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8-7 熵 熵增加原理

8-7炳炳增加原理德国理论物理学家,他对热力学理论有杰出贡献,曾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为了说明不可逆过程,他提出了的概念,并得出孤立系统的炳增加原理.他还是气体动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克劳修斯(1822-1888)
克劳修斯 (1822-1888)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他对 热力学理论有杰出贡献,曾提 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 表述.为了说明不可逆过程, 他 提出了熵的概念,并得出孤立 系统的熵增加原理. 他还是气 体动理论的创始人之一

一炳如何判断孤立系统中过程进行的方向Q1 -Q2 _ Ti - T2可逆卡诺机nTQ1Q2Q1 =Q2910TT2TT2等温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9热温比与热源温度之比。T结论:可逆卡诺循环中,热温比总和为零
2 2 1 1 T Q T Q = 0 2 2 1 1 + = T Q T Q 结论:可逆卡诺循环中, 热温比总和为零 . T Q 热温比 等温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与热源温度之比 . 1 1 2 1 1 2 T T T Q Q Q − = − 可逆卡诺机 = 一 熵 如何判断孤立系统中过程进行的方向?

任意的可逆循环可视为由许多可逆卡诺循环所组成AQip任一微小可逆卡诺循环AQi + Qi+l=0T)T,对所有微小循环求和NQi+1YAO=00Tdo时,则当i→8T结论:对任一可逆循环过程,热温比之和为零:
p o V 任一微小可逆卡诺循环 0 1 1 = + + + i i i i T Q T Q 对所有微小循环求和 = 0 i i i T Q 0 d → = T Q 当 i 时,则 任意的可逆循环可视为由许多可逆卡诺循环所组成 结论: 对任一可逆循环过程, 热温比之和为零 . Qi +1 i Q

dQdQaC=0十BDA福ACBTTdqdo可逆过程JBDAADBTTAdQdQVJACBADBTT3-.-可通过糕在可逆过程中,系统从状态A改变到状态B,其热温比的积分只决定于始未状态,而与过程无关.为此可知热温比的积分是一态函数的增量,此态函数称摘
0 d d d = + = ACB BDA T Q T Q T Q 在可逆过程中,系统从状态A改变到状态B ,其热 温比的积分只决定于始末状态,而与过程无关. 为此可 知热温比的积分是一态函数的增量,此态函数称熵. − = B B A A T Q S S d 可逆过程 p o V * * A C B D 可逆过程 BDA = −ADB T Q T dQ d ACB = ADB T Q T dQ d

物理意义热力学系统从初态A变化到未态B,系统摘的增量等于初态A和末态B之间任意一可逆过程热温比(do/T的积分Bde心Ss-SA =IATB可逆过程EdQDds无限小可逆过程TJ/K熵的单位
无限小可逆过程 T Q S d d = 热力学系统从初态A 变化到末态B ,系统熵的 增量等于初态 A 和末态 B 之间任意一可逆过程热 温比( dQ/ ) T 的积分. 物理意义 熵的单位 J/K p o V * * A C B D E − = B B A A T Q S S d 可逆过程

炳变的计算(1)炳是态函数,当始末两平衡态确定后,系统的滴变也是确定的,与过程无关.因此,可在两平衡态之间假设任一可逆过程,从而可计算变(2)当系统分为几个部分时,各部分的熵变之和等于系统的变
二 熵变的计算 (1)熵是态函数,当始末两平衡态确定后, 系统的熵变也是确定的, 与过程无关. 因此, 可在 两平衡态之间假设任一可逆过程,从而可计算熵变 . (2)当系统分为几个部分时, 各部分的熵 变之和等于系统的熵变

例1计算不同温度液体混合后的滴变:质量为0.30kg、温度为90°的水,与质量为0.70kg、温度为的水混合后,最后达到平衡状态.试求水的滴变.设整个系统与外界间无能量传递解系统为孤立系统,混合是不可逆的等压过程为计算变,可假设一可逆等压混合过程设平衡时水温为T,水的定压比热容为Cp = 4.18×103 J. kg-1 .K-1由能量守恒得0.30×C,(363 K-T) = 0.70×C,(T- 293K)T=314K
例1 计算不同温度液体混合后的熵变. 质量为 0.30kg、温度为 的水,与质量为0.70 kg、温度为 的水混合后,最后达到平衡状态. 试求水的熵变. 设 整个系统与外界间无能量传递 . 90 C 20 C 解 系统为孤立系统 , 混合是不可逆的等压过程. 为计算熵变 ,可假设一可逆等压混合过程. 设 平衡时水温为 T , 水的定压比热容为 3 1 1 4.18 10 J kg K − − = p c 由能量守恒得 0.30c (363 K −T) = 0.70c (T − 293 K) p p T = 314 K

