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微生物与微生物学检验》课程作业习题集(共三十九章,含参考答案)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75
文件大小:468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第三章 细菌的分布 第四章 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第五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第六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第七章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第八章 细菌形态学检查 第九章 细菌的培养与分离技术 第十章 细菌的生物化学试验 第十一章 血清学试验 第十二章 菌种保藏与管理 第十三章 细菌检验细菌检验的自动化技术 第十四章 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第十五章 临床细菌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及安全防护 第十六章 球菌及检验 第十八章 弧菌科及检验 第十九 ~ 二十二章 第三十章 ~ 三十一 第三十二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第三十三~三十四章 病毒的感染、免疫及检查方法 第三十五~三十六章 呼吸道病毒与肠道病毒 第三十七章 肝炎病毒 第三十八~三十九章 逆转录病毒和其他病毒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临床微生物与微生物检验》习题集绪论部分一、名词解释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二、填空题三型。1.按照结构、化学组成不同将微生物分成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和属于非细胞性微生物。:2.发明显微镜的人是和3.微生物学的创始人是三、选择题A型题1.非细胞型微生物是A.支原体B.放线菌C.衣原体D.细菌E.以上都不是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不同主要是A.单细胞B.原始核,细胞器不完善C.在人工培养基能上生长D.有细胞壁E.对抗生素敏感B型题A. Louis PasteurC. Robert KochB.Joseph ListerD.FlemingE.Edward jenner1.青霉素的发现者2.证明微生物是传染病致病因子的是3.首个使用固体培养基的科学家是4.发明巴氏消毒法的是X型题1.下列微生物特征中正确的是A.个体微小

《临床微生物与微生物检验》习题集 绪论部分 一、名词解释 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二、填空题 1.按照结构、化学组成不同将微生物分成 、 、 三型。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 、 、 、 、 和 ; 属于非细胞性微生物。 2.发明显微镜的人是 。 3.微生物学的创始人是 和 。 三、选择题 A 型题 1.非细胞型微生物是 A.支原体 B.放线菌 C.衣原体 D.细菌 E.以上都不是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不同主要是 A.单细胞 B.原始核,细胞器不完善 C.在人工培养基能上生长 D.有细胞壁 E.对抗生素敏感 B 型题 A.Louis Pasteur B.Joseph Lister C.Robert Koch D.Fleming E.Edward jenner 1.青霉素的发现者 2.证明微生物是传染病致病因子的是 3.首个使用固体培养基的科学家是 4.发明巴氏消毒法的是 X 型题 1.下列微生物特征中正确的是 A.个体微小

B.种类繁多C.分布广泛D.需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后才能观察到E.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除细菌外还包括有A.放线菌B.支原体C.衣原体D.立克次体E.螺旋体四、问答题1.微生物学检验的任务有哪些?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二、填空题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病毒。2.吕文虎克3.Louis Pasteur、RobertKoch三、选择题2. BA型题:1.EB型题:1.D2. C3. C4. AX型题:1.ABCD2.ABCDE3.BCDE第一篇细菌总论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一、名词解释细菌、荚膜、芽胞、鞭毛、菌毛、性菌毛、质粒、L一型菌、异染颗粒二、填空1.根据细菌的基本形态将细菌分为2.细菌的基本结构由内向外分别是核质、3.细菌的特殊结构有:细菌的运

B.种类繁多 C.分布广泛 D.需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后才能观察到 E.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除细菌外还包括有 A.放线菌 B.支原体 C.衣原体 D.立克次体 E.螺旋体 四、问答题 1.微生物学检验的任务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二、填空题 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 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病毒。 2.吕文虎克 3. Louis Pasteur、Robert Koch 三、选择题 A 型题: 1.E 2.B B 型题: 1.D 2.C 3.C 4.A X 型题: 1.ABCD 2.ABCDE 3.BCDE 第一篇 细菌总论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名词解释 细菌、荚膜、芽胞、鞭毛、菌毛、性菌毛、质粒、L-型菌、异染颗粒 二、填空 1.根据细菌的基本形态将细菌分为 、 、 。 2.细菌的基本结构由内向外分别是核质、 、 、 。 3.细菌的特殊结构有 、 、 、 ;细菌的运

