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含氮化合物

第十章 含氮化合物
第十章 含氮化合物

第十章含氮化合物 N:V主族二周期,-3价为主, 在自然界以胺、酰胺为主; P:V主族三周期,+五价为主, 在自然界以磷酸酯为主
N: V主族二周期 ,-3价为主 , 在自然界以胺、酰胺为主; P: V主族三周期 ,+五价为主, 在自然界以磷酸酯为主。 第十章 含氮化合物

第十章含氮化合物 第一节、硝基化合物 第二节、胺 第三节、酰胺
第十章 含氮化合物 第一节、硝基化合物 第二节、胺 第三节、酰胺

第一节硝基化合物 (N itro compound) 1、硝基化合物命名: 硝基化合物 Rh +NORNO 烃的衍生物。 命名:与RX相似,以烃为母体,NO2作取代基, 按所取代氢的分类,亦有1°、2°、3°之分
(N itro compound) 1、 硝基化合物命名: RH − H + NO2 RNO2 硝基化合物, 烃的衍生物。 命名:与RX相似,以烃为母体,NO2作取代基, 按所取代氢的分类,亦有1°、2°、3°之分。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

重点掌握 IUPAC系统命名法 例如: 硝基乙烷 CH3CH2NO2 (1°硝基化合物) CH-CH-Ch 2-硝基丙烷 NO (2°硝基化合物) CH 2-甲基-2-硝基丙烷 CH3 -C-CH3 NO 3°硝基化合物)
重点掌握IUPAC系统命名法 CH3 CH2 NO2 硝基乙烷 (1°硝基化合物) CH3 −CH −CH3 NO2 2 –硝基丙烷 (2 °硝基化合物) CH3 −C −CH3 CH3 NO2 2 –甲基-2-硝基丙烷 (3º硝基化合物) 例如:

2、硝基化合物的结构(N:1S2、2S2、2P3) 杂化 2s sp 实验事实RO2A较高(CH3NO2p=43D) 2个N-O键长相等(均为0.122nm) 硝基中氮原子为 R-N=O或R-N=O sp2四电子三轨道 不等性杂化
2、硝基化合物的结构( 7N:1S2 、2S2 、2P3) 实验事实 RNO2 μ 较高 (CH3 NO2 μ=4.3D) 2个N-O键长相等 (均为 0.122nm) + R − N = O − O 或 R − N = O O 硝基中氮原子为 sp2四电子三轨道 不等性杂化 杂化 sp2 p 2s 2p

①从杂化轨道理论观点分析: :Sp2三个轨道与C、2个O形成三个键 (二个σ共价键一个配价键),余下的p电 R--N 子与氧原子p轨道构成冂键 形成兀4三原子、四电子共轭体系,四 SP2 电子由2个O各提供1个,N提供2个。 更接近真实分子结构 共振杂化体 ②从共振论观点分析: R R R-M oe o 更符合实验事实和测定数据
① 从杂化轨道理论观点分析: R--N 更接近真实分子结构 2 SP ②从共振论观点分析: 共振杂化体 + R − N O O N:sp2三个轨道与C、2个O形成三个键 (二个共价键一个配价键),余下的p电 子与氧原子p轨道构成π键。 更符合实验事实和测定数据 3 形成 4 三原子、四电子共轭体系,四 电子由2个O各提供1个, N提供2个

但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仍用R-N=O来表示(也是共振 结构之一) R-N=O和R-O-N=O是同分异构, 但性质不同。 hO hO ROH HNO 硝基物 亚硝酸酯 锌粉 R-Nh LiAlH4 ROH 还原
但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仍用 R − N = O O 来表示(也是共振 结构之一) R − N = O O 和 R −O − N = O 是同分异构 , 但性质不同。 硝基物 H2 O 锌粉 还原 R − NH2 亚硝酸酯 H2 O 2 ROH,HNO LiAlH4 ROH

3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R-NO,几乎无色,有香味μ值高bP比相应RX高微溶于水 2¨易溶于醇、醚等,常可做高沸点(bp)有机溶剂 Ar-NO,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或固体,有苦杏仁味,有剧毒 IO CHO 多数硝基化合物是黄色晶体,有爆炸性,可做炸药。 CH3 O. NO 2,4,6-三硝基甲苯 TNT烈性炸药 NO2
几乎无色,有香味, μ 值高,b.p 比相应RX高.微溶于水, 易溶于醇、醚等,常可做高沸点(b.p)有机溶剂。 : R − NO2 : Ar − NO2 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或固体,有苦杏仁味,有剧毒。 2 CHO CN NO 多数硝基化合物是黄色晶体,有爆炸性,可做炸药。 NO2 NO2 O2 N CH 3 2,4,6-三硝基甲苯 TNT 烈性炸药 3.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硝基苯爆炸
硝基苯爆炸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中农业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氨基酸和蛋白质.ppt
- 华中农业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杂环化合物与生物碱.ppt
- 华中农业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糖类.ppt
- 华中农业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含硫含磷有机化合物.ppt
- 华中农业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卤代烃.ppt
- 华中农业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醛、酮、醌.ppt
- 华中农业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旋光异构.ppt
- 华中农业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饱和脂肪烃.ppt
- 华中农业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羧酸、羧酸衍生物和取代羧酸.ppt
- 华中农业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不饱和脂肪烃.ppt
- 华中农业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醇、酚、醚.ppt
- 华中农业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主讲:严煤).ppt
-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分析化学实验》讲义(范兆荣、刘运学、谷亚).pdf
- 德州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实验》讲义(王敦青).pdf
- 沈阳建筑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验讲义,共四个实验).pdf
- 中南民族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无机化学实验讲义.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氧化-还原反应.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七章 有机化学反应理论.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结构基础.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消去反应.ppt
- 华中农业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芳香烃.ppt
- 华中农业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类脂、萜类和甾族化合物.ppt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9章 定量分析中的分离方法(刘锋、李娜、赵凤林).ppt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 沉淀滴定法(刘锋、李娜、赵凤林).ppt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刘锋、李娜、赵凤林).ppt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络合滴定法(4-5)络合滴定的方式和应用(刘锋、李娜、赵凤林).ppt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络合滴定法(4-3)金属指示剂(刘锋、李娜、赵凤林).ppt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络合滴定法(4-2)络合平衡(刘锋、李娜、赵凤林).ppt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刘锋、李娜、赵凤林).ppt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酸碱指示剂、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终点误差、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刘锋、李娜、赵凤林).ppt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常用酸碱溶液的质子条件式、酸碱缓冲溶液(刘锋、李娜、赵凤林).ppt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 2.5 有效数字、第3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3.1-3.3).ppt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刘锋、李娜、赵凤林).ppt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分析化学概论(刘锋、李娜、赵凤林).ppt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络合滴定法(刘锋、李娜、赵凤林).ppt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8章 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及分子荧光分析法(3/3).ppt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8章 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及分子荧光分析法(2/3).ppt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8章 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及分子荧光分析法(1/3).ppt
- 四川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名词解释.doc
- 四川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生化笔记一(共十六章).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