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广东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08 厌氧菌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4
文件大小:149.01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广东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08 厌氧菌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教案首页第8次课授课时间:2014.3.17—3.21(第4周)课程名称医学微生物学年级2012临床本、护理本专业、层次Medical Microbiology学时2授课教师王燕职称副教授课型大、小大授课题目(章、节)第12章厌氧性细菌anaerobicbacterium第15章动物源性细菌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医学微生物学》主编:李凡徐志凯(人卫版,第8版)《医学微生物学》英文版,主编:贾文祥(人卫版,第1版)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anaerobicbacterium种类与分布。2.熟悉无芽胞厌氧菌感染的特点。3.掌握C.tetani,C.perfringens,C.botulinum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防治原则。4.了解动物源性细菌种类及代表菌。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1.Clostridium:60min。2.无芽胞厌氧菌:10min。3.动物源性细菌:5min。4.Summary: 5min。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anaerobicbacterium种类。2.Clostridium生物学性状、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3.C.perfringens快速诊断。4.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条件和临床感染特征。难点:1.C.tetani致病机制。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I

1 教案首页 第 8 次课 授课时间:2014.3.17—3.21(第 4 周) 课程名称 医学微生物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年级 2012 专业、层次 临床本、护理本 授课教师 王燕 职称 副教授 课 型(大、小) 大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 12 章 厌氧性细菌 anaerobic bacterium 第 15 章 动物源性细菌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医学微生物学》主编:李凡 徐志凯(人卫版,第 8 版) 《医学微生物学》英文版,主编:贾文祥(人卫版,第 1 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 anaerobic bacterium 种类与分布。 2.熟悉无芽胞厌氧菌感染的特点。 3.掌握 C.tetani, C.perfringens, C.botulinum 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4.了解动物源性细菌种类及代表菌。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 Clostridium: 60min。 2.无芽胞厌氧菌:10min。 3.动物源性细菌:5min。 4. Summary:5min。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anaerobic bacterium 种类。 2.Clostridium 生物学性状、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 3.C.perfringens 快速诊断。 4.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条件和临床感染特征。 难点: 1. C.tetani 致病机制。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基本内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第12章厌氧性细菌anaerobicbacterium60min提问:anaerobic种类:有芽胞:厌氧芽胞梭菌属Clostridiumbacterium在有氧的无芽胞:无芽胞厌氧菌,G(球菌、杆菌),G=(球菌、杆菌)情况下为什么不能生长?第1节厌氧芽胞梭菌属Clostridium,C.tetani生物学性状:G+,芽胞正圆形,使细菌呈鼓槌状结合图片讲解,形致病物质:tetanospasmin一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的释放,引起强直象直观性挛图示:致病机制典型症状:苦笑貌,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图片:苦笑貌,角弓反张致病条件:厌氧微环境(伤口深而窄,有异物、坏死组织,伴有需氧菌共同感染)设问:应该采取什防治:主动免疫一类毒素被动免疫一TAT(紧急预防和治疗)么措施防治破伤风?伤口处理二、Cperfringens生物学性状:有荚膜的粗大杆菌,Nagler反应,stormyfermentation图片致病物质:外毒素,有些外毒素即为胞外酶,侵袭力特别强大所致疾病:气性坏疽、食物中毒联系实际,汶川地震时期,如何诊治防治:伤口处理,多价抗毒素,抗生素,高压氧舱法气性坏疽?三,C.botulinum图片生物学性状:G+,粗短杆菌,芽胞汤匙状或网球拍状致病物质:肉毒毒素,抑制乙酰胆碱释放,导致迟缓型麻痹图示:致病机制所致疾病:食物中毒:单纯性毒素中毒,而非细菌感染联系实际,肉毒毒胃肠道症状很少见,主要为神经末梢麻痹素与医学美容的关婴儿肉毒病:与小儿肠道特点有关系。防治:多价抗毒素,支持疗法2