动器官是;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是和4.菌毛可分为两类,前者具有作用,后者具有作用。组成。5.G+菌细胞壁的粘肽是由6.G-菌细胞壁是由粘肽和组成。后者又分别由组成。菌。7.细菌经革兰染色后,被染成紫色的是菌,被染成红色的是8.细菌的遗传物质有9.细菌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三、选择题A型题:1.细菌细胞壁的基本成份是C.脂多糖D.粘肽A.N-乙酰葡萄糖胺B.N-乙酰胞壁酸E.磷壁酸2.测量细菌的单位是D. nmE. kmA. cmB. mmC.um3.细菌的运动器官是A.荚膜B.鞭毛C.菌毛D.芽胞E.以上都不是4.直接参与细菌致病的结构是A.芽胞B.鞭毛C.菌毛D.质粒E.中介体5.G一菌细胞壁的组成成份中不包括A.外膜B.磷壁酸c.脂多糖D.肽聚糖E.脂蛋白6.G一菌相比,G+菌细胞壁的特点是A.较疏松B.无磷壁酸C.有脂多糖D.有脂蛋白E.肽聚糖含量多7.抗吞噬作用有关的结构是D.鞭毛A.细胞壁B.荚膜C.芽胞E.菌毛8.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C.鞭毛A.芽胞B.外膜D.核糖体E.细胞壁9.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结构是A.质粒B.异染颗粒C.中介体D.芽胞E.荚膜10.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

动器官是 ;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是 、 。 4.菌毛可分为 和 两类,前者具有 作用,后者具有 作用。 5.G+菌细胞壁的粘肽是由 、 、 组成。 6.G-菌细胞壁是由粘肽和 组成。后者又分别由 、 、 组成。 7.细菌经革兰染色后,被染成紫色的是 菌,被染成红色的是 菌。 8.细菌的遗传物质有 、 、 。 9.细菌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 、 、 。 三、选择题 A 型题: 1.细菌细胞壁的基本成份是 A.N-乙酰葡萄糖胺 B. N-乙酰胞壁酸 C.脂多糖 D. 粘肽 E.磷壁酸 2.测量细菌的单位是 A.cm B.mm C.um D.nm E.km 3.细菌的运动器官是 A.荚膜 B.鞭毛 C.菌毛 D.芽胞 E.以上都不是 4.直接参与细菌致病的结构是 A.芽胞 B.鞭毛 C.菌毛 D.质粒 E.中介体 5.G-菌细胞壁的组成成份中不包括 A.外膜 B.磷壁酸 C.脂多糖 D.肽聚糖 E.脂蛋白 6.G-菌相比,G+菌细胞壁的特点是 A.较疏松 B.无磷壁酸 C.有脂多糖 D.有脂蛋白 E.肽聚糖含量多 7.抗吞噬作用有关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荚膜 C.芽胞 D.鞭毛 E.菌毛 8.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 A.芽胞 B.外膜 C.鞭毛 D.核糖体 E.细胞壁 9.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结构是 A.质粒 B.异染颗粒 C.中介体 D.芽胞 E.荚膜 10.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

A.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B.破坏细胞壁中的肽聚糖C.破坏细胞膜D.抑制细菌的酶活性E.抑制细菌的核酸代谢11.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A.英膜B.菌毛C.粘附因子D.透明质酸酶E.芽胞12.细菌芽胞所特有并与高度耐热性有关的化学成份是D.多糖A.核酸B.粘肽C.磷脂E.吡啶二羧酸13.革兰阴性细菌的脂多糖存在于A.细胞膜上B.细胞壁上C.细胞质中D.肽聚糖层E.磷壁酸上14.革兰阴性细菌对溶菌酶不敏感的原因是A.细胞壁缺乏磷壁酸B.细胞壁含脂多糖多C.细胞壁含糖量少D.细胞壁含肽聚糖少,在肽聚糖层外还有外膜E.细胞壁含有脂类A15.L一型细菌是A.细胞壁缺陷的细菌B.细胞膜缺损的细菌C.缺乏质粒的细菌D.缺乏核质的细菌E.以上都不是16.下列哪种不是革兰染色的试剂A.结晶紫B.石炭酸复红C.95%酒精D.美兰溶液E.卢戈碘液17.荚膜形成的条件为A.只在人体内形成B.能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形成C.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形成D.在机体内或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形成