m2 = 0.7kgmj = 0.3kgT2 = 293KT'=314KT = 363K各部分热水的炳变T'T'dT45-=1%=-182 J.K-1In=mCp JT三micDTT-2T'dTAS,=% 203 J.K-1In二m2CpJT, Tm2cpT△S = △Si + △S2 = 21 J K-1显然孤立系统中不可逆过程的是增加的
T = 314 K 各部分热水的熵变 1 1 1 1 1 ln 182 J K d d 1 − = − = = = T T m c T T m c T Q S p T T p 1 2 2 2 2 ln 203 J K d d 2 − = = = = T T m c T T m c T Q S p T T p 1 1 2 21 J K − S = S + S = 显然孤立系统中不可逆过程的熵是增加的 . m1 = 0.3kg m2 = 0.7kg T1 = 363K T2 = 293K

例2求热传导中的炳变设在微小时间△内,从AQA 传到B 的热量为AQTTA40-△OASA=△SB绝热壁1TA>TBTTAQAAS = ASA +△SB = -十TBTA..△S>0:TA>T同样,此孤立系统中不可逆过程的炳亦是增加的
TA TB 绝热壁 TA TB 例2 求热传导中的熵变 设在微小时间 内,从 Q A 传到 B 的热量为 . t Q A A T Q S − = B B T Q S = A B A B T Q T Q S S S + = + = − TA TB S 0 同样,此孤立系统中不可逆过程的熵亦是增加的

滴增加原理孤立系统中的滴永不减少△S>0孤立系统不可逆过程AS0△S=0孤立系统可逆过程孤立系统中的可逆过程,其炳不变;孤立系统中的不可逆过程,其炳要增加可逆过程平衡态A平衡态B(炳不变)不可逆过程非平衡态平衡态(炳增加)自发过程摘增加原理成立的条件:孤立系统或绝热过程摘增加原理的应用:给出自发过程进行方向的判据
三 熵增加原理:孤立系统中的熵永不减少. 平衡态 A 平衡态 B (熵不变) 可逆过程 非平衡态 平衡态(熵增加) 不可逆过程 自发过程 孤立系统不可逆过程 S 0 孤立系统可逆过程 S = 0 孤立系统中的可逆过程,其熵不变;孤立系统 中的不可逆过程,其熵要增加 . 熵增加原理成立的条件: 孤立系统或绝热过程. 熵增加原理的应用:给出自发过程进行方向的判据. S ≥ 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普通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8-5 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ppt
- 《普通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8-4 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ppt
- 《普通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8-6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卡诺定理.ppt
- 《普通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7-1 平衡态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热力学第零定律.ppt
- 《普通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7-3 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ppt
- 《普通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7-2 物质的微观模型 统计规律性.ppt
- 《普通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7-4 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ppt
- 《普通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7-6 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定律.ppt
- 《普通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7-7 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ppt
- 《普通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7-8 气体的迁移现象.ppt
- 《普通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7-5 能量均分定理 理想气体内能.ppt
- 《普通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6-2 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ppt
- 《普通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6-1 机械波的形成 波长 周期和波速.ppt
- 《普通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6-5 驻波.ppt
- 《普通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6-4 惠更斯原理.ppt
- 《普通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6-3 波的能量 声强级.ppt
- 《普通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6-6 多普勒效应.ppt
- 《普通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5-1 简谐运动.ppt
- 《普通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5-2 旋转矢量.ppt
- 《普通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5-4 一维简谐运动的合成 拍现象.ppt
- 《普通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8-2 内能 热力学第一定律.ppt
- 《普通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8-3 理想气体的等体过程和等压过程 摩尔热容.ppt
- 《普通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8-1 准静态过程 功 热量.ppt
- 重庆大学:《传感器系统》实验课教学大纲.doc
- 重庆大学:《半导体器件物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
- 重庆大学:物理《专业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doc
- 重庆大学:《无损检测》课程实验教学大纲.doc
- 重庆大学:《力学、热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
- 重庆大学:《近代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
- 重庆大学:《光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
- 重庆大学:《光学全息和信息处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
- 重庆大学:《光纤技术及应用》课程实验教学大纲.doc
- 重庆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
- 重庆大学:《电磁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
- 重庆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