2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 分配 第12章 厌氧性细菌 anaerobic bacterium 种类: 有芽胞:厌氧芽胞梭菌属 Clostridium 无芽胞:无芽胞厌氧菌,G +(球菌、杆菌),G -(球菌、杆菌) 第 1 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 Clostridium 一、C.tetani 生物学性状:G +,芽胞正圆形,使细菌呈鼓槌状 致病物质:tetanospasmin—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的释放,引起强直 性痉挛 典型症状:苦笑貌,牙关紧闭,角弓反张 致病条件:厌氧微环境(伤口深而窄,有异物、坏死组织,伴有 需氧菌共同感染) 防治:主动免疫—类毒素 被动免疫—TAT(紧急预防和治疗) 伤口处理 二、C.perfringens 生物学性状:有荚膜的粗大杆菌,Nagler 反应,stormy fermentation 致病物质:外毒素,有些外毒素即为胞外酶,侵袭力特别强大 所致疾病:气性坏疽、食物中毒 防治:伤口处理,多价抗毒素,抗生素,高压氧舱法 三、C.botulinum 生物学性状:G +,粗短杆菌,芽胞汤匙状或网球拍状 致病物质:肉毒毒素,抑制乙酰胆碱释放,导致迟缓型麻痹 所致疾病: 食物中毒:单纯性毒素中毒,而非细菌感染 胃肠道症状很少见,主要为神经末梢麻痹 婴儿肉毒病:与小儿肠道特点有关 防治:多价抗毒素,支持疗法 60min 提 问 : anaerobic bacterium 在有氧的 情况下为什么不能 生长? 结合图片讲解,形 象直观 图示:致病机制 图片:苦笑貌,角 弓反张 设问:应该采取什 么措施 防 治 破 伤 风? 图片 联系实际,汶川地 震时期,如何诊治 气性坏疽? 图片 图示:致病机制 联系实际,肉毒毒 素与医学美容的关 系

第2节无芽胞厌氧菌15min与人类疾病有关的无芽胞厌氧菌寄生于人和动物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内,构成人体的正常菌群,包括G+(球菌、杆菌),G(球菌、杆菌)。无芽胞厌氧菌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在某些特定状态下,可作为机会致病菌,导致内源性感染。P138-表12-2与人类疾病相关的主要无芽胞厌氧菌。图片临床分离阳性率最高的是G-条件致病菌B.fragilis。提问:条件致病菌致病条件:与条件致病菌相同,伴有局部厌氧微环境的形成的致病条件?无芽胞厌氧菌的感染特征:1.内源性感染2.无特定病型,多为化脓性3.分泌物或脓液黏稠,有恶臭4.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长期无效5.涂片中有细菌,但普通培养法无细菌生长防治原则:正确选用抗生素第15章动物源性细菌布置自学内容动物源性细菌:以动物作为传染源,能引起动物和人类发生人兽共患病(zoonosis),包括布鲁氏菌属、耶尔森菌属、芽胞杆菌属、弗朗西斯菌属等。5minsummary7

3 第2节 无芽胞厌氧菌 与人类疾病有关的无芽胞厌氧菌寄生于人和动物的体表及与外界 相通的腔道内,构成人体的正常菌群,包括 G +(球菌、杆菌),G -(球 菌、杆菌)。 无芽胞厌氧菌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在某些特定状态下,可 作为机会致病菌,导致内源性感染。 与人类疾病相关的主要无芽胞厌氧菌。 临床分离阳性率最高的是 G -条件致病菌 B.fragilis。 致病条件:与条件致病菌相同,伴有局部厌氧微环境的形成 无芽胞厌氧菌的感染特征: 1.内源性感染 2.无特定病型,多为化脓性 3.分泌物或脓液黏稠,有恶臭 4.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长期无效 5.涂片中有细菌,但普通培养法无细菌生长 防治原则:正确选用抗生素 第 15 章 动物源性细菌 动物源性细菌:以动物作为传染源,能引起动物和人类发生人兽共患 病(zoonosis),包括布鲁氏菌属、耶尔森菌属、芽胞杆菌属、弗朗西 斯菌属等。 summary 15min P138-表 12-2 图片 提问:条件致病菌 的致病条件? 布置自学内容 5min

1.Clostridium生物学性状及所致疾病。2.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条件和临床感染特征。3.动物源性细菌的概念和种类。小结(5min)anaerobicbacterium为什么在有氧情况下不能生长?12.气性坏疽与C.perfringens生物学性状的联系如何?3.Clostridium与无芽胞厌氧菌的感染有什么不同?复习思考题、作业题1.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2.OT试验的原理和临床意义。下次课预习3.C.diphtheriae生物学性状与致病性。点要实施情况及分析

4 小 结 (5min) 1.Clostridium 生物学性状及所致疾病。 2.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条件和临床感染特征。 3.动物源性细菌的概念和种类。 复习思考 题、作业 题 1.anaerobic bacterium 为什么在有氧情况下不能生长? 2.气性坏疽与 C.perfringens 生物学性状的联系如何? 3.Clostridium 与无芽胞厌氧菌的感染有什么不同? 下次课 预 习 要 点 1.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2.OT 试验的原理和临床意义。 3.C.diphtheriae 生物学性状与致病性。 实 施 情况及 分 析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