A.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B.破坏细胞壁中的肽聚糖 C.破坏细胞膜 D.抑制细菌的酶活性 E.抑制细菌的核酸代谢 11.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 A.荚膜 B.菌毛 C.粘附因子 D.透明质酸酶 E.芽胞 12.细菌芽胞所特有并与高度耐热性有关的化学成份是 A.核酸 B.粘肽 C.磷脂 D.多糖 E.吡啶二羧酸 13.革兰阴性细菌的脂多糖存在于 A.细胞膜上 B.细胞壁上 C.细胞质中 D.肽聚糖层 E.磷壁酸上 14.革兰阴性细菌对溶菌酶不敏感的原因是 A.细胞壁缺乏磷壁酸 B.细胞壁含脂多糖多 C.细胞壁含糖量少 D.细胞壁含肽聚糖少,在肽聚糖层外还有外膜 E.细胞壁含有脂类 A 15.L-型细菌是 A.细胞壁缺陷的细菌 B.细胞膜缺损的细菌 C.缺乏质粒的细菌 D.缺乏核质的细菌 E.以上都不是 16.下列哪种不是革兰染色的试剂 A.结晶紫 B.石炭酸复红 C. 95%酒精 D.美兰溶液 E.卢戈碘液 17.荚膜形成的条件为 A.只在人体内形成 B.能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形成 C.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形成 D.在机体内或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形成

E.在厌氧环境条件下形成B型题:C.荚膜E.菌毛A.芽胞B.鞭毛D.异染颗粒18.肺炎球菌具有19.白喉杆菌具有20.痢疾杆菌具有四、问答题1.革兰阳性细菌和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有何区别?2.简述青霉素和溶菌酶的杀菌机制。3.细菌有哪些特殊结构?简述其特点和医学意义。4.简述细胞壁的功能。5.细菌芽胞抵抗力强大和哪些因素有关?6.请叙述革兰染色的原理、步骤、结果和实际意义。7.何谓质粒?其有何特点?医学上常见的质粒有哪些?8.何谓L一型细菌?有何特点?其鉴定的依据有哪些?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二、填空题:1.球菌、杆菌、螺旋菌。2.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3.荚膜、芽孢、鞭毛、菌毛;鞭毛、菌毛、荚膜。4.普通菌毛、性菌毛、:吸附、接合。5.聚糖支链、四肽链、五肽桥。6.外膜、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7.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8.染色体、质粒。9.参与内外物质交换、生物合成、呼吸作用四、选择题:A型题:

E.在厌氧环境条件下形成 B 型题: A.芽胞 B.鞭毛 C.荚膜 D.异染颗粒 E.菌毛 18.肺炎球菌具有 19.白喉杆菌具有 20.痢疾杆菌具有 四、问答题 1.革兰阳性细菌和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有何区别? 2.简述青霉素和溶菌酶的杀菌机制。 3.细菌有哪些特殊结构?简述其特点和医学意义。 4.简述细胞壁的功能。 5.细菌芽胞抵抗力强大和哪些因素有关? 6.请叙述革兰染色的原理、步骤、结果和实际意义。 7.何谓质粒?其有何特点?医学上常见的质粒有哪些? 8.何谓 L-型细菌?有何特点?其鉴定的依据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二、填空题: 1.球菌、杆菌、螺旋菌。 2.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 3.荚膜、芽孢、鞭毛、菌毛;鞭毛、菌毛、荚膜。 4.普通菌毛、性菌毛、;吸附、接合。 5.聚糖支链、四肽链、五肽桥。 6.外膜、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 7.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 8.染色体、质粒。 9.参与内外物质交换、生物合成、呼吸作用 四、选择题: A 型题:

2. C1. D3. B4. C5. B6.E7. B8.A9.E10. B11. E12.E13. B14. D15.A16. D17. D;19. DB型题:18.C20.E第二章细菌的生理一、名词解释自养菌、异养菌、寄生菌、需养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微需氧菌、细菌生长曲线、抗生素、培养基、菌落、热原质、细菌素二、填空题和1.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条件有2.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气体是:3.细菌繁殖的方式是分钟。一般细菌繁殖一代只需4.细菌生长曲线可分四期,即和5.根据培养基的物理性状可将其分为三类。6.根据培养基的性质和作用可将培养基分为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7.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有三种。和8.细菌产生的色素可分两类,绿脓杆菌产生的色素属于9.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中,其中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的有可用于鉴别细菌的有可用于治疗疾病的是和两种10.根据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可将细菌分为营养类型,而病原微生物多属于三、单选题

1.D 2.C 3.B 4.C 5.B 6.E 7.B 8.A 9.E 10.B 11.E 12.E 13.B 14.D 15.A 16.D 17.D; B 型题: 18.C 19.D 20.E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一、名词解释 自养菌、 异养菌、 寄生菌、需养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微需氧菌、细菌生长曲线、 培养基、菌落、热原质、 抗生素、 细菌素 二、填空题 1.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条件有 、 、 和 。 2.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气体是: 、 。 3.细菌繁殖的方式是 ;一般细菌繁殖一代只需 分钟。 4.细菌生长曲线可分四期,即 、 、 、 。 5.根据培养基的物理性状可将其分为 、 和 三类。 6.根据培养基的性质和作用可将培养基分为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 、 、 。 7.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有 、 、 三种。 8.细菌产生的色素可分 和 两类,绿脓杆菌产生的色素 属于 。 9.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中,其中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的有 、 、 ;可用于鉴别细菌的有 、 ;可用于治疗疾病 的是 10.根据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可将细菌分为 和 两种 营养类型,而病原微生物多属于 。 三、单选题

A型题:1.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肠道杆菌是A.大肠杆菌B.变形杆菌C.疾杆菌D.伤寒沙门菌E.猪霍乱沙门菌2.属于微需氧菌的是A.霍乱弧菌B.结核杆菌C.幽门螺杆菌D.脆弱类杆菌E.大肠杆菌3.细菌的繁殖方式是A.二分裂B.孢子生殖C.复制D.有丝分裂E.配子生殖4.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可形成C.菌苔A.菌丝B.菌团D.菌落E.菌膜5.与致病性无关的代谢产物是A.外毒素B. 内毒素C.侵袭性酶D.热原质E.细菌素6.不属于细菌代谢产物的物质是A.色素C.热原质D.抗毒素E.维生素B.毒素7.内毒素的毒性部分是A.特异性多糖B.脂多糖C.核心多糖D.核心多糖和脂多糖E.类脂A8.大多数病原菌生长最适的PH值为A.8.0~9.0B.7.6~8. 0C. 6. 9~7. 1D.7.2~7.6E.6.0~6.89.热原质的成份是C.多糖A.蛋白质B.类脂D.脂多糖E.脂蛋白10.大多数致病菌最适宜的温度是A.28℃B.32℃C.35℃D.37℃E.39℃11.下列细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是A.大肠杆菌B.链球菌C.脑膜炎球菌D.结核杆菌E.变形杆菌12.研究细菌性状应选用的细菌生长繁殖期是C.稳定期D.对数期E.衰亡期A.稳定晚期B.迟缓期13.关于热原质,错误的叙述是:A.大多由革兰阴性细菌产生B.是革兰阴性细菌细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C.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

