而定;10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儿外教研室 10 10 ①负责围产期健康; ②指导喂养、体检、健康评价; ③与其他专家配合,做好家长安慰工作。 ⑷整形与颅颌面外科医师: ①分步实施各种整形修复与矫形手术; ②与其他专家合作研究唇腭裂与颅颌面发育、手术效果、 手术方式等。 ⑸正畸与矫形修复医师: ①重点研究牙的发育; ②协助进行各阶段与手术前后的牙颌正畸与矫形。 ⑹耳鼻喉科医师: 观察随访中耳情况,6 月起,定期检查,必要时行鼓膜开 窗或中耳置管、鼻腔整形手术。 ⑺语音病理学家: ①制定语音矫治时间表,进行语音治疗。 ㈡序列治疗的基本程序: 唇腭裂的序列治疗近 10 年开始在我国开展,目前在国内尚 无统一的治疗程序,现介绍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初诊: 出生后 2~4 周; 术前牙槽矫形: 初诊后开始; 唇裂整复术: 3 月龄左右; 腭裂整复术: 10 月~1 岁左右; 语言评估与训练: 2 岁半后开始,每半年 1 次至正常; 腭咽闭合不全治疗: 学龄前(5~6 岁); 牙槽突裂植骨术: 5~9 岁; 唇鼻美容: 5~6 岁后,视具体情况而定;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小儿神经管发育畸形.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血管瘤.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先心病.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后外侧膈疝.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DDH.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脊柱侧弯.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肠闭锁、肠旋转不良.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肠套叠.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阑尾炎.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马蹄足.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斜颈.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肾母细胞瘤(Nephroblastoma).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小儿外科总论.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肾积水.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尿道下裂.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隐睾.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先天性胆管扩张症.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肛直肠畸形.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五年制本科).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小儿神经管发育畸形.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先天性胆管扩张症.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骨关节感染.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唇腭裂.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尿道下裂.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漏斗胸、后外侧疝.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股骨头无菌性坏死.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脊柱侧弯.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马蹄内翻足.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先天性心脏.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先天性髋脱位.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小儿消化道畸形.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肾积水.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鞘膜积液.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小儿急腹症.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小儿消化道畸形.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消化道畸形.doc
- 《小儿外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隐睾.doc
- 石河子大学:《超声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影像本科).doc
- 石河子大学:《超声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临床本科).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