A 型题: 1.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肠道杆菌是 A.大肠杆菌 B.变形杆菌 C.痢疾杆菌 D.伤寒沙门菌 E.猪霍乱沙门菌 2.属于微需氧菌的是 A.霍乱弧菌 B.结核杆菌 C.幽门螺杆菌 D.脆弱类杆菌 E.大肠杆菌 3.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A.二分裂 B.孢子生殖 C.复制 D.有丝分裂 E.配子生殖 4.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可形成 A.菌丝 B.菌团 C.菌苔 D.菌落 E.菌膜 5.与致病性无关的代谢产物是 A.外毒素 B.内毒素 C.侵袭性酶 D.热原质 E.细菌素 6.不属于细菌代谢产物的物质是 A.色素 B.毒素 C.热原质 D.抗毒素 E.维生素 7.内毒素的毒性部分是 A.特异性多糖 B.脂多糖 C.核心多糖 D.核心多糖和脂多糖 E.类脂 A 8.大多数病原菌生长最适的 PH 值为 A.8.0~9.0 B.7.6~8.0 C.6.9~7.1 D.7.2~7.6 E.6.0~6.8 9.热原质的成份是 A.蛋白质 B.类脂 C.多糖 D.脂多糖 E.脂蛋白 10. 大多数致病菌最适宜的温度是 A.28℃ B.32℃ C.35℃ D.37℃ E.39℃ 11. 下列细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是 A. 大肠杆菌 B. 链球菌 C. 脑膜炎球菌 D. 结核杆菌 E. 变形杆菌 12. 研究细菌性状应选用的细菌生长繁殖期是 A. 稳定晚期 B.迟缓期 C.稳定期 D.对数期 E.衰亡期 13. 关于热原质,错误的叙述是: A.大多由革兰阴性细菌产生 B.是革兰阴性细菌细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 C.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

D.高压蒸汽灭菌可被破坏E.吸附剂及特殊石棉滤板可除去液体中大部分热原质14.吲哚试验是测定细菌分解B.乳糖A.葡萄糖C.色氨酸D.胱氨酸E.吲哚15.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是A.水B.碳源、氮源C.生长因子D.无机盐E.以上都是B型题16—20题A.肉膏汤B.血琼脂平板C.糖发酵管D.SS培养基E.疱肉培养基16.厌氧培养基17.基础培养基18.营养培养基19。鉴别培养基20.选择培养基四、问答题1.简述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2.简述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意义。3.细菌在不同性状的培养基中生长的现象有如何?4.什么是热原质?有何特点和作用?怎样去除热原质?5.细菌的人工培养有何意义和用途?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二、填空题:1.营养物质、适宜的酸碱度、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气体。2.氧气、二氧化碳。3.二分裂、20~30分钟4.迟缓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5.液体、固体、半固体。6.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厌氧培养基

D.高压蒸汽灭菌可被破坏 E.吸附剂及特殊石棉滤板可除去液体中大部分热原质 14. 吲哚试验是测定细菌分解 A.葡萄糖 B.乳糖 C.色氨酸 D.胱氨酸 E .吲哚 15. 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是 A. 水 B. 碳源、氮源 C. 生长因子 D. 无机盐 E. 以上都是 B 型题 16-20 题 A.肉膏汤 B.血琼脂平板 C.糖发酵管 D.SS 培养基 E.庖肉培养基 16. 厌氧培养基 17. 基础培养基 18. 营养培养基 19. 鉴别培养基 20. 选择培养基 四、问答题 1.简述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2.简述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3.细菌在不同性状的培养基中生长的现象有如何? 4.什么是热原质?有何特点和作用?怎样去除热原质? 5.细菌的人工培养有何意义和用途?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二、填空题: 1.营养物质、适宜的酸碱度、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气体。 2.氧气、二氧化碳。 3.二分裂、20~30 分钟 4.迟缓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 5.液体、固体、半固体。 6.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厌氧培养基

7.浑浊生长、沉淀生长、菌膜生长。8.水溶性、脂溶性:水溶性色素9.热原质、毒素、侵袭性酶;色素、细菌素、抗生素。10.自养菌、异养菌。四、选择题:A型题:1.A2.C3.A4. D5. E6.D7. B8. D9.D10. D14. C15.E11. D12. D13. D17. A18. B19. C20. DB型题:16.E第三章细菌的分布一、名词解释正常菌群、机会致病菌、菌群失调症二、单选题1.属于肠道正常菌群的细菌是:A.军团杆菌B.布氏杆菌C.双歧杆菌D.分枝杆菌E.志贺菌2.造成菌群失调的原因是:A.生态制剂的大量使用B.正常菌群的遗传特性明显改变C.正常菌群与其他微生物的接触D.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发生明显改变E环境因素明显改变正常菌群的耐药性3.条件致病菌引起感染的条件之一是:A.正常菌群的耐药性改变B.正常菌群的遗传性状改变C.正常菌群的寄居部位改变D.各种原因造成的免疫功能亢进E.肠蠕动减慢使细菌增多4.正常情况下,下述何处是无菌的:A.口腔B.肠道C.皮肤D.泌尿道E.血液5.细菌存在于:A.水中B.空气C.土壤

7.浑浊生长、沉淀生长、菌膜生长。 8.水溶性、脂溶性;水溶性色素 9.热原质、毒素、侵袭性酶;色素、细菌素、抗生素。 10.自养菌、异养菌。 四、选择题: A 型题: 1.A 2.C 3.A 4.D 5.E 6.D 7.B 8.D 9.D 10.D 11.D 12.D 13.D 14.C 15.E B 型题:16.E 17.A 18.B 19.C 20.D 第三章 细菌的分布 一、名词解释 正常菌群、 机会致病菌、 菌群失调症 二、单选题 1.属于肠道正常菌群的细菌是: A.军团杆菌 B.布氏杆菌 C.双歧杆菌 D.分枝杆菌 E.志贺菌 2.造成菌群失调的原因是: A.生态制剂的大量使用 B.正常菌群的遗传特性明显改变 C.正常菌群与其他微生物的接触 D.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发生明显改变 E 环境因素明显改变正常菌群的耐药性 3.条件致病菌引起感染的条件之一是: A.正常菌群的耐药性改变 B.正常菌群的遗传性状改变 C.正常菌群的寄居部位改变 D.各种原因造成的免疫功能亢进 E.肠蠕动减慢使细菌增多 4.正常情况下,下述何处是无菌的: A. 口腔 B. 肠道 C. 皮肤 D. 泌尿道 E.血液 5.细菌存在于: A.水中 B.空气 C.土壤

E.以上都有D.人和动物的体表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三、问答题1.简述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2.引起菌群失调的诱因有哪些?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二、选择题:4. E5.E1. c2. D3.C第四章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一、名词解释消毒、灭菌、无菌、无菌技术、防腐、消毒剂、化学疗剂、卫生清理二、填空题和 1.湿热灭菌法包括高压蒸汽灭菌法2.湿热杀菌的优点是:3.紫外线的杀菌机理是导致细菌变异和死亡。但因紫外线的穿透力弱,和不能透过玻璃、纸张等,因而紫外线常用于的消毒灭菌。4.影响化学消毒剂消毒的因素包括: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及环境中的的影响。5.一般高压蒸汽灭菌的压力是其温度达到维持时间为即可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胞)。三、单选题A型题:1.外科手术衣服、敷料、普通培养基的灭菌常采用:A.紫外线照射B.流通蒸汽法C.煮沸法D.巴氏消毒法E.高压蒸汽灭菌法2.血清、抗生素、抗毒素等液体物质的除菌应采用:A.干热灭菌法B.湿热灭菌法C.紫外线灭菌法

D.人和动物的体表与外界相通的腔道 E.以上都有 三、问答题 1.简述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2.引起菌群失调的诱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二、选择题: 1.C 2.D 3.C 4.E 5.E 第四章 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一、名词解释 消毒、 灭菌、 无菌、无菌技术、 防腐、消毒剂、 化学疗剂、 卫生清理 二、填空题 1.湿热灭菌法包括高压蒸汽灭菌法 、 、 和 。 2. 湿热杀菌的优点是: 、 、 。 3. 紫外线的杀菌机理是 ,导致细菌变异和死亡。但因紫外线的穿透力弱, 不能透过玻璃、纸张等,因而紫外线常用于 和 的消毒灭 菌。 4. 影响化学消毒剂消毒的因素包括: 、 、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及环 境中的 的影响。 5. 一般高压蒸汽灭菌的压力是 ,其温度达到 ,维持时间为 ,即可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胞)。 三、单选题 A 型题: 1.外科手术衣服、敷料、普通培养基的灭菌常采用: A.紫外线照射 B.流通蒸汽法 C.煮沸法 D.巴氏消毒法 E.高压蒸汽灭菌法 2.血清、抗生素、抗毒素等液体物质的除菌应采用: A.干热灭菌法 B.湿热灭菌法 C.紫外线灭菌法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